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斌宗法师讲述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般若心经要释总科分判表

前言

甲初:经题

甲二:译人

甲三:正文

结论

本经五重玄义

附注

自跋

 

 

中国从古以来,就是信教自由,所以并没定过什么国教,实际上却是把佛教无形的成了国教。就把这本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来说,差不多是家家都诵,人人皆知。这同弥陀观音两句圣号一样的普遍人间,我想定为国教的宗教,人民尚有信奉不信奉的歧异,恐怕还比不了中国人人心目中有心经的普遍。这样看来,说佛教是中国无形的国教,还有什么不可?但是为什么心经与中国有这样大的因缘?也不妨加以探讨。

 

有人说:中国人的根性好尚文辞,又欢喜高超的理论。可是不论文章言语,最崇尚的是简要详明,还得含义丰富。果是这样,除了心经以外,还有那一本经合这几个条件?从知这本经是极合中国人口味的,所以才有这大的权威。又有人说:中国是家家观音,若一问观音的经是那一本,却张口结舌说不出来。不错,法华普门品就是观音经,不过他的篇幅太长,就有些人念诵不便,那能比了这二百六十字的心经便易,而且开口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所以这本经的普遍,自是观自在菩萨的威德。我想甲乙两说都有至理,何妨合起来看,不问谁的精确,总是这本经的普遍性,却是无可否认的!

 

憨山大师云:‘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请问这本心经,虽然多能上口,要说到‘解’上,只怕万分之一的人也找不出来。真的,这话并不奇怪,就拿在下来说,固然是个钝根,却也有三四十年的学研,真说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口头上也会取舍前人的唾余,讲说的出来,也不过是比著葫芦画瓢。若向心里一问,仍是迷迷茫茫,一团云雾。这话似是讲的太深了,就不说心中真能了悟,只求能把名相,一句一句的分晰清楚,万分之一的人也是找不出来。

 

要不相信,请把这本经里包涵的名相,摘出来看看就知道了,甚么五蕴、一切苦、二谛、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六度等,任何那一条要解清楚了,不得讲上几天。若对佛学没有深刻的研究,何能知道这些话怎么讲?况且这里边又含著许多修持的方法,如甚么止观、参转、念想等,要不把禅、相、净、密、各宗弄明白了,对于这本经是不能问津的。

 

不错,这本经有不少的人来注解过,就古注说,有名的也有五十种上下;今人的注,就不知其数了。仔细看来,这些注解,不是讲得太深,就是讲得太细。在从前已经有人说:看注解好像比经文还难懂,到了现在,就更难上加难了。为甚么这样说?因为注解统是文言的缘故,便成了现在读者的拦路石。台省在日本统治的五十年间,中国文字固然受了限制;内地从五四运动以来,打倒线装书,提倡白话文,也有三十余年之久,五十岁以下的人,能深通文言的,实在也是少数了。所以这本经,虽有许多注解,只为文字的困难,众生也就得不到利益了。

 

斌宗老法师,诞生在台湾,是天台宗的泰斗,深入法华三昧,幼年的时候,东往日本,西游内地。遍参知识,不但学问渊博,戒德庄严,那副慈悲度世的心肠,也是少见的。老法师曾在江南各大丛林历充经筵主讲,契理契机,辩才无碍!每讲一次经,都有不少的人感动,皈依三宝。近年忽患血压高病,闭关潜修,总是菩萨愿力无穷,谁知抱著病,闭了关,还是忘不了度众。

 

这本经的白话注解,就是在关里边著的,本来老法师早有一本文言注的心经,业已是风行全国了。为甚么忽然忘了身命,又发起悲悯心来,呕这心血?也就是见到现在的众生,根器与以前有些不同了,度化众生,自然得顾虑到契理,在契机一方面,也是更要得顾念到的!这样,就不得不善巧方便,再改用白话来写这本经注。

 

这件事确是甚不容易,第一难题,是经中的术语,要用简单白话来说,若不绞几番脑汁,那是决办不到的。第二难题,是老法师的血压正高,怎好再使用脑力,令这血压继续的向上增长?这真是为法忘身了。第三难题,是说到文字善巧,在一般学佛的中间,也还找的出人来担当这事。可是注经,不是全赖文字,要是无戒、无德、无修、无证的来写,让他说得天花乱坠,那总是遮著一层靴子,搔不到痒处。又何能得到众生的尊重?得到诸佛诸天的护持,极希望得到读这篇经注的人,作难遭想,作希有想,因文字般若得解以后,再进一步去行持,方不辜负佛恩,方不辜负老法师的慈悯。

 

中华民国岁次壬辰菊月菩萨戒弟子稷门李炳南序于台中四无量斋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般若心经要释总科分判表

 

              ┌初明能观人  ┌初遣执

              ├二明所修行  ├二显性

            ┌┼三明所观境┌┼三破妄分三=戊───────────────┐

            │└四明所得益│└四证果分二=戊─────┬初明菩萨得断果    │

            │            │                          └二明诸佛得智果    │

            │            └──────────────────┐        │

            └────────────────────────┐│        │

                                              ┌初总示菩萨修  ││        │

                          ┌初显说般若分二=丙┤证境界分四=丁┘│        │

            ┌初经题      │                  └二详明般若真    │        │

大科分三=甲┼二译人      │                    空实义分四=丁─┘        │

            └三正文二=乙┤              ┌初出名叹益                    │

                          └二密说般若分二┴二正说咒语                    │

            ┌──────────────────────────────┘

            │                                            ┌初对迷心重者破五蕴

            │┌初破凡夫我相分三=己───────────┼二对迷色重者破十二入

            └┼二破二乘法相分二=己┬初破缘觉十二因缘法  └三对心色并迷者破十八界

              └三破权教菩萨法相    └二破声闻四谛法

 

前言

 

在一般讲经的惯例上,都有所谓,经前的‘悬谈’或‘提纲’,如天台的五重玄义,贤首的十门玄谈,及其他。若照现在一般学佛者的心理和环境,似乎无这一套的必要。可是台湾处于海陬孤岛,佛法衰微。向乏讲经机会,对于这些谈玄判教的风味,也许未尝领略,因此我们无妨来把它介绍给大家认识一下。

 

然而要根据那一宗来讲呢?我虽禅参临济,教却学习天台,现在就把天台的五重玄义来谈谈吧!(五重玄义见本经附录,因恐初学厌繁,故别刊经末。)

 

这部般若心经,在我们中国佛经流通方面观之,可说是‘风行天下’的,并且持诵者亦多,其普及程度确乎在‘金刚’,‘弥陀’之上。虽然言简文略,只此二百余字,但是含义却极广博而精深。它在一代圣教中的地位,总算是一部很重要而负有声望的经典;六百卷般若经的当中,其最简括切要,提纲契领者,当推现在所讲的这部心经了。

 

它是给一切众生,打破迷情妄执,启示解脱法门;处处即色明空,层层破妄显真,乃至广阐诸法皆空之理,从世间有情的五蕴,一直空到出世间的无智无得。因为空得这么彻底,所以能够不取一切相,以其不取一切相,所以能够即见实相。

 

实相者,即是我们个个本具的真心!迷了它便为众生,悟了它即是诸佛菩萨;迷则生死无尽,悟则究竟解脱。

 

般若是发掘实相,解脱生死的一种最完善的工具和方法!我们不想求证实相,解脱生死则罢,如果要的话,那就不得不从这部经典里去努力进取了!

 

你们这次发心举办讲演这部般若心经的法会,总算很有意义的!而我呢,也觉得这是一种很兴奋而乐为的事情。话说多了,现在要来开始讲入正题。

 

正释

 

当分做三阶段来讲:一、经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八字。二、译人——‘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八字。三、正文——‘从观自在菩萨起,至菩提娑婆诃’。共二百六十字。

 

先来解释经题。有人说:经题并不是正文,怎样也要去解释它呢?因为题是一经的总纲、经为一题的别目,若经题明白之后,便可了解经中大意。如网提其纲,则众目自伸,若衣挈其领,则群缕必直。因此故有讲释的必要。

 

甲初:经题分二——乙初:分释二:合释(以下均依此二法不另出科目)。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分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此八字为一经的总题,上七字——般若波罗密多心,是别题(本经专用之名,别于他部故),下一字——经,是通题(与其他诸部,通称为经故)。现在将总题八字分作四段来讲:一、般若,二、波罗密多,三、心,四、经。

 

一、般若:此是梵语(即印度话,因印度人自称是梵天的苗裔,故其语称为梵语),译为智慧。怎样不直译之,而仍存梵语——‘般若’呢?以其在中国没有相当的名词可以代替,虽意译为智慧,实则未尽正确。智论这样说:‘般若定实相,智慧浅薄不可以称。’因为通常的所谓智慧者,乃不足以表显般若的含义,尤其是世人每每以为聪明就是智慧,若翻之则与彼混滥,而失却般若殊胜义。为了表示这种智慧的特胜,所以沿用原音——般若,而不直译为智慧;此即五不翻中尊重不翻,及四例翻经的翻字不翻音的意思。其实般若当译为妙智慧,或真智妙慧,以拣别世人所称的智慧,才为完善而恰当的!世人虽也各有他的智慧——如一般大学问家,大艺术家,大哲学家,这都是世人所公认是智慧的结晶。若在佛教眼光视之,不过是一种世智辩聪。虽然科学发达,物资文明,能创造飞机,发明无线电等,此乃世间有漏智所成的有为之法,总不能令人明心见性、了生脱死,获到究竟安乐。且于其中却含有能使人发生一切烦恼和痛苦的可能;乃至用之不当,则能造出许多害人、害世的巨祸来(如原子弹等)!故世间的智慧是一种邪正兼杂(用于正途则正,用于邪途则邪),利害参半(善用之则有益于人,恶用之有害于人)。因为它——世智,是由第六识妄心分别出来的一种妄知妄见,是不实,是污染,非纯善,尤其是有限的。事实只可称为知识,确没有当得起智慧的资格,那里更谈得到妙呢?至于本经所说的般若妙智慧,那就不同了,它是自性中本具的一种无漏智,完全由真心流露出来的,是离过绝非,是正常,是真实,是纯净无染,是唯正无邪,并且没有穷尽的。人们能够用了它,非但能令自己断惑证真,离苦得乐,且能普度众生同超生死苦海,同登安乐彼岸;这就是般若妙智慧的特色,岂可与世智辩聪同日而语哉!智论云:‘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有上’即此意也。故世间的有漏智,与本经所说的般若智,真是天壤悬殊!

 

基于上面所说的几点理由,故不译,以表尊重。兹把四例翻经,及五种不翻列表如下:

 

     ┌一、翻字不翻音—般若二字及一切神咒等。

四例翻经┼二、翻音不翻字—卍字等。

       ├三、音字俱翻 —纯粹译成华言之经典。

     └四、音字俱不翻—梵本(非但音不翻,字亦不翻)。

 

    ┌一、多含不翻—如婆伽梵(佛之尊号),含六义:一、自在,二、炽盛,

        │    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

        ├二、秘密不翻—神咒。

五种不翻┼三、尊重不翻—即般若等。

    ├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

    └五、此方无,不翻—如庵摩罗果等(庵摩罗果译为‘无垢清净’,是印度

              一种果名,如林檎,食之可除风热)。

 

现在先来把般若——智慧,的意义略释一下:明白真理,认识事实,叫做智慧。通达有为之事相为智,通达无为之空理为慧;智有照了的功能,慧有鉴别的作用;智能明了诸法,慧能断惑证真。又智明外境,慧明自心。所谓能勘破世间诸有为法,内而自己四大色身,外而一切万有,皆是缘起幻相,没有实法实我,谓之智;了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妙理,证同人人本具的不生不灭之常住真心佛性,谓之慧。总之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诸法都能彻底明了,于中无染无邪,而无障碍者谓之般若妙智慧。扼要的说:般若,乃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的一种圆明本觉智;亦即离一切迷情妄相的一种清净无分别智;也可说是通达一切法自性本空,而无所得的一种真空无相智。这岂是世人所能梦想得到的呢?依般若的性质来说:其类有三:

 

一、实相般若:‘实相’,即诸法如实之相,不可以‘有无’等去叙述它,也不可以‘大小’等去计度它,非凡夫的心理所能想像,也不是世俗的言论所能指陈;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无可表达,无可取著;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法华经说:‘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兹约三义释之:(1)、实相无相——离一切虚妄之相,没有一相可得,故曰无相。(2)、实相无不相——具足恒沙功德之相,没有一法不是,故曰无不相。(3)、实相无相无不相——虽离相而本体不空,虽具足而自性本寂,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若言其有,妙有非有,若言其空,真空不空,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故曰无相无不相。此即实相般若也。

 

二、观照般若:乃实相理体上所起的一种智用,谓行者修观时,心光内凝,照了诸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体即空,由空妄相,而见实相,以实相由观照而证得,故谓之观照般若。又,如实了解圣教中所说的道理,依理去体验实修,于其中间所有的功行,曰观照般若。

 

三、文字般若:诸佛菩萨,从其亲证实相理体,假借文字语言以开导一切有情,使其解悟者,谓之文字般若。若约狭义来说:即指本经始终所有的文字,以及八部般若里面所诠的义理,因其能令众生开发智慧,故谓之文字般若。尤其是观照没有它,则不能成立。实相没有它,则无由显示,故以文字般若称之。再进一层说,则凡佛所说的一切言教,都概括在内。若约广义来说:则非仅圣典上的文字而已,凡一切语言动作等,能表显意义令人理解而启发智慧者,都是文字般若——如佛在世时,则以音声为文字,所以佛经以名句文身为教体;乃至历来的祖师们,有擎拳竖拂等一类的开示,也莫不是令人启悟的文字般若之一。虽说文字不是实义,然而没有文字,却没法起观照,而证实相。所谓不假藉文字言说的方便,是无由引导众生离妄执而证悟实相的;故文字般若,事实也是修行不可无的一种重要条件!凡初学佛修行的人,要先从圣教听闻启悟,然后依所知的道理去实际真修,以期获到最终的结果,得到真实的受用,这才算为有次第的学佛修行,同时也不致行错了路。

 

总之:从听闻言教,或自己阅读经典所开发的智慧,叫做文字般若;又名闻慧。依所解悟的道理实际地去体验修习,叫做观照般若;又名思慧。由观照工夫的深造,一旦豁破无明,亲见本来面目,叫做实相般若;亦名修慧(因由修而证得故)。又自性虚灵不昧,谓之实相般若;依理进修,所行与所解相应,谓之观照般若;由圣教启发的清净智,谓之文字般若,此乃约通途而说。若单就本经所明者,则指解悟诸法皆空之理,谓之文字般若;依法空无我慧,去观察觉照,谓之观照般若;彻悟法性无相,亲证实相,谓之实相般若(实相般若理也,观照般若行也,文字般若教也)。

 

‘文字’、‘观照’,为什么也称为般若?文字是求启悟实相的一种工具(无文字不能起观照),观照是求证实相的一种工作(无观照无由体证实相),二者皆依体——实相,得名,故均以般若称之。文字,是一种道理的追求——启发智慧,明白真理;观照,是一种心理的训练——改除习气,求证实相;实相,是一种体证的境界——灵明妙觉,平等周□。总之,文字是约解悟方面言,观照是约实行方面言,实相是约体证方面言。前二——文字、观照,是相似义,属方便般若;后一——实相,是真实义,属究竟般若。此外还有一种叫做方便般若——通达一切诸法去方便化导众生(于菩萨位至佛果的中间依般若俗智通达利生方便法门,广修六度万行,救度一切众生)。

 

    ┌观照—实行—体验求证—依教奉行,行解相应。  ║

      │                                            ║文字般若—如舟筏

三般若┼实相—性体—所依(为文字所依)圆明寂照,    ║观照般若—如驾驶

      │            所证(为观照所证)不生不灭。    ║实相般若—如目的地

      └文字—解悟—方便引导—听闻圣教,启发智慧。  ║

        方便—度生—随机应化—广修万行,普度众生。  ║

 

兹约三德及三因佛性会通之:实相般若,在三德谓之法身德,在三佛性谓之正因理心佛性;观照般若,在三德谓之般若德,在三佛性谓之了因慧心佛性;文字般若,在三德谓之解脱德,在三佛性谓之缘因善心佛性。

 

其次再约‘体相用’三大释之:实相般若、体也,为观照、文字之体;观照般若、用也,为实相、文字之用;文字般若、相也,为实相、观照之相。依实相之体而成立文字之相,由文字之相而起观照之用,由观照之用而证实相之体。实相的体证,是由观照的工夫所获到的;观照的妙用,是由文字的启示而得来的,文字的成立,是依实相为本体的(又般若有境、行、果三:境——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行——照见诸法皆空(自利),广修六度万行(利他);果——三身,四德)。列表如下:

 

三般若             三德      三 因 佛 性

————————————————————————

实相(真心理体)——法身德——正因理心佛性

观照(观智精修)——般若德——了因慧心佛性

文字(全卷经文)——解脱德——缘因善心佛性

————————————————————————

观照——用———即般若之妙用,为实相文字而生起

实相——体———即般若之本体,为观照文字之所依

文字——相———即般若之胜相,为实相观照之表显

 

复次佛说般若有共、不共二类:对声闻、缘觉、及初心菩萨共同所说的其义浅,谓之共般若(通于三乘所同闻共修者);单对上位菩萨而说的其义深,谓之不共般若(唯菩萨所闻所修不共通于声闻、缘觉者)。若依天台四教言之,则共般若属通教,不共般若属别圆二教。修体空观,了达万法当体即空,证但空以了脱生死,是三乘的共般若。修次第三观及一心三观,了达万法当体即是真如实相,证中道理,能从空出假(由解脱而入世利生),广度众生,导万行以入智海,是为菩萨的不共般若。本经属不共般若,乃观自在菩萨于灵山会上承佛威力所宣说者,是大乘菩萨所修之微妙法门,以空慧得解脱,以大悲为方便,所谓,通达般若性空,摄导所修大行而成佛。

 

按佛宣说般若的时间最长,所谓‘二十二年般若谈’。总合起来,有八部般若,列表如下:

 

一、大品般若        十万偈          五、小品般若        四仟偈

二、放光般若        二万五仟偈      六、天王问般若      二仟五百偈

三、光赞般若        一万八仟偈      七、文殊问般若      六百偈

四、道行般若        八仟偈          八、金刚般若        三百偈

 

这部般若心经,虽只此二百余字,而大部的精要奥旨,实则统摄无遗。

 

关于各宗,对这般若智的发挥和修证的方法,都各有他的特色所在。如天台宗则根据三智。什么叫三智?就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一切智’:了达诸法性空之理;这是声闻、缘觉所证的但空般若智。‘道种智’:通达种种道法,以化导众生;这是菩萨所证的出假化导般若智。‘一切种智’:通达化导断惑之一切种法,乃至十法界的一切性相,事理、染净、因果等,于一念中,洞彻无遗;这是诸佛所证的大觉圆满般若智。又知本体之空,曰一切智;知现象之假,曰道种智;知现象即中道实相之理,曰一切种智。本经所明的乃是一切种智兼明道种智,非一切智也。故本经云:‘菩提萨埵,依般若……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至于修证的方法待后文说明。

 

其次唯识宗则明四智。什么叫四智?就是:一、‘成所作智’(成就自利、利他妙业之智),行者转眼等有漏之五识为无漏时,所得到的一种智慧,为利益一切有情,示现种种的神通变化,成就其本愿力所应作的事,叫做成所作智(如来之现化身土及诸神通皆为此智之作用)。二、‘妙观察智’(通达一切诸法,善能鉴机说法之智),转第六识之有漏为无漏时,所得到的一种智慧,观察诸法之相,随顺机宜而为一切众生说诸妙法,叫做妙观察智。三、‘平等性智’(能平等普利众生,成诸法平等作用之智),转第七识之有漏为无漏时,所得到的一种智慧,泯人我差别之相,证自他平等之理,运同体大慈,起无缘大悲,普济一切有情,叫做平等性智。四、‘大圆镜智’(转有漏善恶之业报,显万德庄严之境界),转第八识之有漏为无漏时,所得到的一种智慧,众垢既尽,实相显现,法界一切有为、无为诸法,都能圆融无碍,如大圆镜,光明遍映十方,普摄万象,无物不照,无微不显;又能转凡夫依正有漏之身土,而成真常无漏庄严之身土,具一切功德,如大圆镜中应现一切色像,故曰大圆镜智。大圆镜智即法身,实相般若也;平等性智即报身,观照般若也;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即化身,文字般若也。

 

上面所说即是转识成智的道理,识是有分别,属污染,属有漏;智是无分别,属清净,属无漏。要之识是凡夫所用的妄想迷惑心,智是圣者所证的圆明妙觉性。转识成智就是转分别心为无分别心,转污染心为清净心,转有漏为无漏,转妄想迷惑为圆明妙觉;也就是转迷启悟,破妄显真,转凡成圣的意思。所谓转对境障碍的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成就所作之智),转妄想分别心的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观察一切诸法实相),转人我执著心的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体证诸法平等之性),转执持一切诸法种子之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显现法界万象)。总之有执著分别的叫做识,为凡夫;无分别执著者谓之智,是佛菩萨。

 

我们能够依般若观照而空一切法,离一切相,即便转识成智,转凡夫为圣人了。

 

上来说了许多话不过解释般若二字,现在我来请问大家一句,到底般若是什么?三般若以实相为本体,实相般若,即吾人圆常大觉之真心,此心本无一切生灭烦恼,只为无始的无明,和虚妄的习气,互相熏发,见、闻、觉、知,流逸于六尘境界,迷恋取著,执此虚妄之相为实法实有,以妄缘妄,辗转颠倒,因而造出许多业来,以致枉受轮回生死等苦,没有穷尽,真是冤枉极了!

 

我们能够依此般若微妙法门而修而证,由文字而起观照,去实地用功,观智明了,识破诸法虚妄,当体皆空,了无一法可得,则灵光独露,真心显现,一切迷情妄相,当下销灭,这就是亲证实相般若的境界!此时还有什么生死烦恼可言呢?大矣哉!般若的功力,能使人顿断烦恼,永了生死,直超苦海,立登彼岸,真是:‘滔滔苦海内,般若为舟航,冥冥大夜中,般若为灯烛’。我来举一个譬喻:般若喻电灯,烦恼喻黑暗,实相喻器物,能用般若观照,则烦恼顿断,实相显现;正如电灯一照,则黑暗顿除,器物显现,智者思之!思之!

 

我们要知道上面所说的三种般若,乃人们个个一心中所圆具而无缺者,实相般若,即心之本体(自证分);观照般若,即心之妙用(见分);文字般若,即心之胜相(相分)。三者一心中具,即一即三,三一不二,可谓微妙极了!这种深奥道理,可譬如一面镜子:‘水银和玻璃’,是镜的本体,如实相般若;‘照’,是镜的作用——如观照般若;‘光’,是镜的相貌——如文字般若。这一面镜子的当中,也是三者圆具而不可相离的。此三般若,既在我人一念心中所具者,则不须向外驰求,只要能够一念回光反照,即得现前,斯时也,受用无穷,愿吾人不要当面错过!枉自蹉跎!以上般若二字的意思已经讲完了。

 

二、波罗密多:也是一种梵语,含有四义:一、波罗译为彼岸,密多译为到,合言之为彼岸到,顺语应云到彼岸。二、译为度无极。三、译为远离。四、译为究竟。

 

一、‘到彼岸’者,这是一种比喻:如过渡者,须乘舟筏,从这边的此岸,渡过中流而到达那边的彼岸;以喻众生的沉迷,当仗般若以度脱之。说明白一点,此岸喻生死,中流喻烦恼,般若喻舟筏,彼岸喻涅槃(涅槃,待下文解释,总之即解脱的意思)。众生被三惑烦恼所迷,以致沉沦生死苦海,现在如果想求度脱的话,就不得不借仗般若的功力去灭除烦恼,以了脱生死的痛苦,获到究竟涅槃的安乐!所谓乘般若船渡过三重烦恼的中流,顿超生死众苦的此岸,直上涅槃安乐的彼岸。此外还可作另一种的比喻:大海喻三界轮回之处,海水喻众苦,众生坠落轮回,备受众苦,仿彿和那沉溺大海里的人所受的痛苦一样,以其世间痛苦充满,正如大海的水深广无涯,故以苦海喻之。沉溺水里的人,是刻不容缓地,当急求船只的济渡,以登安稳的彼岸;受生死轮回的我们,要是不愿长此沉沦的话,则当速求度脱!古云:‘苦海茫茫,回头是岸’,般若是救度人们出生死苦海,到安乐彼岸的大慈航!众生迷了本性,沉溺烦恼生死苦海中,今赖般若开示之,使其认识本有真心,而获到解脱;正如靠了船只渡出苦海而登彼岸似的。总之,能断烦恼,了生死,证涅槃,就是彼岸。此岸乃众生作业受苦之处,彼岸是诸佛菩萨究竟解脱之地。菩萨以法空智,乘无相船,由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我想菩萨大愿大悲,绝非只顾自利,一定是要普渡一切众生同超苦海,同登彼岸。那末,大家当赶快向前求度吧!

 

二、‘度无极’者,能依般若而修,则二种生死一切诸苦便可度脱无余,故曰度无极。

 

三、‘远离’者,能用般若观照,即能远离一切颠倒妄想,故曰远离。

 

四、‘究竟’者,菩萨依此般若,圆满成就其自利(上求佛道)利他(下化众生)的一切功德,故曰究竟。亦即指一切诸法究竟之义,谓依此般若如实修行,可以圆证三智,彻见诸法实相,此即究竟义也。二乘人虽能渡见思烦恼河,超分段生死海,到偏空涅槃岸,因其所证道果没有究竟,故不能称为波罗密。此究竟二字,是含有圆满、永久之义,世间一切皆是有为生灭之法,试想,那一桩事能够做到圆满,且能永久不变呢?故没有称为究竟的可能,要是依此般若修行,亲证实相,永了生死,究竟解脱安乐,这才算为究竟!所以本经说:‘究竟涅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这个意思。

 

兹将‘般若’与‘波罗密多’合拢来讲,约涅槃、究竟二义释之:谓依‘般若’修行可以从茫茫生死苦海中登了解脱的‘彼岸’(涅槃),故曰般若波罗密多(般若是能到彼岸之法,波罗密,是所到之彼岸。)又般若,即指实相‘般若’,实相是离一切生死烦恼,离一切生死烦恼,就是‘涅槃’,故曰般若波罗密多(以上约涅槃义)。其次,若依本经所说的道理去如实修行,能够彻证实相般若,圆具三种智慧——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圆具三智即般若之究竟),故曰般若波罗密多——智慧究竟。以世间有漏之智,无论怎样总谈不到究竟二字,唯本经所说的般若乃诸佛菩萨所证之清净无漏智,是一种圆满‘究竟’的妙‘智慧’,故谓之般若波罗密多。换言之:诸佛菩萨所证的智慧是彻底的——无理不明,无事不达。这才可称为般若波罗密多(以上约究竟义)。

 

要知道‘波罗密多’的上面加般若二字者,正显示安乐的彼岸是要依仗般若才能到达的;尤其要做到一切事的究竟——亲证实相,当以般若为成功的工具;复因波罗密有六种,今标般若二字正拣别不是其他——布施……等之波罗密。六种波罗密,就是六度。谓依此六法能度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故以六度称之。又六度能度‘六蔽’。蔽是遮蔽的意思,因此六种能遮蔽各人真心本性,使之不得显现,故以六蔽名之。兹将六度、六蔽列表如下:

 

  ┌檀波罗密  ┐ ┌布施  ┌悭贪

  ├尸罗波罗密 │ ├持戒  ├毁犯 

六度┼羼提波罗密 ├译┼忍辱 度┼嗔恨 

   ├毗梨耶波罗密│ ├精进   ├懈怠  蔽

  ├禅那波罗密 │ ├静虑  ├散乱 

  └般若波罗密 ┘ └智慧  └愚痴

 

复次波罗密既具六种,怎样本经单明一种?这却有其理由:一、因为般若是正行,余五度是助行。二、有般若故,自能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三、般若为五度的眼目,五度为般若所摄持,如行布施……禅定之时,有了般若妙智去观察鉴别,才不致盲修瞎行。经云:‘五度如盲,般若如眼’。所谓布施无般若,惟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债;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万行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故五度当有般若的摄持,始能圆满万行,成就佛果,否则成为有漏之法,所谓有智慧的修行方为正行。基于这三点理由,故单举般若一度以赅其他五度。盖般若为众德之首,万行之导,诸波罗密中唯此最胜故。此处我当声明一下:大家不要错会以为修行只有般若一度就够了,是用不到其他五度的,此则根本弄错了!本意是说六度以般若为主要,有了般若自能圆修其他五度,并不是说不要其他五度的!当知般若也有万行庄严的需要,如果没有余五度的助行,恐怕不能达到三觉圆、万德具的庄严佛果,而登究竟波罗密的彼岸,结果不过成就二乘人的偏空真智罢了,所以五度也是助成佛果庄严的一种不可无的条件。

 

其次又要知道,‘到彼岸’,是说依照此经所说的般若去修学,可以从生死的此岸,而到涅槃的彼岸,不可误为已经到达彼岸解!若正文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那就是已经到达彼岸的了。

 

◎附注:古释但云波罗密,没有‘多’字,后来翻译的人,竟加一多字,考多字在梵文中是一种语尾词,仿彿文言中的‘矣’字,白话文中的‘了’字。如说:菩萨修甚深般若,功成行满,已经到达究竟涅槃了。除此别无余义。后人强为附会竟将多字译为定,发挥玄解,说什么多者定也,即观自在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的圆通大定,我以为无关重要,可不必多事。

 

以上波罗密多四字讲完。

 

三、心:心有多种——一、草木心。二、肉团心。三、精要心。四、缘虑心。五、真如心。

 

一、草木心(草心、花心、树心,无情之物),但有生长,毫无作用。二、肉团心(属生理物质,即五脏六腑之心),但有形质,全无知觉。三、精要心(是一种取喻,如中心、心要等),但取其义,没有实质。四、缘虑心,即吾人现前见、闻、觉、知、对境攀缘,发生分别思虑之妄心也。终日昏昏扰扰,随尘逐境,境现则有,境灭则无,起灭无常,离前色等六尘,此心本无,虚妄不实。正如大海水上之波浪,遇风则起,风静则灭,随风起灭,本无自体,不过大海水上偶然幻起的一种聚沫现象而已;今此妄心亦复如是,仍不足为吾人之心。

 

以上所说四种心,除借喻精要心的意义之外,余者皆非本经所取,其所取者,即第五真如心也。在各部佛经里面差不多都有说明它的所在,可是立名却不一样,名虽异其义则同。涅槃经谓之‘常住佛性’,楞严经谓之‘妙真如性’,华严经谓之‘一真法界’,本经谓之‘实相’,禅宗则呼之为‘主人翁’,或‘正法眼藏’,儒家则称为‘理性’、‘明德’、‘良知’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现在单就真如心来讲:无妄曰真,不变名如。此真实常住不变之心,即吾人现前一念灵知之性体,圆明寂照,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平等周遍,俱足一切功德智慧,没有什么生死烦恼,离诸迷情妄相,无诸尘劳垢染。非一切法,而能现一切法,非一切相,而不离一切相,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不依之而建立。然而,它究竟在那里?像个什么?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无来无去,无方无所,没有踪迹可寻,不是言语可指(以上答住处之问,以下答形状之问)。净裸裸,赤洒洒,无形无相,无声无臭,非青黄赤白,非长短方圆,不可以大小名,也不可以有无称。若言其大,微尘不能入,若言其小,虚空不能容(正如儒家所谓卷之则退藏于密,放之则弥六合)。若言其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言其无,灵灵觉觉,应用周全(以上是明无像可取,以下是明无处不是)。所谓‘内外中间一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见色闻声大用现前,穿衣吃饭承渠恩力。古人说:‘要见本来人,直下须亲荐,日用寻常中,不隔一条线’(本来人是谁?就是现在所讲的常住真心,它每日与我们相亲相近,须臾不离,可惜大家当面错过)。虽寂然不动,却感而遂通,应物随缘,自在无碍,竖则从古至今,以及将来,横则四方四隅,以及上下,无时不遍,无处不普,乃诸佛所同证,众生之本具,诸佛悟之而成三德,众生迷之而成三道。但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终日迷而终日不离乎此,当日悟而当日亦无所得。生不同生,死不同死。能为迷悟所依,不为迷悟所转(如水随寒气之缘,则结为冰,随暖气之缘,复溶为水,即未溶时,何尝非水,冰水虽是异名,其湿性原是一体,虽有迷悟之殊,真心总是不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就是真心的一种奥妙的动态!大家现在有没有认识到它呢?古人说:‘我有一个主人翁,从来不与我见面,问它毕竟是谁,不施一言回答。大家要知道他像个什么?不长不短,非青非白,大家若要见他,开目也是,闭目也是!乃至语默动静无不皆是!’诸位,如果尚未会得,则请向这部圣典里极力参寻,于一念未起,一物未对,正恁么时,湛湛寂寂,历历明明处,讨个消息!

