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二十五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二十五章  转身不踏来时路

 

现在继续《宗镜录》原文:

 

复次,智者观是寿命,犹如河岸临峻大树,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无怜愍者。

 

有智慧的人看我们现在活著的寿命,非常危险、脆弱,随时有死亡的可能,等于吊在河岸边、悬岸上的大树上,随时一震动一松脱就没有命了。也像有人犯了忤逆大罪一样,这个寿命活著是在受罪。佛经翻译得真好,不翻成人生是痛苦,而翻成烦恼,烦恼并不等于痛苦。譬如快乐的日子,一边笑,哈!唱得好,可是下意识里却觉得很烦,烦者恼也,恼乱。即使在最快乐时,下意识里并不觉得快乐,甚至还带有一种淡淡的悲哀,心里觉得无聊。问好不好玩?好;好不好吃?好。但是心里头觉得没有味道。我想大家都应该有这个经验。‘受戮无怜愍者’,等于感情、肉体被慢慢地乱割,生命多活一年就少了一岁,心里无所依托,慢慢受戮,没有人家真正同情你、怜悯你。

 

如师子王大饥困时,亦如毒蛇吸大风时,犹如渴马护惜水时,如大恶鬼嗔恚发时,众生死生亦复如是。

 

这几句形容不同的生活形态,表面上看起来在讨论人生生命的可怕、短暂,实际上是告诉我们生命的宝贵,在那么短暂的生命当中,你要加倍珍惜自己,如何找回自己那个本有的生命、本有的本体。

 

各位看影视影片中的动物奇观,狮子之所以为森林之王,在天性上有了不起的地方。一个畜牧场,一大群羊或马或牛,一到晚上,一定是母的进棚,公的在外面守护,男人一定保护女人,所以男同学保护女同学应该的,自然界就是如此。兽中的兽王又有不同,它有一种威猛,敌人来袭,首先抗拒的是兽王,第二,有好吃的,它站在旁边,一看就知是兽王。我在峨嵋山看到猴王,一站出来有我们人那么高,胡子白的,傲然王者之态,威仪不同。有人把香蕉、花生一大堆拿给猴王,它眼睛看都不看,不动也不接手,小猴子分啊抢的,然后猴王一转身,群猴统统跟著走,就有那么厉害,王者就是王者。你看了动物世界的王者,也就知道人生是怎么一回事,也知道做人应该怎么效法了不起的道理。

 

‘如师子王大饥困时’,狮子王很了不起,用中国文字形容,具有那种‘顾盼生姿’的威严。饿了、倒楣的时候,仍然不失其威严,但饿得受不了,还是很痛苦。人生在世不知有多少英雄,男的女的年轻时,都觉前途无量、后途无穷,实际上是前途有限,后途不可知,就是这样在跑,等于狮子王在大饥困时,人要到寿命终结的时候,你那个威风没有了,只有架子。

 

‘亦如毒蛇吸大风时’,这是另外一个经验了,所以读佛经,如果知识不广博,很难解释。大蟒蛇嘴一张,吸一口气,所有接近其范围,空中飞的麻雀、苍蝇、蚊子、飞鸟,全被大蟒一口吞下去,这一口大风吸进来,一闭住气可能就会死亡。因此蟒蛇一吸气,背部弓起来,内部又起呼吸作用,否则很难消化。风也是饮食,所以功夫作得好的人,吸气也可以长寿。

 

‘犹如渴马护惜水时’,我们的生命就像一匹马在沙漠宾士,缺水立即倒地死亡。人在沙漠中第一个财产就是水,那个时候黄金毫无用处,我们在这里没有关系,到沙漠就晓得水的重要。渴马在沙漠中看到一滴水,那种爱惜,宁可把命给你,当这一滴水可以维系生命时,绝不让人碰。这就是说,我们对自己活著的生命,要随时珍惜、随时修持。

 

‘如大恶鬼嗔恚发时’,当恶鬼发脾气时,全身起火,尤其恶鬼发火,据说喉咙冒烟,我们有没有作过恶鬼的经验都已忘记,不过据记载如此。

 

总之,这一段文句有正反的比方,出家同学把经典找出来,配合生物学的研究,这几句话可以写一部很好的小说,而且这些比方非常生动、浅俗、美妙。所以佛说,众生生死也是如是,要了解自己的生死、爱惜自己的生命,如何赶快努力追求生命的真谛,是本节大意。

 

