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二)

 

净空法师讲述

 

一、示修持方法

二、论死生事大

三、劝深信因果

四、明佛陀教育

五、谕在家善信

六、标应读典籍

七、答学佛疑问

精要十念法

 

此为 净空法师于各地之早餐开示,尚未经 净空法师鉴定,仅为讲记小组亲聆音带,摘要记录,顺文整理,草成此篇,供养读者。

 

一、示修持方法

 

来也空空,去也空空       (981121早餐)

 

我和李会长去看洪恭兰老居士,送了他一串念珠。老居士说他平常妄念很多,拿到这串念珠后,妄念就少了。他晚上做了个梦,有一男一女来看他,说是玉皇大帝派来保护他的,劝他要忍耐,并告诉他:‘来也空空,去也空空。’洪老居士一生没有耐心,性情很急;他听了能明白,也很欢喜。醒过来之后,这两个人就不见了。他说他已经八十岁了,决定不会欺骗人,这是真实的境界。

 

‘来也空空,去也空空’,此二句将般若的义趣完全说出来了。不但我们没来之前空空,走后空空,现前何尝不是空空?佛说事实真相是:‘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都不是实在的,都是假相,这种假相存在的时间很短,经上形容‘如露如电’。如露是讲相续相,如电是讲刹那际,说明诸法实相确实如此。明白、觉悟之人就称为佛、菩萨;迷惑、不觉悟之人,以为这是真有,就是凡夫。所以,佛菩萨与凡夫的差别,就在一念觉迷。觉悟的人在梦幻泡影里得自在,迷惑的人就过得很辛苦。

 

由此可知,这就是‘缘生’,缘起性空。业缘很复杂,有善、恶、无记三类,唯有真正觉悟之人,能运用得非常恰当,帮助没有觉悟的众生开悟,这就是诸佛菩萨普度众生。明了诸法是无所有,空空也是无所有、了不可得,能得的念头与所得的一切物都是空空,我们的心才真正回归到平静,回归到清净、平等。清净平等是我们的真心本性,也是宗门所说的明心见性。因此,我们就能体会到,为何世尊一生讲经说法,《般若经》讲了二十二年,就是一切众生不知道诸法皆空的事实真相,不能行菩萨道。菩萨道就是觉悟之道。凡夫走的是迷惑之道,所以才出现十法界、六道、三途。迷得重的是三途现象;稍微轻一点的是六道;再轻一点的是四圣法界。无论三途、六道、四圣法界都是迷,都没有契入空理,契入空理就证得一真法界。

 

‘一真’也是勉强说的名相,若我们执著有个‘一’,执著有个‘真’,又错了。一的对面是多,真的对面是假,惠能大师说,一多、真假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所以,没有‘一’的念头,也没有‘真’的念头,才是真正的一真法界。由此可知,稍稍起心动念就错了。

 

学佛要怎么学?宗门常讲:‘从根本修’,根本就是一念不生,心地清净没有一切念头。若有个‘我现在一念不生’,就已经生了一个‘一念不生’的念头,这就错了。初学时,宗门用盘腿面壁的方法,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学成之后,要在生活当中去历炼,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成功了,此时所有境界都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没有离开十法界、六道、三途,所以法界才称作一真。若真的有十法界、六道、三途,法界怎能称作一真?故转变在心,转变在认知,认识境界的实相,就是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

 

‘来也空空,去也空空’意思很深,能认识清楚,就会很欢喜掌握缘,成就无量的功德,所谓是积功累德。凡夫错认了境界,造作罪业,但造罪不是有意的。佛讲所有一切罪业的根源是愚痴,痴就是不了解事实真相,才会做错事情,用错缘。觉悟之人了解事实真相,所以起心动念、一切作为都是积功累德。积功累德是世人的概念,觉悟的人没有这个念头。十法界的众生有这个念头,一真法界的佛菩萨没有这个念头,所谓‘作而无作,无作而作’。

 

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自然感应道交,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古德用敲磬做比喻,敲打比喻众生的感,磬发出的音声比喻佛菩萨的应。实际上,佛菩萨的应是自性的感应。而我们将佛菩萨看作人,一切诸法看作实体,大乘精义我们无法体会,所以不知道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事物都是自性。宗门觉悟的人常说:‘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这说尽了事实真相,虚空法界只是一个自性而已。自性是能变,感应是所变,何处有感,何处就有应,感应道交,丝毫不爽。感应的理事深广无尽,我们要细心去体会,明了之后,就晓得怎样学佛、怎样做人、怎样过日子,达到真正的幸福美满。

 

世法讲‘真善美慧’,佛法讲‘常乐我净’,这是真有;可是十法界的众生没有,一真法界的佛菩萨有;也就是说起心动念的人没有,不起心动念的人有。佛把心比喻作水,水在平静不起波浪时,像一面镜子,把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这就是比喻真善美慧、常乐我净。可是水一起波浪,虽然还能照境界相,但是支离破碎,所以真善美慧、常乐我净就失去了。由此可知,诸佛菩萨的心即使应化在六道,随类现身,随机说法,还是平静的。说法时,‘说而无说,无说而说’;示现时,‘现而无现,无现而现’,永远处在一真的境界,心永远保持像水一样的平静。自性功德就是水的光,能照见一切万法。在十法界里,愈往下,心的波动幅度愈大,愈往上波动就小。几时心在境界里不动了,以《华严经》来说,最低限度是圆教初住菩萨,自性的般若、解脱、法身就现前了。