 

古德云:‘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物主,不逐四时凋’。华严云:‘三界诸法,唯有心故’。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严经云:‘万法所生,唯心所现’。此心乃生佛之本体,万法之根源,所谓实相般若即此,观照般若由此,文字般若更不离此;修因修此,证果证此,念佛念此,参禅参此,听经听此,乃至行住坐卧何尝非此。可惜众生被无明烦恼所蔽不自觉知,妄执六尘缘影以为心,起惑造业,枉受生死,要是我们不被所迷,能够认识这个——真心,则与佛无二无别。所以本经处处显示,层层阐发,无非要吾人亲证此心。

 

天台约六即判释此心。六即:一、理即心,二、名字即心,三、观行即心,四、相似即心,五、分证即心,六、究竟即心。

 

一、理即心者:人人本有,个个不无,唯被三惑烦恼所蔽,以致埋没不见,只是理具而已,不见不闻。二、名字即心者:闻经听法,或蒙知识开示,骤然知有此心,为一切众生之本具,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然而只是知名而已,未曾实证。三、观行即心者:由闻名后,即起观照修行,时时参究这个,所行与所证(真心),默然相应。四、相似即心者:精进不已,观行工夫得力,渐与实相相近,本地风光依稀仿佛。五、分证即心者:由观照力,工夫成熟,能够分破无明,去一分烦恼,证一分实相,虽属证悟,尚未彻本穷源。六、究竟即心者:烦恼毕竟断尽,圆证实相般若,此即究竟即心。本经目标即在要吾人证此究竟即心也。

 

此外还可约比喻解释:‘心’,谓中心,心要之义。‘中心’,如一国之中心,一城之中心,乃至任何一事一物都各有其中心。‘心要’,就是精要,谓一切事理之纲领宗要,能得此心要,则一切皆可贯通。意思是说,此经乃是全部般若经的中心,认识此经,便可认识全部般若圣典,虽寥寥二百余字,却能总持一切,于大部精要奥旨都收摄无遗,确为六百卷大般若的中心重要经,故以心经名之。换言之:般若心经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中所不摄的经,是集合诸部般若的精要心髓而成,所以叫做心经。正如人之一身以心为总要机关。若称为‘般若波罗密多心要经,则格外明了矣(按连珠记曰:‘不空三藏译云:菩萨白佛言,我欲于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密心’。据此则心字即指心要也。)

 

兹再将般若波罗密多与心七字合拢来讲,亦约二义释之:能够依照‘般若’而修可以度脱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亲证‘真心’,故曰般若波罗密多心。又实相‘般若’就是‘涅槃’,涅槃也就是‘真心’(涅者不生,槃者不灭,真心即不生不灭也),故曰般若波罗密多心(以上约涅槃义)。其次,能依‘般若’真实修行,便可圆满证到‘究竟’即‘心’(如但修空观证一切智,见相似即心,修假观证道种智,见分证即心,都算不上究竟,能圆修三观,圆证三智,见中道实相,亲证‘究竟即心’,始可称为究竟),故曰般若波罗密多心。又证到‘般若’之‘究竟’,即是实相,实相即吾人常住不变之真‘心’。所谓智慧到了究竟之时,即是彻证真心本体,故曰般若波罗密多心(此约究竟义)。以上心字讲完了。别题竟。

 

四、经(佛所说的教法):此是通题。梵语修多罗,或云修姤路,或云素□缆,译为契经。此方好略,故但称经。所言契经者,契就是契理契机的意思。谓上契诸佛之心理(一切言教皆从佛大悲心流出来的),下契众生之机宜(一切言教无非应众生的机宜而说的)。契理则称为正道,而没有邪倒错谬,契机则巧被根性,而能令人信解受持。若但契理不契机,则同世典俗训,若但契机不契理,就像渔歌樵曲。佛所说的一切经典,都具有契理契机的,故以契经称之;同时也是一种拣别与其他世典的不同。以上乃就通途而言,若别约本经则谓上契般若实相之理,下契解空无我之机。按杂阿毗昙心论则明五义:一、出生(出生一切诸法故);二、涌泉(义味无尽如源泉滚滚);三、显示(阐发一切义理故);四、绳墨(辨别邪正曲直故);五、结鬟(义理连贯没有散乱故)。兹约贯、摄、常、法,四义释之:‘贯’,谓贯串佛所说的一切教义令不散失,如以线贯珠一样(佛的言教若无结集成经,怎能流传千古不失)。‘摄’,谓摄持所应度的众生令不堕落,如摄提小孩一样(佛所说法无非要救度众生使不堕落)。佛已灭度二千余年,我们尚能够得闻正法,皆贯串、摄持之力也。‘常’,则历诸万世而不易。‘法’,则推诸四海而皆准。换言之:万古不变其言,谓之常(佛的言教至真至正,最能觉世觉人,故能万古不变其言)。天下同遵其道,谓之法(佛的言教至善至美,极为契机契理故能令天下同遵)。正因其契理故,所以能流传万世;正因其契机故,所以能垂范天下。因为佛教的理论极圆满而广博,故能够不限时代——时不论古今(二千余年来极为一般学者所崇尚此即万世不易之表示),不限地域——地不分西东(差不多全世界皆有佛教了,此即天下同遵之表示)。说一句简单话,经就是真理,持有普遍妥当性,与思惟必然性,于一切时,一切处都能适应的东西叫做真理,这就是经。又经者行也,修也,一切贤圣皆依之而修而行。若单就本经而言,即是体悟性空,求证实相的人所应修应行之经。又经者径也,乃成佛作祖所应经由之路径。若单约本经而言,即是由生死此岸,而到达涅槃彼岸的捷径。若就广义来说:约理方面,则凡宇宙诸法,法尔如是之如实之相,不违谬于实相之学说者无不是经。约事方面,则凡人生正行,经常大法,乃至常道,法制所不可易者,也莫不是经。华严经说:‘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则经义之广可知。

 

(以上皆是说明经的意思)

 

按佛所说一代言教,综合为三藏——经藏、律藏、论藏。现在所讲的是经藏所属,不是律,又不是论,故名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附释】按‘修多罗’,正译为线,印度古时以贝叶记录佛语(如我国古时,用竹简记载文字一样),用线穿之,编制成册,使不散失,以流传后世。因为佛所说的一切言教,由有结集的人,编集起来,所以佛法才能流通迄今不灭;正如线之穿珠不令散失一样,故以线称之。可是中国的习惯上,不贵视线,尤其是我国在来的圣人——孔子、孟子等,所说的言教都称为经,为顺此方习惯和一般心理,故特译为经,而加一契字以拣别之。其实,经与线名虽异而义则同,皆是贯穿的意思。按说文的解释:直线为经,横线为纬。又线以贯华,经以持纬,似此则经与线的性质是同,不过为习惯上所分别耳。

 

兹再将‘般若波罗密多心’与‘经’八字总合起来讲,约四义:一、此经是说明依照‘般若’修行,可以出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亲证真‘心’的一部‘经’典;二、此经是修成‘智慧’‘究竟’彻见真‘心’的一部‘经’典;三、此经乃为全部‘般若’经中最‘究竟’的中‘心’重要‘经’;四、此经是一切诸佛菩萨依之而证‘究竟’‘涅槃’的一部中‘心’重要‘经’(本经云:菩提萨埵依般若……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总之,依照‘般若’修行可以得到‘究竟涅槃’,故般若之下有波罗密多四字。又因得到‘究竟涅槃’即能亲证真‘心’,故波罗密多之下有一心字。般若要怎样修才能得到究竟涅槃,亲证真心?当依照‘经’中所说的道理方法去修学,故般若波罗密多心之下有一经字(以上是由般若二字解释下来)。其次,依照‘经’中所说的道理去实地真修,即能明‘心’见性,故经字之上有一心字。既证真‘心’,自能了脱生死,得到‘涅槃’不生不灭之‘彼岸’,故心字之上有波罗密多四字。然而要达到‘涅槃彼岸’当藉重‘般若’之功力,故波罗密多之上有般若二字(以上是由经字解释上去)。

 

按经题八字,义有四对——通别一对,能所一对,法喻一对,因果一对。

 

一、通别:般若波罗密多心七字是别,与他经不同名故;经一字是通,部部同称为经。二、能所:经中全部文字为能诠,般若波罗密多心七字(般若是观照妙行,波罗密多是证果归处,心是实相理体),为所诠(诠者含也,譬如一玻璃瓶,内贮清水,瓶为能贮,水为所贮;能诠,所诠之义就是这样,亦可作显字解)。三、法喻:般若是法,波罗密多是喻。四、因果:般若二字为因,波罗密多与心五字是果。

 

【合释】这是教人依照‘般若’妙法修行,便可度脱烦恼的生死苦海,达‘到’究竟安乐的涅槃‘彼岸’(波罗密),而亲证不生不灭之真‘心’实相的一部‘经’典,故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以上经题八字讲完)

 

甲二:译人。

 

上面解释经题,说是一种提示纲要,使人容易懂得经中大意,这总算不错。至于讲解译人不是一种非关重要的事吗?要知道我们今天能够听闻读诵这一部殊胜经典,皆是这位翻译法师所恩赐的,所以我们现在讲演此经,须兼释译人,意在要大家知道受了这位法师的莫大恩泽,同时也可认识到他对于佛教有极伟大的贡献,而生尊崇敬仰之心。为饮水知源,纪念厚德,故有讲述译人的必要。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分释】唐:是朝代名。唐高祖李渊,三世仕隋,后来隋恭帝把天下让给他,建都长安(陕西),国号曰唐。

 

三藏:佛的一代言教,综合起来为三藏——经藏、律藏、论藏;或称为藏经。三是数目,藏是含藏,究竟含藏什么?此三者,在形式上言之,则各各含了许多文字卷帙;在实质上言之,则含一切微妙道理,故曰三藏。又这宝贵的佛典被珍重保存国库,故又称为藏经。佛一代说法所记录者,叫做经;佛所制定禁令诸弟子的规戒者,叫做律,佛和弟子们讨论教理,以及历代祖师所著述者,叫做论。总之,经专开示教理,律重规戒行为,论是解释发挥经律中的道理。这三藏所含的道理,要之不出戒定慧三学,所谓经明一心为定学所摄,律规三业为戒学所摄,论别邪正为慧学所摄(此乃一往之言,其实每一藏中,都各各具有戒定慧三学的。否则经藏中便无慧学和戒学;而律藏中则无定学和慧学;论藏中亦无定学和戒学了)。

 

当知佛说一切法门无非要对治众生的一切心病,佛法虽广赅括之即此戒定慧三学。众生心病虽多,最厉害的就是贪嗔痴三毒;以戒对治贪心,以定对治嗔心,以慧对治痴心。佛说三藏妙法根本就在这一点。经云:‘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

 

法师:法是佛法,师是师范,博通三藏佛‘法’,可为人天‘师’范者,故以法师称之。亦即上弘大‘法’,下为人‘师’之谓。若依法为师而自修持者谓之自利法师,能够对众演说化导众生而为人师者谓之利他法师。这位译主乃是自他兼利之法师也。

 

玄奘:乃译主之名。俗所谓三藏取经者,就是指的这位法师(本来应云玄奘法师到印度取三藏佛经,或谓博通三藏的法师到印度取经才对,因为三藏是佛典的总名,并不是人名,若说三藏取经,则成为经取经的矛盾了,这都是在来传错的)。如罗什等皆称三藏法师。这位法师在唐朝的历史上最为伟大,连妇孺也莫不皆知有一位唐三藏法师者。

 

玄奘俗姓陈,名袆,河南洛阳县人。兄长捷法师,先出家于洛阳净土寺,师十三岁亦入净土寺出家为道基弟子,聪颖异常,读了很多佛经,并且周游国内,参访知识,想把大乘佛学研究一个彻底,结果觉得中国的经论还不完备,加以当时所译的圣典,有许多隐晦难明之处,且各宗其说,莫知所从。于是慕法显的壮举,发愿西游求法,便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六二三年民前一二八二年)四月一日,冒禁孤征。一路颇受艰险,曾经过八百多里的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亦无水草,单骑独行,常遇诸恶鬼怪,奇形异状,绕人前后,惟念心经(前罗什法师之所译者,或云游经天竺时路遇化僧口授此经与法师者),发声即灭(此经非但义理精妙,且受持读诵灵验非常),千辛万苦,终于给他冒险西行五万多里,直至贞观七年始入印度。遍历诸国,广学圣教,通达各种语言文字,到处很受一般欢迎和优待,于那烂陀寺,从当时最负声誉的佛学泰斗——戒贤论师,受唯识宗旨,学瑜伽师地论等诸大乘经论,他屡次参加宗教辩论大会,均获胜利,声望日隆,不久升任那烂陀寺的副主讲。

 

师受当时印度的戒日王所崇重,曾在曲女城特开大会,敷设宝座一,请师为论主,称扬大乘教义,召集四方僧众,并敕诸国义解之士,毕集恭聆法师妙论;到会者计有十八国的国王,大小乘僧三千余人,婆罗门等二千余人,那烂陀寺僧千余人。法师升座讲演时,宣示大众说:‘我所说的如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斩首以谢’。一连讲了十数天,众皆侧耳而听,悦服宏论,终没有一人敢发言辩难的,散会时莫不皆大欢喜,叹未曾有,尔时极受戒日王及各国王之盛赞和礼敬。其他值得记述者,就是常在各地演说经论,曾折服当时著名的顺世外道等,连狮子光论师也被折服。一时威震天竺,名闻遐迩、不论道俗无不仰慕,而皆知有一位中国法师者。

 

法师先后留印达十数年,一共游历三十多国,巡礼佛迹,遍访名师,所获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乃于贞观十九年正月方始回国,谒太宗于洛阳宫,慰劳甚厚,备受朝廷礼待。太宗敕住弘福寺,及玉华宫专事翻译,所译经论凡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于中以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为杰作;并著有会中论、破恶见论、真唯识量、八识规矩颂传世。

 

中国佛教再经过玄奘的西行求法,穷本探源,已得佛教的全部精义,从此佛学昌盛于中国,这是对佛教一种伟大的贡献,他一生大宏唯识教义,便成为唯识宗的初祖,同时也成为中国佛教历史上的一大功臣,所以梁任公称赞他说:‘中国佛教第一功臣’。

 

高宗麟德元年(公元五八九年民前一二四八年)二月五日师圆寂于长安西明寺,寿六十五,葬于白鹿原,士女送葬者数万人,圆寂时,帝曾大哭,三日不上朝,说:‘我失了一件国宝’。其当时见重于国家以及道德之感人不想可知。

 

这部般若心经乃于太宗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于终南山翠微宫译出。

 

译:译者易也。谓易梵文而成中文。按周制有四方译官:东方曰寄,南方曰像,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本来印土居西,应云狄鞮,今言译者,因当时北方译官兼通西语,腾兰初至由其证译故,至今相传称译。此经在来所谓七家译本,实则先后共有八译:

 

一、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大明咒经  西历四○二  姚秦鸠摩罗什译

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西历六四九  唐玄奘译

三、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西历七○○  唐义净译

四、普遍智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西历七三三  唐法月译

五、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西历七九○  唐般若共利言译

六、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西历八五○  唐智慧轮译

七、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经  西历九八○  宋施护译

八、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年代不明    法成译

 

相传此外尚有唐不空,及宋契丹、慈贤等译本,明以来失传。以上八种皆同本异译,虽然名殊,以及内容文字少有不同,但是意义却没有相差。正如近人译外国书,其译本也是各有不同的。

 

诸译本中,总算奘师的译本最为简要,而且便于诵持,极为迎合一般学佛者的心理,因此他底译本流传最广,除罗什法师之译本为日本佛教流传外,其余六种仅为研究佛学或考证之用,概未流通。现在所讲者乃依奘师译本。

 

【合释】这一部般若心经,是在‘唐’朝时候,一位博通‘三藏’圣典的‘玄奘法师’所翻‘译’的,故曰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译人讲完)

 

                                              ┌丁一明能观人

                              ┌丙初总示菩萨修┼丁二明所修行

                              │    证境界分四├丁三明所观境

            ┌乙初显说般若分二┤              └丁四明所得益

甲三正文分二┤                └丙二详明般若真空实义

            └乙二密说般若

 

【预释】在佛经精密的组织上,每一部经都具全‘序’‘正宗’‘流通’三分。序(绪论),是叙述一经的因由。正宗(本论),是正说一经的宗要。流通(结论),是劝大众应该信受奉行,并嘱咐流传此经于天下后世。序分中又分有通别二种:通序(又名证信序,以六种成就证明此经是佛亲说,令人生起信心),是通于各部经所同有者,即经首之如是我闻……等。别序(又名发起序),是说明每部经各别发起的因由。可是本经却没有序分中的通序和三分中的流通分。大概是翻译的人为使行者受持简便起见而略去的吧?总之对于义理方面是毫没影响的。

 

在本经八译之中,除了罗什,及玄奘,义净三译本外,余五家的译本,都具足三分的。按般若共利言译本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时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即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行者,云何修行?尔时观自在菩萨告尊者舍利弗言……’遂说出这一部般若心经。又云:‘如是说已,即时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行!应如是行……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今文简略,而没有这首尾两段文。若照短篇经典看来,还是没有序跋比较来得简洁,而能更受一般所欢迎的。

 

从观自在起至度一切苦厄,这几句话是结集经的人加上的,因为此经是观自在菩萨,从亲证境界所流出之言教,故特引之以作本经的发起,同时这一段文也可说是本经的纲要。

 

丁一:明能观人

 

观自在菩萨,(从观自在起至娑婆诃止共二百六十字为正文,从观自在起至照见五蕴皆空句,是明菩萨行深般若,工夫得力的境界)

 

【分释】观自在三字是别名。菩萨二字是通名。例如‘先生’是通称,某某是别名。先讲别名——观自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是观照,即能观之智(观读去声,是了达的意思,不可作观看解释)。‘自在’是解脱无碍之义。

 

现在先来讲这位菩萨建立名号的所以,然后再来详细说明‘观’和‘自在’的意思。这位菩萨怎样叫观自在,又名观世音?先解释观音圣号,其义有二:一约因中自利之修行工夫,二约果上利他的度生大用。

 

一、因中自利:是说这位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用般若妙观智,由耳根一门深入,背尘合觉,思维修习,而入三摩地(正定),故能闻声不循声,谓闻世间一切音声,不起妄识分别,能够反闻自性,不被声境所转,得到耳门圆通,所以称他为观世音。这是依楞严经解释的(详见菩萨自陈圆通文)凡夫依识成妄,由耳根对声境而起耳识,循声流转,因而生起贪嗔之惑,这叫做妄闻。菩萨称性起智,从耳根闻性闻一切音声,不起妄识分别所闻之声,但起观照能闻之性,此即‘反闻自性’,于是不起贪嗔之惑,这叫做真闻。楞严经六云:‘我从耳门圆照三昧……得三摩提……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以上虽然但就观音立名的理由而言,若详细来说,菩萨观听圆明,得大自在,能够观空不著空,观有不住有,根尘俱消,空有无碍,那又何尝不可称为观自在的呢?楞严经所谓:‘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这可为表显自在的明文。

 

二、果上利他:谓菩萨以大悲故,凡世间一切众生,遇有灾难之时,能够一心称念菩萨圣号,菩萨智照无遗,一观便知,即时起大悲心,寻声赴感,无求不应,无苦不拔,所以称为观世音菩萨。这是依法华经解释的。法华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以观察众生苦恼,随机往救,悉皆度脱其苦难,使之获到解脱安乐(自在),这又何尝不可以观自在称之。菩萨这个圣号——观音,确为根据上面的两种事实,因中自利,果上利他,而建立的。这里有要注意的就是:‘观’为能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能观之智无论约因中约果上都是一样的,那所观之境就不同了。因中修行的所观之境是指能闻声音之闻性,果上利他的所观之境,是指世间一切苦恼众生称念菩萨求救之声音,这是不可不知的。(又通常则略称为观音菩萨者?因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讳,去‘世’字但称观音,后世遂沿用之。)

 

要知道菩萨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当然要有自他兼利才不违背菩萨的宗旨。那末从自利方面观之,同时必不忘利他工作;从利他方面观之,同时亦必不遗自利功德;能够这样才配称为菩萨。所谓菩萨修自利功德,正为著要做利他事业;做利他事业,亦正为著庄严自利功德。据此则上面约楞严经明菩萨修行自利,同时亦必具有利他功德在焉。故楞严经云:‘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救护众生,得大自在’。这便是显示利他的一种明文。至于约法华经明菩萨利他大用,同时亦必具有自利功德在焉。因为菩萨志在求成无上佛道,无疑地要以严土度生为目标,不度众生,根本就没有成佛的希望。此则菩萨之利他,也就是自利。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即此意也。

 

其次观自在这个圣号,特别是根据本经,依菩萨修证工夫而建立的。因菩萨行深般若,能以甚深胜慧,照见五蕴身心空寂,度脱一切苦厄,得大解脱,自在二字由此得名。菩萨的自在妙用,纯然由于照见蕴空所得来的。何以故?以其能了达五蕴虚妄不实,所以不生执著,不被所转,因而获到解脱自在,故本经以观自在菩萨称之。怎样一般都称此位菩萨为观世音,而不称观自在呢?良以这位菩萨与阎浮众生特别有缘。随类现身,寻声救苦,这是他历劫度生的悲愿,因此观音圣号来得格外普遍,同时也可说是这位菩萨的悲心救苦,利生事业之深入人心的一种表征。以菩萨有大智故,于一切事理悉皆通达无碍——自在;有大悲故,能够随类现身,寻声救苦——观音。以上建立名号的道理略为讲完。现在来解释观,它的内容有三种:即空观,假观,中观。什么叫空观?简单来说:用般若智,先观一切外境,皆是缘起假象,当体即空,本非实法。次观自身四大假合,终归坏灭,离四大之外本无实我,其次再观六识妄心,生灭无常,离根尘之外,本无自性。什么叫假观?用般若智,观一切境,虽体达空义,而不废缘起诸法,能够应物随缘,于一切境上不生执著。什么叫中观?用般若智,观一切法,皆是中道,彻证性相不二,色空不异之理,不取不废,圆融无碍。总之空观不著一切法(知诸法无性),假观不舍一切法(达诸法如幻),中观圆融一切法——虽不著而同时不舍,虽不舍而同时不著(了诸法非有非无,不生不异)。观自在菩萨,就是由这三观而得到自在的!

 

其次自在亦有三种:一、观境自在,是说菩萨用般若智,照了真如之境,于一切法圆通无碍。二、观照自在,菩萨在修般若观照时候,能够当下不待寻思直捷彻底照见五蕴皆空,而没有一些间隔或障碍,明明了了,亲证实相(这观照自在的道理,例如善讲演者,当其在演讲时候,对于语言方面能够畅说无滞,对于理论方面,都能一一尽致发挥,因之称为演说自在(喻观自在菩萨)。至于初学习讲演的人,那就不如是了,可以预想到他,当在讲演的时候,无论语言和态度方面,一定是会处处感觉到不自然——一身颤抖,语言羞涩,层次错乱,这就是有障碍而没有自在的工夫(喻权教菩萨)。因其所修的观照工夫有如是甚深造诣,所以称之为观自在,假如权教菩萨,它所修的观照工夫根本就称不上自在二字的了。三、作用自在,菩萨行深般若,亲证法身本有,从体起用,一切神通作业皆得自在,能随缘赴感,分化无碍。又自在即指‘自’性常‘在’不变(菩萨由观照般若证入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就是真如自性,此性乃万古不变,历劫常在,常在即实在也。五蕴幻妄是不实在,唯此真如自性方为实在故)。谓菩萨修习深妙般若,亲证‘自’性常‘在’之理,而得成觉悟之人,故以观自在菩萨称之。又自在而云观者,正显示菩萨的自在是由般若观慧而得来的。总上解释自在道理,不出体用二义;前三说——观境,观照,作用,是属用方面的(‘观境’是明所观之境自在,‘观照’,是明能观之智自在,此二属智,属因,属自利。‘作用’,是明度生自在,属悲,属果,属利他)。后一说——亲证自性常在,是属体方面的。前之观智修习无非要证这个——自性常在;后之悲心度生又莫不根据这个。以上别名——观自在,的意思讲完了。其次再讲通名——菩萨。

 

菩萨二字是梵语,具足应云菩提萨埵,因我国好简,略去二字(第二提字及第四埵字),但称菩萨。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合言之为觉有情(有情就是众生,旧译众生,新译有情。众生则连无情之生植物亦兼含在内,实不及有情二字较为确切。凡有知觉——有精神活动者,皆名有情,谓有情识、情见、情爱等的意思,指人及一切动物——凡有生命者都赅括在内。今单就人类而言,觉有情就是觉悟的人),即上求佛道以自‘觉’,下化‘有情’以觉他;换言之,以‘菩提’佛果为上求,‘萨埵’有情为下化(菩提是所求之果,萨埵为所度之生),故称菩萨。据此则做菩萨的基本条件是不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上求佛道是智慧的追求,理性的了彻;下化众生是福德的培植,素行的修持。前者是智,属于理为自利;后者是悲,属于事为利他。总之有上求佛道的精神,下化众生的责任,具足慈悲智慧,能够自他兼利,这才配称菩萨的资格。详细来说,当约三义:一、自利——自觉,谓菩萨是已经‘觉’悟了的‘有情’(不是一般在迷的有情)。又一说:菩萨能分证如来‘觉’道,然而尚‘有’微细‘情’见未尽,就是等觉菩萨,尚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断,虽‘觉’而尚‘有’ ‘情’见,故称觉有情(此处觉字是指菩萨自觉,有情是指菩萨自己)。二、利他——觉他,谓菩萨不但自己觉悟就算了事,尚能以大悲心于生死苦海中去开‘觉’这一群在迷的‘有情’,使之同归觉道,同得解脱,即‘以斯道觉斯民’的意思,故谓之觉有情(此处觉字指觉他,有情指一切众生)。三、自他兼利——自觉觉他,谓菩萨广修六度万行,在希望成佛,要成佛,不得不广度众生,所以菩萨是上求佛道之‘觉’(自利),下化‘有情’之迷(利他),故以觉有情称之(此处觉字指佛道,有情仍指一切众生)。菩萨是具足以上三种意义的。吾人如果有此志愿——上求下化,实行做到彻底即是菩萨,根本是任何人都可以做菩萨的,只要我们有上求下化的志行就够了。(本经,照见蕴空句是‘智’的作用,度苦厄句是‘悲’的作用;此为菩萨‘悲智并运’的一种表示。又蕴空句明‘无我’,是属修行方面——自利;度苦句明‘大悲’,属救济方面——利他。此亦系表示菩萨之无我大悲,自他兼利的意思。)

 

【合释】这位圣者,能够‘观’察诸法实相之理,得大‘自在’,不为境界所转,又能救度迷苦众生,具有‘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精神,所以叫做观自在菩萨。

 

丁初明能观人竟

 

丁二:明所修行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此深字可通上下:通上则谓之功行造诣之深,拣非行浅也;通下则谓深妙般若,拣非浅般若也)

 

【分释】行是观行,功行,指修行方面说(行,有小乘行——修四谛,十二因缘求证罗汉,辟支佛果者谓之小乘行。大乘行——修六度万行,普度众生,求证佛果者谓之大乘行。渐次行——依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妙觉、次第修习者谓之渐次行,亦名遍成行。圆顿行——依圆教法门于诸位中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行,此为圆行亦名顿成行。行深般若是属这一门的)。深对浅言,是表示功行的超越。如修‘人空般若’(亦名共般若),但破我执,未破法执,但见于空不见不空,这是声闻、缘觉及不但见权教菩萨所共修的,叫做行浅。修‘法空般若’(亦名不共般若),既破我执,又破法执,空,又见不空,以至空空,如是则三惑圆断,二死永亡,证入中道实相第一义空,这是大乘菩萨所独修的,名为‘行深’。又因所修之观有空、假、中三种之不同,以及析空观(灭色取空),体空观(即色是空),次第三观(从析空观起至一心三观),一心三观(即析空观是实相,乃至次第三观亦实相)的差别。如但修空观,或假观,乃至次第三观是不可名深的。菩萨能够圆修一心三观,照了一境三谛,境智一如,能所双忘,顿证实相般若,真心本体彻底现前,所以称为‘行深’。复因般若有三:‘文字’仅属开解方面,‘观照’只是修行部分,唯‘实相’才算亲证境界。前二——文字,观照,是浅;后一——实相,是深。又一说:二乘转五蕴成五分法身为行浅般若(注一),大乘转五蕴成三德为‘行深般若’(注二)。至于般若智亦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上面所说的三观是能观之智属因,般若的三智是所证之智属果。修空观成即证一切智断见思烦恼,假观成即证道种智断尘沙烦恼,中观成即证一切种智断无明烦恼;若但证一切智,或道种智谓之行浅般若,能圆证三智,即是‘行深般若’。其次如仅断见思烦恼;灭分段生死,证有余涅槃,是一种行浅波罗密,够不上行深二字。能断无明烦恼,灭变易生死,证究竟涅槃,这才配称为‘行深波罗密’(波罗密,译为到彼岸,是譬喻涅槃已如前释)。今是大乘菩萨,修不共般若,依一心三观,证一体三智,断无明烦恼,得究竟涅槃,故曰行深般若波罗密。

 

时指菩萨修行甚深般若工夫得力之时。亦即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而证实相般若之时;亦即寂照不二,观听圆明,自在无碍之时,亦即万缘俱寂,无证无得之时;亦即能所双忘,境智不分,实相般若现前之时,(大般若经云: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无如是等一切分别,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无分别故)。菩萨成就如是甚深般若功行,可谓无处不是般若,无时而非般若!愿行者无失其时!(这里要注意的‘时’勿作菩萨正在修习甚深般若时解。因为此句是连贯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句为一段,其意是说菩萨修习般若,成就功行甚深之时,故能照见五蕴皆空,而度脱一切苦厄,如作正在修般若时解,则不在修习般若时,能否照见蕴空,度一切苦厄,则成问题了)。

 

【合释】圣者观自在菩萨,修习深妙般若,功行到了极点,证到究竟涅槃(彼岸)的时候,故曰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丁二明所修行竟

 

丁三:明所观境

 

【预释】由前行深般若,故能照见五蕴皆空,但是这里所说的空并不是断灭空,或邪见空。若断灭空者:则无一切善恶因果可言,同时也不须要修一切福德善行,乃至庄严佛果。若邪见空者:邪见人所执之空,闻空解脱之法,则不行诸功德但欲得空,且认为究竟,是为邪见空。像这样,则和那以为盐能令诸食物味美,便认为盐之自味必多,空炒盐吃,碱剧伤口,自讨苦吃的这一类痴人还有什么差别呢?楞伽经三曰:‘我说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不堕‘断灭’‘邪见’二空始可与言般若空义。然而般若空义的深奥,并非简单可能尽致发挥的。兹略约二义预为说明:

 

一、就方便门中说(属事方面):空是虚妄不实的意思,因为字宙万有,皆依众缘所成,是一种生灭无常之幻相,没有实在的自体,故谓之空。大论六曰:‘因缘生法是名空相’。根据这句话就可以证明空是缘生不实的意思。二、约真实门中说(属理方面):‘空’指真空实相之第一义空,谓五蕴虚妄相中当体即是真空实相。非伪为真,离相曰空,以真如理性离一切迷情妄相(虽离一切迷情妄相,而一切迷情妄相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故曰真空。‘实相’是对幻相说,幻相假现故说有(假相名幻有),实相无相故说空(实相本空寂),虽空而自性不无,所谓无相无不相,故名实相。总之万有缘生非实,此为虚妄之空,万有当体即真,此为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即是实相,实相即是真如佛性,亦即涅槃妙心。观佛三昧经曰:‘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涅槃经十七云:‘佛性名第一义空’;三藏法数四十六曰:‘涅槃之法空无有相,是为第一义空’。此则佛性,真如,实相,涅槃,皆为空之异名,今取实相解释空义,这是有所根据的。此则对于第一义空就是实相,实相就是第一义空的道理更无可疑了。当知,虚妄之空,是般若之消极的破坏作用;第一义空,是般若之积极的建设方面(以下经文中凡谈空者皆依此二义)。

 

按前一属渐门,后一属顿门,般若正义当取后者——第一义空。虽然如是,但对小乘人说法,则当用前一说(虚妄不实之空),对大乘人说法,当用后一说(真空实相之空),方合如来随机施教之旨。语云:‘药不分粗妙,贵在对症;法无论浅深,要在投机’。这是确实的话。

 

同时又要知道照见蕴空一句即是入实相般若之微妙观门,合上行深般若二句,可为全经之要髓,学者幸勿忽略。!

