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佛学园地 > 佛学常识






佛 学 基 础 (9)

时间:2020-11-05 | 栏目:佛学常识 | 点击:

第八章   各 宗 要 略

    绪 论
  佛教虽产生于印度,自汉代传入我国,随着经典的翻译。以及研习修学者的增多,遂而各宗发挥光大,且有系统的研究,确在中国,在唐代有十三宗,后多归併,至今日以显密大小分之,尚有十宗。宗派的成立主要原因有三:
  (一)教理阐明,独辟蹊径;
  (二)门户见深,入主出奴;
  (三)时味说教,自谓承继道统。
佛法大部,可分显密二教,而显教中又有大小乘之分。但佛法的总目的是求觉悟,在未觉之前,必定有许多途径,所谓方法和历程。佛教总的归宿无二理,在途径上,不妨有诸宗之不同。

 

第一节   三 论 宗


一、 史 略


  宗是宗旨,一人所主张的学说,一部经论的理论系统,皆可称宗。宗有教派、有创始、传授、有信徒,有教义,有教观的宗教。三论宗,又称空宗、性宗。与法相唯识为印度本有的空有两轮。
  佛灭后七百年顷,龙树菩萨造《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广宣般若性空法门。龙树有弟子提婆菩萨造《百论》广破世出世间之执。姚秦时鸠摩罗什翻译以上四论,盛宏此宗,相继至隋唐吉藏大师,广作论疏,专宏般若思想,遂而建立三论一宗的思想体系。


二、 判 教


  本宗立二藏三轮。二藏是声闻藏、菩萨藏。如来一代时教不外大小二乘之教义,故作此二藏之判。三轮是根本法轮,即佛成道之初,开显一乘真实之教——华严经;枝末法轮,有不能领受此华严大法,故说阿含经等;摄末归本法轮,摄三乘方便之末,归一乘真实之本,如说法华经。


三、 教 义


  本宗教义以破邪显正和二谛、八不中道为根本。破邪显正为本宗大纲,破邪是破外道、小乘及有所得大乘。破其执邪因果之外道、偏见之小乘、有得之大乘。邪破则正自显——性空义理。
  二谛,即真谛、俗谛。俗谛指宇宙森罗万象之种种差别;真谛指万象真理。俗谛示有,真谛明空。《涅槃论》云:“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断一常,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断无常,乃名中道。”如来于俗谛说有,于真谛说空,以破执有执空之迷。宇宙之真实,则言语道断,心思路绝,是名八不中道。八不: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断不常。因众生执一期生灭,以为有实法生和灭;一期常断,即生而暂住以为常,坏灭以为断;因缘和合的一合相为一,种种差别为异;从彼到此为来,从此到彼为去。此中生灭乃至断常皆是因缘的存在,无实自体,故以不字否定,斥妄显真,此是八不中道义。二谛以对立的统一,而说明中道。
本宗在行位的观点是,依真谛边说,则佛与众生不二,无迷无悟;依俗谛边说,则诸缘起,因果历然,阶级亦异,视其根性有利钝,观法修行亦有迟钝,速一念之下,即入八不正观,而得道果。根钝须积集万行,经三阿僧祗劫,方能成佛,历经五十二位。



第二节   唯 识 宗


一、 学 统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说明万法唯识所显及分析诸法相状。
  佛灭后九百年顷,弥勒菩萨应无著之请,说了《瑜伽师地论》,最初发明此唯识理。无著造《显扬圣教论》,世亲造《唯识三十论》,护法等菩萨造《成唯识论》。
    南北朝时,真谛及菩提流支于法相经论虽有翻译,但未竟全功。至唐代玄奘大师亲往印度,就学于戒贤论师,先后十七年之久,回国后进行译传,遂成立法相宗。有弟子窥基、慧沼、智周次第相承作论疏,盛行一时。


二、 典   籍


  本宗所依据的经论有六经十一论。六经: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有译本)、阿毗达磨经、楞伽经、厚严经。十一论: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五蕴论、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分别瑜伽论、三十唯识论、二十唯识论、辨中边论、杂集论。

三、 判 教

  
         此宗依解深密经无自性品,立三时教。
  (一)有教:诸异生趣无始来迷执沉论生死,佛初成道后为说《阿含》等诸小乘经,示四谛十二因缘等法。
  (二)空教:声闻、缘觉等小根执法为实有,著小果,佛以方便说般若等经,言一切法本性皆空,除其法有执,令回心趣大。
  (三)中道教:为堕偏空者,开显三性三无性理,说非有非空之中道,除空有之偏执,令入究竟了义教。