 

开悟的方法       (981124早餐)

 

古代教学,世法、佛法大致相同,都采取启发式的理念,著重学生的悟性。佛家教学是帮助学生开悟,儒、道的教学亦是如此,不提倡记问之学,跟现代教学理念确实不同。现代教学著重背诵,及广泛的涉猎,以期具有丰富的常识,这是属于记问之学。古人著重背诵,目的是在修定,不是以记忆为主,而是藉由背诵打断妄想、分别,恢复清净心,这是开启悟门的最佳方法。众生因悟门堵塞,而不能开悟,若将分别、执著去除,智慧就能现前,所谓是‘茅塞顿开’。

 

由此可知,分别执著愈严重,愈不能开悟;分别执著淡薄,比较容易开悟,这是世法与佛法教学,都崇尚‘一门深入’的道理。在某一个阶段,不论学程长短,只许学一门课程,任何一门课程都要讲求悟处,在这一门里悟入,就是成功的教学。反之,没有领悟,没有开悟,教学就算失败。因此,教学确实著重在智慧与德行,初学人德行第一,智慧其次。一个有智慧而没有德行之人,容易造大恶,贻害社会,所以德行第一。有德行也有智慧,所造作的是大福,能利益社会、利益众生。

 

儒家教学以孔老夫子为标准,孔老夫子教学四科,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政事(技术能力),第四是文学。当德行、技能已经养成,还有余力才能学文学艺术,提高精神生活。这个顺序非常合理,佛家教学亦不例外,也是先断烦恼,后学法门;断烦恼就是德行,学法门就是政事。虽在运用方式上可以变化,但原理原则永远不变,在现代称之为教育哲学。

 

现代社会与过去可说是完全不同。古代教学理念与生活原则,若能适应现今时代,并与之融合,众生就能真正得到福祉。这也是有心人士,在佛法讲是具有大慈悲心的菩萨,要设法指导一切众生的。所以,菩萨必须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才能作为天人师,才有能力指导社会,教化众生。这种能力就是真实智慧与善巧方便。真实智慧是体,善巧方便是运用,若没有真实智慧,就无法运用得善巧方便。

 

举例来说,古代社会讲求平和,现代社会鼓励竞争,这两者表面上是完全冲突,应如何融合?在理上讲,融合是决定可能的,因两者是同一法性。大乘经上讲,尽虚空遍法界是同一个理体,连地狱法界与佛法界都能融合,何况其余?因此,理上如是,事上当然可行。我们在事相上遭遇到困难,原因在分别、执著。尤其是严重的我执,念念为‘我的利益’,人人都执著「我的利益’,这是病根之所在,造成彼此不能相容,也造成无量无边的罪业。倘若‘我’是事实,还情有可原;殊不知‘我’只是一个虚假、抽象的概念而已。

 

法相宗的基本课程是《百法明门论》,这部论典的水平很高,是大乘法的入门,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这部论典属于宗经论,即解释世尊所说的宗旨,实际上就是解释佛讲的一句话。佛说:‘一切法无我’,《百法明门论》依此句话为宗旨,将一切法归纳成百法,百法就是‘一切法’。‘无我’,说出‘人无我’、‘法无我’,能在这当中开悟,我执、法执就放下了,就能超凡入圣。凡夫执著「有我’、‘有法’,佛菩萨觉悟‘无我’、‘无法’,所以佛菩萨于十法界依正庄严,能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圆融自在。

 

而众生执著有我、有法,就永远不能解脱,永远生死轮回,苦不堪言。此事实真相,迷惑之人不晓得,唯有觉悟之人明了。即使学习佛法、研究佛法,还执著我、法,还自赞毁他。这都是因为有我执,不知诸法平等,诸法空寂,诸法缘生,才有这种行为。凡是缘生之法,都没有自体、没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相有体无,事有理无,所以相是幻相,事如梦幻泡影,这些都是事实真相。

 

真相明白之后,心就定了,心就清净了;此时的感受、享受,佛法称为‘正受’,正就是正常。世人的享受不正常,有‘苦乐忧喜舍’;佛法的正受,没有‘苦乐忧喜舍’。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虽有‘苦乐忧喜舍’,那是示现、表演,是游戏神通,不是真的。凡夫是真有苦乐忧喜舍,不是演戏,所以造业。真正觉悟之人,就与诸佛菩萨一样,游戏神通,自在无碍。

 

学佛要肩负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使命,要想担负起这个使命,一定要悟入。悟入方法无他,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而已。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之中,放下我执。《金刚经》上讲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只要能放下一条,就全放下了。这四相有连带关系,一个有,四个都有;一个放下,就全放下了。然后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就是真实功德,这是诸佛菩萨所赞扬的。我们必须要知道,四相具足,是修学佛法严重的障碍。