 

照见五蕴皆空,(照见是能观之智,五蕴是所观之境。一切众生皆为五蕴身心所迷,以致生死无尽,故本经首先以照见皆空一句以警觉之!令其仔细观察身心二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既能识破妄源自然不被所迷而获到解脱矣。)

 

【分释】照是观照。见即彻见。当观之时叫做照,了了证理谓之见(照为三智之用,见为五眼之用)。又照即般若智照,不是凡夫黏妄发光之妄照。见即圆明真见,非同凡夫随尘流转之妄见。

 

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积聚义,究竟积聚什么?即是积聚五法——色受想行识,为原素而成众生;积聚三惑——见思、尘沙、无明之烦恼而受生死。又名五阴(新译五蕴,旧译五阴),阴是遮蔽义,是说这五法能够遮蔽吾人本觉真心,使之不得显现故。说详细一点,五蕴于每一蕴当中都有他的独具本能——积聚。色蕴,是由四大五根和合积聚而成身。受蕴,是由五识与五尘和合积聚而有受(眼受色,耳受声,鼻受香……)。想蕴,是由意识与六尘和合积聚而有想(意识著色想色,著声想声……)。行蕴,意识思维尘境造作善恶诸业,念念不停和合积聚以为行。识蕴,是了别诸法之本体,执持一切染净种子,和合积聚以为识。

 

扼要的说:‘色’以集合而有,‘受’以接触而成,‘想’以缘影而生,‘行’以遍计而名,‘识’以了别为相。兹再详细说明如下:

 

一、‘色蕴’,是质碍义,凡有形质,有障碍者都叫做色。远指世界一切万物为外色,近指吾人目前四大肉体为内色,乃至虚空等都属色法所摄。概括的说有三种:(1)可见可对色——如颜色方面的青黄赤白等之显色,形状方面的长短方圆等之形色,动作方面的取舍屈伸等之表色,这都是有形质,眼可看得到的,故谓之可见可对色。(2)不可见可对色——如声、香、味,它虽不可以眼见,然而耳鼻舌,都有接受的可能,故谓之不可见可对色。(3)不可见无可对色,又名无表色(虽分别明了,而无可表对,故云无表;虽无所表示,而于所缘境执著不忘,故谓之色)——即指第六法尘,既不可以眼见,又不可以耳鼻舌接触,故谓之不可见不可对色。现在单取吾人地水火风四原素所构成之色身而言。

 

二、‘受蕴’,受是领纳义,即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者,谓内之五根对外之五尘而起五识去领纳一切境界,受顺境叫做乐受,则能引起贪心;受逆境叫做苦受,则能引起嗔心;受不乐不苦境叫做中庸受,则能引起痴心;这叫做受,即指前五识(因五识受力偏强故。本来受蕴具足六受,通于六识,今欲以四蕴分配八识,故文中单明五受,将法尘一受摄于想蕴之内。又在眼等五识领纳顺境时谓之乐受,如在意识领纳者则谓之喜受。在眼等五识领纳逆境时谓之苦受。若在意识领纳者则谓之忧受。苦乐二受弱,属前五识所摄,因前五识想力弱故,忧喜二受强,属第六识摄,因六识想力强故)。

 

三、‘想蕴’,想是想像义,即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者,谓对于已受境界,重加分别想像,这叫做想,指第六识(六识想力最大故)。

 

四、‘行蕴’,行是迁流造作义,常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善恶之心之作用者,前灭后生,念念不停,所以叫做行,指第七识意根(七识思力极胜故)。

 

五、‘识蕴’,识是了别义,体则八识心王,即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者,能别诸识性境,执持一切种子,及一期寿命,指第八阿赖耶识(八识执持全身,若无八识见分映在诸根,则前七识,皆无了别功能。在小乘宗中唯明眼等六识,大乘宗中则明八识)。

 

总之‘色’是物质的一切现象。受等四者,是精神的一种作用——‘受’是尘境接触所生之感觉(有苦受,乐受);‘想’是取境分别之知觉;‘行’有造作思虑的作用;‘识’是统一前四之心力(八识均有了别的功能:前六识了别一切事相,故六识又名分别事识,即分别色等六境(第六识兼缘法尘);七识了别一切妄相,缘过去五尘落射影子;八识了别真实自体,常能了别自识所现之境)。此五蕴若在有情界征之,色蕴属生理,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余四蕴属心理,乃触境所起的幻妄之心。色蕴为生理上的现实生命体,已如上说。受等四蕴则相当于心理学上所说的感情(受),观念(想),意志(行),认识(识)的道理相同。

 

依五蕴相生之次第当云:识、受、想、行、色,这是怎么说?由于有了‘识’心然后才有领‘受’;有了领受,然后才有‘想’像;有了想像,然后才有造作(行);依所造业,然后才感得‘色’身。今以色蕴列先者,意谓色蕴粗相易生执著;此蕴乃我执之大本,万恶的渊源,众生执之坚固难破,若此执一破,则其余诸执皆可迎刃而解,有这种意思故色蕴列在先。

 

以上五蕴的内容总算略略讲完了,现在再来说明五蕴为什么皆空的意思?说一句简单话:因此五蕴身心,皆是因缘所生法,所谓色从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想分别而有,究竟没有实体,无一不空,故曰皆空。维摩经说:‘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若详细言之:总观三界万有不外色心二种,色属物质的,心属精神的。

 

先就物质方面言:凡宇宙间所有的一切形形色色,都属物质的现象,外而山河国土,内而身体形骸,那一件是真实的呢?世人迷故妄生执著,认为实法实我,兹单约吾人这个躯壳来说,它根本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组织而成的,元无自体,焉有实我,骨肉爪发之坚质属地;汗血津液之湿者属水;周身暖气属火;呼吸动转属风。四大和合而身生,分散而身灭,成坏无常,虚妄不实。试看!死时此身溃烂无存,骨肉归地,湿性归水,暖气归火,呼吸归风,此时身在那里?所谓我者究竟安在□圆觉经云:‘四大各离,今此妄身,当在何处’?故谓之空(此约预释文中虚妄不实之空义以明色蕴)。再进一步说,并不待死后四大分裂始说它是空,就是未死时,四大假合莫不当体即空。

 

次就精神方面言:凡举心动念,都属精神的作用,佛经说为六识妄心。此心之生起,亦须藉众缘——六根,六尘之和合,虚妄不实,况且刹那生灭,转变无常,当根尘不偶,一念未生之时,那末,谁去领受(受蕴),谁去想像(想蕴),谁去贪念(行蕴),谁去了别(识蕴)。据此则知受等妄心皆因对境而有,所对之色蕴既空,则能对之四蕴自无,因此受想行识,亦莫不一一皆空,故曰五蕴皆空(此约预释文中虚妄不实之空义,以明受想行识四蕴)。

 

统起来说世间一切诸法,或大或小,是心是色,皆是仗因托缘所生起的,幻化不实,缘聚即生,缘散即灭。既从因缘而生而灭,则其未生时本空,既灭时亦空,就是未灭时也不过是空体上一时所有的幻相罢了;是故一切诸法毕竟皆空。凡夫迷故执为实有,菩萨悟故了达皆空。大般若经有一段譬喻五蕴幻妄不实的文,现在把它录出来做参考,文云:‘色’如聚沫(色指吾人的身体,沫即水沫,谓因风吹水成沫,虚有相状,体本不实,且瞬息即灭;以喻众生色身四大假合亦如聚沫虚假不实)。‘受’如水泡(水泡即浮沤也,谓水因风动,或被物击,忽尔成泡,须臾即没;以喻众生所受苦乐诸事,亦如水泡起灭无常)。‘想’如阳焰(阳焰就是日光,春日远望旷野,日光发焰,如水溶漾,而实非水,渴迷者想为水故。楞伽经二曰:‘譬如群鹿,为渴所迫,见春时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水不可得,渴爱因缘,妄起此想’;以喻众生妄想不实,亦如阳焰)。‘行’如芭蕉(芭蕉其体危脆,无有坚实;以喻众生妄念迁流,造作诸行,亦如芭蕉虚脆而无坚实)。‘识’如幻事(幻事即幻术之事,谓幻师以幻术力现出种种幻事,如咒土生瓜,符水化鱼等,皆幻力所成,本非实有;以喻众生识心分别诸法皆属妄想)。

 

总之,空的意义在破我执——自性见,的一种说法。简言之,‘空’就是叫我们不执著,并非一切都没有的。假使不善体会它,而妄著于空则成为厌世趋空者——逃避现实——或者空得连饭也不吃,衣也不穿,那还要得吗?这是没正确了解到空的意义的呵!像这样,一有了差错是会堕于拨无因果的邪见坑去,那就太可怜了!以上皆约事方面解释空义。兹再约理方面释之:菩萨行深般若工夫得力,圣智现前,彻见诸法如实之相,五蕴当体一一皆是真空实相,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万象,豁然空寂,了无一物可得。这种道理很深奥,当举一喻:譬如大海水上所起的波浪,虽是一种聚沫现象,虚妄不实,然而当体即水,象虽是妄而体本真。今此五蕴乃吾人真心体上所幻现之影子,虽虚妄不实,而当体即是真心实相;字宙万有的现象乃吾人心上所起之波浪也。五蕴当体即是真空实相,就是这个意思。百丈禅师云:‘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如如佛即是真空实相)。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楞严经云:‘阴入处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又云:‘观相元妄,无可指陈,观性元真,唯妙觉明’。故曰照见五蕴皆空(此约预释文中,真空实相,第一义空,以明五蕴皆空)。要而言之,五蕴之相是幻有——虚妄,五蕴之体是真空,众生妄心分别则妄见五蕴而遗真空,菩萨用般若智照则显真空而亡五蕴;以五蕴幻相当体即是真空故。虽说幻有能蔽真空,故幻有现而真空之理隐而不见(迷);然而幻有不碍真空,故真空一显,则幻有之相即亡(悟)。

 

这里有个问题很值得研究的!所谓‘照见五蕴皆空’,究竟空的什么?是空相,还是空性呢?通常的解释是说空五蕴之相,这却有点不稳妥!前面不是说过吗,五蕴因缘和合所生之法,本无自性,因无自性故说空,并不是连假相也没有的,这是义理上之空,非灭无之空。显扬圣教论云:‘推求诸法不见自性,非一切种都无所得’。或者有人说是空性的,那更不能成立理论,因为无自性故说空,如果有自性,怎么可以说它是空呢?这是很明显的道理。或再有人说:你自己说过——‘照见五蕴相中当体即是真空实相’,那末真空实相即是五蕴的自性了。这更不要弄错!当体即是真空实相,并不是说真空实相,就是它的自性,既云实相,即不可空,因为真空实相,乃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是不生不灭,无所谓空不空的;如果可空的话,那怎能称为真空实相,这是值得考虑的!总之,所谓空者,当以五蕴无自性故说空为正确。唐法月译本作:‘照见五蕴自性皆空’(空就是无的意思,不过这是约方便门中的解释,若约实相门中那就不这样了)。这句话要使它明白一些,当作‘照见五蕴皆无自性’,则格外明了矣。自性,就是‘我’的意思,无自性即无我性。为什么五蕴没有我性呢?这却要先明白我的定义,然后才能解决这问题。‘我’含义有二:

 

一、是自主义,二、是自在义,有自主和自在才能说有我。试问:这五蕴缘起虚妄之法,可由我们作得主吗?能够永恒自在不变吗?我想对于佛法稍有认识的人,都能绝对否认的,所以本讲义说:‘四大假合,虚妄之身本无实我,受想行识皆是自心幻现影子,本无自体,刹那生灭,转变无常’。因为没有实在的‘我性’故说它是空。据此则知所空的是我性——自性,并不是连缘起的五蕴相一并空之,否则便成灭色取空的毛病,实违乎般若所明的空义,因为般若的空乃在空一切法的自性,并不废缘起的假名,所谓自性空,而不碍缘起有,如是方合正义。大般若云:‘一切法自性空’(诸法无自性)。

 

要而言之,五蕴缘生之法是无常,以无常故有苦,有苦故无我,无我故说空。于中欲不无常,不苦,终不可得,即此可知它是没有‘自主’,和‘自在’的我性,所以说‘五蕴皆空’。它——五蕴,如果有自性,则能自主,自在,就不应无常,也不应有苦,自然不该说它是空了。当知这五蕴并不是有什么法能灭它而使之空,实则自性本空,经云:‘色自性空,不由空故(不由灭色而后始空)’。讲到这里,我想大家对于五蕴无自性故说空的道理大概可以明白无疑了。杂阿含经卷五大正藏编目第一一○,有一段说明五蕴无自性,无自主的文,讲的非常透彻,因避烦不录,须者请自检阅。

 

这五蕴幻法,本同水月空华没有实体,可是迷昧的众生,不识皆空之理,妄生执著,今用般若胜慧去观照它,即就现前身心著手,观此幻躯离四大假合之外别无有我,当体即空;观此一念妄想起处,没有自性,当体即真。如是五蕴既空,身心解脱,则实相般若现前,然而不能顿超生死,立登彼岸,绝对没有这回事的,般若之功力可谓广大极了!

 

现在再来说个譬喻:五蕴如室,烦恼如门,执著如锁,真空实相如室内物,般若如钥匙,观法如开锁方法,观照如开锁,见室内物如证实相,众生自无始劫来,积集许多烦恼,生出种种执著,将这真空实相长为关闭在五蕴室内,非仅不肯去开取发掘,且亦不知开的所在和方法。吾人要是能够依般若去努力真修,就是用般若妙观钥匙去打开执著锁,辟破烦恼门,通达五蕴室,而发见久为锁闭的真空妙理的微妙宝物。要知道这时候,得大受用,其愉快的心情,微妙的境界,是任何人都说不出来的!(当在开锁之时谓之照,锁开门辟室内物显谓之见。)以吾人具有种种执著锁,而此般若妙法,就是天下的要妙钥匙,能善用之,包管你无锁不开,无门不辟,学者当向此著力!

 

【合释】圣者观自在菩萨,用般若甚深胜慧,观察到四大构成的躯壳(色蕴),和心理作用的受想行识,都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故曰照见五蕴皆空。

 

五∥┌色—即人身之四大,五根为内色,世界五尘为外色。此一属色法(迷色少,

  ∥│    故合而不开)。

蕴∥├受—五根中之五识,领纳五尘之现境,即前五识。

  ∥├想—分别五尘缘影之妄想,即第六意识。

表∥├行—执第八识见分为我,念念不停,即第七识意根。

  ∥└识—唯了诸识性境,为一切善恶种子所依即第八识。以上四者属心法(迷心

      多,故开为四)。

 

丁三明所观境竟

 

丁四:明所得益

 

度一切苦厄。(由前照见五蕴皆空故能度一切苦厄)

 

【分释】度,是度脱。一切,是赅括之词,表示世间痛苦与灾难的事是无量无边,故以一切二字赅括之。苦,是苦恼,能逼迫身心。厄,是灾厄,即指祸患险难言。六道生死等苦是大祸患;一念差错堕落三途最为险难。所言一切苦厄者:根本不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苦(注三)。变易是界外圣者所受的生死,分段是六道凡夫所受的生死,如果没有生死,那就没有一切苦厄了。兹单就人方面来讲,其中所具的苦已是不可言喻,况三恶道呢?现在来略说三苦、和八苦的意思。什么是三苦?

 

一、苦苦——受有漏之身,众苦交聚已名为苦,更加天灾人祸,一切恶环境的逼迫等苦故曰苦苦。二、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所谓乐极生悲,如富贵子弟一旦失败所受的苦,曰坏苦。三、行苦——行是迁变的意思,由身心环境转变无常所生之苦,曰行苦(有漏之法,常不安稳。如幼而转老,壮而忽病,生而忽死,此皆无常转变所生之苦)。

 

总之遇逆境的苦受时唯苦无乐,为之苦苦。遇顺境的乐受时,乐去生悲,为之坏苦。于不苦不乐中,受无常转变身心不安,为之行苦。若详细言之:‘苦苦’指人及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所受之苦。‘坏苦’乃欲界六天及色界四禅天人所受之苦。天上虽比人间快乐得多,如六欲天人(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受衣食随意,宫殿庄严之乐,唯其是有漏十善所感,终有福尽坠落之日,且有五衰相现(一、衣裳垢腻,二、头上花萎,三、身体臭秽,四、腋下汗出,五、不乐本座),其时痛苦非常。涅槃经云‘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五衰相现极受大苦,与地狱同’。至于色界初禅天得离生喜乐定之乐,二禅天得定生喜乐定之乐,三禅天得离喜妙乐定之乐,四禅天得舍念清净定之乐,此乃世间有漏禅定所感,亦有败坏可能,当其定坏之时,生大苦恼,随念堕落,这就是坏苦。‘行苦’乃无色界四空天人所受的苦。此天修四空定,皆厌动趣寂,无色质之累,有空定之乐,就其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来说,他们依禅定力,能够压伏此心(六识)八万四千大劫不动,但至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九劫半,寿满定尽之时,此心渐起,流动不息,终究堕落轮回,尔时生大懊恼如箭入体,其痛苦倍于常情!智论云:‘上二界死时,生大懊恼,甚于下界,譬如极高之处,堕落碎烂’。据此则他们所受的苦不说可知。虽未堕落,也不免常受行阴(七识),念念迁流之苦,故曰行苦。古人所谓‘欲界具三苦,色界无苦苦,无色界唯行苦’,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八苦是什么?列表如下:

 

  ┌一、生苦————在母胎中,如囚牢狱。

  │二、老苦————力弱形枯,神衰智钝。

  │三、病苦————诸根痛患,坐卧不安。

八苦┤四、死苦————四大分离,抽筋拆骨。

  │五、爱别离苦——眷属恩爱,生离死别。

  │六、求不得苦——事不称心,欲得偏失。

  │七、怨憎会苦——冤家会遇,如眼中钉。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烦恼,如火炽然,焚烧身心(前七苦外所有其他诸苦

          皆收摄在此苦之中)。

 

八苦前四属身(由身发生故),后三属心(由心发生故),最后一苦,总括身心。又前七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乃过去所感之果。后一苦是总,总括身心诸苦而说,乃现在起心动作,为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无期痛苦,何日解脱?能依般若而修,即可度脱!此外还有三灾苦,八难苦,十苦,百苦,乃至无量诸苦,说不能尽。然而使我们感这一切苦厄的终究是谁?溯本追源——皆由一切众生迷执五蕴,认此幻妄身心为实我,演成我执牢不可破,由我执故而起贪恋取著,其病源就在不能照见蕴空这一点。若再切实的说:原因皆由不了色蕴非实,故对境贪恋,由领受而想相,依想相而造业,由业牵识而受生死,因受生死,故有一切苦厄。菩萨用般若无相观,观此五蕴身心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于是,则自然没有自私自我的颠倒执著而去广造一切不合理的恶业的哩!恶业是苦因,生死为一切苦本,今既无苦因,则生死永断,自不受一切苦厄,所谓既无原因,安有结果。以菩萨能空五蕴故能度脱一切苦厄。如色蕴空,则能度脱八苦中依身所生的前四苦。受想行识四蕴空,则能度脱八苦中依心所生的后四苦。当知五蕴既空则贪嗔等之烦恼无由生起,那怎会去妄造那些五逆十恶的三途恶因?于是非仅度脱人间的苦厄,则连地狱、饿鬼、畜生的三途苦果也都没有了。尤其不造一切恶因,自无一切苦果,则诸天灾人祸的一切苦厄终没有他的份儿,这就是度一切苦厄的意思。同时又要知道到底谁在驱使著这五蕴去造那些苦恼和灾厄的事出来的呢?主动者就是——三惑烦恼(被三惑烦恼所蔽故不能照见蕴空)!凡夫被见思烦恼所蔽,于五蕴,十二入,十八界,而起我执,招分段生死苦。二乘被尘沙烦恼所蔽,于四谛,十二因缘起偏空法执;权教菩萨被无明烦恼所蔽,于六度起幻有之法执,招变易生死苦。今菩萨行深般若观智明了,非仅照见五蕴皆空,就是四谛十二因缘以及六度等法,无不当下一一照见皆空。即下文所谓是故空中无色……无智亦无得(今经仅言照见五蕴者是文之简略耳,据理应云照见五蕴等‘等于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智得’皆空,方与下文是故空中无色……无智无得,互相照应,故笔者在这里预先总为标出以收释一切苦厄句,否则一切苦厄仅指凡夫分段生死罢了;这是不合乎般若大乘教义的。按义净三藏译本则照见五蕴下有一‘等’字。唐窥基大师心经幽赞,及靖迈的心经疏均有一等字,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以五蕴、界(十八界),入(十二入)空,而六道之迷情破,则见思惑断,度脱分段生死,四谛因缘空,而二乘之执见亡,则尘沙惑断;无智无得,而十方菩萨成,三世诸佛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则无明惑断,而度脱变易生死。三惑圆断,二死永亡,还有甚么一切苦厄可言呢?盖烦恼如黑暗,般若如灯烛,以烛照暗,暗无不除,般若照时惑无不消!三惑为造业感苦之本,根本既灭,苦果自亡,一切苦厄自然度脱无余。总之迷时妄见诸相为实有而起贪著为凡夫,故有一切苦厄;悟时彻见诸法皆空,不生取著为菩萨,故无一切苦厄。

 

统上所说,般若能观为智,五蕴所观为境;修观结果是空,所获益处是自在和度一切苦厄。自在约得乐方面说,度苦约离苦方面说。

 

讲到这里我再来说个最浅显的譬喻作结论:心——实相,如天上明月,五蕴如水底月影,小孩无知,不知月在天上,以为月在水底,心起贪爱,持器捞取,或入水捉摸,非但不能得之,且有失足堕水之险(此即苦厄);此喻愚痴凡夫,不识本具佛性,妄认五蕴幻法为实我,造业受报。若成人者,则了知可爱之月乃在天上,尽可逍遥月下,任意幽赏,何等愉快!全无险难(即度一切苦厄);此喻菩萨行深般若,能照见蕴空度一切苦厄。还有一个譬喻:五蕴虚妄之法,好像图画上的山水人物,戏剧中之王侯将相;智者,了知画是假设,戏是假演,自然不以纸上之山水人物,台上的王侯将相,认为实事实物,于中生是生非。然而痴人则事事认为真实,于中颠倒取著,胡闹是非。智者喻菩萨具般若妙智,故能照见五蕴皆空。痴人喻在迷凡夫,因无智慧故于五蕴幻法妄生取著,妄造恶业,妄受苦报,故有一切苦厄。

 

【合释】五蕴身心为一切众生造业受苦的总根源,现在既空了它,自然没有一切苦厄的产生,故曰度一切苦厄。丁四明所得益竟(丙初总示文至此完)。

 

                          ┌丁初:遣执

丙二:详明般若真空实义分四┼丁二:显性

                          ├丁三:破妄

                          └丁四:证果

 

今初:遣执

 

(上文略明五蕴皆空之理,今更广为发挥,并示三观之法以遣诸执)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本经的当机,所以观自在菩萨在要说法前,先招呼他一声以提醒他的注意。尤其是般若甚深奥义,菩萨欲畅宣之,唯非上智之人不可与言,故特呼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而告之。按法月译本云:‘于是观自在菩萨,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从三昧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菩萨有般若波罗密多心……汝今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解说……’。

 

【分释】舍利子,是人名,就是舍利弗(为南天竺波罗门提舍之子,字优波提舍,号舍利弗)。‘弗’是梵语,译为子,舍利译为ご鹭,合言之为ご鹭子;现在称为舍利子者,乃华梵合称。舍利是印度的一种美眼鸟,其母眼似之,因此名为舍利;尊者连母立名故称为舍利子(谓舍利之子也)。

 

色不异空,‘色’指身暨宇宙一切万有的现象。‘不异’,异字除作各异的解释外,还可作离字解。‘空’有二义,前文曾经说过了。现在先来把这四句文义略释一下:

 

缘起假象谓之‘色’,缘生无性谓之‘空’;虽有假象都无实体故言‘不异’。所谓色虽分明显现而无实体,故说色不异空;虽无实体,而分明显现,故说空不异色。一切色法皆藉众缘而生起,本无自性,非色灭而后始空,即存在时亦不过一种幻相,莫不当体即空,故说色即是空;依性空而幻生一切万有的色法,则性空便为一切色法之本体,故说空即是色。以上所说是约缘起性空义(一、由因‘缘’和合生‘起’之法,皆无自‘性’,其体本‘空’,故云缘起性空。此空字作虚妄不实解。二、谓一切‘缘起’诸法,皆依真空理体而生起,当体——其‘性’——即是真‘空’,故云缘起性空。此空字指真空。今取虚妄之空释之)。今再略为申明:

 

何谓缘起?何谓性空?须知世间一切事事物物,莫不全由各自需要之种种条件——缘,组合而生起,这叫做缘起。一切事物既皆仗因托缘而生,自然没有实在不变的个性,因此说为性空。以其没有不变的自性,所以才能在一定的场合下,而和合产生另一种的事物——例如木经火烧则成炭,泥经窑炼则成瓦,或砖。它——一切事物,如果有自性的话,那就永恒不变了。所以不能永恒不变,就是没有自性,因无自性故能缘起(幻生一切事物),因缘起故说性空。这便是‘色不异空’等四句的道理。括要的说:因缘起而性空——‘色不异空’,依性空而缘起——‘空不异色’;缘起无自性当体即性空——‘色即是空’,性空为缘起所依即是缘起之本体——‘空即是色’。亦即所谓:缘生无性(有而非有)——色不异空;无性缘生(空而不空)——空不异色。缘生而无性,无性而缘生(即有即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约虚妄不实以明空义)。

 

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缘起),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义(性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缘起即性空),若无空义者,一切法不成(性空即缘起)。这句偈可谓揭破缘起性空的秘密(以上约不异解)。又缘起不能离开性空,因其性空故能幻现一切万有的假象——色不离空,性空亦不能离开一切万有的现象,以其没有一切万有的现象,便不能显示性空——空不离色(此约不离解释)。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不应于色求(色不异空),不应于受想行识求(受想行识不异空),不应离色求(色即是空),不应离受想行识求(受想行识即是空)’。

 

一切众生迷此五蕴身心,不能了悟一切缘起性空之理,依缘起因果而为杂染的流转,因是生死无尽,如能依般若观法而修便可度脱生死。

 

以上乃就缘起性空以释‘色不异空’等的四句道理。兹再约真如(即真空实相)缘起申明之:真如乃法界平等的一大理性,宇宙万有是缘起的一大系统。真如一念活动而成宇宙万有之现象,宇宙万有之生起皆依真如实相为本体;真如为能缘起,万有为所缘起,能缘起之真如举体一动,即成所缘起之万有。一切诸法既皆依真如而生起,则宇宙万有无非真如体上之现象,当体即是真如;而真如理性即是宇宙万有之本体,举体不离现象。至于五蕴身心岂能逃此例外,也莫不是真如体上的一种现象,当体即是真如;象虽生灭无常,体则常住不变。万象是从其形相存在上而言,真如是从其性体灵妙上而言,绝对平等不生不灭之真如理性,永为一切万有现象所依的本体,据此则真如与万有并非别物,只要吾人能直下承认幻象当体即是真如就够了。

 

如果明白了上面所说的道理,则宇宙万有终不能离于真如而独有的,正如万物不能离于虚空而别存在;所谓缘起不离真如,故曰色不异空。而平等真如亦不拒绝万有随缘之用,正如广大的虚空并不拒绝万象的发挥;所谓真如不碍缘起,故曰空不异色。万有既依真如而生起,当体即是真如,故曰色即是空。真如既为万有之所依,即是万有之本体,故曰空即是色。要之:万有依真如而成立——色不异空,真如为万有之所依——空不异色;万有当体即是真如——色即是空,真如即是万有之本体——空即是色。唐译起信论云:‘一切法不异真如’。此则可为五蕴不异真如,真如不异五蕴,五蕴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五蕴;乃至真如即是诸法实相的一种铁证(以上约真空实相的第一义空以明空义)。

 

先说‘不异’二句是除执,即打破旧思想;后说‘即是’二句是进取,即改立新观念。因其‘不异’故能离一切相(不著一切法);因其‘即是’故能即一切法(不废一切法)。金刚经云:‘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不异),是故名一切法(即是)’。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不异),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即是)’。上面所引的几句话对于‘不异’和‘即是’的道理,说得非常透彻之至。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实与‘心外无法,法外无心;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意思相同。以心外无法故说空即是色,以法外无心故说色即是空。以随缘不变故云色即是空,以不变随缘故云空即是色。又色不异空,即非有相,空不异色,即非无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非法相亦非非法相。

 

总上是发挥性相不离,空有不二的道理。先明‘不异’是渐义,以其既云不异,则分明色与空是两个,不过性质相同耳。因而更进一层明‘即是’,是圆义,此则色与空融为一片无二无别矣,这才合乎般若第一义空。我们如能依观照般若,以体会诸法如实之相,当体即是真如,则为菩萨究竟解脱;若迷乎此理,逐境生灭,颠倒执著,即是凡夫长处沉沦。

 

这部心经纯以观照般若为宗旨,实相般若为归趣,因此有再约三观发挥的必要。

 

凡夫不知缘起性空之理,处处执著,故用空观照之,了达诸法当体皆空,故说色不异空。这是摄用归体的道理。

 

二乘人虽能了达诸法皆空之理,可是我执已破,而空执未忘,饮三昧酒,堕无为坑,一味耽空滞寂,观三界如牢狱,视众生如冤家,不肯出来救度众生,只是独善其身,成自了汉,对于进取上乘,求无上道的这些事自不消说。因此常被佛呵斥说:‘焦芽败种,永无成佛之机’。今用假观照之,了知真空理体并非离了一切诸相之外而别有者,何妨即诸相而见真空,故说空不异色。这是从体起用的道理。

 

权教菩萨,虽能入空证道,出假度生,唯其入空时,认为有理可证,这是证道的一种执著;尤于出假时,认为有生可度,这是度生的一种执著;根本是在空法未忘,不能圆融中道之所使然。今以中观照之,于入空证道时,则能不著于空,同时亦能出假度生;于出假度生时,则能不住于相,同时亦能入空证道。能够入无入相,出无出相,空既不空,假亦非假,色空平等,二边叵得,当体即空——色不异空,即假——空不异色,即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自然而然地虽念念度生,而不见有生可度,心心求佛而不见有佛可求。于是则无证亦无度,虽无证无度,而终日如是度,如是证,空假圆融,色空无碍,故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体用和融,色空不二的道理。

 

要知道若色异于空者,则失了妙体,空异于色者,则失了妙用;色空不相即者,则体用隔碍,不能圆融。当在色时能够随缘不变,处空时能够不变随缘;虽用色而能忘色,证空而能忘空,自无离色觅空和执空废色之毛病的发生。于是则与实相般若相应矣!因此故详明三种观法。总之,历无法时则名为空,历有法时则名为假,历二边(空假)不住时则名为中。始终心要说:‘真谛者泯一切法(空观),俗谛者立一切法(假观),中谛者统一切法(中观)’(就性德之理而言,谓之三谛;就修德之智而言,为之三观)。若无空观则何显法身之本体,怎能脱俗入道;若无假观则何显法身之妙用,怎能入世度生;若无中观则何显法身的体用不二,焉能去二边相,而证圆满的中道。大矣哉!三观不可得而思议也!