四、 教 义


   此宗论究诸法之体相,故名法相宗,又依唯识论明万法唯识之妙理。
  万法唯识为本宗的主要思想,将万象略为百法,说明有情身心之相状。宇宙万物相状千差,此宗略以三相(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说明。阐述万法是心识所变,意在破除人法二执,转识成智,以智转境为目的。
  本宗以五重唯识观为行果。
  (一)遣虚存实:遣遍计执之虚妄,存依他,圆成之实有,为空有相对。
  (二)舍滥留纯:外境的相分是内识见分所缘,舍除杂滥之外境,而存留纯粹的心识。为心境相对。
  (三)摄末归本:见相二分是从心体上变出的作用故为末,识体为本,摄枝末归心体。为体用相对。
  (四)隐劣显胜:识的自体有心王心所,心王为主体,心所为从属,隐心所之劣,显心王之胜。为王所相对。
  (五)遣相证性:心王具有事相和理性,事相是依他起相,理性是圆成实性,遣事相,证理性。为事理相对。
         虽列五重,实际修证不一定重重经过,若修一重亦可证无漏智,悟中道理。但重在转识成智为根本旨趣。



第三节     华 严 宗


一、 宗 义 及 学 统


  华严宗是依华严经而成立。释尊初成道,悟法界真理,于其自心证得而宣说与人。但其义理高深,仅有大菩萨知真理。述说有情同具如来之智慧德相,只是妄执而不能自知自见,为令证得此本具智慧,如来宣说法界缘起。此亦为本宗要义。
  华严经有三种译本。晋佛陀跋陀罗译六十卷,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唐般若译四十卷。
  唐代有杜顺,又名法顺。依此经作法界观,为此宗之初祖。继其道智俨,作十玄门。至法藏时,总判一代时教为三时五教,组织完密,称为此宗的大成者。后有澄观,依之而作悬谈疏钞。宗密广宏此宗教义,为此宗五祖。


二、 判 教 


  本宗判佛一代教法为三时五教。三时:
  (一)日出先照时:日出先照高山,喻佛初成道,说华严经为无上根本法轮。
  (二)日升转照时:日升转照高原,喻佛为小乘人说阿含经等小教,后说般若空理,为依本起末法轮。
  (三)日没还照时:日将没还照高山,喻佛在法华会上说一切众生皆可作佛,三乘同归一乘,为摄末归本法轮。
  五教:
  (一)小教:佛对劣根小机所说我空之理。
  (二)始教:大乘初门。有相始和空始之别,相始:立五位百法,示诸法之相,事相互不相融。五性各别:(声、缘、菩、不定、无种),不说一切皆成佛。空始:只说真空无相,未显大乘妙理。
  (三)终教:大乘终极之教,说成佛之理。
  (四)顿教:疾速顿悟之教,直指真性,妄念不起即得证真,不立阶次。
  (五)圆教:玄妙之理,圆满具足一乘。


三、 教 义


         1、十玄门
   真如法界随缘转动而成差别之诸法,诸法各各缘起圆融无碍,称为十玄缘起无碍。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总说时空相即相入。
  (二)一多相容不同门:万有异体相入之关系,一中有多,多中有一。
  (三)诸法相即自在门:万有同体相即之关系,空有相即,诸法融通。
  (四)因陀罗网境界门:万有相即相入不只一重,一珠中有无数珠影,互相映现无有穷尽。
  (五)微细相容安立门:极细微中,亦容摄一切万法。
  (六)秘密隐显俱成门:表里俱成无碍,无有前后。
  (七)诸藏纯杂具德门:诸法相互摄藏,一法中具一切法为杂,诸法融成一法为纯。
  (八)十世隔法异成门:过现未三世,三世各三为九,摄在一念中成十世。前后差别无碍异成。
  (九)唯心回转善成门:或善或恶,皆由心之转变。
  (十)托事显法生解门:以上所说甚难解,故托事物令生解。以浅近事法,显深妙之理。
  事物相即相入无碍自在,而差别之相历然分明,实具重重无尽缘起一体之关系。故观一微尘:可举法界而全收之。此事事无碍玄妙不可思议的道理,称十玄门。
   