 

你发慈悲心要救度一切众生,要救众生先要度自己,自己不能得度,就没有能力度众生。所以,自己修学以及将来帮助众生要靠自己,诸佛菩萨虽然慈悲,也帮不上忙。诸佛菩萨能帮助我们的,只是教导,将事实真相为我们说出,提供方法给我们做参考,但是契入境界一定是自己的事。希望大家要认真努力。

 

健康是修道之本       (981125早餐)

 

【健康是修道之本】

 

无论世出世法,没有强健的体格,做任何事都不能成就。在古代,无论是禅堂、念佛堂,打七是很平常的事,而且是七天七夜不眠不休。所以,多半是有这种体力的年轻人参加,四十岁以上体力衰了;即使研教也不例外。所以,青少年时代是奠定学术、事业的根基。

 

我生在战乱之中,一生的大好时光都在逃难,所以基础教育没有奠定好,即使现在勤奋努力的修学,成就也比不上古人。若体质比较差,身体虚弱多病,就更困难了,纵然有心向学,也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而转变体质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就是修清净心,摒除一切妄想杂念,生活过得简单又有规律。简单的生活即是健康的生活。真正做到少欲知足,一心向道,一心念众生苦,全心全力帮助苦难众生,这是大慈悲。清净慈悲不仅能转业,也能转报。身体是业报身,业是因,报是果,因果都能转。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为社会大众服务,多做一点好事。

 

【因果】

 

大陆东北江水氾滥,有很多灾民在饥饿边缘,希望获得帮助。我们送十万套棉衣及粮食给他们,并帮助他们建学校。苦难的日子能警惕大家,不要再造作恶业。他们自己反省,都是过去捕鱼杀生太多了,现在想想得不偿失。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水边以渔猎为生,生活能得到温饱就懂得知足,这是可以原谅的。若贪图享受,指望利用杀生发财,那就造罪业了,家道岂能久享?我们在历史上及现实生活中,仔细观察,确实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从这个杀业,使我们联想到,现在人造作‘杀、盗、淫、妄’四业,在佛法里,这是四重戒,无论出家、在家都要遵守。反观现在社会,大众心里所想的、口里所说的、身体造作的,都是‘杀、盗、淫、妄、酒’,每天造作这五种罪业,实际上就是造作十恶业,世间的灾难如何能避免?

 

要想救自己,就要从此地下定决心,严持禁戒,依教奉行。能救自己,才能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唯一的方法也只是劝导。出家人的生活所需,依赖在家人的供养,也没有多余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唯有以身作则,劝导社会大众与有大福报之人,懂得发心修福。若我们自己的思想、行为不正,如何劝人,如何让别人相信?所以,一定要先从自己做起,自己心正行正,才能影响别人。

 

特别是劝导富贵之人,希望他们觉悟,这是前世修福,这一生才能享福,在享福时还要继续修因,富贵才能生生世世绵绵不断;若这一生中把富贵享尽,来生一定堕落。贫穷之人受尽苦难,也是因为前生没造善业,这一生中又未遇善缘,因此愚昧无知,造作许多恶业。我们也要劝导贫穷之人,要觉悟、要回头,断恶修善,来生才能得福报。这样才是富贵、贫贱之人都得度了。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就做这桩事情,全心全力帮助众生觉悟,这是佛菩萨的事业。我们做为佛的学生、佛的弟子,要学习佛菩萨的心愿,效法佛菩萨的慈悲,将佛菩萨的事业发扬光大。

 

【拓开心量】

 

在现前时代,我们必须要拓开心量。因为资讯发达,交通便捷,世界各地发生的事,立刻就能知道,所以我们活动的范围,等于是整个地球。我们要关心爱护地球上的任何地区,不可拘束于一个小范围,这样心量就太小了。除了这个地球,我们的心量还要扩大到包含虚空法界,才有出离的可能。若没有这个心量,做再多的好事,也只是人天福报。明白此理,就知道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众生,都是我们的同胞,这些同胞与自己是同一个法性,都是自己真心自性变现出来的。《华严经》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唯有成佛,才真正见到‘情与无情,皆是同胞’。明了之后,就知道自己在这一生中,应该如何做、如何努力,才能与诸佛如来清净慈悲相应。

 

如何才能功夫得力       (981129早餐)

 

【看破、放下】

 

《弥陀经》中,世尊三次劝导我们要发心求生净土。六方佛劝勉我们当信是经,也是劝告我们要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六方佛是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此可知,世尊劝导我们求生净土,也就是十方一切诸佛都劝我们求生净土,这个劝告是真实不可思议,恳切至极。

 

佛为何如此劝导?佛教化众生,无非是令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而往生极乐世界才是圆满的破迷开悟,得究竟乐,永不退转,直至成佛。此是一切诸佛成佛道、度众生的圆满大愿,所以一切诸佛才苦口婆心的劝告。我们读经研教要能深深体会这个意旨,认真努力,老实念佛,才不辜负一切诸佛。

 