置之死地是菩萨地

 

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观,是则名为修集死想。

 

十念法中,第十念的修法就是念死。我们要警惕,生命随时会死亡。当然,念死的方法不是灰心地念死,而是积极地念死,尤其与佛说的白骨观的基本修法相关联。修白骨观必须修念死观。修念死观和白骨观恰如中国道家所言:‘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了人’。意思很朴素,就是说,把人心、人欲的心念、妄念打死,生死本来的无量光才会出现。

 

善男子,智者复观,我今出家,设得寿命七日七夜,我当于中精勤修道护持禁戒,说法教化利益众生,是名智者修于死想。

 

这是佛对出家的弟子讲的,如果出家后寿命还有七天七夜,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精勤修道、护持禁戒……是名智者修于死想。当然,我们现在出家,寿命何止七天?还前途无量呢!有些人在临死前出家,历史上好几位大人物都如此,尤其宋朝名相,像王旦、张商英等等,吩咐家人,死前为他换上和尚衣服。

 

(编案:王旦字子明,河北人。大平兴国进士,真宗时入相,进太保,当国最久。事至不胶,有谤不校,引荐朝士,不令其人自知。以天禧元年(1017年)卒,寿六十一,追封魏国公,谥文正。

 

旦宿奉佛教,生平无愠色。谨言行,老而弥笃,每自谓前身是僧,遗命以僧礼葬,其子素孝,不忍荼毗,乃敛以僧服。

 

当与比丘常省结净行社以念佛,京都士人以入社为荣,前后聚万众礼诵,一时传为美谈,由是净土之宗,大行于宋代。

 

张商英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中新津人。第进士,历官守牧,负气倜傥,以当张为任。神宗时内迁监察御史,兴荆公共义新法。初始忌佛门,欲撰《无佛论》以辟之,后偶读《维摩经》,顿起正信。

 

元祐中除诃东提点刑狱,因朝五台山,望文殊像,著发愿文,未几转江西转运使,谒东林总禅师,有所省。更谒兜率悦,始悟。崇宁中,因恶蔡京,谪峡州,遏觉范洪,语兜率悦真净文事,洪谓之曰:‘真净老师真药现前,何不能辩?!’遂于言下顿见真旨。

 

大观四年,京罢相,入为中书侍郎柄政,尽蠲蔡京所为烦苛,以宽民力。并劝徽宗节侈华,息土木,抑佞伟,帝甚禅之。逾年,为佞伟所中,出知河南府,旋安置衡州,复相蔡京,太学士为之颂冤,始复故秩。撰有护法论等行世。

 

宣和四年(1122年)11月黎明,口占遗表,命子弟书之,俄取枕掷门窗上,声如雷震,众视之已薨矣,寿七十九。)

 

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人一生事业功名结束了,也老了!感觉无聊,到庙里找和尚或出家当和尚。有个人官拜宰相,最后退休到庙里当和尚,人家问他,他说‘临老投僧’,看到身旁有一位有学问有年轻人,问他怎么样?年轻人说好啊!‘临死抱佛’,这是挖苦呢?还是恭维?把他搞得白胡子生烟。都有道理。

 

佛经常提到,用任何一种方法修持,真正精勤不断,昼夜用功七日七夜必有收获,念佛也是如此。七日七夜很短暂,他并没有叫你七日七夜不睡觉,不要随便加注解,加上是我们自己的错,当然你精神好可以不睡觉。但是我们自己反省,没有一个人修持能够七日七夜不眠,很少,几乎不可能。

 

他说七日七夜精勤修道,‘护持禁戒,说法教化利益众生’,并不是每一样都做到,或者精勤修道,或者护持禁戒,什么是真正的守戒?对任何世法、出世法不起心动念,不是压制,永远是清净一念,自然在禁戒中,不需要持。或者是昼夜不断说不教化众生,或者是七日七夜专做好事、利益众生。他说,这也属于‘修于死想’。因为七日七夜是个周期。中国《易经》言:‘七日来复’,复者回转,譬如阴历夏至就是回转。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夏至白天最长,明天开始,每日递减,到冬至则是白天最短。冬至过后,白天时间与日俱增,长到夏至。所以今天是一阴来复,不是一阳来复。一周期一阳来复,无论东西文化、印度、埃及、希腊文化,关于宇宙生灭的法则,为什么如此相同?这是人类文化数理上的大问题。

 