         2、六 相
  (一)总相:一法含多法而成。即一含多德。
  (二)别相:法有色心之别。多德非一。
  (三)同相:事物虽有多义,而同成一总,不相违。
       (四)异相:多义相望而各异,虽差别合成一体,然又不失其各部分之特质。
  (五)成相:部分相依而成全体,由差别融成一体。
  (六)坏相:差别而各住自法不可移动。
   
       3、法 界 观
  为显示法界缘起,以十玄、六相表示事事无碍,相融相即。
  法界有事理之别,事:法是诸法,界是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总该万有曰法界。如天台家之十法界不同。理:指真如之理性谓法界,即实相、实际、法性等皆法界之异名,其体一故。界有因义,依之而生诸圣道,或性义,诸法所依之性(同一空性)。
  五教分别各一个缘起:
  小乘,业感缘起,即惑、业、苦三道展转。
  大乘始教,赖耶缘起,藏识执持种子,遇缘现行,由现行法再熏习成种子,以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展转同时因果。
  终教,真如缘起,如来藏俱染净二道,染道为生灭门,随染缘现六道;净道,随净缘现四圣。以真如之体,生灭之相,因缘之用,说明缘起。
  顿教,性空缘起,诸法虽性空而不碍缘起之假有。或说顿教知妄即真不立缘起。
  圆教,法界缘起,即是本宗的思想。即法界之事理,有为无为,色心、依正尽为一大缘起,更无单立以一法成一切法,而以一切法成一法,万有缘于万有而起,称法界缘起。
  法界只是一心,此一心总该万有,名一真法界(绝对真实的真如)。就其融摄万有而言,便成四种法界。
  (一)事法界:一一差别事法各各分齐。
  (二)理法界:无穷尽的事法都同一体性。
  (三)事理无碍法界:体性与差别的事法不相妨碍。
  (四)事事无碍法界:诸法各自差别,各守自性而事事相望,各别缘成,一缘遍尽多缘,力用交涉,无碍自在,重重无尽,一一事法不坏本相而互相涉入无碍。
   以事法界为体,建立三观:
  (一)以理法界立真空观:观诸法无性,当体即空。
  (二)以事理无碍法界立事理无碍观:观理遍于事,事法无不是真理。
       (三)以事事无碍法界立周遍含容观:真理遍在事相上,事相与真理无碍。
 


第四节   天 台 宗

 
一、 学 统


  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悟一心三观。南岳慧思承此一心三观,并依《法华经》的义旨构成诸法实相论,遂为此宗主要思想。陈时智者依此理居天台山,组成他的学说系统,为天台宗。此后相继有灌顶、智威、玄朗、湛然、道邃。道邃将法传日本,为日本天台宗之始祖。


二、 判 教


  此宗判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五时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华严为显示;阿含为诱引;方等为弹呵;般若为淘汰;法华涅槃为归实,此是五时渐次。
    八教分化仪、化法二种。化仪是指佛化导众生之仪式和方法,即顿、渐、秘密、不定为化仪四教。化法是五时说法的教理内容浅深不同,即藏、通、别、圆为化法四教。


三、 教 义


  此宗中心思想为诸法实相论。万法千差万别的事相,皆是显示法性真如的本相。以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说明之。
  1、一念三千
  十法界(六凡四圣)中每一法界都具足其余九界,为互界,每界具足十如是)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为百界千如,而千如中各有三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蕴世间),为三千世间。此三千诸法,但在一念心中之所具,故名一念三千。
  2、三谛圆融
  三谛圆融又称一心三观。在修三观之前,先修三止,
  (一)体真止:体真空,止妄相;
     (二)方便随缘止:随缘历境,安心俗谛;
     (三)息二边分别止:双寂空有。
三谛即空、假、中谛。本宗对万象以三谛来说明,观一切现象皆假为世俗谛,现象本体即空为真谛,虽假而空,但有妙用,作如是观为中道谛。
依此三谛修三观能断三惑(见思、尘沙、无明)成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证三德(法身、般若、解脱).
在行果上,从凡至佛有六种位次:
    (一)理即佛:众生皆具佛生;
    (二)名字即佛:闻三谛之妙理于名字中了达一切法皆佛法;
    (三)观行即佛:依名字起观行,言行一致;
    (四)相似即佛:观慧转明,相似见道;
    (五)分证即佛:观慧增盛,破无明见佛性理;
    (六)究竟即佛:断无明显法身。