 

上来初说色不异空,是破凡夫著有之我执,当修空观。次说空不异色,是破二乘著空之法执,当修假观。虽然说了色空不离不异的道理,尤恐其不能圆融相即,故后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中道妙理,以破权教菩萨的空假二边之执,令其修中观。这色不异空等的道理很深奥,我来说一个譬喻比较容易明白。

 

比方有人依金制器(金喻真空器喻色),则有钗簪或手环,颈炼等的差别器相出现,虽形式宛然,实则没有自体,这是怎样说?因为它们一离了金的本身,就不成立了。可是相虽是假,体即是金。基于此点,则非仅不能废金而别求器之存在,同时也不必毁诸器而别寻金的本体,当即器见金,即金是器。要在能认识金之平等相,不去取著器的差别相,则器器皆金,自无金器的颠倒是非之发生。今会通之,所谓:器不异金(器无自体依金成故),金不异器(金为器之本体故),器即是金(器既依金而成,当体即金),金即是器(金既为器所依即是器之本体)。亦可取波水喻之:波喻色,水喻空。波浪依水而成,当体即水,则波不异水;水为波之体,全相是水,则水不异波。如是波即是水,水即是波。既知波浪即水,则不必拨波觅水;水即是波,则不致昧水逐波。一旦风息波平全体是水,就是未平时亦莫不当体即水。知道这种道理,则色空和融而不隔碍,相即而不相离了(水遇风则起浪,心应缘即生色,波浪是幻相起灭无常;水是本体乃湛然不变。波浪虽幻而当体即水。色心的道理推例可知)。

 

众生迷真执妄,似昧水逐波,所以随业轮转于六道而不息;诸佛菩萨了妄即真,似知波是水,所以应缘示生于十界而无碍。

 

现在不厌麻烦,再作一最切近而浅显的说明:色即物质,空指精神。物质不能离开精神的主体——色不异空;精神亦不能离开物质的作用——空不异色;物质‘是’精神的使用品——色即是空,精神‘是’物质的统御者——空即是色。此则怎样可以分离而失去联络呢?须知,缺了物质即失去现实的作用,缺了精神即失去思想的活动。所谓物质和精神两者都要做到周密备至才为圆满的。固不能偏重于外在的物质生活方面,而轻弃精神思想不顾,同时也不能偏重内在的精神思想方面,而轻弃物质而不用。光靠物质生活,或仅以精神思想要在社会活动著,是绝对不可能!又肉体没有精神的维持则失了主宰;精神没有肉体的供役则缺了运用。肉体和精神是很有密切关系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道理,就是这样。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前是约观身方面说,现在是约观心方面说。五蕴中先举色蕴为例,其余的四蕴亦莫不一一皆如色蕴之虚妄不实,当体皆空。不过色蕴是物质的现象,行等四蕴是心理的现象;虽然性质不同,其缘起性空是一样的。因为行等四蕴,根本亦藉众缘——六根,六尘和合而成,本无自体,一一皆不异空,皆即是空;故曰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详言之,即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三蕴类此可知。至于观法也像破色蕴时例之就是。

 

【合释】啊!舍利弗!依空幻起底物质现象(色)是不异空的,为物质现象作本体底空是不异色的;那末,物质的本体就是空,空的现象就是物质。丁初遣执竟。

 

丁二:显性(上文明观法以遣诸执,今欲破妄相,先显实相)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分释】上文指示色空不二的道理是遣除诸执,今更进一步直显诸法性体;故重呼舍利子而告之曰:是诸法空相‘是’作此字解,乃指法词。‘诸法’即前五蕴,及后之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等。‘空相’就是真空实相;意谓此色受想行识的五蕴等诸法,皆是真如缘起的一种现象,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故曰是诸法空相。

 

实相理体真常不变——非可以作之使其生,坏之使其灭;又非由般若照见然后始有谓之生(本来不生故),亦非般若未照见前则无谓之灭(本来不灭);故云不生不灭。实相理体本自空寂——非可以染之使其垢,治之使其净;又虽被恶缘所染性本不垢,虽为善缘所熏性未尝净;故云不垢不净。实相理体本自圆满——非可以加之使其增,损之使其减;又非修般若时豁破无明实相显现谓之增(实相本自不增故),亦非未修般若时被无明所障蔽迷而不觉谓之减(实相本不减故),故云不增不减。换句话说:实相之理体,因不变故——色现时,身生不随之而生,色灭时,身死不随之而灭。因空寂故——凡夫染于有漏恶法,不随之而垢,圣人熏于无漏善法,不因之而净。因圆满故——众生迷之并不见其减,诸佛证之亦不见其增。妙哉实相!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如;生佛一体,凡圣无差。所谓象现非生(不生),缘尽非灭(不灭);随流不染(不垢),出障非净(不净);惑断不减,德满不增;这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道理。

 

良以真空实相绝待平等,于中本无生灭、垢净等相可言,只因众生迷昧,妄生计度执著,故有这些虚妄之相的发现——缘聚妄见为生,缘散妄见为灭(凡夫生此死彼六道轮回妄见生灭);随恶缘之染虚妄名垢,随善缘之熏虚妄名净;悟时妄计为增,迷时妄计为减。今用般若空观照之则见真谛理,即不生;用假观照之则见俗谛理,即不灭;用中观照之则见中谛理,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和不增不减例之可知。这些道理很深奥,我来说个比喻:

 

‘不生不灭’,如电球投于电则光谓之生,而电亦不见其生,弃之则暗谓之灭,而电亦不见其灭;光暗虽有生灭,而电唯是一体,本无生灭。‘不垢不净’,如日光照于污泥,终不随之而垢,照于澄潭,亦不因之而清;水有清浊,而日光唯是一体,本无垢净。‘不增不减’,如掘地取空,楞严经云:‘掘地一尺,即有一尺虚空,掘地一丈,即有一丈虚空’。盖掘时空生而不见虚空之增,塞时空灭亦不见虚空之减;地有空塞,而虚空唯是一体,本无增减。真空实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道理亦复如是。

 

复次当知,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凡夫所迷之法;四谛,十二因缘,智得,是出世圣者所修之法。‘生灭’指‘蕴入处界’;‘垢净’指‘谛’,‘缘’;‘增减’指‘智得’。因众生迷真逐妄故有生灭。十二因缘的‘流转门’是属苦集二谛,为世间因果是‘垢’;‘还灭门’属道灭二谛,为出世间因果是‘净’。菩萨修行其证道时为增,断惑时为减。

 

今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正明实相的理体本无凡圣修证、因果等事可言,直显般若真空——脱落诸见,泯绝群情。

 

【合释】啊!舍利弗!这些五蕴等一切诸法,它的现象虽然是假,然而它的本体就是真空实相,本来没有所谓缘聚为生,和缘尽为灭;也没有出障为净,随流为垢;悟时为增,迷时为减等的虚妄之相。所以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丁二显性竟。

 

                                  ┌己初对迷心重者破五蕴

       ┌戊初破凡夫我相分三┼己二对迷色重者破十二入

丁三:破妄分三┼戊二破二乘法相  └己三对心色并迷者破十八界

       └戊三破权教菩萨法相

 

今初:对迷心重者破五蕴(上文显实相—是明真空实相之理体,今文破妄相—是明理性中本无色等虚妄之法)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此破相文共有三科,专为破凡夫及二乘人之迷我法二相而施设的。先破凡夫著五蕴之我相,凡夫所执我相,不出色、心二种。迷心则著思著想,执缘影虚妄以为心;迷色则著身著物,执四大幻质为实我,执万有假象为实法;自无始来,未肯暂舍。因其所迷各殊,遂使法有开合不同——有迷心重而迷色轻者,有迷色重而迷心轻者,或心色并迷者,佛心慈悲,佛智鉴机,以善巧方便,乃因人而施教:对于迷心偏重而迷色者轻,则为说五蕴之法——合色法为一——色蕴,开心法为四——受想行识;此合色开心之法。若对迷色偏重而迷心轻者,则为说十二入,合心法为一个半——意根一,法境半分,开色法为十个半——五根、五境、及法境之半分,此谓合心开色之法。若对心色并迷者,则为说十八界,开色法为十个半,开心法为七个半——识六,意根一,法境半分,此谓心色俱开之法。)

 

【分释】是故空中,此四字当连贯到无智无得句。‘是故’二字乃承上起下之词,谓承上文诸法空相,起下文无色,无受、想、行、识;乃至无智亦无得。‘空中’谓真空实相之中。无色等的‘无’字就是空的意思。蕴空的道理已如上述。

 

前照见五蕴皆空,是约五蕴本身虚妄而言,今是就真空实相理性中,本无此等虚妄之相而说,非重复也。

 

这是对于迷心偏重,迷色轻者而说的,故合‘眼耳鼻舌身’为色蕴一,开‘意’为受想行识四蕴。 己初破五蕴竟。

 

己二:对迷色重迷心轻者破十二入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此破十二入也。六根为内六入,六尘为外六入,合之为十二入。入是涉入之义,谓根能涉尘,尘能入根,根尘互相涉入而生识,并且为识之所入也。又名十二处(旧译为入,新译为处,处是依托的意思,是说识乃依托六根六尘而生的)。换句话说,六根六尘为识的所生处。六根为所依,六尘为所缘。

 

【分释】眼、耳、鼻、舌、身、意 此为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根是能生义(犹草木之根能生枝干也),谓眼等六根能生眼等六识——眼根对色境即生眼识……意根对法境即生意识,故以根称之。

 

眼有缘色的作用,根专司视之器官;耳有缘声的作用,根专司听之器官;鼻有缘香的作用,根专司嗅之器官;舌有缘味的作用,根专司尝之器官;身有接触的作用,并为眼等诸根所依的总机关,根即专司动作之器官;意有知觉的作用,根即专司思虑之器官。前五根为四大所成是属物质的;后一根为心所依之根是属精神的。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则以八识中的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此六根若依生理学的名词来说,在体质方面谓之:目、耳、鼻、舌、皮肤、脑筋。就作用方面则谓之:视官——眼根,听官——耳根,嗅官——鼻根,味官——舌根,触官——身根,以及心理学的感官——意根(官,职也,此六者各有其职司——眼司视,耳司闻……)。

 

又此六者有扶尘根和净色根的不同。扶尘根,或作浮尘根,乃父母所生的,是外现之形状,体粗而浊,但有形质,全无知觉。经中所谓: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意如幽室见。因为它能扶助正根——净色根之作用,故名扶尘。又此眼等六根乃虚浮不实之法,故以浮尘名之;有损坏故。此浮尘根为所依,于中别有能依的净色根,又名胜义根,此为正根——乃眼耳鼻舌身等六浮尘根之实体,有发识取境的功能,胜于浮尘,故曰胜义。又因清净四大所成,故以净色称之。此根隐于内部,体细而净,犹如琉璃,非肉眼所能见,要是天眼则能见之;仿彿如生理学家之神经细胞。此眼等六种净色根,若就生理学名词来说:即视神经——听神经——嗅神经——味神经——触神经——感神经(这不过一种比喻,似是而非,不可当为正确)。

 

如上所说,眼的扶尘根,就是眼球,眼的胜义根,就是视神经,但光有胜义根——视神经,而没有浮尘根——眼球,则像盲人一样,或者光有浮尘根,而没有胜义根同样不能发生作用。必须扶尘根与胜义根二者俱备,我们的眼睛,才能发生作用的。其他耳等诸根也是一样的。

 

色、声、香、味、触、法,此为六尘。尘有染污、动摇二义:一、此六种能染污真心,故以六尘称之。二、此六尘常在生灭变动,即摇动义。六尘亦名六境,因色等六法,为眼等六根所对象的东西——境。前色等五尘是生理的对象,属色法;后法尘是精神的对象,属心所法。因为是六根所缘的六种境界,故名六境:

 

‘色境’,眼所见的一切对象——青黄赤白,长短方圆,乃至男女形貌。‘声境’,耳所闻的一切对象——琴瑟,管弦,环佩,歌咏,乃至男女声音。‘香境’,鼻所嗅的一切对象——龙麝,栴檀,沉香,脂粉,乃至男女身分之香。‘味境’,舌所尝的一切对象——甘甜,咸淡,酸辛,苦辣,乃至一切饮食美味。‘触境’,身所觉触的一切对象——冷暖,滑涩,轻重,柔软(如妙衣上服之触受),乃至男女肉体接触。‘法境’,意所缘的一切对象——五尘落射影子——过去一切事物的幻影。(此六尘境,于每境之中都具有‘可意’‘不可意’二种,以及‘俱生’‘和合’‘变异’三种。即所谓可意色,不可意色,可意声,不可意声,乃至可意法,不可意法。例如丑陋之境,见之令人讨厌者,此谓不可意色,美好之境,见之则生欢喜,此谓可意色。又欢乐之声闻之适意,此谓可意声。愁苦之声,闻之生恼此谓不可意声。香味触法例之可知。至于俱生、和合、变异——例如栴檀沉香等,它的香气是与生俱来(本来就有的),这叫俱生香。由物与物和合经人工制作而成的香,如香水等,这叫和合香。由物质变异而生的如果类成熟时所增加的香,这叫变异香。又如甘蔗之甜,黄莲之苦,这都是随其本性而然的,谓之俱生味。由多味和合而成的,如烹调之味,谓之和合味。由随时所变生之味,如瓜熟而甜,姜老而辛,谓之变异味。余者例此可知。

 

前五境(色声香味触)的道理容易明白,唯此法境较难了解,今更略为说明:例如昨天,或数个月前见一喜欢之物,或听一悦耳之言,事虽过去而内心(意根)常在想像著这些过去事迹(幻影),这些幻影叫做法境,亦名法尘。

 

要知道此十二处各各皆可称法,何故独举第六境名法处(法尘)耶?因为前五境乃各有所囿,是有限的,唯意一根所对立之境,乃遍摄一切法,是无限的,故特以法处名之。又此六境,亦名六贼。因其色等六境,以眼等六根为媒,常能劫掠自己本具的一切功德法财故。涅槃经云:‘菩萨摩诃萨,对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劫一切善法故’。

 

无眼耳等的无字,有两种说法:一、离因缘假合之外,眼等六根各无自性,色等六尘不能建立。二、谓眼等六根,对于色等六尘,于中不起妄念分别自无根尘虚妄的一切作业(眼不贪色,耳不贪声……)故曰无。须知此眼等六根和色等六尘,皆是真空实相中的一种虚妄现象,没有实体,我人如能悟妄本空,融相归性。相既无体,性自空寂,还有甚么六根六尘之可言呢?故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大般若经云:‘眼处但有名,乃至法处但有名,眼处空,乃至法处空’,即此意也。

 

以上是对于迷色偏重而迷心轻者所说的,故开眼、耳、鼻、舌、身五根,并色、声、香、味、触五尘,及法尘中之无表色半分,共十个半为色法;合意根,及法尘中之心所法半分,共一个半为心法。  己二破十二入竟。

 

   ┌眼入┐

   │耳入│

十∥合│鼻入├────五根为内色┐

 ∥ │舌入│ 色入┐         

二∥心│身入┘ 声入│     ├十入,并法入半分—属色—迷色重故开为十入半。

 ∥ ┤      香入├五尘为外色┘

入∥开│       味入│

 ∥ │      触入┘

表∥色│        法入┬无表色—意识所缘境,是无见无对色,以其不能表示故,少分属心。

   │          └心所法—六识心王各有心所相应而起,是心所法,少分属色。

   └意入—────意识心王,及法入少分—属心—迷心轻故合为一入半。

 

己三:对色心并迷者破十八界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预释】此破十八界也,即于六根、六尘之外,更加六识合计三六成十八界。‘界’,是界限义。因此根尘识三六十八法,各有界限不混。所谓六根有六根的界限,六尘有六尘的界限,六识有六识的界限。若详细来说,眼根有眼根的界限,乃至意根有意根的界限;色尘有色尘的界限,乃至法尘有法尘的界限;眼识有眼识的界限,乃至意识有意识的界限。如眼根以色尘为界,耳根以声尘为界……意根以法尘为界。又色但为眼所缘,不能越色有见;声但为耳所缘,不能越声有闻……法但为意所缘,不能越法有想。色尘以眼根为界,声尘以耳根为界……法尘以意根为界。因眼所见唯色,非声香味等能为所见者;耳所闻唯声,非色味触等能为所闻者……又眼识必依眼根而发,余根不能。而眼根除发眼识之外,亦不能另发耳鼻舌等识(此约凡夫迷方面说,所谓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其他推之皆然。总之色为眼所缘之界,眼为色所入之界,合眼根色尘则为眼识所发之界。耳鼻舌身意例此可知。又色境在外为外界,眼根在内为内界,识生其中为中界。因各各界限不同,故以十八界名之。复次‘界’含有:‘作用’和‘保持’二义。如眼为能见,色为所见,眼识为能了,这是作用的界限。又因有界限故,能保持自相不失,如我们中国有一千一百六十余万方公里的国土,如果没有界限,则失去了中国的自相了。十八界的道理亦复如是;如果失了界限则无所谓六根、六尘、六识了。

 

【分释】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乃至’二字是文章的一种省略法,没有把十八界的名称一一说出,但举最初之眼界,以及最后之意识界,那中间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之五根;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之六尘;以及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之五识等的十六界以‘乃至’二字把它省略了。

 

能见之根名为眼界,能闻之根名为耳界,乃至能觉知之根名为意界。所见之境名为色界,所闻之境名为声界,乃至所想像之境名为法界。了别色境名眼识界,了别声境名耳识界,乃至了别法境名意识界;合拢来谓之十八界。六根六尘的内容上面已经讲过,现在来略说六识内容:

 

眼根为所依,色境为所缘以生了别为其用,叫做眼识;耳根为所依,声境为所缘以生了别为其用,叫做耳识;乃至意根(意根即第七识,专执第八识见分为我,而成我执,由我执发生意识,而见万法,故六识以七识为根)为所依,法境为所缘广起分别计度为其用,叫做意识。总之依眼根所生之识为眼识,乃至依意根所生之识为意识(此皆从所依得名)。眼识以了别色境为它的作用,乃至身识以了别触境为它的作用,意识以了别法境为它的作用。前五识所依的是物质性的色根,第六识所依的是精神性的心根。

 

严格的说:前五识的功能是直觉,只能各缘一境(如眼识缘花时则不能缘鸟),全无筹量分别之心,并且但缘现在,不缘过去、未来。第六识的功能是分别计度,且能回忆过去,预想未来,此为众生造业之良媒也。

 

眼等六识若依生理学的名词来说,就是:视觉——眼识,听觉——耳识,嗅觉——鼻识,味觉——舌识,触觉——身识,知觉——意识。前五识相当于心理学之‘感觉’——见色闻香只知是色、是香,不起第二念。第六意识相当于心理学之‘知觉’——不但知是色、是香,能更进一步,知其是花之色,是花之香及其他。

 

前十二入有的属色,有的属心,唯此六识,概属心法。总之识依于根而发生了别,根依于识而发生作用,尘为根识所作用所了别。又六境是六根所缘,为六识所认识的对象;六根是能缘六尘,为六识所生起的处所;六识是依六根所生,为了别六境的功能。根尘识这三者,有相依为命的密切关系,如缺了一者,则对于一切事物就不能发生活动——作用。因此,根境识三,必须相应一致方能发生种种作用。根与境相接,如没有识与他们——根境的联络,那物质与精神是不能发生任何作用的。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六根六境虚妄不实的道理已如上说。以其所依之根尘既空,而能依之识心自无。所谓内既亡六根,外亡六尘,中亡六识,三者俱空则灵光独耀,内外中间融归一性——真空实相!那么,十八界虚妄之法当在何处?故曰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楞严经云:‘根尘脱粘,识无所寄,根尘无体,识性元空’。又云:‘若有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十方虚空尚且消殒,何况蕴入处界呢?须知此等妄相,皆由凡夫心生颠倒执著而有,吾人果能不被所迷,了妄即真,全相皆性,则法法当体即是真空实相,还有什么五蕴等的这些幻相可言。于是则转五蕴为三德,转十二入为二相(智相,用相。转六根为智相,转六尘为用相),转八识为四智。六祖惠能说:‘识本是智,更不须转,只是悟得八识自性清净,当体便是大圆镜智。’识得此理,则蕴入处界,本极圆妙,根根尘尘无非自性中普光明智。奈因众生迷昧,妄生执著,故不得不破耳。

 

总上来说:这些蕴入处界的虚妄之法,皆是迷真幻现的一种缘起假相,它的本体是空的,不过凡夫痴迷认为实法,菩萨用般若妙智观之,了知真空实相的理体上,本无此等虚妄之法,故一一无之。当知,若就事方面,则此蕴入处界,乃迷情虚妄之法,是苦本,是无常,是无我,故当极力破除。真空实相,乃真实究竟之理,是常、乐、我、净,故当彻底证得。所谓若不空掉诸法虚妄,何处觅得真空实相,此乃方便义也。若就理性方面,即从一切法本性中而融观一切,则虚妄相中全体皆真,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实无少法可破(即一切法),亦无少法可得(离一切相),一切不坏不失,无得无证,法法即实相,法法皆真空,此乃真实义也。

 

以上是对于色心并迷者而说的,故开六根的眼、耳、鼻、舌、身五界,六尘的色、声、香、味、触五界,以及法尘中的无表色半界,为十界半,属色法。开六识的眼识……意识六界,以及法尘中的心所法半界,并意根一界为七界半,属心法。总共十八界,成三科法门,各随众生根性,任修一法,即能悟入,所谓一悟一切悟。

 

【合释】照上面所说——‘是诸法空相’的道理看来,便知道真空实相的理体上,本来清净空寂,于中没有色受想行识之五蕴,和眼等六根,色等六尘,以及眼识界等六识的虚妄之法,故曰无色……无意识界。  己三对色心并迷者破十八界竟(戊初破凡夫我相文至此完)。

 

                ┌──────────五根内色┐

十∥︵ 眼┐  │眼┐    色┐          ├色法┬迷色重开为十界及法尘中无表色之半界

 ∥色 耳│  │耳│    声│       │  └为十界半。

八∥心 鼻├根界┘鼻├识界┐香├尘界─五尘外色┘     

 ∥俱 舌│   舌│  │味│

界∥开 身┘   身│  │触│

 ∥︶ 意 根界 意┘  │法┘尘界┬心所法

表∥           │    └无表色

                          └心王─心法┬迷心重故开心为六界及法尘中心所法之半界并意根为七

                                      └界半。

 

戊二:破二乘法相─分二─己初 破缘觉十二因缘法。己二 破声闻四谛法。

 

己初:破缘觉十二因缘法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预释】此空十二因缘也。何谓因缘?因是亲因,如种子,为能生之种;缘是助缘,如雨露人工等,为助生之机。亦可说,事的起源为因,中间助成为缘。共有十二支: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此为一切众生涉历三界轮回六道的一种由来。

 

二乘人虽破了我执,而法执尚存,因为实相门中若有一法未亡,都是虚妄所在,未能彻证真空圆融之理,所以亦要破之。此十二因缘乃缘觉所修之法。梵语辟支迦罗,又名辟支佛。‘辟支’译为因缘,‘佛’译为觉,合言应云因缘觉,略称缘觉,又名独觉。通常的解释,说是生于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法而悟道者谓之缘觉,其实不一定生有佛世,禀佛因缘法而悟道的才称为缘觉,就是生无佛世,但蒙善知识的开示,或自己阅读经典由因缘而入道的均可称为缘觉圣者!否则生于佛前佛后的众生,那就永无成就缘觉圣者的可能了。若生无佛世,或在佛未传教的地方,没有禀受世尊的教法,或善知识的开示,独宿孤峰,或随处任缘,以宿世善根,能够锝物悟道,所谓:‘秋观黄叶落,春锝百花开,看物变以悟无常,感时迁而入真道’。如是观察因缘生灭的道理,独自觉悟解脱者叫做独觉——虽同为因缘悟道,唯其无受佛及善知识开示故。其实也不一定生无佛世入道者为独觉,就是佛在世时,因没有机会亲闻世尊说法,而能独自观察因缘锝物悟道者,何尝不是独觉之类,否则此类圣者在佛世时,终没有他的地位了。似此实有违背佛法平等圆融没有专制和偏狭思想的宗旨了,同时也不能表示佛教的特长所在——人人都有自觉的可能。总之修十二因缘法,觉悟无生之理而证圣果者,名为缘觉。此为小乘辟支佛果。

 

【分释】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文顺序应云:无无明,乃至无老死为一句。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为一句。‘无’,作空字解(谓无明空,乃至老死空)。‘尽’,作灭字讲。‘乃至’二字是超略词,谓于十二支但举最初之‘无明’与最后的‘老死’二支,略去中间的‘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十支。此十二因缘,亦名十二缘起,十二重城,十二荆棘,十二连环,各有其义,避烦不述。按十二因缘有流转门,和还灭门二种:流转门是说明轮回生死之相状,乃由迷而成凡,是苦因苦果。还灭门是指示解脱生死的法门,乃由悟而入圣,是乐因乐果。

 

何谓流转门?这是一种譬喻:凡夫生死无尽,犹如水的‘流’动不息,车轮的旋‘转’无停一样,故以流转门称之;此乃六道凡夫生死之法。何谓还灭门?即‘灭’除烦恼生死,‘还’归涅槃真性,故以还灭门称之;此为三乘圣者解脱之法。

 

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有缘生,生缘老死;此为流转门,是顺观十二因缘,属染缘起。无明灭(尽)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此为还灭门,是逆观十二因缘,属净缘起。在要讲流转门以前,当先把十二因缘的名义略释一下:

 

无明,就是不明(体即是痴,迷昧为性),乃一切烦恼的总称。由最初一念妄动障蔽本觉妙明,于真空实相理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著,此谓无明。要之无明就是迷惑心,到底迷个什么?迷了我法二种空理。众生不了五蕴幻化不实,妄执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是为我执无明;不了诸法缘生无性之理,妄执万有现象为实法,是为法执无明。所谓内执根身以为我,外执器界以为法。迷了我法二空的真理所以叫做无明;此为迷真所起的一念不觉。【按无明有根本无明和枝末无明两种:不明理性之空谓之迷理无明(不知真空实相离相之理)—根本。不明事相之假谓之迷事无明(妄见万法为实有)—枝末。迷理无明,指一念妄觉障于中道实相之理,使之不能显发;迷事无明,指见思烦恼障生死之事,使之不能出离。凡夫不明真谛理,著于邪见名为见思无明;二乘不明俗谛理,著于空寂名为尘沙无明;权教菩萨不明中谛理,著于二边名为根本无明。总之迷真谓之根本无明,起妄谓之枝末无明。】

 

行是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

 

识就是业识——第八识(是人生的总报主)。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于有缘父母,当其交媾时,四周黑暗,唯见一幕淫剧,于明相(淫光)发现处,神识聪利,刹那即到父母身边,那时昏昏迷迷,忽起一念爱心(男的则爱母憎父,女的则爱父憎母),流爱为种,纳识为胎(流一念爱欲心为受生种子,于父精母血之中而成胞胎,将此神识处于臭秽胎狱之中)。啊!惨了!生死的祸根将此演成,一切众苦跟在后面而来!此为投胎最初第一念(止观云:初托胎时名歌罗逻,此时即具三事:一命,二暖,三识。是中以报风为命,精血不臭不烂为暖,活动为识。此时便随母气息上下出入,名为识位)。

 

名色,名指心识(即神识初投胎时之谓),色指形体(即父精母血混成之肉团)。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揽父母赤白二渧而成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此为胎中精神物质初备之相)。因为初投胎时,六根未成,识心不能显发其了别功能,但有心的名称,没有心的作用,所以不称为心,只称为‘名’;初投胎时,形体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称身,故但称‘色’。此为婴胎初凝还没有完成六根的一个阶段(人生在胎内生育之次第分为五位:第一七日名羯罗蓝位,又云歌罗逻,译为凝滑,或云杂秽——父母之精血初和合而成的一团凝滑之秽物。第二七日为頞部昙位,译为疱,经二七日渐渐增长而成为疮疤之形。第三七日名闭尸位,译为软肉,经三七日渐成软肉之质。第四七日名为羯南位,译为坚肉,经四七日渐成坚固之肉。第五七日名钵罗奢位,译为肢节,又名形位,自神识投胎后至五个七日生诸根形,四肢差别,以上皆属名色位所摄。自此以往,乃至出胎后亦有五位:一、婴儿位,二、童子位,三、少年位,四、中年位,五、老年位)。

 

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自第五七日形位后,渐具根相,至第六七日名发毛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初成。从名色,六入至出胎,中间总有三十八个七日皆属胎中位)。此为有情一生自用之自体。

 

触即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当小孩二三岁时,天真纯朴,六根对境但起单纯之知觉,没有憎爱的分别。此为六根交际一切外境的一种作用。

 

受即领受(领受所触之境)。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当四五岁至十岁时年纪稍长,知识渐开,知道接受一切境界,对于饮食衣服玩具等,都有所求,且能分别好丑,唯不生贪爱之心耳。此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

 

爱即贪爱。于所对境,能起贪爱。当十一二岁至十八九岁时,年将成人欲望既开,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著,唯尚未广遍追求(文中虽单举爱字,其实亦含有憎字在内,所谓遇顺境时则起贪恋之心,遇逆境时则起憎恶之心)。此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取即妄取,追取。二十岁后贪欲转盛,于一切境,广为追取(文中虽单举取字,实则亦含有舍字在内,所谓:遇可爱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前之无明是过去惑,今爱取二支为现在惑,同时又为未来因)。

 

有即业。有因有果之谓,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业力牵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换句话说:由爱取二者所驱使,而去造作种种有漏之业,以感未来生死之果报。果报的范围虽广,要之不出‘依正’二报。‘依报’即是欲有(欲界),色有(色界),无色有(无色界)。‘正报’即是本有(现在之身),中有(中阴身,此身已死,后身未成,于此中间所受化身谓之中阴身),后有(后世受生之身)。‘欲’等三有为受生处之依报,‘本’等三有为所受身之正报(前‘行’指过去业,今‘有’指现在业,虽属现在却为未来生死苦果之因)。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

 

生即受生。以现在所造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在四生六道中受生(此‘生’之一支通因通果,若对前之爱取有三支而言,则属未来受生之果,若对后之老死一支而言,则属未来感果之因)。此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

 

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既有生就不能不死,则四大幻躯自然从少至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如燃香相似的渐渐消殒;要想永生不死,常壮不老是绝对不可能的!(老死本来二事,何故合为一支?因为老不一定有的,如一般夭殇者则不历此阶段,故与死合为一支。)此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总之无明是无始一念不觉障蔽真心的一种虚妄(过去惑);行是依无明妄惑所造的一切业因(过去业);识是依所造业而受现世投胎之第八阿赖耶识(业报主);名色是神识依父母精血,心身渐次发育的一种状态(约初受胎时言);六入是在母胎中六根初成的名称(约住胎言);触是六根与六境接触不起憎爱的一种作用(约出胎后言);受是对境分别苦乐的一种感觉(五六岁后的作用);爱是对境生起的一种欲望(十四五岁后的作用);取是广求五欲的一种作业(二十岁后的作用);有是由贪爱而造作的一种业力(作业成就);生是依著所造的业力去受报投生的一种事实(依业受报);老死是由无常转变根败身亡的一种现相(生命结果)。也可说:‘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总头目;‘行’是生死的创业者;‘识’是生死的责任者;‘名色’、‘六入’是生死的业报身;‘触、受、爱、取’是生死的犯罪者;‘有’是生死的承罪者;‘生、老死’是生死的受刑者。十二因缘的名义大约就是这样。

 

