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7 | 栏目:古代高僧大德 | 点击:次
莲池
(老鼠唧唧 华严历历)
明代嘉靖年间,在仁和地界,有一位姓沈的富绅,娶妻周氏。沈家富冠当地,至中年方得一子,自是十分欢喜。此子从小异常聪明,凡读典籍,过目不忘,在同学诸生中推为第一。长大成人后,父母又为他择女成亲,一心指望他早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老师、同学亦认为他取科第功名,不过是举手之劳。
然而,这位沈公子却志在出世,无意功名,常书“生死事大”以自我告诫。有一天,他在书房中阅读《慧灯集》,失手打破了书桌上的茶具,顿有所悟,此后便视妻子儿女为臭布衫,与世俗事务尽皆了断,一心一意事佛,当地的学官十分惋惜,多次劝告他,他亦不为所动。不久,便投性天大师门下,剃度出家,取法名莲池,字为佛慧。
过了一段时间,莲池携钵执杖,只身云游四方。北游五台山,感文殊菩萨之放光;来到伏牛山,参禅佛语之精义;入京城,参谒遍融、笑岩两位长老,对他很有启发。经过东昌府时,忽有顿悟,乃作了四句偈语:
二十年前事可疑,
三千里外遇何奇?
焚香掷戟浑如梦,
魔佛空争是与非。
当时,莲池的母亲逝世不久,他随身携带母亲的灵牌云游在外,每当进食必先供母亲灵位。游至金陵瓦官寺,突患急病,差一点让寺主给火化了。
病稍有好转,莲池来到古时云楼寺的旧址,搭了个茅棚,终日默坐其中,每天只能喝点清淡的米粥,还曾经断粮七日,粒米未进。后来,他每天倚壁危坐,胸前挂着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八个大字:铁若开花,方与人说。久而久之,附近的人们都被他的苦行坚意所感动,争相替他修筑居室,逐渐形成寺院,清规肃然,成为诸方道场之冠。直到这时,莲池才开口说法。前来学法的弟子越来越多,他白天宣讲佛法,晚上警策门人,态度温和,循循善诱,无异花开见佛,仿佛佛祖再生。
莲池治寺,以精严律制为第一行。他著《沙弥要略》等书,教训弟子,约束门人,遂开净土一门,使道风大播,朝野归心。当时的许多朝廷要人,如大司马宋应吕、太宰陆光祖、宫谕张元忭、大司成冯梦祯及诸多著名文人学者,纷纷投其门下,问道都数以百计,而且无不心悦诚服。真可谓“一朝踏破香岩钵, 双报君恩与佛恩。“
莲池大师之于佛理,持论严正,解释精微,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名彦豪强,在他面前,都忘形屈势,唯有佩服而已。每当问道者来到,莲池大师总是尽其所思而回答,假如没有精诚感物之心,怎能达到如此程度呢?
有一次,朝廷侍御史左宗郢前来问道,他问:“念佛得悟否?”莲池回答说:“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又何疑返念念自性耶?”左宗郢理屈而退。
还有一次,仁和令樊公问道:“心杂乱如何能静?”莲池回答:“置之一处,无事不办。”座中一人又问:“专格一物,是置之一处,能办何事?”莲池答道:“论格物,只当依朱子。豁然贯通去,何事办不得?”众人皆服。
有人问:“大师为何不贵前知?”莲池含笑而答:“打个比方,两人同看《琵琶记》,其中一人曾看过,一人从未看过,假如预言这场戏,两人一直看到终场,谁能增加一出,而谁又能减少一出呢?”
侍郎王宗沐对莲池说:“夜来老鼠唧唧,说尽一部《华严经》。”莲池反问:“猫儿突然出现时,何如?”王侍郎无话可答。莲池又代王侍郎解之:“走却法师,留下讲案。”他还就此写了一篇“颂”,其中写道:“老鼠唧唧,《华严》历历。奇哉王侍郎,却被畜生欺。猫儿突出画堂前,床头说法无消息。无消息,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
莲池大师直言批驳异端曲说,语无回互,为世所宗。净慈僧人性莲,请他宣讲《圆觉经》,前来听讲者,每天多达数千人,寺内用最大的锅煮饭,每顿煮两次,仍然不能供给听众。他号召众人捐钱捐物,或义务出工,在寺前建成一座万工池,植莲放生,以广善缘。他八十大寿时,又在城中建上方、长寿两座大池,专为放生之用,并作《放生文》一篇,流行于世。慈圣太后素信佛,偶然见到《放生文》,十分欣赏,便派太监前往,赐紫袈裟一袭、斋资若干,并问佛法要旨,莲池以偈语答之。
莲池大师天性朴实,生活简淡,不尚华饰。他管理寺庙十分周密,量入为出,安排妥贴,即使一粒米、一根菜茎,也决不浪费。他对僧众关怀备至,养老病,供众僧,以致海内僧人,担囊负笈而来,寺内每天食斋者达数百人之多。稍有盈余,莲池大师便将资财施舍给其他寺庙和附近的居民,他自己却十分节俭,他给自己订了三十二条戒律,一生自守。他终身穿普通的布衣,一床麻布蚊帐,还是母亲留下的遗物;年满八十,仍自己洗衣服、倒尿盆。而他施舍给僧众和百姓的财帛,七年中就多达五千余金!
万历四十三年六月,莲池大师入城,告别诸位弟子及故交旧好,对他们说:“我要走了。”大家都不会其意。回到寺院,设茶座,与众僧话别,说:“此处我不住了,将往他处。”众人亦不解。 七月十五日晚上 ,莲池大师坐于堂上,对众僧说:“我言众不听,我如风中烛,灯尽油干矣!”次夜,于丈室中端坐而逝,世寿八十一岁。建塔葬于寺外之左山。
莲池大师俗世的妻子汤氏,在他出家之后,亦弃家为尼,建孝义庵,为庵主,先莲池大师一年而逝,建塔葬于寺外之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