第五节    禅 宗


一、 源 流


  佛教分显密和教宗之别。宗指禅学,禅宗是以心传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契悟,相承至达摩,于梁代来华,初至广州,后到金陵,与梁武帝谈而不契,遂赴洛阳后往嵩山少林寺,面壁九载。有得法弟子慧可,付与衣法,为禅宗之源始。
  二祖慧可传法与三祖僧璨。僧璨传道信为四祖。四祖道信以下,分两系:一为黄梅弘忍,为本宗正传,称五祖。一为牛头法融,称牛头禅,为旁系。
  五祖弘忍以下,也分两系,正受法者为六祖慧能,化行南方,称南宗禅;次为神秀,化行北方,称北宗禅。慧能所弘为顿教,称南顿;神秀所弘为渐教,称北渐。此后北渐趣衰,南而日盛。
  六祖门下,传心得法者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以上五师各化行一方,其中尤以怀让、行思两大师,传法最盛。
  怀让传马祖道一,道一传百丈怀海。怀海下又分两宗:一为黄檗希运,希运传临济义玄立临济宗。二为沩山灵祐,灵祐传仰山慧寂为沩仰宗。
  行思传石头希迁,希迁下又分二系:一为道悟以下相承有祟信、宣鉴,义存。义存下又分两家:一为云门文偃立云门宗,一为师备,备传佳琛,琛传文益立法眼宗。希运下另一系是惟严,法嗣相承有昙晟、良价、本寂立曹洞宗。
  以上五宗,虽各有传承,而尤以临济、曹洞二宗为最盛。有天下临济、曹半边之称。


二、 宗 义


  从迦叶胍胍相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是故不依经论依据。而达磨是以四卷《楞伽经》传法。于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盛唱金刚般若,维摩诘等经。六祖曾闻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故此宗修观从心下手,即不思量一切,万缘放下,排除杂念为根本。《楞严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转此妄心成真心即是诸佛,故心为根本。欲求解脱,先须识本达源——心。若不知此理,于外相求,无有是处。
  求佛智慧,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不息,功德难生,所以妄想不生,明见本性曰禅定。即是见本性无生之心,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历来祖师求法者,总以反诘追问,令回光返照,竟令于自心中见取,非从外得。


三、  二  入  四  行


    禅宗的宗旨是单刀直入,直示心性,以彻见此心性而成佛,根据达磨的二入,四行学说,把入道的途径区分作理与行两种称为二入。
  (一)理入:凭借经教的启示,深信众生同一真如本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所以令舍妄归真,修心如墙壁坚住不移的观法,遣荡一切差别相,与真如本性之理相符,寂然无为,此为理入。
  (二)行入:行入分四种行:依理入之理而发于行动名行入。
  (1)报怨行:泯冤亲爱憎,逆来顺受的忍辱行。
  (2)随缘行:苦乐得失,无动于心,无所愿乐,万事随缘随分无贪著。
  (3)无所求行:无所贪求,息心息念。
       (4)称法行:安心无为,任运与法性之理相称而行,即合于诸法实相,行广六度,而无所著。



第六节     净 土 宗 


一、 史 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立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东魏昙鸾大师才有所发展。鸾师依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著《往生论疏》立难行,易行二道之说。继承法系有唐代道绰、善导。绰原学涅槃,因睹昙鸾事迹之碑文,深有所感,于是专修净业,并撰有《安乐集》,立圣道净土二门。善导听绰师讲净土之旨,后专修并弘扬净土法门。著有《观经疏》,完备净土一宗的宗义及行义。《观经疏》传至日本,立净土宗,为日本净宗之始。此后相承有:承运、法照、少康、永明、省常、莲池、蕅益、截流、省庵、彻悟、印光。