我们皆有此心念,何以功夫不得力?这是烦恼习气在作祟,障碍我们的道业与精进。《金刚经》教给我们非常重要的原则,破除障碍的方法就是‘看破、放下’。不但世法要看破、放下,佛法也要看破、放下。‘看破’就是明了事实真相。若我们本著经上所说的原理、原则,仔细观察世出世间一切现象,就能明了。明了事实真相,于世出世间法不再起妄想、分别、执著,就是放下。放下之后,不但在修行上没有障碍,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也得大自在,和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游戏神通,无二无别。《金刚经》说,我、人、众生、寿者全是假的,全是梦幻泡影,其存在的时间如露亦如电,这是事实真相。

 

‘三十七道品’是修行的总原则、总纲领。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首先‘四念处’就是教我们看破。四念处所说的,与《金刚经》讲的我、人、众生、寿者全是假的,是一个意思。《金刚经》是对大乘人说的,而四念处是下下根机之人得受用。所以,三十七道品如同六字洪名,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法界众生修学都不离此原则。

 

四念处:第一、‘观身不净’,观此色身不净。第二、‘观受是苦’。第三、‘观心无常’。仔细思惟,一个人来到世间短短几十年,纵然长寿活到一百多岁,也是一弹指,刹那之间。第四、‘观法无我’,包括‘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观身、观受、观心都是属于‘我相’,与《金刚经》的旨趣完全相同。看破之后,要放下;三十七道品里的‘四如意足’,就是放下,于世出世法都不再放在心上。

 

【修三学、六度、十愿】

 

佛教导我们,既得人身,要在世间住几十年,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所以,聪明人、有智慧之人懂得积功累德,因为他们明了‘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积功累德应该如何做?这就是‘四正勤’的教导,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断恶一定要断自己的烦恼习气,修善决定要修戒定慧三学,修菩萨六度,修普贤十愿,将三学、六度、十愿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生活行持,就是积功累德。

 

与‘戒定慧’三学相违背的是‘贪嗔痴’三毒。佛教导我们以戒学断贪,以定学断嗔,以慧学断痴,转贪嗔痴为戒定慧,这是断恶修善。‘菩萨六度’说得更详细,以布施断悭贪,以持戒断恶业,以忍辱断嗔恚,以精进断懈怠,以禅定断散乱,以智慧断愚痴。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能遵守这六条原则,此人就是菩萨。菩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与此原则相应。

 

‘普贤十愿’是菩萨圆满的大行,经上讲,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普贤行的核心是圆满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普贤菩萨的心量;以此大心量修一切善法,皆是普贤行。《华严经》上,将普贤无量的行门归纳为十大纲领,即‘普贤十大愿王’,这十条是普贤行的总纲领。这十个顺序不可颠倒,第一‘礼敬诸佛’,是行门的根本。对一切人事物、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要恭敬。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以孝顺父母之心孝顺一切众生,以尊敬师长之心尊敬一切众生,此人即是普贤菩萨,其所修学的就称为普贤行。这是普贤行的核心,普贤行的根基。

 

以‘礼敬’为基础,第二修‘称赞如来’。古圣先贤教人隐恶扬善,这是修养自己的德行,也是为了社会安定,希望大家都看到好的一面。一切众生烦恼习气尚未断除,有丑陋的一面,丑陋的不必提,美好的要尽力去宣扬,让一切众生都能觉悟到应该断恶修善。你造恶,人家原谅你,一句话不提,你就生惭愧心;你造一点善,别人表扬、称赞你,这是鼓励修善。此用心很善、很好。

 

第三‘广修供养’,一切众生无论在物质、精神方面有缺乏,我们若有能力,要尽心尽力主动去帮助,不必等人来求,这是布施供养。以菩萨来说,这是布施;而普贤菩萨的布施,则称为‘供养’。因为普贤菩萨看一切众生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所以是‘供养’,这是对一切众生尊敬到极处。第四‘忏除业障’,这是讲自己的修行。

 

‘普贤十大愿王’里,每一条都包含圆满的行门,条条如是,互相含摄。如此念佛,功夫岂有不得力之理?如此念佛,岂有不往生之理?所以佛教导的这些原理、原则,我们必须在生活当中掌握住,才能真正成就自己,不辜负诸佛如来对我们的期望。

 

如何降魔       (981130早餐)

 

谚语常说:‘好事多磨’,又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是我们生活与修行的障碍,要解决此问题,唯有学习释迦牟尼佛的方法。世尊在八相成道里示现‘降伏魔外’,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世尊降魔的方法不是对外,而是对内。魔军来扰乱威胁,世尊没有抵抗,魔女来诱惑,世尊也没有逃避,而是用‘戒定慧’三学来解决。

 

从此地我们得到启示,遇到任何威胁利诱,再大的障难,只要将内心的魔怨消除,外面境界就是‘无佛亦无魔’;这正是蕅益大师所说的‘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外面的魔境其实就是心魔变现出来的,能变魔境的是自己的邪知邪见、贪嗔烦恼,而外面境界是所变。世尊教我们的方法是要降伏自己能变的心,外面所变的魔境就不碍事了。

 