现在要来讲流转的意思:为了‘无明’不觉的愚昧性所使,迷于声色货利之中,处处颠倒取著,因而做出一切不合理的‘行’为来;此则因无明而引起一切作业——行,故曰无明缘行(缘是生起和引起的意思)。杂集论云:‘无明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得愚痴故,二、与行作缘’。有了过去所造业因——行——牵识(业识)受报,此则因行而引起业识的投胎,故曰行缘识。杂集论云:‘行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诸趣中种种差别,二、与识作缘’。有了业识托胎,自然组成形体,此则因业识而引起名色的成立,故曰识缘名色。杂集论云:‘识有二种业,一、持有情所有业缚,二、与名色作缘’。有了名色,自然渐备六根,此则因名色而引起六入的构成,故曰名色缘六入。杂集论云:‘名色有二种业,一、能摄诸有情自体,二、与六入作缘’。有了六根,自然能与一切外境接触,此则因六入而引起接触的作用,故曰六入缘触。杂集论云:‘六入有二种业,一、摄诸有情自体圆满,二、与触作缘’。既有了接触。自然对顺境为乐受,对违境为苦受,此则因触而引起苦乐的感觉(受),故曰触缘受。杂集论云:‘触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所受用境界流转,二、与受作缘’。既有了苦乐的感觉,自然乐则生爱,苦则生憎,此则因受而引起贪爱的情绪,故曰受缘爱。杂集论云:‘受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所受用生果流转,二、与爱作缘’。既有了贪爱,因而开展欲心,广为追求妄取,此则因贪爱而引起妄取的活动,故曰爱缘取。杂集论云:‘爱有二种业,一、引诸有情流转生死,二、与取作缘’。既有了妄取,自然广为造作,而受业力的支配,此则因取而引起业有的规定,故曰取缘有。杂集论云:‘取有二种业,一、为取后有,令诸有情发有取识,二、与有作缘’。既有了现在业因,必受未来果报——六道受生,此则因有而引起带业受生,故曰有缘生。杂集论云:‘有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后有现前,二、与生作缘’。既有了生命,自然由老至死,于中免不了一切忧悲苦恼,此则因生而引起老死的结果,故曰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杂集论云:‘生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名色、六入、触、受、次第生起,二、与老死作缘’。至于‘老死’二者,杂集论亦有解释。彼云:‘老死有二种业,一、数令有情时分变异,坏少盛故(老),二、数令有情寿命变异,坏寿命故(死)’。

 

总之前者生起后者续之,故曰‘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此十二支要之不出惑、业、苦三道,及因果律。先明因果:

 

按无明与行二者为过去因,是能引之业因(能成就现在识名色等五支果故,吾人一生之由来皆为此二因耳)。识、名色、六入、触、受,此五者为现在果,是所引之业果(依过去无明与行二因所感,故望前过去二因是为现在之果,此乃我人现实身心活动的过程);此为过现二重因果也。爱、取、有此三者为现在因,是能生之苦因(我人一生之所作业,皆生于此爱、取二支,以此二者所造之业为因,因必有果,故望后之生、老死二支是为现在之因)。生、老死二者为未来果,是所生之苦果(此二者皆由爱、取、有三因之所感,故望现在之三因,则又为未来之果);此为现未二重因果也。所谓由过去无明与行二支因,招感识、名色、六入、触、受的现在五支果。复由现在的爱、取、有三支因,招感未来的生、老死二支果。前因今果,今因后果。如是辗转依因再感果,果上再造因,因果不昧,前后相继不断,生死轮回无尽。

 

其次来说不出惑、业、苦的意思——颂曰:无明爱取三‘烦恼’(烦恼即惑),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共成一‘苦’道。这是说无明和爱取这三支属于烦恼道(无明为过去惑,是由惑发业;爱取为现在惑,是依惑造业)。行和有这二支是属业道(行是过去业;有是现在业)。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这七支是属于苦道的。‘惑业苦’三道为一切有情轮回生死的一大纲领。所谓依过去世的‘无明’(惑)‘行’(业)二惑业,招感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苦道;复由现在世之‘苦道’(识、名色、六入、触、受),再生现在世之‘惑’(爱取)‘业’(有);依现在世之惑业——爱取有,再受未来世的苦道——生、老死;依未来世之苦道再生未来世之惑业。现在之惑业既由现在之苦道而生,则过去之惑业亦从过去之苦道而生;现在之苦道既生现在之惑业,则未来之苦道亦生未来之惑业。从上溯之则过去之惑业更从过去之苦道而来,往下趁之则未来之苦道更生未来之惑业;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如是依惑造业,由业引生苦道,依苦道,再起惑,再造业,再感苦。惑业苦三成为螺旋式——没有穷尽的生死轮回,故曰流转门。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一直在这惑业苦的轨道上兜圈子——跳不出轮回。辟支佛观察到这点,心生畏惧,厌生死苦,遂用般若生空智断除惑业,于无限生死延续中获到解脱而证涅槃(灭苦)。

 

上来把流转门的道理大约讲完,现在要来谈谈还灭门了。

 

当先检讨一下生死的根源。人生怎样有忧悲苦恼,到底从何而来?是由无常转变的老死而来的(人生最悲哀而痛苦者就是老死);它——老死又从何而来呢?是从投生来做人而有的(因有了生的生命自然有结束生命的老死);何故要来投生?由所作而规定了的业‘有’牵引而来的(既有业因当然要依业受报而来投生,所谓负债须偿);有又从何而来?是由妄取而来的(因为有了妄取才会去妄造有的业因);为什么要去取呢?是被贪爱心所驱使的(如没有贪爱就不去取);爱又从何而来?是从领受而来的(如不去领受则贪爱从何而起);受又从何而来?是从六根接触六境而来的(根不接境自然没有领受);触又从何而来?是从六入而来的(没有六根怎能去接触尘境);六入又从何而来?是从名色而来的(没有心物和合的名色,怎能成就六入的作用);名色又从何而来?是由阿赖耶识去投胎而有的(若无业识揽父精母血而成胎怎有名色的成立);业‘识’又从何而来?是由各人‘行’为上所造出来的业,识被业牵而入胎(正如凭罪状而入狱,若无业力自然不会牵识受报而投胎);行又从何而来?是由无明的迷惑心所驱使去妄作胡为而成业‘行’(心不迷惑自然不会妄作胡为)。

 

反过来说怎样才能没有‘老死’忧悲苦恼呢?当不去受‘生’;要不受‘生’,当不‘造业’——有;要没‘有’业,当不妄‘取’;要不妄‘取’,当不妄为贪‘爱’;要不贪‘爱’,当不妄为领‘受’;要不‘受’,当不妄为接‘触’;要不‘触’,当勿妄用‘六根’(六入),要无‘六入’,当勿产生‘名色’;要无‘名色’,当空业‘识’;要空业‘识’,当不妄作——‘行’;要不妄作,当破‘无明’;无明一破则生死自休。

 

到此可就明白了,生死的根源原来就是这个——无明!那么,想求解脱生死,当先断无明为下手功夫,犹如擒贼必先捣其巢而擒其王方能克尽全功,这是一种最恰当的譬喻。然而问题又来了,到底要怎样才能灭除无明?当用般若观照功夫,观察无明无性,当体即空。因为无明是我人真心上的一种虚妄,凡夫不觉被其所迷,菩萨智悟了知是幻。这种道理,当举一喻,比较易懂。就拿‘空华’来说,空本无华,而病眼人则妄见为有,净眼人则唯见澄空(空喻真心,华喻无明,病眼人喻凡夫,净眼人喻菩萨,唯见澄空喻无明当体即空)。能了悟到这点(无明无性),则无明当下瓦解冰消——成为乌有。

 

无明一灭,则真心显现,于是对于一切事理都能明白不昧,自然也就不会迷执我法二相,生出种种颠倒取著而去妄造一切恶业——行(无明灭则行灭)。既不造业,那还有依业受报的业‘识’呢(行灭则识灭)?没有业识,自然不会产生在胎的名色(识灭则名色灭)。既无名色,则安有六入的构成(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既无,谁去接触(六入灭则触灭)。没有接触,怎能领受(触灭则受灭)。领受既无,便不生贪爱(受灭则爱灭)。既无贪爱,怎能妄取(爱灭则取灭)。既不妄取,自无有业(取灭则有灭)。既无有业,谁去投生(有灭则生灭)。既不投生,那有老死(生灭则老死灭)。所谓前者灭除,则后者不起,故曰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盖无明为生死根本,所以一灭了它,其余十一支则不断自断了。这好像砍树一样,从根砍断则全树皆倒。因此,所以断了无明,便可‘还’复真性(真性被无明蒙蔽不显故),‘灭’除生死(生死被无明牵累故),故曰还灭门。

 

吾人如顺著生死潮流,则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于是乎永受生死。反之能逆了生死潮流,则无明灭,乃至老死灭,于是乎获到解脱。

 

上来所说流转门是观察世间生死之缘起,属解方面的;还灭门是进修出世解脱之法门,属行方面的。虽则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为原则的十二因缘,能令有情流转生死;却也幸有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为原则的十二因缘,可使众生还灭生死。虽然如是,但在般若照见皆空下却一律没有它的存在。这里或许有人要发生疑问说:还灭门是出世圣者解脱生死的法门,为什么也不许它的存在呢?因为解脱是对生死而言,一有对象便是妄想——凡夫心想。盖自性觉照本无无明,自性无缚不须解脱(无无明尽)。所谓既无无明,自然没有生死,生死既无,还有什么解脱可言?换句话说:既没有生死流转之法,还用得到灭生死的还灭法门吗?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道理,即此可以明白了。

 

菩萨行深般若用一心三观,照了一境三谛,了达无明当体即是真空实相,行识乃至老死亦莫不一一皆然。

 

永嘉大师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佛性法身就是实相)。这对于无明当体即实相的道理,可说是一个极有力的证明(前是约无明虚妄不实,此乃约无明当体即真,正与前文破五蕴时约虚妄不实之空,及第一义空之意同)。

 

无无明句,是空流转十二因缘;亦无无明尽句,是空还灭十二因缘。前者须用观照工夫对治,有能有所,这是空法未圆。后者则连能空之空亦空,是更进一层以显般若真空义,此则非但破除我执无明,那法执无明亦被遣除无余。

 

复次当知此十二因缘也就是四谛法,不过一种开合而已,名词上虽有差别,性质上却是相同。无明、行、爱、取、有,此五者合为集谛;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此七者合为苦谛;观因缘智为道谛,十二支灭为灭谛。又流转门,即是苦集二谛;还灭门即是道灭二谛。或问:既然名异义同,何故重说?答:为适应众生的机宜故。

 

【合释】真空实相的理体上,究竟清净解脱,非仅没有凡夫流转的十二因缘,同时也没有圣者还灭的十二因缘。因为它既名为缘起之法,则在诸法空相中也要否定它的自性。既然没有无明,乃至没有老死,自然也就没有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故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己初破缘觉十二因缘法竟。

 

列表如后

 

 ∥过去二支因┬无明……一念不觉,障蔽真心(1)     (1)烦恼道

 ∥     └行………因不觉故,妄造诸业(3)

三∥     ┌识………业种发识,牵引投胎(2)

世∥     │名色……识心是名,精血是色(2)

十∥现在五支果┤六入……六根完具,随境入尘(2)

二∥     │触………根尘相偶,名之为触(2)     (2)苦 道

因∥     └受………对境分别,感觉苦乐(2)

缘∥     ┌爱………于所对境,起贪爱心(1)

表∥现在三支因┤取………欲望开展,追求妄取(1)

 ∥     └有………因妄取故,即成业有(3)

 ∥未来二支果┬生………依所造业,偿报受生(2)     (3)业 道

       └老死……既然有生,难免老死(2)

 

己二:破声闻四谛法

 

无苦、集、灭、道。

 

【预释】此空四谛也,苦、集、灭、道,谓之四谛。又名四圣谛,谓圣者所悟之真理,依此四法而修可以超凡入圣,故名四圣谛;此为声闻所修之法。声闻为佛教中的一类小乘圣者,他们因为闻佛之声教而开悟的,故称为声闻。到底悟得什么?受了佛陀的开示,了解到三界生死无限‘苦’迫(苦谛);同时又知道苦的根本是由贪嗔痴等,纵身口意造诸恶业积‘集’而成的(集谛);能够把它——贪嗔痴断灭,即能离苦而获到解脱寂‘灭’之乐(灭谛);但要离苦断集,必须修‘道’(道谛)。

 

这里有个问题不可不知的!所谓听闻佛陀四谛道理而开悟的一群众生叫做声闻,当知佛在世时有佛说法,佛灭后,虽无佛直接说法,却有佛的遗教——一切经典流传的间接说法。得著这些遗教启示而觉悟四谛真理的众生,都可以称为声闻圣者,并不一定要亲闻佛声,否则终没有佛灭后的声闻圣者了。那末,三乘圣者是佛在世时方有的,佛灭度后就没有了吗?这是讲不通的。

 

【分释】一、苦谛:苦是逼迫性(亦即痛恼义),是说众生身心常被种种痛苦迫扰不安,故曰逼迫性。法华经云:‘三界无安,众苦充满’。取要言之有下列五种:一、依自身方面则有疾病老死,饥渴疲劳,丑陋残废等苦。二、依内心方面则有贪嗔痴慢,嫉妒怨恨,忧悲怖惧等苦。三、依外界方面则有水火雷电,寒暑风雨的袭击;以及旱潦瘟疫的灾患,虎狼蛇蝎的毒害等苦。四、依人事方面则有刀兵盗贼,侮辱侵害,威胁压迫,讥骂嘲诮,怨毁仇杀,妒忌失恋,拘禁刑罚,乃至内乱外患等苦。五、死后则有堕落恶趣苦的可能。总而言之,缠身的有老病死苦,扰心的有贪嗔痴慢,随时有天灾人祸,死后有地狱鬼畜。

 

以上依自身和内心所受的苦为之内苦;依外界所受的苦为之外苦;依人事所受的苦为之共苦;死后所受的苦为之后苦。人们生在这五浊恶世的当中,其所感受的,无论正报(身)和依报(国土及一切外境)都是逼迫的,束缚的,危险的,痛苦的,无常的,所以说它为苦谛。

 

既被看出了这些苦,当急设法取消它而去追寻苦的泉源,于是便找出了一个集来。

 

二、集谛:集是招感性,上面所说的那些苦到底从何而来?非从天降,不是地生,亦非神赐,更不是人与;乃吾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由自心所起的贪嗔痴等所驱使去妄造一切恶业,依业受报而招集来的,故曰招感性。以其能招集生死等苦所以说它为集谛(它的本身就是见思惑,为招感一切苦法的业因,同时也是三界生死的根源)。

 

为了感觉著依业受报,生死无尽的痛苦,因而急求解脱的真理——灭。

 

三、灭谛:灭是可证性,谓‘灭’去烦恼生死之苦,‘证’得涅槃寂‘灭’之乐,故曰可证性。亦即‘寂灭’的意思,谓烦恼既‘寂’,自然生死永‘灭’,所以说它为灭谛(指声闻所证之果——涅槃)。

 

为了要灭苦断集求证涅槃,因而急求办法——道。

 

四、道谛:道是可修性,既然了解到生死等苦,是由集的业惑所酿成,同时又知道有寂灭涅槃可证,因而向上追求断集的方法(道)。当知业惑一除,则断证(断烦恼,证涅槃)两问题便可立时解决了。然而方法是什么?就是修诸道法,略则戒定慧,广则三十七道品,依之实地真修,便可达到目的——了生死,证涅槃,故曰可修性。又道是能通义,依诸道法而修,可由凡地通达圣地,所以说它为道谛。

 

总之生死等苦无非逼迫为苦谛;贪等业惑能招生死为集谛;涅槃寂静远离生死烦恼为灭谛;道品观法诸修行法门为道谛。亦可说:感受生死业报叫做苦;身心积聚罪恶叫做集;所证涅槃叫做灭;修行门径叫做道。若连在一起来说:这现实人生毕竟是痛‘苦’的,其苦从贪等烦恼招‘集’而来的,想达到寂‘灭’解脱安乐的理想世界(涅槃),应要修‘道’而断灭烦恼。苦是集的结果;集为苦的原因;灭为修道的目标;道为求灭和断苦的工具。又苦集二谛属现实界,灭道二谛属理想界;苦谛是人生问题,集谛为缘起问题,灭谛是证悟问题,道谛是修养问题。

 

苦谛……生死 集的结果。    现实界┬苦谛─人生问题

集谛……业惑 苦的原因。          └集谛─缘起问题

灭谛……涅槃 修道目标。    理想界┬灭谛─证悟问题

道谛……法门 断证工具。          └道谛─修养问题

 

综观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所谓果不离因,无因不感果。例如种子为因,结实是果,若无种子怎能结实。今就四谛来说,集谛是因,苦谛为果。道谛是因,灭谛为果。换言之,集为苦之因,苦是集之果;道为灭之因,灭是道之果。没有贪等的集因,怎能招感生死的苦果;若无精修道法为因,安得涅槃寂灭之果。苦是众生所感的业报,乃三界生死苦果,集是众生妄起的业惑,乃三界生死苦因,灭是圣者所证的真理,乃出世乐果,道是圣者所修的法门,乃出世乐因。苦集二谛是世间有漏因果(苦因苦果),属迷方面的。道灭二谛是出世间的无漏因果(乐因乐果),属悟方面的。又苦集二谛是拔苦,道灭二谛是与乐。凡夫迷故以‘集’为因而招生死‘苦’果;圣者悟故以‘道’为因而证寂‘灭’乐果。前者,是能生因果;苦由集生故(集为能生,苦为所生)。后者,是能显因果,灭为道显故(寂灭理性人人本具,不过由道的显示而已,道为能显,灭为所显)。

 

四谛若照顺序来说,应该先因后果,谓之集苦道灭。为什么却先说果而后说因,为之苦集灭道呢?当然有它的理由:因为果易晓而因难知,欲使其容易化导,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厌离,次示业因,使他断集;继之则又先示以涅槃之乐相,令其欣慕,然后再以道法示之令其修持;意在要他‘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是佛陀教化众生,引诱小机的一种善巧方便,是很值得效法的。

 

以上苦集灭道的道理总算大略讲完了,然而为什么称它为谛呢?‘谛’是什么意思?它的含义有二:一、审察,二、真实。‘审察’即觉知义,是就智方面说。‘真实’即不虚义,是就境方面说。意谓‘审察’三界生死,‘真实’是苦不可令乐,故以苦谛称之。‘审察’贪等业惑,‘真实’能感三界生死不能避免,故以集谛称之。‘审察’涅槃理体,‘真实’寂灭,永离生死,故以灭谛称之。‘审察’出世道法,‘真实’能使众生离苦得乐,故以道谛称之。还有一种说法,能审察到苦是由集所招来的,要灭苦果当断集因,要断集因当修道法,到了功行圆满之时,便可永了生死,顿证涅槃。真实彻底明白此理谓之‘谛’。

 

凡夫迷此谛理,不知生死是苦(迷苦谛理),反之认苦为乐,认假作真,因而起惑造业(迷集谛理),依业受报,轮回不息,绝不知道有寂灭涅槃可证(迷灭谛理),甘愿受苦,永远做众生,不肯学佛修行(迷道谛理),此为凡夫迷于谛理而受生死也。

 

圣者悟此谛理,觉悟三界根本是苦(悟苦谛理),且能审察出苦的来源——集(悟集谛理),同时更知道有寂灭之理可证(悟灭谛理),又明白了各种修行法门(悟道谛理),从此精修道行,达到断证目的。此为圣者悟于谛理而得解脱也。

 

四谛法门,是佛成道后,开始在鹿野苑对五比丘等所说的。一共说了三次,称为三转法轮(转法轮就是说法,这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佛所说法,无非要救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到达涅槃彼岸;正如车轮运转,能够载人到达目的地一样,故以转法轮称之)。一、示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劝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三、证转:‘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为什么要连续地说了三次呢?因为众生的根性利钝不等故。初、示转:是直接开示四谛的真相,令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利根人一闻即悟。二、劝转:佛顾虑到那些根性稍钝的人,初次听法恐怕不能直下承当,因是重为警省劝修,中根人闻之即便信受。三、证转:佛慈广大,又恐一般根钝的众生,一再不能信解,于是引己为证,谆谆地重为勉励著他们,钝根的人至此才为觉悟,这叫做三转法轮。依此法门而修,成就其道果者名为声闻。按声闻所证的果位其阶段有四:

 

初果须陀洹(译为预流,又名入流,谓预入圣人之流,用八忍八智之无漏十六心断三界八十八使之见惑尽方证初果)。二果斯陀含(译为一来,因为欲界九品思惑只断六品,尚有三品未断,所以还要再到欲界来受一次生死故名一来)。三果阿那含(译为不来,已再进断欲界残三品思惑尽,既无欲界烦恼之因,安有欲界生死之果,故不再来欲界受生死,名为不来)。四果阿罗汉【译为无生,谓不再来三界受生死。由三界断欲界九品思惑后,在色界第四禅天之五不还天专志用功,进断上二界(色界无色界),每界四地,每地九品,共断八九、七十二品思惑,连前欲界九品共九九、八十一品思惑,完全断了,则证四果。因为见思二惑是三界生死之因,今因既灭,而果自亡,便不来三界受生,故云无生】,此为小乘之极果也。初果为见道位(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二果三果为修道位(既见真理后,依理修习真观),四果为无学位(见思惑尽,彻证真谛理,不须更为修学——我生已尽(证苦谛智),梵行已立(证灭谛智),所作已办(证道谛智),不受后有(证集谛智)。总上四果属佛教小乘部类——声闻众。

 

佛法分为世间、和出世间两种,在出世间又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是个人观念的佛教——自利,其目标在自了——解脱生死,这是纯为出世精神。大乘是大众观念的佛教——利他——其目标在救世——普度众生,这是为超出三界而又适应世间的。因为小乘志在了脱三界生死,求证偏空涅槃为究竟,所以它不肯发心救度众生,唯独善其身,故以小乘称之【乘是运载的意思,乃一种譬喻:如人乘了舟车,得其运载,便可到达目的地。佛法能运载行人由凡夫地而到达圣地,故称为乘。有大中小三乘的差别,菩萨为大乘,不独自度,兼能度人,喻如大车(火车)可以广载,以力量大故。缘觉为中乘,它能更侵习气,故居声闻之上。声闻为小乘,但能自度不能度人,喻如小车(脚踏车)只能自载不能载人,以力量小故】。世间一切诸法根本不离业力和因果的范围。小乘人既然志在超出三界,求了生死,所以它对于世间的业力因果,如六道轮回,三界生死等的一切所有法,观察的十分明了,讲究的非常透彻。换言之,详细了解世间万事万物的生住异灭,无不受著业力所支配,并且逃不了因果定律。那末,它最厌恶而畏惧的生死,当然也不在例外——业力因果。于是从果寻因,明其所自而著力在业惑方面以求解脱。它觉到诸行无常,悟了万法无我,求得涅槃寂静之乐为究竟,这是小乘人唯一的修行目标,四谛法门便属这一类的。

 

话说转来,怎样叫做无苦集灭道?菩萨以般若妙智照见苦等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清净本然,非仅没有世间苦集二谛的虚妄,就是出世间的道灭二谛,在真空实相的理体上,却也没有它们的形迹。因为诸法空相中,是绝对否认有生灭修证的。自性空寂本无生死可了(无苦),亦无烦恼可断(无集),自性具足(功德智慧)本不待修(无道),亦无须证(无灭)。天台大师说:阴入皆如(真如),无苦可舍,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即此意也。还有一种说法,因为苦集所依仍不外五蕴之法,菩萨行深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既空,则苦集无所凭借,所谓‘皮既不存,毛将焉附’。以为既缺了生起的要素——五蕴,自然没有所生的事实——苦集;同时既无所灭的对象——苦集,则又焉有能灭的主体——道灭。因众生迷故,所以说四谛法以对治之,菩萨悟故,了知苦等全体即真,故曰无苦集灭道也。

 

【余论】此四谛法乃为佛教的根本思想,因为一切教典都由四谛开展出来的。但从表面看来似乎专属小乘声闻所修之法,其实乃通一切大乘法门,这是怎么讲?说来话长,要彻底明白它,有再将‘谛’字详细解释一番的必要!谛就是真理(为苦等所具之真理,苦等为事相,谛是理性),亦即三谛理,因苦等四谛,都各各具有三谛理性,真谛、俗谛、中谛此为三谛。体达诸法皆空是‘真’实的道‘理’名为真谛;理性之空不废事相之假是‘真’实的道‘理’名为俗谛;空假不二,性相一如是‘真’实的道‘理’名为中谛。迷此谛理为凡夫,悟此谛理为佛为圣者——对于谛理全迷者为凡夫(不知人人本具天然三谛之性德),中迷者为二乘(二乘迷中俗二谛,唯悟真谛故云中迷),少迷者为菩萨(菩萨只迷中谛,已悟真俗二谛)。反之少悟者为二乘(只悟真谛,未悟中俗二谛),中悟者为菩萨(已悟真俗二谛只迷中谛),圆悟者为佛(彻悟三谛)。凡夫虽具不悟,二乘虽悟但见真谛;菩萨所悟较深,尚未圆极、只见俗谛;佛则智无不极,悟无不彻,圆证中谛实相理。

 

由于根性的不同,也就所见差殊而所证各异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了达苦等生灭已灭者,则见真谛理,证偏空涅槃,是二乘的证悟;了达苦等,当体如幻即空者,则见俗谛理,证但中涅槃,这是菩萨的证悟;了达苦等当体即实相者,则见中谛理,证究竟涅槃,这是佛的证悟。

 

要而言之,谛是具有方便和胜义二门:如审察三界唯苦无乐,此理真实……(此谛字作审实解),为方便门,属小乘。如了达苦等全体即真各具真空实相之理(此谛字即指真理言),是为胜义门,属大乘。教观纲宗云:‘解苦,无苦,而有真谛,况灭道耶’。则苦等当体即具寂灭之理于此可知(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至于解苦无苦,而有中谛,则苦等当体即具实相之理。故本经云:‘是诸法空相’。又深密经瑜伽分别品说:‘有七种真如:一流转真如……七正行真如。’现在单约第四、五、六、七的四种来说,经云:四、安立真如,谓我所说诸苦圣谛(一切众生色身行业,有为之法,迷真逐妄,皆依真如之体而建立,是名安立真如,为苦谛之实性)。五、邪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集圣谛(一切烦恼妄惑邪行之法,不离真如之体,是名邪行真如,为集谛之实性)。六、清净真如,谓我所说诸灭圣谛(如来所说涅槃清净之理本无染污,是名清净真如,为灭谛之实性)。七、正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道圣谛(如来所说一切道品正行之法,皆依真如理体,是名正行真如,为道谛之实性)。真如就是实相。据此可以十足证明四谛当体即具实相之理。盖实相中谛理,是属大乘圣者所证悟的,四谛既具全三谛理,则自然通于大小三乘法门,并非专属小乘法门的了。

 

所以天台依涅槃经立了四种四谛以配合四教:一、生灭四谛:如上所说,这是小乘所修之法,为藏教摄。二、无生四谛:了达一切诸法如幻如化,当体即空,解苦无苦,不为苦所苦,解集无集,不为集所转,知灭无灭,本无生灭,知道无道,不著法相,此为三乘共修之法,属通教所摄。三、无量四谛:了达苦有无量相,一界已具众苦;集有无量相,有八万四千烦恼故;灭有无量相,有诸波罗密故;道有无量相,有八万四千法门故,此为权教菩萨所修之法,属别教所摄。四、无作四谛:了达一切法,当体即是实相,无苦可舍,无集可断,无道可修,无灭可证,以实相之体离诸造作,故名无作;此独为大乘菩萨所修之法,属圆教所摄(观自在菩萨即是亲自证悟这种境界的)。你看大乘菩萨的四弘誓愿也都依准于四谛而发的。列表如下:

 

       ┌众生无边誓愿度─苦谛

四弘誓愿┼烦恼无尽誓愿断─集谛

       ├法门无量誓愿学─道谛

       └佛道无上誓愿成─灭谛

 

再仔细来研究它,佛教一大组织的内容,无论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均不脱离四谛的范畴。因此,四谛确为释尊一代说法的中心思想,与大小诸乘一贯的根本教义,不过小乘是断灭现实界因果的苦集二谛,而入于理想界因果的灭道二谛;大乘是把苦集二谛各转化为纯粹化的灭道二谛。换言之,小乘是灭生死证涅槃,断烦恼得菩提,大乘是了达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要之,那大小乘的不同,根本是基于四谛观的不同。根据上面种种理由,足以证明四谛确乎通于大乘法门,已无可疑议了。如以变易生死为苦谛,法执未忘为集谛,六度、四摄为道谛,无住涅槃为灭谛;此为大乘所修之四谛法。

 

【合释】没有生死‘苦’的感觉,也没有贪爱的‘集’因可断,没有寂‘灭’的涅槃可证,也没有解脱的‘道’法可修;因为自性本来解脱没有生死可舍,本来清净没有烦恼可断,本来空寂没有涅槃可证,本来俱足没有菩提可修,所以叫做无苦集灭道。

 

四┌苦谛─苦果─世世受生老病死,以有身则苦┐

谛├集谛─苦因─念念起贪爱妄想,则恶业丛集┴世间因果─凡夫迷界

表├灭谛─乐果─灭除生死烦恼,证得涅槃寂灭┐

 └道谛─乐因─勤修戒定慧,精进诸道品──┴出世间因果─圣者悟界

 

己二破声闻四谛法竟(戊二破二乘法相文至此完)。

 

戊三:破权教菩萨法相

 

无智亦无得。

 

【分释】菩萨所修的法门很多,今依本经旨趣,但就般若言之。智为能观之智;得是所证之理——法空(空观成证我空之理,假观成证法空之理,中观成证俱空之理)。能空诸法之智与空智所得之理,二者俱不可得,所谓能所双亡,境智俱泯,故曰无智亦无得。

 

法藏心经疏云:‘知空智不可得,故云无智,所证空理亦不可得,故云无得’。何以能观智与所证理皆不可得呢?由于众生迷故,须用智慧观察,若无迷者则用不著它,故云无智;因迷初悟似有所得,其实自性本具无所谓得,故云无得。又智即智慧之略称,指六度中之般若(观察法空之般若智)。般若为六度之首,举一赅六的道理已如前释。故遣除般若一度,即是遣除六度。‘得’指所证之佛果(菩萨修六度万行求证无上佛果)。德清大师心经直说云:‘智、即能观智,乃六度之智慧,得、即佛果,乃所求之境;若有所得心求之皆非真也’。

 

此无智无得二句,是明菩萨之修(智)证(得),当要离相无住——不著所修之行(六度),不取所证之果(佛果),一有所住即是执著,便成法缚。金刚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此即说明不著所修之行——无智(智为六度之代表者)。又云:‘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此即说明不著所证之果——无得。菩萨一存有修证之念,即是著相修行,所以金刚经又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以上所引经语,可为著相修行者当头一棒!

 

虽能照见诸法皆空之理,一再存有能观之‘智想’,与所得之‘空想’,则能所历然,仍是一种法执,未契般若真空妙义,所以亦要空之。至于菩萨广修六度万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当分为两层来说:

 

一、权教菩萨是修事六度的,随相修行,处处存有所修之行——六度,与所证之果——佛果。

 

二、实教菩萨则不然,它是修理六度的,于六度中,随举一度,皆是三轮体空,如行布施时,不执我为施者,彼为受者,不著施物和果报。余五度亦然。至于证果方面也是一样;可说度无度相,证无证相,这是大乘菩萨修证的境界——无智,无得。良以实相门中是:‘菩提烦恼等空华’,本无烦恼可断——无智,本无菩提可证——无得。虽然如是,但无智之智即是真智,无得之得方为真得。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无得无证,即是证佛法身’(大般若经)。‘无所得是般若波罗密相,无所得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般若经)。这就是无智即是真智,无得即是真得的一种明证。

 

本经单云:‘无智无得’,是属法空,其实当更进一层谓无无智,亦无无得(如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意同),以显中道实相妙理。此则连无智和无得之‘无’亦无之,所谓即智即得;这是俱空的道理,于是方合般若第一义空。然观上来遣执文中却是三相(我相法相非法相)俱破,也许是今文简略的吧。现在来引楞严经破相一文以作参考,文云:

 

‘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此空五蕴)。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乃至非意识界(此空十二入,及十八界,以上总空世间法也)。非明,非无明,明,无明尽,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此空十二因缘)。非智非得(此空权教菩萨法,以上总空出世法)’。又云:‘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乃至即意识界(此俱即世间法也);即明,即无明,乃至即老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此俱即出世间法)’。两文对照详略稍异,今文皆言无,彼文皆言非,今文但明‘离’(无)不明‘照’(即),彼文离照俱陈。今文虽略,理则互显,愿学者考究之!