二、 修 法


  本宗主要经典为三经一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
  在行持中,分难行、易行。在五浊恶世,并无佛在世,永不退转地为难行。信佛所言,凭籍弥陀愿力便得往生入不退转为易行。
  净土法门,唯依弥陀行愿,普收三根,彻上彻下无所不该。上至文殊、普贤、龙树、马鸣,莫不发愿导归;下至愚夫愚妇,无不可依此法门而往生。阿弥陀佛在《无量寿经》中,发了四十八大愿,愿生者寿命无量,国土庄严,入不退转。其中度生之愿为第十八最恳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故此世尊应末世之根机,开此法门,劝令往生极乐。
  1、信愿行
  往生西方以信、愿、行为三要素。非信无以发愿,非愿无以导行,非行不足满所愿,证所信,三者缺一不可。
  信:信娑婆之苦,极乐之乐,信念佛能往生。
  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净土得生与否,全视愿力之真切与否,即信而发愿,起真实修行。
  行:此行专指念佛法门。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决定往生。念佛有称名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三种。
  称名念佛,又云持名念佛,即口称佛号。其中有默持、金刚持、高声持。此外还有和缓念、追顶念、禅定念、参究念。
  此持名念法是依《阿弥陀经》中的“……执持名号若一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观想念佛:观佛相好功德。实相念佛:观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
  2、正助杂三行
  专依净土经而修行业为正行,修余一切诸善万行为杂行。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阿弥陀佛为五正行。但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为正行中之助行,唯称名为正行中之正行。善导大师的净土法门是舍杂归正,专修正行,旁修助业,一心专念弥陀一佛名号,念念不舍,以期往生净土。
  3、三辈九品
  念佛的目的是愿求往生极乐世界,但随行人的根机不等而往生的程度也有上中下之别。《观无量寿经》中说“行人心须有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方能往生。”此为往生的根本依证,但所修净业正因深浅有别,而往生的品位有高下不同。上中下三品,各有上中下三生,为九品、上品必须具足戒行,读诵大乘,深信因果,发无上道心,愿求往生等条件。中品必具戒行,不造五逆,孝养父母等条件。下品虽造罪,随其造罪深浅,但于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念念佛而生者。
  修净业不可不知修福之助缘,《观无量寿经》云:“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第七节     律 宗


一、 传 流


  从第一次结集,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为最初律部。随后二次三次四次的结集。自此以后,迦叶、阿难、商那和修、优婆毱多五师传持。佛灭后一百年间,纯是一味和合,一百年后产生异见,部派分裂,因着律仪上的争执,旋复至优婆 多以后,更分为五种律部。五部:
  昙无德部——四分律——法藏部
  萨婆多部——十诵律——一切有部
  迦叶遗部——解脱戒——饮光部
  弥沙塞部——五分律——化地部
  摩诃僧祗部——僧祗律——大众部
  实际传来中国只有四律,迦叶遗部仅传戒本。
  四律:十诵律、五分律、四分律、僧祗律。
  还有五论:
  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论、萨婆多论、明了论。
  在中国弘传最广的是《四分律》。早在曹魏时,昙摩迦罗于洛阳译出《僧祗戒心》,并立羯磨法,与中国出家人正式授戒。从译出《四分律》后,先有法聪开讲,口授弟子道覆。至慧光下有道云、道洪、智首、道宣相承。
  与道宣同时弘《四分律》共有三派。有南山道宣、相部法励。东塔怀素。三者见解不同,故分三派。法励、怀素但盛一时,道宣至今弘传不绝。


二、 判 教


  化制二教为本宗判摄。化教:教化众生,有种种随机言教,指经论二藏,所诠定慧法门。制教:制止过非,指律藏所制定的戒法,诠解戒学法门。通过制戒的戒,能摄住三业不犯,便生定慧,由定慧伏断烦恼,证入道果。
  此宗更于此二教内判三教三宗。
  化教中,更判为三教,以摄如来一代说法。
  (一)性空教,俱舍、成实析法明空是小乘教。
  (二)相空教,般若、三论等直谈无相是大乘权教。
  (三)唯识圆教,华严、深密等是大乘中道实教。
  制教中,更分三宗,以摄一切戒律的戒本。
  (一)实法宗,以色法为戒体,立一切法为实有,小乘有部。(怀素所依)
  (二)假名宗,以非色非心为戒体,一切唯有假名,无实体,大乘空教。(法励所依)
  (三)圆教宗,以心法种子为戒体,谓万法唯识,大乘唯识圆教。