《八大人觉经》中,将魔分为四种︰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都是属于自己的心魔;唯有天魔是外面的。天魔从哪里来的?也是自己的心魔变现出来的。而世人不明此理,遇到妖魔鬼怪,就想尽方法去抗拒、克服,这永远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将之化解。自己本身有烦恼、邪知邪见,这是一切魔障的根源。所以,只要做到‘知见正、除烦恼’,外魔也成佛了。四弘誓愿中的‘众生无边誓愿度’,魔也是众生,度魔成佛,才是真正普度众生。

 

而正知正见是从三昧中得来的。一个修行有相当定功之人,也不晓得自己是正定、还是邪定,所以九法界众生修学不能离开经典。修学用功依据的理论、方法,及功夫里所现的境界,若与经典相应,就是正知正见,就是正行、正受;正受就是三昧。三昧的范围很广泛,只要是‘正’就是三昧,所以正知、正解、正行、正受都属于三昧。

 

我们在经中看到,佛为众生说法,先要示现入定,《华严经》也不例外。《楞伽经》云:‘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法身大士已常在定中,佛还需要入定吗?佛是示现入定,就是要说明:说法度生以三昧为根本,一切法都从三昧中流露出来;三昧无限的深广,就是性德的流露。

 

定中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先后、大小,所有相对的概念与事相都不存在。一真是如来所证的事实真相,如来所证就是三昧中所现的境界相。此境界对凡夫来讲不可思议。譬如,经上讲‘芥子纳须弥’,芥菜子如芝麻一般,芥子没有放大,须弥山也没有缩小,如何能将须弥山放入芥菜子中?就是因为没有大小,所以能相即相容。我们会分别大小、执著大小,小不能容大,这就是魔境。而魔境就是从妄想分别执著里生的;若离开妄想分别执著,无大小、内外,芥子就能纳须弥。

 

凡夫生活在相对的时空里,即科学家讲的‘相对论’,相对就是分别执著,不是真的。佛菩萨没有分别执著、没有相对,连理事都没有,所以他没有障碍。在佛菩萨眼中,即使是妖魔鬼怪,也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也以孝顺心、恭敬心待之,丝毫不减。

 

这是世尊示现降魔的本领,用意是要我们学习。只要有邪见、烦恼,决定有魔障,妖魔鬼怪会常常围绕身边。若能除去邪见、烦恼,妖魔鬼怪都成佛了。由此可知,佛、魔只在一念之间。一念迷,佛就变成魔;一念觉,魔就成佛。因此,魔障的症结不在外,而在自己内心。世间愚人遇到妖魔鬼怪,请道士画符、念咒驱魔,这是用武力对抗。即使你能赢他,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他的怨恨心、报复心仍在,他还会来报复,而且会更凶猛,这就没完没了,问题只会愈来愈糟。所以世尊不对抗,而是以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心来包容、感化。化魔成佛是好事,自他两利。魔成佛后,会永远感激你,当你示现成佛度生,魔就示现种种身分来护法,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凡是把问题搞糟了,都是愚痴造成的。由此可知,智慧之可贵。

 

佛法自始至终就是求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圆满解决一切问题。世出世间所有问题,都能做到圆满的解决,因为理上是同一法性,法性是究竟圆满。一切事物都是依法性为自体,自体圆满,自体所现的相也一定圆满。凡是解决不了,都是智慧不够、方法不善,要回过头来修智慧。方法就是权智,佛家讲的‘善巧方便’;权智依实智,实智就是三昧。所以说,自己成佛了,看到山河大地众生,‘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由此可知,解决世出世间任何疑难杂症都在内心。佛法称为内学,而非向外,向外是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外道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内学才能解决问题。

 

因此,在初学阶段一定要熟读大乘,特别是发心从事弘法利生之人,不但要读诵,还要契入境界。契入就是‘随文入观’。展开经卷,随著经文的教诲转变我们的观念,称作‘随文入观’。‘入’是契入,入的意思把‘信解行证’全包括了。入是证,有行才有证,行是改变观念;观念的改变是因为明白道理,明理就是相信佛的教诲。佛所说的‘教理行果’,我们能做到‘信解行证’,境界就转了,这就是随文入观,这是真修行,能得真实受用。

 

修行的法门无量无边,‘随文入观’是教下修行的方法,就是展开经卷,能入佛境界。而入境界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之中,时时都能保持不失,就是不退转。有这个本事,对于妖魔鬼怪,我们就不会恐惧,我们有能力帮助他们同成佛道,这是大圆满的解决。这是佛教导我们的,这才是真实、究竟、美满。

 

如何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       (981201早餐)

 

自古以来,儒、佛教育不外乎两桩事:第一是教我们认识自己与大宇宙的关系,这就是‘诸法实相’。正确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教育的主要宗旨,这是体。第二是教我们如何对人、对事、对物,也就是在生活中,如何处事待人接物,这是用。这个体、用包括了全部的教学,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一切众生都不例外。

 