 

上来初明蕴处界三者属凡情;次明四谛,十二因缘,无智无得三者属圣境。但于空相中都一一无之,即是染净双亡,凡圣情尽的意思。蕴等诸相虚妄则不须说。至于十二因缘,四圣谛以及菩萨所修的智得,亦不外为治病之良药,然而病去药除,正与‘渡河当用筏,到岸不须舟’的意思相同。在这修行过程中应用之以为路引,但在空相的本体上则丝毫无关。若执之不舍,是会发生毛病的。金刚经云:‘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句话就是为这而说的。

 

这里要注意的!通常是说‘智’为知空之智(照见五蕴皆空),‘得’为所得空理。但勿作生空智,或人空理解。若此则成声闻之法。

 

统要的说:空‘五蕴’是破凡夫法;空‘四谛’‘十二因缘’是破二乘法;空‘智得’是破菩萨法。空五蕴之智是‘人空智’,所证之理是‘人空理’,此为二乘人修证的结果。空四谛之智是‘法空智’,所证的理是‘法空理’,此为菩萨修证的结果。空智得(无智无得)之智是‘俱空智’,所证之理是‘俱空理’,此为佛陀修证的结果。固知现在所明的‘智得’,智即指法空智,理即指法空理,而‘无智’之智却指俱空智,‘无得’之得即指俱空理,这很值得注意的!因为本经的旨趣非只空声闻小乘法而已,是连大乘菩萨法亦莫不一例空之,乃一空彻底的第一义空。

 

【合释】在诸法空相中,是不立一法的,所以非但没有凡夫缘起的蕴入处界,和二乘法的四谛十二因缘,就是菩萨所修的能观般若智,和由观智所证的法空理——得,都也被遣在内的,故曰无智亦无得。  戊三破权教菩萨法相竟(丁三破妄文至此完)。

 

丁四:证果分二─戊初:明菩萨得断果─戊二:明诸佛得智果

 

今初:明菩萨得断果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本经注重在‘无所得’三字,学者当特别留意!

 

又无所得,勿作无智无得的‘无得’二字解!因上文‘无得’二字是破菩萨法执,已如上释。今‘无所得’三字是总结上文‘是故空中无色……无智无得’一大段文;也可说是总明般若毕竟空的结晶语,当勿忽略!

 

【分释】以无所得故,这一句是承上起下之词。谓承上文之‘是故空中无色……无智无得’,起下文‘菩提萨埵……三菩提’。‘以’字作‘因为’二字解。‘无所得’谓没有一法可得。‘故’字可以通上通下,若承上文则作‘原因’二字解(即‘以无所得故’为句),若起下文当作‘所以’二字解(即‘故菩提萨埵’为句),兹把它分为二义来讲:

 

一、约实相理体言:何以上来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无智亦无得’呢?因为(以)真空实相体上本自清净空寂,‘无’有五蕴等一切诸法‘可得’的原因,故曰以无所得故。六祖说:‘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此承上文也(此处无所得句当连上文读)。

 

二、约般若功力言:‘因为’般若能摧毁一切烦恼,扫荡诸相——‘无’有一法‘可得’,有如是胜妙功力,所以菩提萨埵依之(般若)而获到心无挂碍,乃至究竟涅槃(若有执著诸法可得则不能获到心无挂碍);三世诸佛依之而得证无上菩提(若有执著诸法可得亦不能证得无上佛果),此起下文也(此处无所得句当连下文读)。

 

以外亦可约‘能得’‘所得’‘本具’三义释之:

 

一、谓依般若胜慧了达诸法皆空,得个什么?故曰无所得。此约所得方面言。

 

二、谓自性本自圆满不缺,无须一些儿所得,故曰无所得。此约能得方面言。

 

三、谓实相本具一切功德智慧,凡夫迷而不见不知,今菩萨依行深般若亲证实相——一切功德本自现成,不是前无而今忽有,更非从外得来;因本具故,非真有所得,故曰无所得,此约本具方面言。

 

一切诸法皆因妄情执著而有,如凡夫执五蕴故有身心世界可得;二乘执空故有偏空涅槃可得;权教菩萨执二边故有上求下化而能所历然。总之无所得即是无取著(无爱取,执著),有所得即是有取著,一有了贪取执著之妄见,则三惑烦恼炽然。观音玄义云:‘见思取生死相,尘沙取涅槃相,无明取二边相’。今用观照般若照之,则妄情顿消,执著俱遣,是为凡圣情尽,智虑都亡,还有什么三惑可言,诸法可得呢?经云:‘如是般若波罗密多以虚空为相,以无著为相,以无住为相,何以故?般若波罗密多甚深相中,诸法诸相皆不可得,无所有故’。问:既云没有一法可得,为什么下文又说依般若而得究竟涅槃乃至佛果?让我来引一段经文作答案。

 

‘善现言:世尊若不可得,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若不得一切法,云何能圆满六度,入菩萨正性,严净佛土,成就有情?佛言:菩萨摩诃萨,不为一切法故,修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无所得故,修般若波罗密多’(大般若经)。

 

当知有所得则心生执著而受累,无所得则心自空寂而解脱(菩萨究竟涅槃,即由无所得心而得来的)。这可举一喻:比仿一班不重实学而好虚名的人(不重实学喻不解空义,好名喻妄生执著),非但得不到什么称誉,反而招来了一个——讥嘲(喻为执著所牵累)。至于那不重名而韬光晦迹的他们(喻无所得),反而博个伟大盛名,流传千古(喻获到大解脱)。即此可知有所得则无所得,无所得即是真得。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所得则无所得),若见诸相非相(以无所得故),即见如来(即是真得)’。断际禅师也说:‘不得一法名为传心,只无所得名为坐道场’。这都是说明无所得即是真得的道理。同时又要知道,‘自性空’不碍‘缘起有’,所以无妨因果的建立,而‘缘起有’不忘‘自性空’,所以没有万法的取著。能够说有而不著诸相,谈空而不废诸法,这才是般若真空的微妙处!是故下文说:菩提萨埵依般若而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略称菩萨,已如前释。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谓依此般若毕竟空慧而获到心无挂碍,乃至究竟涅槃。

 

挂碍,挂是网罩义(喻无明烦恼蔽覆真心,如被罗网罩著不得自由);碍是阻滞义(喻众生执著,阻碍正道,不得前进)。意思是说真心被了无明的蔽覆,事事妄为执著(挂),对境生阻,触途成滞(碍),故谓之挂碍。亦即被物牵挂障碍而不得自在的意思。

 

到底被什么牵挂障碍的呢?凡夫被色牵挂,故有我执的障碍;二乘被空牵挂,权教菩萨被二边牵挂,故有法执的障碍。

 

恐怖,恐为恐惧,怖是怖畏。一时惊骇曰恐,常存畏惧曰怖。要之,即是有事所牵累而生恐惧怖畏,心不得安的意思。究竟恐怖什么?凡夫为五蕴的挂碍,而有分段生死的恐怖,二乘为偏空的挂碍,权教菩萨为二边的挂碍,而有变易生死的恐怖。

 

兹单就凡夫方面来说:因不觉故,内执四大假合之身为我,贪恋取著,则以身为挂碍而有老病死等种种恐怖的发生;外执万法为实有,妄为取著,则以万法为挂碍而有患得患失等种种恐怖的发生;这都是无般若智,迷实相理,一向以妄想心用事,烦恼心用事,故有种种挂碍恐怖。菩萨依般若智,纯以真实心用事,清净心用事,故无一切挂碍,因而也就没有什么可为恐怖了。

 

我人要是能依般若而修,到了功行得力的时候,则心境一如,解脱自在——内不执著身心,则不为身心所挂碍;外不执著万法,则不为万法所挂碍。那末,这些老病死,和无常转变的一切恐怖,自然成为乌有(执著是惑,挂碍是业,恐怖是苦,即惑业苦也)。由于没有执著(惑),则无挂碍(业),既无挂碍,也就没有恐怖(苦);故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远离’二字均读去声,作去字解。也可说,远是永远,表非暂时,离是脱离,即解脱的意思;合之为永远解脱。大般若经云:‘甚深般若波罗密远离之相’。又云:‘于一切烦恼,六趣,四生,蕴界处等而得远离,故名般若波罗密多’。

 

‘颠倒’,颠者头也,倒是倒置。如人之头本在上(顶天),脚本在下(立地),今则相反错乱,头使垂地,脚使朝天,是为颠倒。这是一种譬喻,意谓众生背觉合尘,认妄作真,故以颠倒称之。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以东为西,以南为北)’。取要言之,世间有四倒。怎样叫四倒?

 

一、对于世间诸行无常之生灭法,妄计为常,此为常倒。二、对于世间诸苦,妄计为乐,此为乐倒。三、对于世间诸法,不明一切无我,妄计为我,是为我倒。四、对于世间诸不净法,妄计为净,是为净倒。所谓妄认血肉之身为净,世间享受为乐,缘影之心为常,缘生之法为我(详见俱舍论十九,大论三十一)。

 

当知,无生无灭,永恒不变谓之常;寂灭永安,长离诸苦谓之乐;自在解脱,真实无碍谓之我;永离一切尘劳垢染谓之净?凡夫精血构成之身,那里有净。所受众苦交煎,那里有乐?妄心刹那生灭,那里有常?因缘所生之法,那里有我?这四倒皆为众生迷了真心所起的一种妄见。

 

佛陀在临灭时,曾谆谆警戒诸弟子们说:若我灭度后,尔等当依四念处为住(住是不离的意思,谓时时不离四念处观),四念处:一、观身不净,可以对治净倒;二、观受是苦,可以对治乐倒;三、观心无常,可以对治常倒;四、观法无我,可以对治我倒。这是很值得留意的!

 

‘梦想’,谓梦中之幻想,是一种虚妄不实的。(日间思想尚属虚妄,况夜里梦想呢?)竹窗随笔云:‘梦以想成故云梦想’。

 

或译为妄想。妄是正说,梦是取喻。大论云:‘如梦中无实事谓之有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众生迷时(如梦),妄认万法为实有,到了觉悟的时候(如醒)才知道万法妄幻无实,这时也只有亦复自笑。所谓梦里情景宛然,觉后事物全非。要之,凡夫认妄作真,谓之颠倒,梦者错认梦境为真实亦是颠倒,故以颠倒梦想称之。

 

一切梦境皆为梦所幻现,全非实事,而梦中人错认为真,迨至醒来情景顿空,这时才知南柯一梦。吾人现前身心世界,皆依无明妄想之所幻起(无明喻梦,身心世界喻梦境),全体不真,因迷故妄认为真,而生种种颠倒执著,这和梦里的颠倒有何差别呢?偈云:‘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俗语也说:‘人生如梦’。须知一夜之梦为小梦,一生之梦为大梦。又梦想即指吾人无始劫来的无明烦恼,毕竟虚妄,如梦不实。凡夫无知(无般若智),被其所迷,于中颠倒执著(惑),妄造恶业(业),妄受生死(苦)。今以般若照之,则无明惑破,虚妄相空,而真心全露,实相显现,如梦初醒,求梦中境了不可得;这就是远离颠倒梦想的意思。

 

般若是明毕竟空,行深般若的菩萨们,既能洞见一切诸法性空,自然不会起了种种虚妄的颠倒执著,所以说远离颠倒梦想。颠倒梦想为生死业因,业因既亡,生死自了。解脱生死就是涅槃的境界,所以下句接著说:‘究竟涅槃’。

 

涅槃,先来把它的种类介绍一下:涅槃有有余、无余两种。要详细明白它当分三段来讲:

 

一、就小乘方面:证得阿罗汉果,对于招感生死业因的见思惑(注四)虽已断尽更不生起,而尚有前业所招的生死果报身未灭(生命体犹存),叫做有余涅槃(尚有余此有漏依身的生死苦果可灭故)。若连以前烦恼业所受之身亦灭,更不随业受生死,叫做无余涅槃(无余外生死苦果可灭故)。换言之:不但招感生死之本的心理上之烦恼业惑已经解脱,即众苦所聚的生理上之现实生命体亦同样解脱,此为无余涅槃。以上为小乘的有余、无余涅槃(此有余、无余同为一体,因同断见思,同证真理,其不同处,只在有漏依身之灭,未灭上分)。

 

二、就大乘方面:若变易生死因尽为有余涅槃,变易的果尽为无余涅槃。此为大乘有余、无余涅槃。

 

三、就大小相对言:小乘所证涅槃为‘有余’,因为它仅断见思烦恼,灭分段生死而已,尚‘有’其‘余’的尘沙、无明烦恼未断,变易生死未了,故曰有余。至于大乘所证的涅槃,则为‘无余’,因为它是三惑全断,二种生死永灭,再‘无’其‘余’的烦恼可断,生死可了,故曰无余。此为大小相对的有余、无余涅槃。

 

对于小乘和大乘涅槃的分野,详细可再分为三点说明:

 

一、小乘灭生死而证涅槃,大乘了达生死即涅槃,这叫做本性寂灭非寂灭异,此其一也。

 

二、小乘唯断界内见思,大乘并断界外(三界外)尘沙、无明,这叫做界内界外断惑异,此其二也。

 

三、小乘无身,无智——未彻证法身般若之德;大乘则身智俱足,众德圆备,这叫做众德具不具异,此其三也。我来引一段经文补释这众德具不具的道理,使读者易懂。

 

法华玄赞二云:‘一、真如之体灵明妙觉,名为‘般若’;彼为觉性故也。小乘之涅槃体非觉性,故不名般若。二、真如之体出所知障,名为‘法身’;彼为一切功德法所依故。小乘之涅槃非为功德法所依,故不名法身。三、真如之体众苦都尽,名为‘解脱’;彼离分段变易故。小乘之涅槃唯离分段,未脱变易,故非圆满解脱’。

 

据上所说,小乘涅槃,所断的是见思烦恼,所灭的是分段生死,所证的是偏空真理。所以它的生死因便是见思烦恼,它的生死果即指有漏依身(为有漏烦恼感受生死所依之身)。大乘涅槃,所断的是尘沙、无明烦恼,所灭的是变易生死,所证的是中道实相理。此则以尘沙、无明为变易生死因,空及二边之法相为变易生死果。

 

二乘人灭分段生死不受后有而入涅槃。大乘菩萨及佛离变易生死,息妄归真,而证无余涅槃。或云:‘佛息应身之化,归于真身之本’谓之无余涅槃。

 

总之,二乘所证涅槃,它的本体是见思烦恼永寂,偏空真谛理显现。菩萨所证涅槃,它的本体是尘沙烦恼永寂,但中俗谛理显现。佛所证的涅槃,它的本体是无明烦恼永寂,实相中谛理显现。

 

小乘虽然不算圆满解脱,可是它已能了脱分段生死,因此,亦得称为涅槃——小涅槃;三德中仅具解脱一分。至于大乘所证的涅槃,可就不同了!它是圆断烦恼,圆满解脱,圆证三身,圆获三智;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具备,常乐我净四德不缺。本经所说的究竟涅槃,即指得这种境界。

 

此外还有性净涅槃、无住涅槃,合前有余、无余为四种涅槃。有余、无余是三乘共证,凡夫无分;性净涅槃是凡圣同具;无住涅槃是佛果独证。今略说明之:‘性净涅槃’谓诸法自体,性本空寂,不假他修,法法平等,圣凡不二的理性。‘无住涅槃’,是说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因为它是福慧圆满,更无所求。体虽如如,而能不变随缘;用虽生灭,而能随缘不变。又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不忍坐视沉溺生死的众生而不救);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不被无明所迷,业力所转),故云无住。

 

上面略把涅槃的种类讲完,现在要来说明它的意义了。

 

‘涅槃’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槃,今顺古亦云涅槃。又名泥洹,或云涅槃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则同。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小乘涅槃则灭见思烦恼度分段生死;大乘则灭尘沙、无明烦恼,度脱变易生死)。‘寂灭’,寂谓理性‘寂’静,灭谓烦恼‘灭’除。亦可说,证得‘寂’静之体性自然烦恼‘灭’除,烦恼灭除自然证得寂静体性。智论云“涅名为‘出’,槃名为‘趣’,谓永出诸趣生死”,则此亦可译为‘出趣’也。

 

若据新译——玄奘法师则译为‘圆寂’,此义比较来得完善,因为寂灭、灭度、解脱等译,不过仅约断德方面言(断灭生死烦恼)。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今略释之: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简单的说:即德无不‘圆’,患无不‘寂’。详细的说: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二种生死完全度脱(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回复‘圆’明‘寂’照的本有心体,而获到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这就是涅槃的境界——圆寂。圆约进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约灭恶方面言(断惑灭苦)。

 

据此研究起来,圆寂似乎属大乘无为涅槃,寂静、灭度等为小乘涅槃。

 

要之,圆寂也就是指得‘圆明寂照之真心’。因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圆)永离一切烦恼(寂)故。成佛即证此真心,而涅槃并非诸佛的专有品,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证得。所谓迷则颠倒梦想,悟则究竟涅槃。今既被般若照见梦想虚妄不实,自然不生颠倒执著,则真心显现不被所迷了。但此梦想根本是依本觉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灭一分梦想,即证一分真觉(如镜子去了一分尘埃即现一分光明),乃至全灭全证。至此则一切功德智慧无不复归‘圆’满,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寂’,这便叫做究竟涅槃。如福德智慧有所未圆满者则有所求,烦恼业惑有所未寂灭者则有所断;有所求所断还说得上究竟二字呢?无所求,无所断,这才够称为究竟涅槃。

 

按究竟涅槃也就是指得‘大灭度’——拣非小灭度(只‘灭’见思烦恼,只‘度’分段生死)。

 

细考究竟二字乃至极之谓,是对不究竟说。小乘有余涅槃谓之不究竟,今指大乘无余涅槃,故曰究竟涅槃。究竟二字有人把它作动词解释,谓能远离颠倒梦想便可以究竟证得涅槃。若这,则不一定指为大乘无余涅槃,可是本经系属大乘般若部,所明的是大乘理,当然所证不是大乘涅槃是什么□因此,还是作形容词解释——指大乘无余涅槃比较来得完善。又世有一班不懂教义的人,竟以涅槃认为死的别名,这是根本错误的!要知道,它——涅槃——是由诸佛历劫辛苦,积行一切功德所换来的代价。就以小乘涅槃来说也要积修许多功行才能成就,岂可以一般人的死就是涅槃,这样未免太失了涅槃的身格。至于僧人逝世称为‘圆寂’,这是拿来赞叹其修行功圆果满的一种表示。或者他的功行,已经证到涅槃的境界亦未可知。总之,不能说死即是涅槃就是了。如果死就是涅槃,那末,狗死则曰狗涅槃,乃至鸡死则曰鸡涅槃。这一来,未免太笑话了。

 

现在不厌麻烦再来把这段文总释一下:‘无所得’,即是无任何自性见的执著。虽则诸法本无自性——皆空——然而有情由于无明梦想的蒙昧,妄生种种执著,若无般若毕竟空慧,怎能照彻诸法皆空之理,诸法一经般若的照察之下,一一悉皆现出他们的原形来——皆空(无所得)。因为有所得,则有执著,一有了执著,就要发生‘挂碍’,有了挂碍,就免不了‘恐怖’则‘颠倒,梦想’就不断地活动著了,那怎能获到寂灭解脱的田地?菩萨依般若照了诸法皆空,自然不生执著,既不执著,就没有挂碍了,既无挂碍,那还有什么恐怖的呢?既无恐怖,那末,颠倒梦想还不于无形中取消了吗?于是自然获到圆满解脱——究竟涅槃——故曰菩提萨埵依般若……究竟涅槃。

 

菩萨究竟涅槃即成佛道,故下文接著说:‘三世诸佛……三藐三菩提’。

 

【合释】‘因为’般若能照见诸法实相,本‘无所得’,‘所以’ ‘菩萨’ ‘依’了‘般若’法门修行而能获到‘心无挂碍’;由于心无挂碍,所以没有什么可为‘恐怖’,因而‘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的妄见,而证得大灭度大解脱的‘究竟涅槃’。  戊初明菩萨得断果竟。

 

戊二:明诸佛得智果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分释】三世言时之多也,即现在、过去、未来;约竖言,指一切时代。诸佛言佛之多也。诸是不一之词,约横论,即指十方世界之诸佛也。

 

佛完全应称佛陀,我国好略,单称为佛。梵语佛陀,译为觉者。其实当译为大觉者才算恰当其称。觉是觉悟,者就是人,合之为觉悟的人。何故不译为‘觉人’而译为‘觉者’呢?因为‘人’的范围比较小,‘者’的范围来得大。‘者’字可以概括人类以外的一切有情。经云:‘凡有心(知觉)者皆能作佛’。如译为觉人,则人类以外的其他一切有知觉的它们,是不是就不能成佛了吗?这与佛说蠢动含灵皆有佛性的理论是会发生矛盾的。如说不妨碍它 们的成佛,那末,以龙身成佛的众生——如龙女八岁成佛,就应该称他为觉龙了!或者以x身x身……而成佛的众生亦当一一依其原有的身分而称它为觉x觉x……了吗?那未免太不成体统了。因此,故译为觉者。而不译为觉人。

 

佛陀到底觉些什么?即是觉悟宇宙真理和人生实相罢了。它把宇宙人生的内容观察的非常清楚,洞彻的非常明白。但宇宙的真理,人生的实相究竟是什么一回事?老实说,就是缘起性空啦!此为佛陀观察宇宙人生的一种正确结论。一切有情迷了缘起性空的道理,妄认宇宙万有的现象为实法,四大假合的幻躯为实我,处处迷恋取著,胡闹一场。佛陀觉悟了这些道理,而不被所迷故称他为觉者。同时也可说是觉悟人生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众生迷昧不了三界火宅,众苦充满,认苦为乐;不了万有缘生全体是空,认假作真;不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无常计常;不了四大皆空,本无有我,无我计我;于中颠倒是非。这些虚妄从无始来,一向为众生迷梦不醒者,竟一旦被佛陀明明白白地看穿了——觉悟宇宙万有,人生一切不过如此!佛陀的觉悟可说是突破人生迷团,揭穿宇宙秘密,这就是被称为觉者的理由。按觉的意义有三:

 

一、自觉:外而觉悟一切诸法幻化无常等如上所说,内而觉悟人人有个不生不灭的常住佛性。

 

二、觉他:就是以先觉觉后觉的意思;众生不能解脱,就因为没有觉悟。佛陀不忍自己解脱安乐而坐视著沉沦苦海里受苦的一群痴迷众生而不顾,所以将自己所觉悟的道理一一启示他们,积极展开救济活动,要使大地众生一同觉悟起来,而获到解脱安乐。

 

三、觉满:在自觉觉他的两种功德都做到究竟圆满——自觉慧满,觉他福满。自觉慧满者,由最初发菩提心依本觉理起始觉智,依智断惑,先断见思,次断尘沙,终断无明,三惑圆断,三智圆证,觉至一心本源,智慧圆满,此为自觉慧满。觉他福满者,从自觉后,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经三祇劫,广修六度万行,普遍开觉法界有情,功德圆满,此为觉他福满。自觉、觉他福慧圆满,所谓三觉圆万德具,名之曰佛。现在举释迦世尊为实例来说:从出家至菩提树下□明星而悟道为自觉;从初转法轮至涅槃前于中四十九年之说法为觉他;直至应缘既毕鹤林示寂为觉满。

 

自觉是异凡夫之迷而不觉,则超六凡法界;觉他是异二乘之自觉,则超声闻法界;觉满是异菩萨之分证,则超菩萨法界。总之,约佛陀的自证说就是自觉;约佛陀的化他说就是觉他;自行化他的工作做到彻底就是觉满。自觉是就理智(觉悟)方面讲,以宇宙人生为其觉悟的对象;觉他是就其悲行(化度)方面讲,以一切有情为其救度的对象;觉满是就其知行合一方面讲,以自利、利他,福慧圆满为其唯一的目标。由此观之,佛陀确为一个究竟觉悟人生真理,做到圆满利人的伟大人格的圣者。

 

就因为佛陀是具足一切‘智慧’,故能开示一切众生——破迷启悟,揭妄显真;佛陀是具足一切‘福德’,故能普利十方有情——四生六道,一律平等拔苦与乐。至于神通威德、愿行等莫不一一不可思议。

 

据上所说,佛陀觉悟的主要即在外悟一切缘起性空之理,内悟自心本具佛性。

 

但觉是迷的反面,众生痴迷长受生死痛苦,佛陀觉悟永得解脱安乐;有觉悟的佛陀才显出了痴迷的众生。本来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的,究其分野就在这迷悟之间。要知道佛性人人本具,我们如能从迷梦中醒转来,同时又能仿效佛陀的救世精神,自利利他实行做到彻底,也就是佛!

 

复次,二乘也不是有了觉悟吗?何故不能称为佛陀——觉者?因为它的觉悟仅仅得到偏空真理(自觉未圆),尤其是只顾自利——解脱生死(觉他全无),所以不够称为佛陀——觉者。菩萨也不是做了觉他的事业吗?何故亦不能称为佛陀?因为觉他的功德还未做到圆满(福未足),用时尚有微细无明未断,所证未圆,如十四夜月(慧未足),因此也同样不能称为佛陀。

 

在这三乘圣格中独显出佛陀的崇高伟大,所以我上面说:‘佛陀当译为大觉者才算恰当其称’,就因为此。

 

这三觉的道理,正与大学的‘在明明德’(自觉),‘在亲民’(觉他),‘在止于至善’(觉满)的道理相同。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因修正功满,由始觉智契本觉理,理智合一,始本不二,达究竟觉名之曰得。其实得未尝得,因本有故。

 

阿译为无,耨多罗译为上,三译为正,藐译为等,菩提译为正觉,合拢来为‘无上,正等,正觉’。兹为便利上,从下正觉二字解释上去。

 

‘正觉’(正者不邪,觉者不迷),谓正确的觉悟——离颠倒戏论的一种正智;此为拣别凡夫之不觉,和外道之邪觉。因为众生自无始来,妄想执著将本觉真心埋没于五蕴之中,迷而不觉,谓之不觉众生;外道心外求法,所觉之道非妄即邪,所以他们均没有称为正觉的资格。

 

‘正等’(正者不偏,等是平等),自觉之后,毫不自私地,能真‘正’平‘等’,力行利他工作;此为拣别二乘之独觉。二乘虽有正觉,但求自利,不能利他,乃偏而不正,没有平等普遍心,不能称为正等。

 

‘无上’,三觉圆满,万德具备,没有能过其上者——其自证方面,则智慧圆满无上,其利他方面则功德(福)圆满无上。此为拣别菩萨之分证。菩萨虽真俗等观,能够自觉、觉他,唯其自证的智慧未圆,尚有微细无明未破,利他的功德未满,还有上位佛果可求。因此,仅可称为正等正觉,不够称为无上。唯佛一人福慧两足,究竟圆满,才够得上‘无上正等正觉’之称(正觉即自觉,正等即觉他,无上即觉满)。此阿耨等九字,何故不直译为无上正等正觉而仍存梵音呢?因为它是佛陀三觉圆满之德号,为了表示尊重,所以不翻。此为四例翻经的翻字不翻音,及五不翻中的尊重不翻。

 

现在明诸佛得智果的文,则举三世,而上面明菩萨得断果的文,照理当指十方,谓十方菩提萨埵,才为恰当。虽则没有,想系经文的简略吧。窃以,言三世必具十方,举十方必赅三世。三世是竖(时间),十方是横(空间),横表无边,竖表无尽,无尽无边的诸佛菩萨,悉皆依此般若而修而证,般若法门可就太微妙了!那末,则只此心经一卷,就成佛有余矣!经云般若为诸佛之母,也就在这。

 

综上所说,‘挂碍’,是生死的业因,‘恐怖’,是生死的业果;‘颠倒’ ‘妄想’是生死的业惑;‘涅槃’,‘三菩提’是解脱的结果(涅槃能断一切烦恼生死是断果。菩提能成就一切福德智慧是智果)。既无生死业因(挂碍),自然永远解脱(究竟涅槃),而证无上佛果(三菩提)。

 

【余论】或曰,前文说‘空不异色,空即是色’,明明有而非空;次云‘空中无色……无智无得’,明明空而非有;现在又说‘菩萨证涅槃,诸佛得菩提’,那不是翻来覆去的空而不空,不空又空的一种环环转的说法了吗?忽有忽空,忽空忽有,怎能不教初步学佛的人不生误解而疑佛法为戏论的呢?这却也莫怪其然,因为他们不了解般若真空实义,未领悟中道圆融之理,对这——空有之说,没有正确的认识,彻底的明了,就难免要发生唐突了——误会。不知‘空’指真空,不是小乘的偏空,更非外道的断见空;盖真空不空,所以缘起之诸法宛然。‘有’指妙有,不是凡夫之妄计有,也不是外道之常见有;盖妙有非有,所以因果万法一如。不有不空,亦有亦空,即中道义。如能懂得到这点佛法的中道观,自然就不发生误解。佛法的中道理论确有它独到的长处,诚非初入门的人所能窥见其奥妙者。

 

佛陀教化众生都有所谓对机说法,应病与药的一种观念为大前题。中观论云:‘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于空,诸佛所不化’。金刚经也说:‘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就此便可理解了。因为凡夫著有,所以说空对治之,有病既除,空亦当遣,否则同是一种毛病(著空),这与逃峰趣壑的痴呆行动还有什么差别呢?要之,当能不取于有无,同时又能不舍于有无,这才算为中道妙理圆融的恰到好处!

 

须知此部心经,它所发挥的——若观,若境,当体无非即空、即假、即中。故对于著有者则用空观破之,执空者则用假观破之,执二边者则用中观破之。处处圆融总不离乎一心三观,一境三谛。‘谛’即实相般若,‘观’即观照般若,‘境’即文字般若;不一不异也。中道第一义谛,即在不执而已矣。谈到佛法执之则事事隔碍,融之则法法圆通。肇公般若无知论云:‘至人,处有而不有,居无而不无’。又说:‘有为虽伪,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虽真,执之则慧心不朗’。真至语名言也。

 

佛陀确已证到上面所说的圆融中道境域,所以能够和光同尘,周旋十界——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吾人如能真实体会中道圆融道理,那末,泯心存境——有——可也,泯境存心——空——亦无不可;心境双存——亦有亦空——可也,心境双泯——非有非空——亦何尝不可呢?