三、 宗 义


  道宣的四分律宗,是依大乘唯识圆教而立义。并主张四分律宗通大乘说,从律文中,有五种理由证明:
  (一)沓婆回心:沓婆证阿罗汉后。求坚圆法,回心向大;
  (二)施生成佛:戒本末偈云: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
  (三)相召佛子:序文有诸佛如是行,佛子亦如是。
  (四)舍财用轻:舍堕戒中,舍财后僧不还,犯轻罪。
  (五)识了尘境:妄语戒的见闻知觉的了别,通唯识义。
  戒有四科:
  戒法:圣人制教名法,
  戒体:纳法成业名体,
  戒行:依体起护名行,
  戒相:为行有仪名相。
  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戒的内容广泛,以止作二持摄尽。止持是约戒条,止一切恶,不该作者不作。作持是约体道办事,修一切善,诸如受戒、说戒、安居、自恣、忏罪等。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大乘菩萨戒,不同小乘戒。声闻戒唯人得受,大乘戒诸趣通受,声闻戒有受有舍,菩萨戒有受无舍,是尽未来际受持。菩萨戒主要体现在三聚净戒上:
  (一)摄律仪戒,七众所受别解脱戒,
  (二)摄善法戒,奉行一切善法,
       (三)摄有情戒,广修善法以利益众生。前二自利,后一利他,合为二利圆满,虽只讲戒,而与定慧相连。如把心停止,不起妄念,摄意业为定,详细观察思惟,此应作,彼不应作为慧。如盗戒具三净戒:自不起盗心并防护为摄戒仪,见有盗机而维护为摄善法,转告保护为饶益有情。其他戒也一样,一戒一行圆观解,具足一切行即为大乘妙行。



第八节    密 宗


一、 史 略


  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切如来秘密之教。大日如来所说此教后,上首之金刚萨埵,以所说者集为经文,藏于南天竺之铁塔中。咒语中古印度久已流行,但发展成为专宗修学的途径,是从龙树开始,相传经典是龙树从铁塔中取出。但在其他经典里也有咒语,随着翻译的增多而增多。龙树传龙智,龙智传善无畏,金刚智,金刚智传弟子不空。
  在唐开元年间,金刚智、善无畏、不空来长安,译出《金刚顶经》。大力弘扬密法,于大兴善寺为根本道场,建立了真言宗。还译有《大日经》,《苏悉地经》等。
  不空有继承弟子惠果,住青龙寺,继续弘传。公元804年,有日本空海(弘法)入唐求法,学于惠果。回国后在日本高野山建立了日本真言宗。世称东密。
  晚唐,汉地密法失传。到宋初有天息灾、施护、法天来洛阳,建立译经院,译出密典,兴于一时。从唐初密法传入西藏。


二、 宗 义


  此宗与他宗全异,前所述诸宗皆以理为本,此宗则于理之外,特重事相。主要修法是以持诵密咒而得破惑证真为根本目的。
   1、两部曼荼罗
  曼荼罗,译云坛、道场、聚集、轮圆具足。修法时,筑圆土坛安置诸尊于此,而此坛中聚集具足诸尊诸德。
  金刚界:有坚固不坏义。立此坛在西,表终极。意味如来圆智坚固不坏,能摧破烦恼,如金刚之妙用。
  胎藏界:有持摄含藏之义。立此坛在东,表出生。意味摄持含藏如来一切功德。如母胎摄藏婴儿。
  此两部曼荼罗是标志大日如来理智二德之法门。胎藏表示理性平等,为本有本觉,是因,表本具。金刚表智慧差别,为修生始觉,是果,表现行成功。
   2、四种曼荼罗
  (一)大曼荼罗:法界森罗万象,皆依地、水、火、风、空五大而显。
  (二)三昧耶曼荼罗:译为本誓,说明诸法各自有特性。
  (三)法曼荼罗:诸法各有名称,含有轨持之义。
  (四)羯磨曼荼罗:万象悉有业用动作。此四种对法的解释。另有对佛菩萨等四种曼荼罗的解说。
  (一)大,指诸佛菩萨本身,以彩刻绘画显佛菩萨形像。
  (二)三昧耶,表佛菩萨之本愿,或执刀表示愤怒破邪之相,或执莲花表慈悲度生。
  (三)法,法以文字诠表义理,使人信而生解。佛名号、真言以经论文义皆是法。
  (四)羯磨,译为威仪事业,佛菩萨之行止,皆为度生所显之动作。前一是总,后三为别。简而言之,大,诸尊之体像:法,诸尊所说之法门;三昧耶,诸尊所持器杖;羯磨,诸尊所作度生之业。
      3、六大五智五佛
  地、水、火、风、空、识名曰六大。体性广大名大。遍一切法,此六大能造一切佛,及一切众生器界等类,为宇宙之根本。前五大是色法,识是心法。
  依六大之识,又可分为五智。金胎两部曼荼罗各有五佛,以表五智。
  (一)法界体性智:包含万有为法界,诸法所依名体,法尔不变名性,转第九庵摩罗识所成,是法界身体之大日如来。
  (二)大圆镜智:无边名大,具足无缺名圆,实智高悬万象现影名镜。转第八阿赖耶识,是金刚坚固菩提心体之阿閦如来。
  (三)平等性智:无差别名平等。转第七识,为平等金刚福聚庄严身体之宝生如来。
  (四)妙观察智:以五眼高临,巧妙观察诸法差别。转第六意识,为说法利生佛智身体之阿弥陀如来。
  (五)成所作智:自证化他二利应作名所作,圆满成就名成。转前五识,为调伏众生自在变化身体之不空成就如来。
   4、三密加持
  以三密念念相应,便可转识成智,即身成佛。
  (一)身密:手结契印,召请圣众。
  (二)语密:口诵真言,文句了了分明无谬误。
  (三)意密:心观实相,入本尊之三摩地。
  吾人与大日如来,共以六大为体四曼为相,本无差别,而以惑业所缠,遂致迷悟殊途。今以三密修行,身持大日之行,口诵大日之真言,意契大日之心。于是大日如来之光,映现于吾人之心水。
      5、三种成佛
  (一)理具成佛:本具佛德,与大日如来无异,五大为胎藏之理本,心为识大,是金刚之智德。
  (二)加持成佛:本具本觉之功德,与三密加持相应,由加持之力而成佛。
  (三)显得成佛:成就三密之修行,显现法性万德。
  此三是谓即身成佛,余宗曰心成,此宗为身成。观此身等同诸佛,具足一切功德。因为六大为万法因果行位之本源,宇宙人生之整体。在凡是五识,在圣转五识而成五佛。
在修行中,观地大为菩提心,坚故;观水大为智慧门,能洗故;观火大为福德聚,能烧故;观风大是精进业,能吹故;观空大能到彼岸,无碍故。以此观成,即转妄识而成大智。