在作用上,我们为何不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就是不明事实真相。诸佛菩萨、大圣大贤明白真相,所以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佛教导我们,要把一切众生看作‘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梵网经菩萨戒本》也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些都是事实,不是比喻。凡夫的见解、心思、常识,多半局限在一世,不知道过去世,也不知道未来世,所以产生了许多错觉。佛菩萨以甚深定功,突破时空界限,对于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统统明了,所以知道一切众生生生世世互为眷属。

 

诸佛菩萨用什么心来对待一切人事物?‘孝敬’,就是《观经》三福的第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用‘孝顺、尊敬’对待一切人事物,就是佛菩萨,就是大圣人;而凡夫的心思观念、所作所为,与此恰恰相反。相应就是随顺自性、性德,随顺诸法实相;能做到圆满的随顺,就是一真法界。若不能随顺,与此相违背,就是六道凡夫;完全相违背,就是三恶道。所以,作圣、作凡,天堂、地狱,就在自己一念之间。这一念与法性相应,就是佛菩萨;这一念与性德相违背,就是众生、恶道。

 

由此可知,外面境界正如佛所说的‘梦幻泡影’,是随著我们的念头起变化,这正是《华严经》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又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是能生,法是所生。你所生的这些法不如意,是能生的心与法性不相应。所以一切境界不是别人变现给你享受的,而是自己变现给自己受用,这是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真相之后,我们若想生活在一个适意的环境里,一定要遵从佛的教诲。实在讲,遵从佛的教诲,即是遵从自性的性德、自性的法则。诸佛菩萨所讲的是我们自性的法则,不是他自己的;所以佛说他从未说过一句话,他所讲的都是我们自性性德的开发。唯有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对于佛法才真正五体投地,全部接纳。

 

所以,学佛是随顺自性,佛就是代表我们的自性,菩萨、大圣大贤们是性德的示现,是性德的流露,是自不是他,这就是‘自他不二’。我们要把这个意思领会过来,从此地建立信心。果真能契入,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诸佛菩萨是自己性德所流露,十法界依正庄严也是自性所流露。然后才真正体会到,尽虚空、遍法界只是一个自己而已,除自己之外,确实没有一法。‘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然就展现了,慈悲是性德,性德就圆满的展现、流露了。我们对佛菩萨、大圣大贤孝敬,对父母、师长孝敬,然后逐渐能对一切众生孝敬,甚至于对自己的冤家对头、毒蛇猛兽、地狱饿鬼,也同样的孝敬,决定是以清净心、平等心待之。

 

果然入这个境界,你就成佛了。即使没成佛,也是法身大士,智慧开了。对于虚空法界一切万法,你觉悟、明白了,懂得如何去做;对于尚未觉悟的众生,也懂得如何去帮助,这就是存菩萨心、行菩萨道。所以,任何身分,任何行业,男女老少,都可以修圆满的菩萨道,菩萨绝不局限于某一法界,一切法界皆是菩萨法界。《华严经》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生生世世与一切众生相处,有善缘,也有恶缘。有些人跟我们相处很投缘、很欢喜,这是过去生的善缘;有些人跟我们是冤家对头,给我们带来种种不如意,这是过去世的冤业。过去迷惑颠倒,种下这些冤业,现在觉悟明白了,要化解冤结,还是佛的这句话‘孝敬’。真诚心的孝顺、尊重,冤结自然就能化解。

 

所以对于一切怨怼,我们要能随顺,真正做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喜当中成就自己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戒定慧,这是功德。随顺如何能真正成就功德?清净心重要,智慧心重要。你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就是随顺,这就有功。能够成就、增上你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德。

 

所以,有一念怨天尤人,就是大错特错。遇到一切不如意的境界、逆缘,都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决定是自己不善业累积造成的,过失不在别人。回过头来,自己真正忏悔,改过自新,这是真修行。是我没有将他当作父母、师长看待,没有孝顺、尊重他,是我自己的错,不是他的错。诸佛如来就是以这种方法成就的,我们想作佛、作菩萨,也没有例外,还是这个方法。我们要将敬人、敬事、敬物,落实在自己生活之中,念念都不能离开;一念离开是一念迷,一念相应是一念觉,所以要在念念之间用功夫。大乘经不可不读,不可不深解义趣,我们才能保持觉悟而不迷,才能得到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

 

对念佛堂同修讲话       (981206早餐)

 

念佛堂开办至今,已渐渐上轨道,大家都深深感觉到念佛功德的殊胜,生起欢喜心。可是也有一些同修告诉我,大众当中还有一些意见。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疏忽。古德常说,共修时若有疑惑、夹杂,就会破坏念佛的功夫。念佛是以得‘一心不乱’为目的,‘一心’诚然不容易得到,但对一般人来说,浅近的一心,也就是功夫成片,应该是可以得到的。只要到达这个境界,就决定有把握往生不退成佛。

 

‘功夫成片’,就是没有疑惑、夹杂,无论在何时何处,即使夜晚作梦,也没有忘记‘阿弥陀佛’,这就是成片的样子。除‘阿弥陀佛’之外,与一切人事物接触,要时时保持高度的警觉,决不为外境所诱惑、所动摇,这就是功夫。要达到这个功夫,何以在念佛堂念佛仍做不到?有两个原因:一是无量劫烦恼习气太重;习气是知见,一般人讲成见,成见很深,意见很多,这是一个麻烦。二是不老实;老实也不容易,人能做到老实,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一定能成就。