复以七日七夜为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时,乃至出息入息之顷,我当于中精勤修道护持禁戒,说法教化利益众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

 

修死观并不是叫我们躺著装死,这个事我也修过。我记得小时候,因为父亲喜欢跟和尚、道士来往,在家中听他们谈修道、炼丹,花样特别多,我一个人站在旁边听,听到有人说要学死才能够活,我每天夜里睡觉学死,枕头也拿掉。搞了半天也找不到道在哪里?问他们,他们告诉我:年轻还小,将来一定告诉你,这里有个窍(大概指头顶),我东摸西摸,窍在哪里?始终摸不到。

 

实际上,‘修死’是一个观念,告诉我们要彻底了解自己的生命,随时可以没有,不要认为自己今天活得很健康、强壮,我们对这个生命的确没有把握,一下子就没有了,死的机会太高了!所以他说,不要管七天、六天、五天、四天、三天、二天、一天,不要等到明天开始,要有如此急迫来不及的心理,这叫修死想。他解释得很清楚,并不是躺著修死,要真正了解自己的生命随时会死亡,赶快用功。

 

转身不踏来时路

 

接下来永明寿禅师又举一个梁武帝的例子:

 

又梁朝有高僧,奉帝请百大德试有道者,请至朝门,严备一百甲兵,旌旗耀日,怖百大德,九十九人悉皆惊走,唯有一大德而无惊怖,王问和尚何故不怕,僧答云“怕何物,我初生童之时,刹那刹那念念已死。”

 

‘又梁朝有高僧,奉帝请百大德试有道者,请至朝门’,奉梁武帝的命令,考验哪个和尚有道?把有道的和尚请到中央开会,进朝廷之门。

 

‘严备一百甲兵,旌旗耀日,怖百大德’,朝廷调兵遣将、严阵以待,大有要把和尚枪决的态势。

 

‘九十九人悉皆惊走’,和尚一看开会场是此等架式,皇帝要杀出家人的样子,全都跑掉了。

 

‘唯有一大德而无惊怖’,只有一位和尚毫无惊骇,堂而皇之地进去了。

 

‘王问和尚何故不怕’,梁武帝最后见到这位和尚,问他怎么不怕死?

 

‘僧答云“怕何物”’,和尚答覆,怕是什么东西?

 

‘我初生童之时,刹那刹那念念已死。’当妈妈生下我的那个时候我早就死了。现在我每一秒钟都在死,看到我还在,这个在是第二、第三、第四个,而第二第三第四以下也了不可得。所以,禅宗有个公案,《大智度论》上讲的,梵志出家,梵志是人名,代表一个人,印度婆罗门教出家称梵,等于在中国当了道士再当和尚。梵志出家六十年后再回到家乡,家乡人一看到他就说:这个人不是六十年前的某人吗?梵志一笑说:‘若有其人,实非其人’,你们看到的好像是六十年前的我,‘实非其人’,六十年以后的我,实实在在已经不是六十年前当年的那个我,那个我早就变去了。

 

这位和尚答覆梁武帝说,怕什么?充其量只是怕死嘛!他说我早死了,妈妈生下来,哇……那一哭,现在已经死掉了。现在的现在随时过去。生死既然如此,有什么怕的?这是梁武帝测验有道之士的一则故事。

 

故知诸佛苦心菩萨誓志,为救众生,如是悲切应须递相警策,不可倏尔因循。

 

永明寿禅师引用上面这段,提出生死问题之快速、之严重,不容许你观望因循,不要以为今天过了还有明天。我经常看到年轻同学犹豫不决,一面想结婚成家,一边又想修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说你决定一下嘛!他说慢慢来!好,到中年以后再说,当然我不好讲,能不能活到中年?这一句话不讲了!只好说你到中年以后再说嘛!当然,运气好,也许活过中年,但是我们看到世界上运气不好,活不过中年的很多。其实,不仅修道,作学问、做事业也是一样,诸位同学读书四年,要做,下去就做了!说明天再讲?没有明天,明天不一定属于我的,只有现在暂属于我的,现在也马上过去。

 

他说,一切佛的苦心、菩萨的悲愿,为了教化救助众生,是如此悲切,他很肯切告诉我们,应该警惕鞭策自己,不可‘倏尔因循’,‘倏尔’形容非常快,不可一丝一毫地因循,因循者,马马虎虎,等一下再说,等一下再说就不行了!有时候那一下没有了,就不是你的了!