第九节    小 乘 二 宗 之 略 要


  自佛灭后百年余,佛教产生异议而逐渐分裂,义学纷纭。直至佛灭后九百年初,世亲造《俱舍论》,又九百年中,诃梨跋摩造《成实论》。因这二部论典的传播,而形成俱舍成实二宗。


一、 俱 舍 宗


  俱舍宗是依俱舍宗而立宗的。俱舍论是阿毗达磨俱舍论之略,译云对向法论、对为对向涅槃,对观四谛,法,胜义法为涅槃,法相法为四谛。即以无漏智,观四谛法而证涅槃。有两译,陈真谛译此论,即开俱舍宗。唐玄奘重译。此论共三十卷,九品,初解万有,次论迷之因果,后明悟之因果,末述无我之理。
  在教义上立七十五法,修四谛及十二因缘。所证果位同第二章声闻行果之渐次。
  七十五法:
(一)色法有十一:五根、五尘、无表色;
(二)心法有一;心王;
(三)心所法有四十六,
(1)大地法有十:触、作意、受、想、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
(2)大善地法有十:信、惭、愧、无贪、无嗔、勤、不放逸、轻安、舍、不害;
(3)大烦恼地法有六: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
(4)小烦恼地法有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
(5)不定地法有八:寻、伺、睡眠、恶作、贪、嗔、慢、疑;
(四)不相应行法有十四: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文身、名身、句身;
(五)无为法有三:择灭、非择灭、虚空。


二、 成 实 宗


  成实宗依《成实论》而立宗。此论发挥二空之理,恰与俱舍论相反。本论观察宇宙万有,分为世界门和第一义门。世界门,立一切法为有,人我非无,然诸法皆因缘而生,离因缘则灭。虽有亦假,似有实无,进而入第一义门,则说人空法空。人空者,喻如瓶中无水,五蕴假和合中毫无实常之人我,为人空观。法空者,如瓶无实,五蕴诸法但有假名,并无实体,为法空观。二空深理,为小乘空部最后之发展。姚秦鸠摩罗什译此论,遂传中国,南北朝亦有弘传此论者,称成实宗。唐吉藏判为小乘,其思想近大乘三宗论。
  (此论共二十卷,明五聚之义。即发聚及苦集灭道)
  如上所述的各宗教法,便是吾人趣向佛道的种种途径。无论显密大小及宗教,都不出一实相印或三法印的法教。只是依据不同,在解说上而各异。但无非是在断烦恼证涅槃,转凡成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