 

而补救的方法,就是读经、听教。读经、听教能帮助我们看破、放下,帮助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换句话说,明白自己这一生到世间来的真相。若能彻底明白我们这一生的生活,以及所遭遇的周边环境,自然就会放下。世尊苦口婆心的讲了四十九年,时时在提醒,而我们实在是迷得太深了。不断的提醒,就是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恍然大觉,知道自己来到世间是受果报。

 

过去生中所造的业,这一生中来受报,这是因果循环。造善业多,这一生享一点福;造恶业多,这一生要受很多苦。可是没有人在受报时,会老实受报,依旧在造业。受报造业,造业受报,永远在循环。这个循环的现象,没有往上提升,而是每况愈下,一世不如一世,一代不如一代,这有多苦!为何会有这种现象?我们造的业不善。世尊为我们说明,造善业去善道超生,造恶业往恶道堕落,这是人生在世的事实真相。仔细想想,确实如此。佛慈悲怜悯这些受苦受难的众生,因愚昧无知而迷失自性,所以才将事实真相说清楚,希望我们能跳出三界六道轮回,跟他一样作佛、作菩萨。

 

经上将宇宙人生的状况,分为十大类,称作‘十法界’。换句话说,摆在我们面前有十条大道,我们如何选择?我们想到哪里去?这十条大道,最殊胜圆满的是佛道,其次是菩萨道。真正觉悟有智慧之人,决定选佛菩萨之道。新加坡居士林每天讲经,每天念佛,解行相应,这就是佛道,就是菩萨道。

 

进念佛堂要想功夫得力,必须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不下是教理不明,就要用讲经的方法来弥补。过去念佛堂没有讲经,但是每一枝香在止静时都会讲开示,其用意是相同的,就是要帮助大家断疑生信、功夫得力。尤其在现代,我们闻经时间少,根基不够,纵然有缘住在如此殊胜的念佛堂,还是生烦恼,还是有意见,还是障碍自己修学的功夫。由此可知,经不可不读,法不可不听,大家要真正用功努力。

 

弥陀村建成之后,念佛堂能容纳一、两千人。住在弥陀村的同修们都是佛菩萨,因为到此地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作佛,‘念佛是因,作佛是果’。念佛堂一定是二十四小时念佛不间断,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但我们是业习深重的凡夫,要日夜念佛不间断,体力上有困难,但是有困难也要克服。过去谛闲老和尚教他的徒弟—锅漏匠,念佛的方法,就是‘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赶紧接著念’。决定不可以偷懒、懈怠,这是为自己也是为众生;你成佛了,就能普度众生,这是自利利他。希望大家自动自发,不要人督促。到念佛堂念佛穿海青,念累了休息也不脱海青;海青脱下来,怕会睡著,耽误了念佛的功夫;和衣而睡能提高警觉,尽量防止自己懈怠懒散。在这种道场修学,岂有不成佛之理!

 

住在弥陀村是一分钱不收,因为你是诸佛菩萨,我们理当供养。佛的十种德号里有‘应供’,你住在这里,就应当接受一切众生的供养。你要去作佛了,所以我们是以供养诸佛的心来供养你,帮助你在这一生圆成佛道,这个缘多殊胜!在此祝福诸位,在这一生短暂时间中决定成就。

 

学佛就是学做人       (981207早餐)

 

学佛就是学做人,学做一个好人,学做一个明白人。儒家讲‘止于至善’,佛法确实将这句话圆满做到了。‘至善’是善达到极处,达到究竟圆满。儒、佛都有一套达到至善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基础,可说是完全相同。儒家教学首先列出‘三纲、八目’,佛法教学首先提出‘四弘、六度’,这两者的精神与内容非常接近。可见孔老夫子与释迦牟尼佛的思想、见解、教学、行持,不谋而合,正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

 

修学第一要发愿,儒家讲要立志,立志作圣贤、做大事,而非立志作大官、发大财,享荣华富贵。何谓大事?佛家讲‘死生事大’,这句话把‘大事’彻底圆满说明了。在佛法里,大事因缘讲到究竟圆满处,就是普度众生,也就是四弘誓愿的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度’是比喻,度过生死苦海,度过六道轮回,这才是大事。

 

众生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在生死轮回里,永远不能脱离;经上讲的‘可怜悯者’,指的就是六道众生。六道的情况,唯有佛菩萨清楚,而凡人迷在其中,不了解事实真相。这个事实真相,就是我们生死与生活状况的真相。

 

佛告诉我们,只要在轮回里,决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三善道寿命最长的是无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是八万大劫;一个大劫是这个世界一次的‘成住坏空’,八万大劫就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有如此长的寿命。而恶道时间之长,就更可怕了,《地藏经》云,地狱的寿命是无数劫。即使在畜生道,寿命虽然不长,但是畜生愚痴,坚固执著这个身形就是自己,所以很难摆脱。世尊在世时,祇树给孤独园有一窝蚂蚁,世尊告诉弟子们:‘七尊佛都过去了,这一窝蚂蚁还没有脱离蚂蚁身,生生世世还投身作蚂蚁。’这个时间超过非想非非想处天人的寿命太多了。