 

死苦逼三界

 

且三界受身未脱死地,新新生灭念念轮回。

 

写著写著,永明寿禅师文字的才华又洋溢出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受身未脱死地’,始终没有脱离生死。比如禅定修得好,持戒持得好,不一定跳出三界外喔!修到无念最高处,如果没有得般若智慧的解脱,住在无色界天,一生寿命是八万四千劫,比我们长,但是没有跳出三界外。一般人修定修得好,充其量生到欲界天人,欲界天寿命当然比我们长,仍然没有跳出生死。所以,要跳出生死很难,一般修持是在‘且三界受身未脱死地’。

 

‘新新生灭念念轮回’,此句引用儒家《大学》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有无比的勇气,不断前进。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观念一引用,就用到‘新新生灭’上,看起来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实际上,昨天过去,今天也过去,明天又成为过去,恰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相对,他把这些文字套用在生灭中,一点都看不出来,这就叫写文章的高手,‘新新生灭念念轮回’。

 

直饶天帝五欲之荣,轮王七宝之富。

 

一个人做到皇帝不算高明,做到帝释天主,享受世间的五欲之乐。佛经描写帝释天主,欲界天世界的婚姻制度,每一个天人(男人),最起码有一千个夫人,福报大一点有无数千,要什么有什么,不过有一点:为天人者没有病苦,只有死苦。天人头上有花冠,当花冠凋萎,表示即将死亡,众人为其哭泣。我说我不想当天人,只想当凡人。我们也有花冠,头发白了就是萎缩。天人的头发跟我们不同,是开花的,我们需靠电熨斗才能烫成花。他说,当人间的皇帝还不算什么。‘轮王七宝之富’,转轮圣王有七宝:玉女宝——比朱元璋的马皇后还要贤慧百倍的皇后;居士宝——掌管经济、财政第一的大臣;绀马宝——军事上的太空船……装备。轮王有七宝之富(轮王七宝为:轮宝、象宝、绀马宝、玉女宝、神珠宝、居士宝、主兵宝)。

 

阿育王的故事

 

泰来运合,赏悦暂时,报尽缘终,悲忧长久,物极则返,因果相酬,处业系中,谁能免者。

 

运气好的,‘地天泰卦’,万事吉祥,无一不称心如意,想赏识什么、爱什么,随时有,不像我们在街上选件礼物送人,看了又看,还要考虑价钱,很痛苦!然而‘报尽缘终,悲忧长久’,等到寿命、福报尽的时候,痛苦来了。因为福报太大的人,在顺境中不免造下许多错,自己不知,人在顺境中做的坏事最可怕,说错一句话,后果有多坏,不知道!绝没有人告诉你。为什么倒楣的人容易修行?倒楣的人没地位,做错事别人会瞪你眼睛、批评你,难过是难过,还会改进。人到了某个地位,你会说他讨厌吗?只有说对对、是是,所以造的业更大。富贵修行难。

 

佛经记载印度历史上阿育王的故事。阿育王是佛涅槃七、八百年后印度的名王,西方亚历山大帝横扫欧亚非,最后到印度时吃了一场败仗,就是被阿育王打回去的。阿育王中年以后信佛,拼命布施,最后将死之时,躲在床上不能动还要布施。宰相告诉太子不能再布施,中央国库已经没有钱,都被阿育王布施光了,为了权位、为了国家政治著想只好限制他布施。阿育王有个好朋友,是活罗汉,他们俩永远是好朋友,一个是高僧得道,一个是转轮王。他们好几世前,当孩童时,两个人光著屁股玩沙,释迦牟尼佛过来,两个小孩看到就拜,阿育王什么都没有,抓一把沙放在饭钵里供养佛;另外一个小孩身上只有一毛钱,也掏出来供养佛。佛摸摸他们的头说,五百年后,印度佛教靠你们两个。后来一个是阿育王,一个成为高僧。阿育王同曾国藩一样,一生有个苦恼,转轮圣王威风无比,但有皮肤病,皮肤发痒,因为他供养的是沙子,沙子怎么有功德呢?狗供养大便也有功德,我们觉得大便很脏,狗吃大便,等于我们供养一碗很好的饭一样。供养佛,由心念!价值问题不能拿人类或某一个人的立场、环境来评论。

 