 

世有一般狂妄自欺——不重实行实证之人——空谈阔论,执理废事,开口不是一切皆空(到底空些什么),便是即心是佛(究竟怎么叫做佛),讥持戒为愚痴,说礼佛是多事,未证为证,自误误人。这是多么可怜的啊!像这样人还有与他谈般若真空,中道妙理的余地么

 

【合释】不仅菩萨们依了般若,而获到究竟涅槃;就是现在、过去、未来的三世诸佛,在因地中亦莫不同样的依此般若胜妙法门修行,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圆满佛果呢。

 

戊二明诸佛得智果竟(丁四证果文竟,至此乙初显说般若文完)。

 

乙二:密说般若分二─丙初:出名叹益。丙二:正说咒语

 

今初:出名叹益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预释】此下是密说般若。如来说法利生有显有密。经典中明说道理以示人之修持者谓之显教;不事解释,唯加持功用的谓之密言。显说即经文,密说即咒语,如下文揭谛,揭谛……。所谓经显义理,咒宗秘密;义理可以阐释,秘密不可解说。总之,显说是以言语文字阐发道理,令人闻而启悟,依法修行而获益——开发智慧,灭除烦恼障。密说虽不可明示于人,而其中为诸佛菩萨威力加被具有秘密功德,极大神力,能令至心持诵者自获到不可思议利益——增长福慧,消灭罪业障。灭了二障(烦恼障,罪业障),成就二严(福严,智严),此则便可畅达如来说法度生的本怀了。因此,佛陀说法常常显密兼施,其意在此。如楞严经有楞严咒,药师经有药师咒,弥陀经有往生咒……。

 

以上所说,不过一往之言,其实随修一法,到了功成行就之日,都能圆断二障,俱足二严;因为显密功用同等故。所谓显功该于密德,密德彻乎显功。据此则知前显说般若不外显示密功,今密说般若何尝不是密归显功;盖显密互摄也。

 

良以众生根性各殊,故使如来显密并施,有当由显说得益者,则用显说以引导之,或应从密说获益者,即示密咒而摄取之,再有兼持显密二种而获益者,则显说之后更说密咒,莫不使其各适机宜而修持而获益。若显密并说那就无机不被,本经就是这一例子。有人说,此密说一门乃另为一类好简单求速效的行者而特施的;这或者不一定。总之,此般若胜妙法门,既然显密融通,则此咒名亦可与经名互通。于是,咒曰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那末,经亦可称为大神经,大明经,无上经,无等等经。又经曰心经,则咒亦何尝不可称为心咒。

 

【分释】故知般若……,这一段文若详细研究起来,它的含义是通上通下的。通上为结叹显说般若的功用具有如大神咒等之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意谓上文所言菩萨诸佛皆依般若而究竟涅槃,得证菩提;因此,‘故知般若’的功能是不可思议,洵非‘言语’、‘数量’所能称说,所以特出四种咒名以结叹之;说它好像‘大神咒,大明咒’……的功德一样。通下为欲说密咒先出咒名——意谓般若显密功德一样,显说既有那么殊胜,而密说又何尝不如是,能够一心受持都可以得到心无挂碍,乃至得证无上菩提。因为咒语秘密不可解释,所以在未说咒前先出其名(如将说经,先出经名)来表显它的功能,以证知显密同等功德。尤其欲说咒时先出咒名,是欲人起深信希慕之心,而精进修持。要知道这些咒名,皆从此咒功能而起的,此咒功德确与前显说功德无异。心无挂碍,无恐怖,就是大神咒;远离颠倒梦想,就是大明咒;究竟涅槃,无上菩提,就是无上咒,亲证实相般若,就是无等等咒(般若为诸佛母,出生一切功德,实相为万法本,俱足无量功德,世出世间,无有一物可与相等,而它能等一切)。

 

大神咒,神有妙力义,能令受持者,驱除烦恼魔,解脱生死苦,故名大神咒。大明咒,明有照了义,能令受持者,破除众生痴暗,照见无明虚妄,故名大明咒。无上咒,无上是超胜义,能令受持者,直趋无上涅槃,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过于此者,故名无上咒。无等等咒(上等字作比字解,下等字作齐字解,谓无有一法可与相比齐等也)。无等是最高义,能令受持者,成就无上菩提,世出世间无有一法等于此者,故名无等等咒。又成就佛果,亲证实相——实相是极其平等圆满,没有一法可与之相等故。大论云‘无等名诸法实相,诸行无能及者,无戏论,无能破坏,故名无等’。

 

能除一切苦,是显示般若功能所获的结果。因为它——般若——有那么殊胜功力,所以能使受持者永除一切苦(一切苦的道理已在前面度一切苦厄文中说过)。总之到了究竟涅槃,得证无上佛果,这才能彻底永除一切苦的。一切苦的本源,皆由于众生颠倒梦想而来。今依般若,若显若密均能破除迷妄,启发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消灭无始业障,顿断生死业因,故曰能除一切苦。当知苦虽万端,生死为甚,今非仅除分段生死,乃二死永除也。此正与显说般若文中度一切苦厄句相应。

 

真实不虚,此有两种解释:一、叮咛劝信义,这是佛及菩萨之悲心备至,以为咒是密语不翻意义,虽极言赞述功德,还恐有人狐疑不信(如金刚经云:颇有众生得闻言说章句,生实信否?)所以于未说咒前,预先叮咛诫勉道:般若有那么殊胜功能,是真真实实而没有半点虚伪的,大家要绝对深信不疑,才不失此般若胜益!

 

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现在正是如来金口亲宣,菩萨重说,这么真实语殊胜义,还不诚恳诚切地信受奉行呢!

 

二、是究竟义,谓如苟只灭见思烦恼,了分段生死,这仅可说是脱一部分的苦,终不能称为真实脱苦,能够三惑完断,二死永亡,这才可谓之真实脱苦,否则怎能谈得上真实二字?本经所明修证的结果,确能做到真实脱苦。‘不虚’,就是不错的意思。换句话说:‘不错’!依般若修行便可真实脱苦——能永除一切苦。

 

【合释】照上面所说,依了般若而修可以得证菩提涅槃,那末,无疑的般若是一种大神力的咒呀!是一种大光明的咒呀!是一种最高无上的咒呀!是一种超绝无比的咒呀!它的功力是能除一切苦,这是的的确确之事实,而没有些少虚伪的说话啊!

 

丙初出名叹益竟。

 

丙二:正说咒语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分释】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咒的名目已经说出,它的功德也都明白,所以(故),现在应当把它——咒语——宣说出来。好使现在、未来的一切有情依之受持而获到解脱。于是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此咒总共只有四句十八字,很容易受持,且具有不可思议功用。行者但能至心念诵,自然获益不少,乃无求解释的必要,盖凡一切神咒皆是诸佛神妙不测之密语,唯佛与佛方能了了,诚非我们凡夫所能探悉。因此,不但我们中国的学佛者不事解释,就是印度也不曾解释。故咒为五不翻中秘密不翻,及四例的翻字不翻音。

 

梵语‘陀罗尼’,华言称为‘咒’(此翻咒之总名,其咒语则不翻)。亦云‘总持’,谓总一切功德,持无量义理。又能‘总持’一切善法令不失去,‘总持’一切恶法令不生起。也有译为‘真言’,由诸佛真心宣说出来故。亦称为‘密语’,即诸佛秘密不思议之语,凡夫二乘所不能知,只宜密持密受,不可明说也。总之咒有神妙不测的力用,虽不可解,但行者能一心虔诚持诵,久之自能发生灵感,获到神效,成就一切不可思议功德——近则身心安宁,消灾灭罪,增长智慧;远则能令解脱生死烦恼,速证无上菩提。又咒多有鬼神王的名号,持诵之,鬼神敬王,非但不敢加害,且能拥护,故能够志心持诵,于中永无魔难等障。密咒的不可思议功德可就广大极了!

 

这种秘密不思议神咒的道理,正如王的密旨,但宜钦奉,勿妄宣传,亦如军中号令,唱其密号,则通行无碍。因为它的作用在声音,不在解释故。

 

根据上面所说,凡是咒语,均不可解释,亦不该解释。或有人必欲知其梗概者,那末,我只好依照字义略释如下:

 

揭谛,华言去也,度也。谓般若甚深功能,能‘度’众生‘去’到彼岸。重言揭谛表自度又能度人。波罗揭谛,波罗华言到彼岸,谓‘度到彼岸去’的意思。波罗僧揭谛,‘僧’华言众也。谓愿大‘众’同‘度到彼岸去’。菩提,即无上佛果。娑婆诃,华言速疾成就。现在把它调整顺序,联在一起说,便是:依般若得‘度’‘去’吧(揭谛)!依般若得度去吧(揭谛)!‘度到彼岸去’吧(波罗揭谛)!‘大众’都‘到彼岸去’吧(波罗僧揭谛)!‘快快地’来‘成就’无上佛‘菩提’呀(菩提娑婆诃)。又娑婆诃,除译为速即成就外,还可译为‘息灾增益’;或译为‘究竟’。意谓一登了彼岸便可‘息’灭一切生死‘灾’患,‘增益’无量福慧。登了彼岸便可‘究竟’成佛。

 

又揭者去也,谛者真实也。谓依般若而修能‘去’一切颠倒梦想,证得‘真’空‘实’相,故曰揭谛。欲得到彼岸(波罗)涅槃之乐,当‘去’(揭)一切颠倒梦想,证得真空实相(谛),方能达到目的;故曰波罗揭谛。那‘彼岸’安乐之乡,非欲一人二人得到而已,是希望一切有情(僧),携手同登;故曰波罗僧揭谛。依此胜妙般若而修能令成就‘菩提’,愿大家赶快(娑婆诃)发心吧!故曰菩提娑婆诃(诵此咒时仿佛像读发菩提文,或回向文一样)。

 

这些解释,都是按字表法会意之言,虽不能说它没有意思,但只可作一种参考而已。若照咒语本意还是不加解释为是,愿阅读者一心持诵,勿起思维,则心咒相契,自得密益,若一落心思,便成知见渣滓。

 

观此寥寥数句神咒,即可表露佛菩萨救度众生的悲心深切,无微不至,这么重重启示,处处指要,无非要众生速离苦海,而登彼岸;实在太慈悲太亲切了。你看佛菩萨如此慈悲,怜愍著我们这一群长处沉沦不得解脱的苦恼众生,因而谆谆善诱,极盼大家快快回头同登彼岸,故在精细显说后,又亲切地宣说这么简单而易持的胜妙神咒来接引我们,这种殷情厚意,比之慈母倚门而望其子之归来的情绪实深且切矣。我人思之宁不惭疚万分!之后如再依旧迷恋不省,不肯发心勇猛精进——依般若而度脱,而证悟,未免太辜负佛菩萨的一片苦口婆心呢。

 

这部般若心经,既标名曰‘心’,分明要人依般若而证悟真心。先谈种种空为显说般若,是破心执;后总说咒,为密说般若,是除心障。因为我人对一切诸法心生执著,谓之心执,因而受种种烦恼侵搅,谓之心障;由是永使本具真心埋没不见,枉受生死。今仗般若显密之功,执既破而障亦除,自然发见真心,则烦恼顿断,生死永了,究竟成佛;实现度一切苦厄,远离颠倒梦想……的了。此为本经修证的一大旨趣。

 

复次当知或经或咒,原同一体,若显若密,本无异致,所谓显即是密,密即是显,经即是咒,咒即是经。经是显咒,咒是密经,显说即具密咒之利益,密咒亦诠显说之妙义。则此可知全经妙义总摄在此咒中,而全咒密益亦无不统该显说文中。盖显藉慧通,密以定入,诸佛修行法门不出定慧二法也。能够显密兼修,定慧圆臻,那就大美满了!就是随持一种亦可获般若不思议之利益。所谓兼持则双美备至,单举亦可交摄无遗,固知显言密语皆归第一义也。大矣哉!般若之功力,若显若密,皆不可得而思议焉!愿共勉之!

 

咒语可以不必合释。丙二正说咒语竟(乙二密说般若文竟)。全卷经文至此讲完。

 

结论

 

诸佛皆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普度众生同归正觉——观其度生工作第一步就是说法。但因众生的根机利钝不等,心量大小各殊,所以佛陀在设教度生方面,有其特别的方案和形式。你看在道理上则有权有实,实则直谈一乘法,权则分别说三乘。于方法上则有显有密,显的是明说道理以示人之修持,密的则不事解说,直示密咒以持诵,若显若密都各有其不可思议功德——显密均能令行者获种种益,乃至成佛;唯依其功行之深浅而证果不同。于语言文字上则有广有略,略则提示纲要——总明大意,令利根人一闻即悟,不费余力;广则详陈细目——分别解释,使钝根人,入门多方,不致遗弃。以上皆为佛陀摄化众生的各种方案,可谓最完善、最周密而又极善巧的了。

 

盖权实同运则能圆满普度显密并施即可随机得益;广略互陈自然利钝兼收。本经的内容就是俱全这些条件的,现在再来把全经的纲要总为提示一下以作结论。

 

本经内容分为显说般若,和密说般若二大阶段,从观自在起至三藐三菩提止为显说般若文。从故知般若起至菩提娑婆诃止为密说般若文。在显说文中(1)从‘观自在’至‘度一切苦厄’是总示菩萨修证境界,其中‘观自在’句是明能观人——行者:‘行深般若’句是明所修行——法门;‘照见蕴空’句是明所观境——悟境;‘度一切苦厄’句是明所得益——修行结果(行深一句约修行工夫言——自利——属因;照见蕴空,度一切苦厄,此二句约所证功德言——利他——属果)。(2)从‘舍利子色不异空……三藐三菩提’为详明般若真空实义,其中‘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句是遣执文。‘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句是显性文。‘是故空中无色……无智亦无得’句是破妄文,于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乃至无意识界’这是破凡夫我相;‘无无明……无苦集灭道’这是破二乘法相(无无明句破缘觉法,无苦集灭道破声闻法);‘无智亦无得’这是破权教菩萨法相。‘以无所得故……三藐三菩提’此为证果文——菩提萨埵依般若……究竟涅槃,这是明菩萨得断果;三世诸佛依般若……三藐三菩提,这是明诸佛得智果。以上为显说般若。

 

其次,‘故知般若……是无等等咒’是先出名叹益,‘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即说咒曰……娑婆诃’是正说咒语。以上为密说般若。

 

又‘色不异空’等四句为略说般若,‘是故空中,无色……以无所得故’为广说般若。五蕴,十二入,四谛,十二因缘等为权法;无所得,究竟涅槃,三藐三菩提为实法。扼要的说:‘照见蕴空’句是破妄显真,略明行深般若的境界;‘色不异空至无智无得’句是悟妄即真,广阐般若真空实义;‘以无所得’句是总结般若功能和实相境界;‘依般若波罗密多……’句是明诸佛菩萨皆依般若得解脱而成就无上菩提,以显本经之殊胜(依般若句属修行方面;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句属断妄方面;究竟涅槃,三藐三菩提属证果方面)。

 

复次,本经若照文字方面看来,虽然没有开端的序分——前言,和最后的流通分——结论。若变通办法来说,无妨把‘观自在至度一切苦厄’句,为‘序分’,因为这几句话是结集经的人叙述菩萨修证工夫而加上的,是一种叙由语。‘故知般若波罗密多至菩提娑婆诃’句,可以代替‘流通分’,因为这段文是明显密兼胜,且首句是结叹般若功能的。是否有妥愿先觉者有所指教!

 

本经五重玄义

 

何故讲经须先解释经题?盖题为一经之总纲,全卷经文为一题之别目。题目既明则经文易懂,故须先释题。这可比——如网提其纲则众目自彰,衣挈其领则群缕必直。先释题目亦复如是。

 

释题之法,贤首则用十门玄谈: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趣通局,七、部类处会,八、传译时代,九、总释经题,十、别释文义。此为贤首释经的方法。天台则用五重玄义,内容分为通别二种。通则七番共解,别则五重各释。七番共解者:

 

一、标章——即分科也。所谓标其章段,如标五重,层次分明,使人容易忆持,令起念心故。

 

二、生起——如五重次第相生而起。凡标章段者,必有其次第之生起,使不散乱,令起定心故。

 

三、引证——凡所发言论,欲使人深信者,当引经据典,或古人名训,以证所说不谬,令起信心故。

 

四、观心——佛说一切法,不离一切心,所以闻法要须句句指归自己。如现在所讲的般若心经,般若译为智慧,智慧是对愚痴而言。智慧是觉,愚痴是迷,觉即是佛,佛不在外即此现前一念本觉真心,此心不被尘欲所蔽,境界所转,当体历历明明,此觉理之智,就是般若——实相般若——即自性天真佛——本觉真心。余‘波罗密多’,例之可知。此约观心释名也。如了达实相,即观心‘体’也,修因证果,即观心‘宗’也,断惑证真,即观心‘用’也。分别浅深大小,即观心‘教’也。所以须明观心者,意在要人即闻即解,令起精进心故。

 

五、料简——就是问答。问答可以解释群疑,所谓疑破暗消,慧心开朗,令起慧心故。

 

六、开合——谓开广合略,以顺众生根性之利钝。如本经所明——若有众生迷心者则合色开心,如五蕴是也。若迷色者则开色合心,如十二处是也。若心色俱迷则心色俱开,如十八界是也。若心色俱不迷者则心色俱不开。因为要使众生随机获益,所以明开合以示广略,使各随机宜,亦是令起慧心故。

 

七、会异——谓会通异名,使其正确了知‘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以坚固其信心,并令起慧心故。当知以此七番共解——标章,生起……是具有令人生起信、进、念、定、慧之五心而成其五根、五力,以破五障(信破疑障,精进破懈怠障,念破迷障,定破散乱障,慧破愚痴障),修七觉支(择法,精进,喜,舍,除,念,定),行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入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如此,就是钝根的亦能证得罗汉果,大乘则能证无上菩提。释题须七番共解者是很有意思的。

 

其次,五重各释,即用五种玄义各别解释经题。现在虽依天台释经规范,但当舍繁取简,以便初学,故不用七番共解,单取五重各释。何谓五重玄义?即初、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幽微难见曰玄,深有所以曰义。用此五重释题,预先发挥经中幽微难见,深有所以之理,挈示经前,使人一览经题,便知经中大意,故曰五重玄义。

 

因为一经有一经之名,一论有一论之名,所以凡讲一切经论须先出名。尤其是由假名而会实体(真理);所谓实体当借假名而显示,故释名之后,接著即须显体;既识其体,则从体起修(宗),所谓依真理而立行,故显体之后,接著即明宗趣;依实行而获功用,所谓由修因而证果,大用乃彰,故明宗之后,接著即须论用;由功行之浅深,分力用之胜劣,所谓以胜劣而判教相之权实,因用有大小胜劣不同,故论用之后,当判教也。这种道理可举一个例子:比方要结交一个朋友,第一步要先知其姓名(释名),这是不消说的,其次则识其面目(显体),三知其性质(明宗),四知其才学(论用),五知其人格(判教),于是方不滥交于人,用五重解释经题,亦复如是。

 

初、释名:释为解释,名为名目,即解释一经之名目。古人讲解一切经论,均用七种立名。那七种呢?

 

一、单人,二、单法,三、单喻,四、人法,五、人喻,六、法喻,七、人法喻,而‘人’有因人、果人;‘法’有修法、性法;‘喻’有片喻、全喻。

 

一、单人立名者——如维摩经、佛说阿弥陀经等。维摩是人,乃因地修行之人,为‘因人’。佛说阿弥陀经——上佛字即能说人,指本师释迦牟尼佛,下阿弥陀是所说人,即乐邦教主,二俱果上之人,为‘果人’,经题无法无喻。

 

二、单法立名者——如圆觉经、涅槃经等。‘圆觉’、‘涅槃’二者皆为修行成佛之法,经题无人无喻。

 

三、单喻立名者——如宝云经、梵网经(经云尔时世尊观诸大梵天王七宝所成之网罗幢,因而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广说如华严经)等。‘宝云’、‘梵网’二者是喻,经题无人无法。

 

四、人法立名者——如文殊问般若经、药师如来功德经等。‘文殊’、‘药师’是人,‘般若’、‘功德’属法,经题无喻。

 

五、人喻立名——即如来狮子吼经、菩萨璎珞经等。‘如来’为佛十号之一,是人(果人),‘狮子吼’是喻(狮子为兽中之王,一吼则众兽俱伏,佛为法中之王,无畏说法而十界同遵,故以狮子吼喻如来之说法);又‘菩萨’是人(因人),‘璎珞’是喻,经题无法。

 

六、法喻立名——即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经等。‘妙法’、‘般若’是法,‘莲华’、‘金刚’是喻,经题无人。

 

七、人法喻立名——即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性法,‘佛’是果人,‘华严’是喻(因行微妙,如大宝华庄严一乘佛果);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佛’是人,‘雨宝’是喻,‘陀罗尼’是法,三者具足,故以人法喻立名。

 

佛经虽则多至万卷,但以此七种立名,可以赅括无余了。

 

现在所讲的这部般若心经,到底以何立名?‘般若’是法,‘波罗密’是喻,经题中无人,又不是‘人法’、‘人喻’、‘人法喻’立名,那末,正以‘法喻’立名也。

 

          ┌一、单人—佛说阿弥陀经、维摩经。

          ├二、单法—涅槃经、圆觉经。

          ├三、单喻—梵网经、宝云经。

七种立名表├四、人法—文殊问般若经、药师如来功德经。

          ├五、法喻—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经。

          ├六、人喻—如来狮子吼经、菩萨璎珞经。

          └七、人法喻—大方广佛华严经、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第一释名竟。

 

二、显体:显是显示,体为性体——真理——即显示一经的真理。前释名是假名如宾,为能诠;今显体是实义如主,为所诠。经之名目如人之姓名,经之实义如人之身体。经若无体,则不符佛说,而邪倒无印,不可流传于后世,犹人之但有其名,而无其身,则张三李四莫知所指,那就等于龟毛兔角无事实了。须知经中文字无非方便语言,其意在令人循名得体,这正与‘因筌得鱼’,‘由指见月’的意思相同。若逐名迷体,虽则遍览三藏十二部圣典,咬文嚼字是获不到真实利益,好像老鼠啮生姜——得不到什么好处;故释名之后须显体也。一切经论分为大小两乘,常言小乘经以三法印为体,大乘经以一法印为体;或云以实相为体。这是一种笼统的说话,据实研究起来,每一部经论都各有其特具之理体。如华严经以一真法界为体,楞严经以如来藏妙真如性为体,弥陀经以常乐我净四德为体。然则此经以何为体?乃以第一义空为体,本经所说的‘无所得’三字就是第一义空的意思。或云以实相为体,经云:‘是诸法空相’。

 

第二显体竟。

 

三、明宗:明是明白,宗为宗要,即明白一经之宗要。亦云宗趣——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乃趣向之归宿,会体之枢机。良以体非宗莫会,宗非体不立,欲会正体,须明宗趣。若行人不识宗趣,则行业无所归,怎能领会不思议之妙体,故宗趣不可不知。前显体俾行者悟理,属性德;今明宗俾行者起修,属修德。性德乃秉之于天,人所同具,而修德必须人力进修方得造诣。所谓依性起修,由修证性,自然获到真实受用。现在来说一个譬喻:家屋喻宗,虚空喻体,虚空虽周遍一切,但须建以家屋方能遮风避雨,居人藏物。若有体无宗,就好像虽有广大之虚空终不可一日安住。故显体之后须明宗也。但一切经论,都各有它的宗趣——如法华经以一乘因果为宗;金刚经以发菩提心为宗;弥陀经以信愿持名为宗。可是,现在所讲的这部般若心经,什么是它的宗趣呢?‘观照般若’便是本经的宗趣,经云‘照见五蕴皆空’。

 

第三明宗竟。

 

四、论用:发挥要义曰论,即讨论说明的意思。‘用’为功用——修行成就为‘功’,所获利益为‘用’。又云力用,‘力’有‘能力’和‘感力’;‘用’有‘作用’和‘受用’。能力和作用属因约修行方面言;感力和受用属果约证悟方面言。又灭恶为‘力’属断惑,生善为‘用’属证果。要之,即修行结果,发生效‘力’,应‘用’之谓。本经是以观照般若为‘功’行,而获到下面所说的妙‘用’。前明宗是会体之方法,今论用是得体之妙‘用’。若无妙用空修无益诸行谁肯为之,故明宗之后须论用也。每一部经论都各有它特具的妙用——如楞严经以离爱得脱为用;金刚经以无住生心为用;弥陀经以往生不退为用。然则本经以何为用?乃以破三妄除三障究竟成佛为妙用。经云:‘无色无受……乃至无意识界’此破凡夫著色之妄相;‘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无苦集灭道’,此破二乘著空之妄相;‘无智亦无得’此破权乘菩萨著空假二边之妄相;故云破三妄。又‘心无挂碍’即除‘业障’;‘无有恐怖’即除‘报障’;‘远离颠倒妄想’即除‘烦恼障’;故云除三障。‘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云究竟成佛。观此,则本经确以破妄,除障,究竟成佛为妙用,可以了无余疑矣。

 

第四论用竟。

 

五、判教:判是判别,教为教相,谓判别一经所属之教相。佛陀化导众生之语言文字叫做教;判别一代时教之次第浅深谓之相。

 

释尊三十成道,八十入灭,始自寂场,终至鹤林,其间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结集为三藏十二部圣典。于中大小权实,顿渐偏圆之理各各互陈,若不经判释,那怎能知道现在所讲的这部般若心经,它所诠的教义究竟是顿是渐,或权或实,就不免要混滥经旨了,所以要判教也。

 

如来一代说法浩如烟海,天台智者大师,灵山亲承,大苏妙悟,以五时八教,把如来一代圣教,有条不紊地,判释得昭如日月、罄无不尽。五时八教为佛陀教化众生的一大纲领与顺序(五时为时之顺序,八教为教之顺序)。换句话说:如来一代教化众生其调整机宜的次第,在时间方面分为五时,在教法方面分为八教。当知如来一代说法无非对机施教,因为众生的根器(个性)千差万别,所以如来的说法也就不能一致;所谓时有先后,教有权实。你看,四十九年的说法,时间总算不短,三藏十二部的结集,教义不算不多。若不加以整理,实在无法探悉其内容——说法的阶段——教义的类别。智者大师,特具手眼,把一代说法之次第,严格而精密的判释为通别五时;把一代所说之教义,明细而适当的判为两种四教——八教。先明五时次明八教。

 

五时是佛成道后于四十九年中其应机说法的先后,总其次第分为五个时期,谓之五时。何谓五时?有‘通’、‘别’两种,通则五时可以互通,别则五时各别分限。现在先讲别五时——

 

一、华严时:即说华严经之时(以万行因华庄严一乘果德。晋译六十卷,唐译八十卷),于七处八会所说的。世尊初成道时,为畅演一真法界妙理,现千丈卢舍那身(佛之报身,译为净满,谓烦恼净尽,福慧圆满),为大机菩萨说自证法门,谈华藏境界。可惜一类钝根的小乘们都不领解,如聋若瞆,不见不闻,所谓有耳不闻圆顿教,有眼不见舍那身,徒负如来一片婆心。要之,直谈大乘圆顿法门,令其顿超直入,专被大乘利根菩萨机者,是为华严时。

 

二、阿含时:即说阿含经之时(阿含译为无比法,谓世间一切诸法无可与比者);又名鹿苑时。从所说之经立名则称为阿含时,从所说之处立名则称为鹿苑时;因为说阿含经最初在鹿苑故。说华严后的十二年中,佛为引诱一类小机,说了四阿含经(一、增一阿含五十一卷,明人天因果;二、长阿含二十二卷,破外道;三、中阿含六十卷,明真寂深义;四、杂阿含五十卷,明诸禅定),专谈小乘法门,特被钝根众生。因为华严会上小机不契大教,所以如来隐大现小,为实施权,先于鹿苑为五比丘(憍陈如,额鞞,跋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等说四谛,十二因缘,继而游历十六大国说诸小乘法门——四阿含经;以及九部修多罗(十二部中除去‘方广’及‘授记’,‘无问自说’之三部,是为小乘之九部。若十二部中除去‘因缘’,及‘譬喻’,‘论议’三部是为大乘之九部。但常言九部者多指小乘也。详明参照涅槃经第三)。要之,专谈小乘教义,独被一类钝根众生,令其由小转大,超凡入圣,是为阿含时。

 

三、方等时:即说方等经之时。方等为一切大乘经之通称。方是方广,等为均等;谓‘广’说大小乘教,使其‘均’等受益。又等即平等——倡导大乘真俗平等之理。说阿含后的八年中间,佛为普应群机,说维摩诘经、思益经、解深密经、金光明经、大集经等;赞扬大乘,弹诃小乘。虽云方等融谈四教,实则意在倡导大乘法门,策进小机。因为小乘人得小为足,不肯进求上乘,所以如来于方等会上借维摩等诸大士互相酬唱,极力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令其耻小慕大,回向上乘。要之,偏圆并陈,权实兼施,以引小入大为目的,是为方等时。

 

四、般若时:即说般若经之时。说方等后的二十二年中间,佛为荡空破执,于四处十六会(一、王舍城灵鹫山七会;二、室罗筏城给孤独园七会;三、他化自在天王摩尼宝藏殿一会;四、王舍城竹林苑中白鹭池边一会),说诸部般若(有十类八部之别,大般若共六百卷),开示真空实相,真俗圆融之理。诸小乘人因经过方等会上的种种弹斥,虽则心慕大乘,而情执未销,故见未亡,不敢直下承当,对于净佛国土,没有好乐之心,于是如来特以般若而淘汰之。要之,破妄显真,即色明空,令其扫除余执,融通转教,趋进中道实相之门,为法华会上授记作佛之本,是为般若时。

 

五、法华涅槃时:即说法华经与涅槃经之时。说般若后,于七年间佛见众生根基已经成熟,为开权显实(开除权小之执,显示圆实之理),说法华经七卷,淳谈圆满法门,开示一乘因果。说法华后三个月于佛将临涅槃的前一昼夜,为收拾群机,说涅槃经二卷,重示常住佛性。

 

法华乃如来四十年来最后之极谈,由前弹斥(方等时),融会(般若时),至此机已纯熟,犹如长子堪承家业,太子当绍王位。乃于灵山会上直下开示佛之知见,二乘至此各蒙授记作佛。固知法华为开权显实,会权归实之究竟一乘教也。据此,则前四时是权设,今为实义,盖前四时虽然亦明圆教,但是兼说前三教之权理,是对待之法,非法华时之纯圆一实之教。要之,会三乘之权,归一乘之实,所谓‘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是为法华时。

 

涅槃为如来最后之顾嘱,是具谈四教,然有二种不同:一、追说四教,如来恐怕法华会上有漏落之机,未预圆妙之旨,故追说以收拾之,使其同归一乘之实。但除收拾当时残机之外,亦为末代钝根众生重施方便,故云追说。二、追泯四教,泯者,灭也除也。谓虽追说前四时所说教义,然而随说随除(开除权小),故云追泯。总之,‘追说’为施权,‘追泯’为显实。也可说,追说是为实施权,追泯是废权立实。因为佛陀在临涅槃时,还有一类突来之机,如须跋陀(是一位老梵志,年百二十岁)来求佛出家,佛陀先为说权法令得阿罗汉果,此为施权——追说;后为说常住佛性,指归三德秘藏,此为显实——追泯;这也就是废权立实的意思。要之,重施教法,收拾余机——追说,追泯,是为涅槃时。因为涅槃与法华皆明大乘究竟成佛之理,故合为一时。如来大事至此才算完毕,出世本怀于兹始畅。

 

兹当申明数语:方等与涅槃虽说同是具谈四教,但其内容有两种不同的地方,学者不可不知的。一、方等四教中之圆教,初后皆知常住佛性与涅槃一样。别教初则不知而后方知。藏通二教则初后俱不知。至于涅槃的四教则初后俱知常住佛性,此一不同也。二、方等是对‘三藏’半字法门说‘通别圆’满字法门;涅槃乃用藏通别三教之权法助显一实之理,此二不同也。以上为别五时——所谓:‘阿含十二方等八(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八年),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七年,华严最初三七日’。

 

上来所说别五时,是明如来施教之次第,此为一往之言,未可绝对肯定,其理由后面自有说明。因恐学人偏执误会,故其次当明通五时也。

 

次通五时:谓五时所说教法可以前后相通而不局于某时说某经。盖如来说法本无定时,亦无定法,因众生机宜各别,根性利钝不等,而如来慈悲化物莫不一一随机随时教化而摄受之。当知一座的说法,尚有大小顿渐偏圆之机,况一代言教怎能各拘年限不使前后相融呢?如说华严顿教时,遇有渐教小机预会(参加)者,亦当为之方便开示,岂有弃而不度之理。或说阿含小教时,值有菩萨大机,又岂待至涅槃或法华会上方为摄取的呢?不然的话,是会发生不妥当的议论出来。须知这五时的分配,大概因为结集经藏之时,为了要使后来学者研究便利起见,其间以文意教义相同者依类结归别五时摄。因此,如果单明别五时,则对于一代时教总觉得不能圆该普摄——未尽稳妥。所以须要再明通五时而融洽之。此为通五时也。

 

总之,别五时是明说法时期从一至五,次第随宜,各时所说教义,其顿渐权实历然不紊。换言之:它是就众生根器,如来依次第先后而成熟之。所谓:初由华严之‘拟宜’,次以阿含而‘引诱’,继以方等之‘策进’(亦云弹诃),再以般若之‘淘汰’,终以法华之‘开显’(亦云咐嘱)为究竟。

 

通五时,是明如来教化众生随时应机而施教,不限年月,不依次第。所谓不一定华严时就一概直谈大乘圆顿之理,或在阿含时就一概专说小乘渐教法门。知道了这五时通别的道理,那末,两种四教历时分明,没有差错。则不一味拘于‘阿含十二方等八……法华涅槃共七年……’之说,以谬解如来说法之本旨。

 

复次,涅槃经圣行品中有以一牛出五味次第成熟的譬喻(注五),谓:最初由牛出乳,次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成醍醐味。此五味的成熟次第正如释尊以五时成熟众生根性一样。一华严时,为佛初成道时对一类大机直谈大乘圆顿法门,譬如从牛出乳,故华严时为乳味。二阿含时,佛隐大现小,说华严后次说阿含经,如从乳出酪,故阿含时为酪味。三方等时,为引小向大,说阿含后次说方等诸大乘经,如从酪出生酥,故方等时为生酥味。四般若时,为除执,废情,故说方等后次说般若,如从生酥出熟酥,故般若时为熟酥味。五法华时,为开权显实,故说般若后即说法华,如从熟酥成醍醐,故法华时为醍醐味。以上略说五时五味的内容。

 

释通别五时竟。

 

次明八教。如来一代教化,其随机施教,说了无量法门,归纳起来不出八种教相,分为两种四教——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合为八教。

 