那么,阿育王最后还想布施,但是宰相不准,阿育王晓得了!太监削梨给他吃,吃了一半,眼泪掉下来。召太子、宰相来,话吩咐完了问:今天世界上哪一个人权力最大?太子回答,当今之世只有阿育王权高位重。阿育王说你们不要骗我,我现在权力很大,但是只能达到半个梨子,我现在还有命令这半个梨子的权力,其他则没有,我很清楚,现在我要下最后一个命令,半子梨子不吃了,你们给我送到庙上供养和尚。太子也流泪,只好用皇帝鸾驾把梨送到庙上,梨子还没有到,庙子开始鸣钟击鼓,全体和尚都穿起袈裟,披上礼服,到山门外接驾,接阿育王最后一次布施。半个梨子怎么办?煮稀饭,和尚庙用几千人吃的大锅煮饭,把梨丢进去熬,跟大家结缘,最后一次布施。这说明几个字‘报尽缘终’,富贵、威风、权力没有什么。年轻大的都当过家长,家长打小孩屁股时的那个威风,比转轮圣王还大;孩子长大后比转轮圣王还厉害。我们的老头子、老太太连半个梨子的权力都达不到,这是当然之理,没有什么怨恨,为什么?就是这四个字——‘报尽缘终’,人生就是这四个字,家庭之缘、父子之缘、六亲之缘,如此而已!真的,不是骗大家,学佛一定要把这个搞清楚。不要说子女不孝,即使极孝的子女也有一天‘报尽缘终’,极孝顺你也会受不了。这四个字,不是年龄到了、不是经验到了不会懂。

 

‘报尽缘终,悲忧长久’,留下自己内心罪业的痛苦。因果是什么道理?拿中国文化讲,就是‘物极则返’,印度文化讲因果为‘因果相酬’,生命就在‘物极则反’、‘因果相酬’中系缚中,几人能免?

 

‘处业系中,谁能免者’,生命的状态流转下去叫业,生命是股力量、业力,这个业力没有一个人可以逃得出来,有一个人逃出来,逃出来的人叫做‘成佛’。刚才有位道友问到寿命的问题,寿命与这股业力的连接是流注,构成了现生的生命,不生不灭的那个作用,本体的功能,那个非属于生灭,属于不生不灭,姑且叫它真寿命、真常、真我。现在永明寿禅师给这一节作结论:

 

全在一念间

 

故《法界箴》云:莫言无畏,其祸鼎沸,勿言无伤,其祸犹长。争如一念还原,绍隆佛种,念念不忘利物,步步与道相应,究竟同归,莫先宗镜。

 

又推崇宗镜,你们开广告公司先要读《宗镜录》,他三句话不离本镜,讲来讲去还是这个好,他跟你卖了许多货,什么西洋货、日本货,最后还是我们的好,他的文章就是这么说!

 

《法界箴》说,你不要说不怕生死。有些人是不在乎生死,土匪在枪决前还后胸脯说,不要紧,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其祸鼎沸’,生死倒不可怕,在生死阶段所累积的善恶业果,果报太可怕。‘勿言无伤,其祸犹长’,你不要认为没有关系,关系太大了!

 

‘争如一念还原’,这句话太难懂了!禅宗喜欢讲‘一念还原’,什么叫一念?一般人讲一念还原,就是把心理的思想、分别的作用,生灭,当成一念,错了!这是散乱、妄心。所谓一念,包括身心两方面,五阴色受想行识,统统在这一念。换言之,以现代话说,所有的知觉与感觉,内在与外在同时并俱存在的,那一个了解之间叫一念,要特别注意。讲它的速度,勉强以人世间作比方,是一呼一吸,讲它的现象,就是人坐在这里,身体也包括在念以内。身体不在念以外喔!一般人把念搞错了!打起坐来闭上眼睛,把里头的思想当成一念,那一念不是在身体的色壳子之内吗?身体还在念以内。内外、五阴、物理、物质、生理、心理,全部都在这一念之间。等于大家坐在这里,空气很热,四周人的热气经过也知道。我们身体放的光有这样大,放射的气也有这样大。普通人放射敏感的业力到达这个程度,再超越一点,看你的功夫。所以武功练好的人,差不多二十步以外,一个人过来已经感觉到,不是听到声音,而是这个敏感的力量听到,生命的功能有那么大,都在一念之间,所以要把一念搞清楚。

 

诸位不要误认,闭著眼睛打坐,拼命管思想的跳动。有首歌叫《跳跃的音符》,如果把跳跃的念头当成一念,你已经偏差了!那是闭起眼睛玩游戏,水上按葫芦。身心内外,无边上下,就是一念。