先明化仪四教:

 

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此为化仪四教;乃佛陀教‘化’众生所用之‘仪’式,故曰化仪(如世药方)。

 

一、顿教:顿是顿超直入,不经阶次的意思,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故名顿教。这是对于利根之人堪受大法者,不用方便引诱,直接施以大乘顿超之法;如说华严经是。

 

二、渐教:渐是渐次而进,由小至大的意思,所谓:历时修行,次第断惑证果,故名渐教。这是对于钝根之人,不堪接受大法,当渐次引诱,故先说小乘令其由浅入深,渐渐引入大乘;如说阿含经是。

 

三、秘密教:秘密是不显露的意思。谓众生根性各别,在一会中同时受教,佛以三轮不思议神力,圆音畅演,随类得益。因为机异故所契不同——虽同会禀法,然而或闻为渐,或闻为顿……各自证悟不同,而彼此互不相知,故曰秘密教。互不相知者:谓同席听法之人彼此不相知——如悟大法者以为如来是专为自己说大法,悟小法者以为如来专为自己说小法。又悟大法者以为如来同样说大法,悟小法者以为如来同样说小法。净名经云:‘大圣法王众所尊,净心观佛靡不欣,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此则可为同席闻法彼此不相知的一种确证。又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此则以为如来同样说一法的明证。总之因各人所得之法都彼此不相知,故称为秘密。还有一种说法:如来于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时时都在默示著佛之知见,就是低头举手,瞬目扬眉,无非一一在秘密中转大法轮,有缘众生于中领会各自得益,亦可称为秘密教。

 

四、不定教:此与秘密皆为同听异闻——如来同一说法,众生各随所解不同。因为依机所了解的是不同,故名不定教。要之,在同听异闻中,如彼此不相知者为秘密教,彼此相知者为不定教。根本二教只是一体,彼此相知者是为显露不定教,彼此不相知者则为秘密不定教。还有一种道理,佛在一会中的说法,因为当座的听众根性不等,如来为随机施教,令其各别获益,所以顿渐兼施,偏圆并陈,宜闻顿者闻顿,宜闻渐者闻渐……或同时对此说顿,对彼说渐,各随所解,获益不定——闻顿得顿益,闻渐得渐益。所谓佛则一座异谈(对此说顿,对彼说渐),机则同听异闻(或闻顿教,或闻渐教)。因其说听不定,所以这一座的说法,不便确定判属何教——或渐,或顿——故用不定二字统收之,名为不定教。或于渐教中悟顿教理,顿教中悟渐教理,所谓闻大教悟小理,闻小教悟大理,因无一定,故曰不定教。

 

智论所谓:佛于鹿野苑初转四谛法轮时,憍陈如等五人得须陀洹果,八万诸天得法眼净,同时又有无量菩萨闻大乘法得无生忍,这便是同听异闻的明证。正如说四谛时,藏教人闻之则悟因缘生灭之理,通教人闻之则悟因缘即空之理,别教人闻之则悟因缘即空即假之理,圆教人闻之则悟因缘即中道实相之理的意思相同。要而言之,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而彼此互不相知者为秘密教。佛以一座随机说,众生各各随所解,而彼此互知者为不定教。秘密、不定二教,能够统摄顿渐二教,与五时所说,总之,顿教直说大法,渐教专谈小乘,不定教是一座异谈,所解不同,秘密教是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得解。

 

复次、此化仪四教若详细的研究起来,须各约教、行、部三义释之。

 

顿教三义:一约教——谓不历时调停,直说圆顿大法,别则独指华严时所说者,通则五时俱有。二约行——谓不经次第,顿超直入,所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别则单指华严行者,通则方等、般若、法华三时中悉皆有之。三约部——部是部类,指三藏十二部而言,别则专指华严经,通则凡一代教中直说顿超法门者,如圆觉经等,并宜收入此部所摄。

 

渐教三义:一约教——谓曲引钝根,经三时之调停,先说小而后说大,别则独指阿含、方等、般若三时所说者,通则前后二时亦皆有之。二约行——谓按步而修,次第证悟(历劫修行,次第断惑证真)。三约部——别则局指阿含经,通则凡一代教中所说小乘引诱法门尽可收入阿含部,凡弹偏斥小,策进法门者,宜收入方等部,凡荡空破执,陶铸转教者,宜收入般若部。

 

秘密三义:一约教——于四时中如来以三轮不思议力(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一音说法,随类各解,此则无别可指,通则前四时(法华以前)皆得有之,唯法华是显露教,但有秘密咒而非秘密教。二约行——谓或修小行而密证大果,或修大行而密证小果;又如受持陀罗尼法门亦为秘密行之一。三约部——别则专指一切陀罗尼经,通则诸经悉皆有之(如弥陀经之往生咒,楞严经之楞严咒等)。

 

不定教三义:约教,约行,均与秘密教同。三约部——无别可指,而通于前四时所说诸部。

 

以上为化仪四教;顿、渐二教为竖之化仪,秘密、不定为横之化仪。总之,‘顿教’是对最上利根,顿时圆说,如华严时所说之教义。‘渐教’,是对渐契之机,如阿含时所说之教义。‘秘密教’是对一种特殊之机,圆音演说,使一会的人随机证解秘密不知。‘不定教’是于一会中的随机说法——大小兼施,偏圆并陈,而闻者各随所解获益不定。化仪四教约略讲完。现在要来说明化法四教:

 

藏教、通教、别教、圆教,此为化法四教;乃释尊教‘化’众生之方‘法’,故曰化法(如世药味)。

 

一、藏教(小乘教):完全的说当称它为小乘三藏教。因为由来小乘的三藏——经律论,与大乘的三藏说起来比较整然一些,所以把小乘命名为三藏教。它是以四阿含为经藏,以毗尼为律藏(梵语毗尼,亦云毗奈耶,此翻为律,亦翻调伏……),阿毗昙为论藏(具云阿毗达磨,译为无比法)。此教专为教化‘声闻’‘缘觉’二乘根机,纯属小乘之教。是开示界内钝根众生,明生灭四谛、十二因缘、事六度,修析空观,断见思惑,得一切智,见但空理,出分段生死证偏真涅槃,是为藏教义。

 

二、通教:通者同也。是对三乘共同的说法,其教义通同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谓通前藏教,通后别圆二教,故名通教(钝根的则通前藏教,利根的通后别圆二教)。此教化度界内利根众生,正化菩萨,傍化二乘,明无生四谛,不生灭十二因缘,理六度,修体空观,断三界见思惑尽,更侵习气,得一切智,见真谛理,出分段生死,证真谛涅槃,是为通教义。

 

三、别教:别是各别不同的意思。其教义独被菩萨,不通于声闻缘觉,所谓,别前藏通二教显非小乘,别后圆教显非佛乘。因为藏教正化二乘,属小乘教义,通教虽则化导大乘然而尚还带有二乘教义,现在所说的别教是没有兼带二乘教义的,故云别前藏通二教:又因独明菩萨法,非圆满佛法,故云别后圆教。以其既非二乘(别前藏教),又非佛乘(别后圆教),所以称它为别教。若详细的说:其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与前藏通二教不同,与后圆教有别。‘教’则独被菩萨,‘理’则隔历三谛,‘智’则三智次第,‘断’则三惑前后,‘行’则五行差别,‘位’则位位不相收,‘因’则一因迥出,不即二边,‘果’则一果不融,诸位差别。此教开示界外钝根菩萨,明无量四谛,不思议十二因缘,不思议六度,十度(六度中于第六般若度复开为方便、愿、力、智四度共成十度)。修次第三观,断三界见思,尘沙二惑,及十二品无明,得道种智,见俗谛理,及分证中谛理,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证中道无住涅槃,是为别教义。【(注)五行差别,戒定慧三名为‘圣行’(十住入空行属藏通二教),慈悲喜舍名为‘梵行’(十行十回向入假行),依理成行名为‘天行’(初地以上中道行也),从天行起化他之用,示同小善名为‘婴儿行’(即慈用也),示同烦恼名为‘病行’(即悲用也)。藏通二教但有‘圣行’及少分‘梵行’,今则五行具足故不同前藏通二教。圆教一行一切行,今乃次第修行故不同后圆教。】

 

四、圆教:圆是不欠不缺的意思,谓圆满至极究竟成佛之教,故曰圆教(将藏通别三种权教融成一实之教)。详细的说,谓:圆妙(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圆满(三一相即,无有缺灭),圆足(圆见事理,一念具足),圆顿(圆超直入,体非渐成)。因此,所以称它为圆教。此教开示界外最上利根菩萨,明无作四谛,不思议十二因缘,称性六度,十度,谈中道实相事理圆融之教,修一心三观,圆断三惑烦恼,得一切种智,见一境三谛理,圆超二种生死,圆证三德涅槃,是为圆教义。

 

上来藏通别乃如来权巧方便之教,后之圆教方为如来真实称性之谈。

 

总之,藏教修析空观——有外见空(舍色取空);通教修体空观——即色而空(了达万象当体即空);别教修次第三观——由空入假,由假而中,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空之外有中道,圆教修一心三观——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一中一切中,无假无空而不中,空有即中道。

 

以上为化法四教,连前化仪四教合为八教。化仪是能用之教,化法是所用之教。

 

复次,当知于五时中何时摄何教,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如何收摄,亦有知道的必要。

 

初、华严时,佛初成道,先为大机直说圆顿法门,譬如日出先照高山,于化仪四教中,为顿教,于化法四教中兼说别教正明圆教的道理,是带一权说一实(带说别教之权理,正明圆教之实义),为一粗一妙之教相,约味如从牛出乳,故华严时为乳味。

 

二、阿含时,如来为实施权,寝顿说渐,譬如日轮升天,转照幽谷,于化仪四教中为渐教(渐教分为三时——渐初,渐中,渐末,阿含为渐初),于化法四教中但明三藏小教的道理,是唯权无实,但粗无妙之教相。约味如从乳变酪,故阿含时为酪味。

 

三、方等时,为引小向大,平等普化,譬如日轮次照平地,开平地为三时——食时,禺中,正午,此当食时(辰时),于化仪四教中为渐中,于化法四教中乃四教并谈——对三藏之小教而说通别圆的大乘之理,是带三权说一实(带说藏通别三教之权,说明圆教一实之理),是三粗一妙之教相。约味如从酪出生酥,故方等时为生酥味。

 

四、般若时,为扫荡余执,譬如禺中之时(午前巳时),于化仪四教为渐末,于化法四教是带说通别二教,正明圆教的道理,是带二权说一实,二粗一妙之教相。约味如从生酥出熟酥,故般若时为熟酥味。

 

五、法华涅槃时,法华为开权显实,涅槃是收拾残机,譬如日轮普照大地,时当正午,罄无侧影。法华于化仪超出四教——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法华摄三乘而归一乘,但须假修而成,故非顿;但说无上道,不历阶位,故非渐;示十方佛土唯有一乘之法,真实而说,故非秘密;举手低头皆成佛道,一切众生决定成佛,故非不定。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此为法华之玄妙处。于化法四教中独明圆教,无复兼带余教,是唯实无权,纯圆无粗之教相。约味如从熟酥成醍醐(当知法华所明之圆教,与以前之圆教不同,以前之圆教不过异于藏通别而已,今则统摄以前诸教而归于圆满究竟之一佛乘,故法华称为纯圆独妙之教相)。涅槃为追说四教,追泯四教,约时约味都与法华一样,故涅槃与法华同以无上醍醐为味。总之,华严属顿,是别教所摄;阿含属渐初,为藏教所摄;方等属渐中为通教所摄;般若属渐末为别教所摄;法华、涅槃超出顿渐,纯属圆教所摄。又顿教兼用别教,正用圆教;渐教统用藏通别三教;秘密、不定二教通于四教。

 

综起来说:五时是判定世尊一代说法的次第,八教是判别如来因机设教之规范,化仪四教是就其说法之仪式定其胜劣以说明所化根性的差别;化法四教是就其佛经的内容判其权实而开示修行之法要。总之,以时间分类为五,故曰五时;以教义分类为八,故曰八教。

 

以上五时八教是智者大师所独创,成为天台的判法,是很有规范而极合乎标准的,确实够称为弥天高判,所以尝轰动一时。这种神圣的教判永为天下后世的教门下取法,它对于佛教的贡献实在不少啊!其宏功伟绩自然永垂万世不朽。

 

  ∥化  如┌顿(1)                   (1)一、华严时  ┐    ┌乳味

  ∥      │  ┌初(2)                              │    │

  ∥仪    世│渐┤中(3)               (2)二、阿含时  │    │酪味

  ∥      │  └末(4)                              │    │

五∥四    药│秘密(1)(2)(3)(4)                       │    │

时∥教    方└不定(1)(2)(3)(4)        (3)三、方等时  ├五味┤生酥味

八∥                                               │    │

教∥化    如┌藏(2)(3)(5-2)                          │    │

图∥法    世│通(3)(4)(5-2)           (4)四、般若时  │    │熟酥味

  ∥四    药│别(1)(3)(4)(5-2)                       │    │

  ∥      └圆(1)(3)(4)(5-2)        (5-1)  法华┐  │    │

  ∥教    味                           (5)五、    ├时┘    └醍醐味

  ∥                                (5-2)  涅槃┘

  ∥纯圆(5-1)

  ∥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5)

 

上来五时八教的道理已经明白了。然则此部般若心经,于一代时教中,究竟属于何时,何教?此经说在方等之后,为六百卷大般若所不能摄,为行深般若,独被大乘菩萨之不共法。于五时属别般若时,于化仪四教为渐教之终,于化法四教则带说通别而正明圆教之理。因此,它是以大乘熟酥为教相的。

 

本│

经│…(一、释名)。此经以法喻为名。

五│…(二、显体)。此经以第一义空为体。

重│…(三、明宗)。此经以观照为宗。

玄│…(四、论用)。此经以破妄除障为用。

义│…(五、判教)。此经以大乘熟酥为教相。

表│

 

附注:

 

【注一】转五蕴成五分法身。五分法身者:

 

以五种功德法成就佛身,故曰五分法身。一戒身——谓如来身口诸业,永离一切过非,故云戒法身;二定身——谓如来真心寂静,永离一切妄念,故云定法身;三慧身——谓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故云慧法身(即根本智);四解脱身——谓如来之身心,解脱一切系缚,故云解脱法身(即涅槃之德);五解脱知见身——谓如来得到涅槃——解脱,亲证佛‘知’佛‘见’(知属智知,见属眼见,即无生智眼),自在照了诸法如实之相,故云解脱知见身(即后得智也)。以上五者皆有次第——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前三就因而得名,后二就果而受称。总之,都是佛之功德也。

 

要怎样转五蕴而成五分法身?一切众生若能严持规戒,修习定慧,行诸净业则能转此五蕴色身而成为五分法身。一、转色蕴成戒身——色蕴,即身(包括眼耳鼻舌在内)。众生若能持戒防止身口诸业,得身清净,则戒体成就,此即转色蕴而成戒身。二、转受蕴成定身——受蕴即六识领纳六尘之名。众生若能修习无漏禅定,则根尘泯净,离一切颠倒散乱,此即转受蕴而成定身。三、转想蕴成慧身——想蕴即意识思想六尘之名。众生若能了悟诸法虚妄则意地明净,觉照自在,此即转想蕴而成慧身。四、转行蕴成解脱身——行蕴即造作种种业行之名,以此业行而有系缚。众生若能不造作诸业,则没有系缚而得解脱自在,此即转行蕴而成解脱身。五、转识蕴而成解脱知见身——识蕴即了别的意思。众生若能照了识心皆是妄想分别,生灭无常,则无生智眼自在明了,此即转识蕴而成解脱知见身。这是小乘所证之法身;故云‘转五蕴成五分法身为之行浅般若’。

 

【注二】转五蕴成三德。三德者:

 

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常住不灭,清净法性之身,是为法身德;二、般若德——为佛之‘妙智’,觉了一切诸法如实之相,是为般若德;三、解脱德——为佛之‘胜用’,远离一切烦恼系缚,是为解脱德。因为这三者,各各具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所以称它为三德。要之,‘法身’为常住清净德;‘般若’为出迷开悟德;‘解脱’为自在离缚德。三德的道理已经明白,然而怎样谓之转五蕴成三德?

 

一、转色蕴成法身德:佛身无边相好万德庄严,悉由转色蕴而成的。二、转受蕴成解脱德,谓佛有无量广大,自在法乐,悉由转受蕴而成的。三、转想蕴成解脱德,谓佛有无碍智辩,说法自在,悉由转想蕴而成的。四、转行蕴成解脱德,谓佛神通变现,以清净法摄化众生令得自在,悉由转行蕴而成的。五、转识蕴成般若德,谓佛之三智圆具,对于一切诸法无不通达自在,都由转识蕴而成的。这就是转五蕴成三德的道理,属大乘菩萨所证的境界;故云‘转五蕴成三德为之行深般若波罗密’。

 

【注三】二种生死:

 

一、分段生死——分读去声,为分限的意思;段是段落。‘分’指寿命言,‘段’指形体言。此为六道凡夫之生死,因为轮回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落(差别),所以称它为分段生死。这是以有漏业,由烦恼障(贪嗔痴等诸惑,恼乱有情身心故名烦恼;这些烦恼能障涅槃、圣道,故名障;因此称它为烦恼障),为助缘招感三界六道正报。

 

唯识了义灯六曰:‘分段者,分是齐限,即谓命根,段谓差别,即指五蕴体。皆随因缘有齐限(分),舍此受余有差别(段),故名分段’。

 

二、变易生死——此为三乘圣者之理生死,它无形体之胜劣,和寿命之长短,但以迷想灭时如死,证悟圣道如生。如断一分无明烦恼谓之死,证一分中道法身为之生(烦恼死法身生)。也可说是迷时如死,悟时如生。这是迷悟迁移而论生死的。所谓,‘变’因,‘易’果者叫做变易生死。它是以无漏业,依所知障(身等诸惑障碍所知之境,使不得见到真理;又因此等,障碍能知之智使不得生,故云所知障)为助缘所感之界外清净正报。这是断见思烦恼之阿罗汉以上之圣者的生死(详见胜鬘经)。

 

三论云:‘诸圣所得之法身,神化自在,能变能易故云变易’。又行宗记说:‘圣者改变凡夫有漏之身,而易得不思议无漏之身,为之变易’。

 

总而言之,‘分段’为有为生死,依有漏业所感,是六凡所受之正报;‘变易’为无为生死,依无漏业所感,是三乘圣者所受之正报。分段是色身生死,变易是法身生死(其实法身本无生死,不过权约迷悟断证而言。迷时如法身之死,悟时如法身之生)。又分段是流转生死,属迷苦的;变易为进化生死,属证悟的。

 

【注四】见思惑:

 

见思惑为三界烦恼之通称,三界生死之根本。先来说明惑的意思:惑是迷惑,到底迷惑什么?众生对于一切诸法不了自性本空,妄生执著,‘迷’于真理,‘惑’于正道,以致不能解脱生死,故名为惑。

 

一、见惑:见是推度的意思。以身边等的不正见,妄为分别计度各种道理而起之妄惑,名为见惑。还有一种解释:分别曰‘见’,谓六识妄心对于一切境非理筹度,起诸邪见,是为见惑。又因在见道时所断之惑,故名见惑。

 

二、思惑:‘思’就是迷情,由贪嗔痴等的迷情,妄为贪爱(思)世间一切事物而起之妄惑,名为思惑。还有一种解释:贪爱名思,谓眼等六根对色等六尘贪爱染著,迷而不觉,是为思惑。又名修惑,因为在修道时所断之惑,故名修惑。

 

当知,此见思惑是约迷悟两方面而立名的,如执己‘妄见’名为见惑,执己‘迷情’名为思惑,此约迷方面而立名的。如依证初果之见道位(见真理),时所断名为见惑,依证二三四果向之修道时所断名为修惑;此约悟方面而立名的。又见惑从解得名,因证初果见真谛理时所断故。思惑从修得名,以证初果后,缘真理而修道,在修道时所断故。

 

小乘俱舍之法相,但以迷理迷事而分见思二惑。见惑为理惑,迷理所起故;思惑为事惑,迷事所起故。若大乘唯识之法相,则以‘分别’、‘俱生’二种而分见思二惑。依分别起之烦恼障和所知障为见惑;依俱生起之烦恼障和所知障为思惑。见惑属分别我执,思惑属俱生我执。

 

取要言之,迷于真理而起之我见邪见等叫做见惑,迷于事物而起之贪嗔等叫做思惑。见惑为真理之障,思惑为解脱之障。欲悟四谛真理,必断见惑,欲出三界生死必断思惑。总之,见惑是属于见解上的迷惑,思惑是属于思想上的迷惑。

 

见思二惑其体即贪等十使——分为五利使、五钝使。其惑性锐利遇境辄生分别,故名利使。又于修道时易断故(利故易断)。其惑性之钝而难断者名为钝使(钝故难断)。利钝各五合为十使。‘使’是驱役的意思,即烦恼的异名。因此十使烦恼能够驱役有情之身心流转不息,驱役有情造诸恶业,驱役有情来三界轮回生死,驱役有情入于三恶道,故称为使。

 

先明五利使: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此为五利使。

 

一、身见——也就是我见,我所见(就所缘之法,则谓我见和我所见,就能缘之迷情则谓身见)。不知身为四大假合,五蕴皆空,本无实我,妄执为我,是名我见。不知身外事物,一切万有,皆是因缘和合,虚妄不实,妄计为我所有物,是名我所见。合此我、我所二见,叫做身见,亦名我见。起信论云:‘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而起,若离我见则无邪执’。

 

二、边见——即‘断常’二边之见。由于有了我身而起我见,由我见而妄计我死后为断灭,这叫做断见;或妄计我死后为常恒不变,这叫做常见。因为偏执断的一边,或常的一边,所以说它为边见。

 

三、戒取见——取不合理之戒禁,修诸无益苦行。非因计因,非道计道——如外道之持鸡戒(学鸡之一足立),狗戒(学狗之食粪秽)等以为生天受乐之因,此谓非因计因;或修诸涂灰断食等之苦行以为涅槃之道,是为非道计道。因此,所以称它为戒取见。

 

四、见取见——以劣慧故,自负所见。非果计果,未证谓证,非究竟认为究竟——如凡夫外道之修行少为得益,实非圣果,又非究竟,便妄计为圣果,谬认为究竟;这叫做见取见。至于对其他种种劣事,妄计为最殊胜者,这一类也都是见取见的作用。

 

五、邪见——即不正见。不信三宝,拨无因果,妄计世间一切没有所谓善恶报应之事实。因是,恶不足畏,善不足为,恣意妄作胡为,造无间业,自误误人,此为一种极大之谬见,所以称它为邪见。

 

以上五见皆由迷于四谛理性而起的。

 

次明五钝使:

 

一、贪——即贪爱。见诸爱欲顺情之境则起贪著。所谓于五欲尘境迷恋不舍。

 

二、嗔——即愤怒憎恨的意思。谓对诸违情逆境上而起嗔恚,不能含忍。嗔之为害能使我人身心热恼,造诸恶业——小则于口舌上争吵是非,互相怨骂;中则于身体上用拳动武,殴打伤命;大则于心理上阴谋毒害,造出弥天罪恶。嗔之作用犹如猛火,能烧一切功德林,三毒中此为最厉害。经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可不惧哉!

 

三、痴——就是无明,乃心性闇昧而无智慧之谓。对于一切事理不能觉察,所谓不辨邪正,不知善恶,认假作真,以是为非,这都是痴的作用。总之,痴是一种无理智的盲动,一切烦恼都由它而起。连上贪嗔称为三毒,能毒杀一切有情的法身慧命故。

 

四、慢——就是贡高我慢,恃己凌人的意思。谓对于一切众生心起骄傲,不能谦逊。兹单拿学问来说,略有三种:一、比如他人的学历与我同等,一定要说我胜过他,这叫做‘我胜慢’。二、他人的学历比我高一点,一定要说与我差不多,这叫做‘我等慢’。三、他人的学历明明比我高得多,却一定要说不过比我高一点,这叫做‘我劣慢’。慢是一种最不好的心理,其为害是好像阻碍我们亲近善知识的拦路虎一样。试观古今人士,若干事件失败于慢字上者,实不可算数。

 

五、疑——就是疑惑,犹豫不决的意思。谓对于一切实事实理。心生疑贰,不能抉择,于一切善法正道疑而不信。疑是信的反面。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云:‘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那末,疑之为害是会使人永远没机会接受佛法,永远不能行诸正道而修诸善法。你看,世人为多疑而失去机会,或误大事者不知多少。因为有这么坏处,所以连上贪、嗔、痴、慢、疑称为五种根本烦恼。

 

现在再来把它详细的说明:见惑一共有八十八使,即贪等五钝使和身等五利使的十使历三界而成为八十八使。颂曰:

 

苦下具一切  集灭各除三

道谛除二见  上界不行嗔

 

他的意思是说:欲界的苦谛下,是十种烦恼(十使)都具全的(苦下具一切)。集谛和灭谛,要除去‘身见’‘边见’和‘戒禁取’这三使,只有七使(集灭各除三)。至于道谛只除‘身见’和‘边见’两使,还有八使(道谛除二见)。以苦谛具十使,集灭各七使,道谛八使,成为三十二使。本来上两界也各有三十二使(色界三十二、无色界三十二),但因为它(上两界)是没有嗔心的,所以,四谛下各要除去四个嗔——四使,因此,每界只有二十八使,二界共五十六使,连前欲界三十二成为八十八使。列表于下:

 

          ┌苦谛—十使具全。

  欲界─┼集谛—七使,十使中除身见、边见、戒取三使只存七使。

见│      ├灭谛—七使,同上。

惑│      └道谛—八使,十使中除身边二使而存八使。

八│      ┌苦谛—九使,十使中唯除嗔使而存九使。

十├色界─┼集谛—六使,十使中除嗔,及身见、边见、戒取四使只存六使。

八│      ├灭谛—六使,同上。

使│      └道谛—七使,十使中除嗔及身见、边见三使而存七使。

  │      ┌苦谛—九使与色界同。

  └无色界┼集谛—六使与色界同。

          ├灭谛—六使与色界同。

          └道谛—七使与色界同。

 

其次思惑共八十一品,它是以贪嗔痴慢四使合为一品,历三界九地——色界的四禅天四地,无色界的四空天四地,欲界的五趣杂居地(六趣除修罗一趣,因为修罗通于五趣故)为一地,共成九地,每地九品,九九成八十一品。列表如下:

 

                        ┌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

  ┌欲界─五趣杂居地九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

思│                    └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

惑│          ┌离生喜乐地┐

八│          ├定生喜乐地│

十├色界─四地┼离喜妙乐地├四地每地九品共三十六品

一│          └舍念清净地┘          │

品│                                  ├贪痴慢(上界不行嗔)

  │          ┌空无边处地┐          │

  └无色界──┼识无边处地├四地每地九品共三十六品

              ├无所有处地│

              └非非想处地┘

 

以上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为三界生死的根本烦恼。小乘志在超脱三界生死,故毕生用力断此见思二惑,否则不能达到目的。断的次第:于见道位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一刹那中断三界见惑八十八使,这叫做初果须陀洹。次断欲界六品思惑叫做二果斯陀含(若断五品叫做二果向)。次断欲界九品思惑,叫做三果阿那含(若断八品叫做三果向)。次进断上二界八地,八九七十二品思惑,连前欲界九品共断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尽,叫做四果阿罗汉(若断八十品叫做四果向)。

 

【注五】五味的譬喻:

 

涅槃圣行品的譬喻说:以牛最初出的乳味,次第成熟酪味,生酥味,熟酥味,最后成醍醐味。此五味正如释尊说法之次第——最初说华严,次说阿含、方等、般若、最后说法华、涅槃的道理一样。故天台以五味配五时。一、乳味——‘乳’是从牛初出,未经炼过,其味浓,喻大法不契小机——正如华严会上声闻不知大法,即前所谓有耳不闻圆顿教,故华严时喻如乳味。二、酪味——‘酪’是乳经炼后其味略淡,喻会二乘之权——犹如小儿正能承受此等味道,故阿含时喻如酪味。三、生酥味——‘生酥’是再经一次炼过,味又渐浓,喻二乘小机渐入大法,故方等时喻如生酥。四、熟酥味——又再经一次之炼,味又更浓,喻二乘已渐成就大机,有荷担如来大乘家业的希望——犹如小儿渐渐成人,不久堪能继承家业,故般若时喻如熟酥味。五、醍醐味——‘醍醐’,再经最后精细之炼,成为纯味无杂,喻如来所度众生,至此根机已经完全成熟,堪为荷负如来家业——犹如长子成人,可付家业,故法华时喻如醍醐味。这是一种很恰当的取喻。

 

附注竟 

 

自跋

 

真的,世间万事万物的生起都不出因缘二字,别的不要说,现在光来一谈本书问世的始末因缘。

 

民国三十年二月,我应大溪福份山斋明禅寺之请,讲演这部般若心经,在法会第三天,经题‘般若’二字刚为讲毕,正要继续讲解‘波罗密多’四字的时候,忽蒙该寺住持孝宗师偕曾秋涛居士等,来向我要求说:‘台湾向乏讲经机会,佛法罕闻,教义茫然,今赖师以开风味,此未曾有之法会,在座大众,虽皆踊跃倾听,惜未尽明了,弗获全益,若如风过耳,不免有负法师一片苦口婆心呢?我们虽曾事笔记,然皆记一漏十,不成全璧,敢恳法师不惜辛苦,牖诲后学为怀,每日编成讲义用誊写版印分给听众,俾目□耳闻易于领悟则得益较多,不知法师以为如何?’

 

我初则踌躇,继思以法利生乃衲子应尽义务,遂首肯之。惟惜身边无参考书,然事既承诺,知不能免,于是顿忘庸劣,穷竭心思,乃将生平所学宿习,于八识田中逐渐搬运,次第搜索,凭记忆力所及者,借了这支久不常用的颓笔,约略的把它写述出来——先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八字,用五重玄义分科判教的方法而演述之,提示全经纲要;次释译人,撮略其历史,俾知翻译法师之功德。后正解经文,用分合二法述之:先‘分释’,于经义要旨略为发挥;后‘合释’,唯随文直解,以便初学。或浅或深,或详或略,意在能够普及为目的。如是,日事宣演,夜编讲义,命学徒印心、觉心专事誊写,经十余天,法会圆满,讲义成篇,初以为逢场作戏,不敢灾及梨枣,后经诸方劝促付梓流通,情不能辞,也就仓促地付印问世了,这是初次出版的因缘。

 

其次民国四十一年六月,台中瑞成书局主人许克绥居士,及赖栋梁居士,曾两度来函说:要将拙著(心经要释)再为翻印流通。那时我觉得这本讲义是在日治时代写成的,当时受帝国统制下,其言论、思想不能自由,由于应付环境所然,所以本书中间有些地方所用的句子,已不适合时代了,诚有一番改订的必要。本来只想把那些不合时代性的文句,略为改换而已,后来因受几位弟子,一再恳请——变更现代文体。因此,为著内容充实些,我变动了其中多少层次,增加了多少意见,删改了多少文字。

 

说来真够惭愧,本来约定瑞成书局于一周间内交卷付梓,不料业重德薄的我,本书刚写成三分之一的时候,竟被病魔的侵扰——患了高血压,无法继续写下去,只好搁笔罢了。

 

不久之间,菩提树主编朱斐居士来信要求本书既成之稿给该树登载,以飨读者,我嘱其当征得瑞成书局同意。因而,就将一部分已成之稿,陆续发表于菩提树。之后,瑞成书局曾屡次来函促稿,说:已有很多人预约了,当从速刊印为是,终因幻躯做不得主,一再延误,真是抱歉极了!虽曾几次抖擞精神,为法舍身,要来完成这工作,可是病魔却不给我同情,结果非但无所成就,反而增高了血压,不禁发出‘所愿难酬,奈何奈何’的慨叹声!于是只好乘著病魔向我攻势稍松的时候,偷偷地由五字十字,从一句两句,经过了十次百次,像记帐般的写成了这部很粗浅的讲义,真是贻笑大方,于病患中写出来的东西,忽略和错误的地方,当然不少,这是我最引以为憾的!希望各方大善知识不惜指导就是!

 

民国四十三年僧自恣日跋于南天台般若楼 

 

返回[广州华严寺网-般若文海]首页 | [繁体版]



 
广州华严寺网 Copy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