 

能够一念还原的人,才称得上是佛弟子,才够得上资格绍隆佛种。绍者继承;隆者发扬,才能真正可以继承佛法、宏扬佛法。诸位要注意!尤其出家的更要注意!所谓出家为僧,是为‘绍隆佛种’,不要搞错!出了家只顾自己。绍隆佛种的人要如何?要‘念念不忘利物,步步与道相应’,这两句话已将大乘戒律精神含盖尽竟,是从弥勒菩萨的大乘戒本和《梵网经》归纳出来,然后再起用。念念不忘利人利世、救世救人。‘念念利物’是入世的,入世后出世,容易迷掉;因此要‘步步与道相应’。‘究竟同归,莫先宗镜’,要想做到这个程度,最好是多研究《宗镜录》。

 

所以《华严经》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于一切众生,生利益心、安乐心、慈心、悲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自己心、师心、大师心。作是念言,众生可愍,堕于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稠林,我应令彼住于正见行真实道。

 

注意!中国人天天讲大乘佛法,《华严经》给我们标出了大乘佛法的精神真正的中心所在。《华严经》上说,佛子啊!无论出家在家,够得上资格绍隆佛种的,称为佛子。佛吩咐他的弟子,‘此菩萨摩诃萨’,以此发心者叫大乘,大菩萨摩诃萨。大菩萨的心愿是什么呢?是自己悟道、了道以后,转过来利益一切众生的心,不是利益自己的心,为众生求得安乐之心。人家经常问我是不是学佛?我不敢说自己学佛,也不算佛教徒,为什么?没有资格啊!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随时要有这样的诚心;生利益众生之心、使众生得安乐之心。

 

‘慈心’,慈心与悲心不同。我常用的比方是,慈心是父性、男性的爱,父亲爱儿女的心;‘悲心’是母亲爱儿女的心。慈悲有阴阳两重的、情绪上的不同。

 

‘摄受心’,一切包容,好的要包容,坏的也包容;善人要包容,恶人也能包容。我的妈呀,那多难!所以我说不够资格当佛教徒。摄受心还不够。要‘守护心’,你要像保护孩子一样,保护一切众生。而且进一步要‘自己心’,一切没有分别,他就是我。‘师心’,绝对地谦虚,学佛的人注意!把他当成我的老师,把一切众生当成师。师心还不够,一切众生都是‘大师’,都比我高明,并不是我比他高明。这是佛吩咐学佛弟子的话,真正学佛是这种诚心和精神。

 

‘作是念言,众生可愍’,大乘菩萨以此时存心和观念,认为一切众生都值得悲悯。

 

‘堕于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稠林’,一切众生找不到正确思想之路,把自己堕落在邪门恶道中。‘恶慧恶欲’,众生不是没有智慧,有高度智慧,那个智慧是‘恶慧’,不是善慧;欲望不是善欲,是恶欲,比如要民道,一个人想成佛也是欲,属于善欲,众生所求的是恶欲。‘恶道’一切恶道都去走。‘稠林’,像走在原始森林一样,在里面钻不出来。

 

他说,一个真正学佛的人,要如此存心。应该说,这样的世界,这样的众生,任何一个人都是我的责任,我要‘令彼住于正见’,我要想办法教他,使他归到正见上。

 

‘行真实道’,走生命真谛的道路。这是《华严经》讲一个学佛的人应当如此地发心。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分别彼我,互相破坏,斗诤嗔恨,炽然不息,我当令彼住于无上大慈之中。

 

中国人喜欢讲大乘佛法,永明寿禅师根据佛经给我们标出大乘佛法的精神,存心如此。所以我们不要妄谈大乘佛法。这里叫‘大乘学舍’,我们在这里学,并不是说这里是大乘,学不学得到?不晓得哪一天呢?我们不过在学而已!要注意!大乘道是如此。至于一般学大乘道的,我经常感叹,佛法教我们先去掉人我是非、贪嗔痴慢,然而学佛的碰到人我是非反而比一般人多,因为一学佛就买了一把尺子,没事在口袋里玩尺子,碰到人量量看,哟!不是佛,他忘记量量自己是什么东西。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是不得了的严重的错误,尤其学佛的同学要深切地反省!

 

返回[广州华严寺网-般若文海]首页 | [繁体版]



 
广州华严寺网 Copy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