 

所以,佛菩萨常常提醒我们,警告我们,三恶道决定不能去,堕三恶道很容易,脱离三恶道就太难了。佛菩萨虽然慈悲,应化在恶道度众生,但恶道众生愚痴至极,还有严重的妄想、分别、执著,比度人道要困难很多倍。虽然如此,佛菩萨还是不舍弃,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

 

六道众生最容易得度的是人道,所以菩萨示现成佛也在人道。什么原因?佛菩萨示现在何处,是与那里的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才有应。由此可知,人道与佛菩萨感应的力量大,所以诸佛菩萨应化在人间,示现作佛、作菩萨,这是正理。

 

我们这一生能够得生人道,机会非常难得可贵,可贵在容易觉悟、容易得度,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机缘。而这个机缘并不长,因为人的寿命很短促,纵然活一百岁,也是一弹指、一刹那而已。寿命短,显得这个机缘格外可贵,因此得人身若不闻佛法,实在可惜;而得人身没有机缘闻佛法之人,确是占大多数。在现代,佛法藉著科学技术,普遍向全世界宣扬,无论信与不信,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是世间人有福。若在这一生中,真正能脱离六道轮回,就是真的成就。反之,这一生不能脱离六道,来生依旧免不了轮回;这一轮回,不知道要轮回到哪一劫,才能再遇到佛法。决定不可能生生世世都遇到佛法,若生生世世都能遇到,我们早就成佛了,可见这相当不容易。

 

遇到佛法,大家都希望在这一生中成就,这并非难事,确实每个人都能做到,关键就在觉悟。知道自己的毛病,就是觉悟;将毛病改正,这是修行。要是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就无从改起。但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的毛病很难,他总以为自己样样都对。而凡夫之所以为凡夫,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自以为是。菩萨与凡夫不同之处,就是菩萨没有‘自以为是’的观念,只知道自己毛病太多,天天反省,天天改过,这是觉悟的人。迷人自以为是,即使反省也认为自己没有过失,过失都在别人。殊不知见到别人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几时见不到别人的过失,自己的过失就没有了。

 

惠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见到别人有过失,就是自己烦恼习气起现行。外面是缘,缘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引出来,这就是大过失。所以会修行的人,所有的外缘都是善知识,善人善事可以学习,恶人恶事资助自己反省改过,顺逆都是善知识。在反省中,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菩萨修行能成佛之理在此。

 

若不明道理与事实真相,学佛不能从心地上真正做一个转变,就是学佛也依旧造罪业,正是古人所讲的‘地狱门前僧道多’。这个‘僧’,不一定指出家人,在家人也包括在其中;僧是团体,无论出家、在家,学佛的团体都称为僧团。

 

我们现在修学念佛法门,能帮助我们断烦恼、长智慧,脱离生死轮回,圆成佛道。在无量法门里,这是第一希有殊胜的法门,很不容易遇到。尤其是现前这种共修的道场,不是人力所为的,是诸佛菩萨加持的,所以道场有诸佛护念、龙天拥护。大家在此道场修学,应该格外珍惜这份希有难逢的因缘,要认真努力,决定在这一生中圆满成就。

 

求感应       (981208早餐)

 

【学佛就是学觉悟】

 

佛法贵在觉悟,古圣先贤也说‘克念作圣’,故圣凡只在觉迷一念间耳。一念觉,当下就是一真法界;一念迷,又何止十法界?觉悟之人真正能放下,只有迷人才有争执。诸佛菩萨是我们的好榜样,所以学佛菩萨,就是学觉悟,学看破、放下,真正做到‘与人无争,于世无求’,自然身心自在,智慧增长。

 

学佛之人不能契入境界,是一念情执没消融。而要想成就,不能不晓得这个道理,不能不认真去学习无争无求,学习慈悲,热诚助人。在助人的过程中,决定不能执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要永远保持清净平等心,这是菩萨行;菩萨行就是觉悟之行。

 

我们要细细去观察体会,世尊一生的行谊。世尊一生弘法利生,讲经说法,没有名分,也没有职位,与我们只是师生关系。这个关系还是凡夫见解,世尊绝无此概念;若他有此概念,就不能成圣、成佛。因为师生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这是六祖惠能大师说的。

 

【二谛】

 

世尊一生讲经说法,依据的原理原则是二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也是依二谛而说法。二谛就是真谛与俗谛。‘真谛’,完全是说明诸法实相,没有丝毫分别与执著,对此世间人难懂。‘俗谛’,就是世间法,是依众生的知见、常识,这大家好懂。但佛的智慧高,善巧方便达到极处,说俗谛即包含真谛,说真谛仍不离俗谛,真俗圆融,得大自在。世间人不但迷于真谛,也迷于俗谛。而佛能真俗圆融,就是真谛看破了,俗谛也放下了。看破、放下是一不是二,这才是真实智慧。《无量寿经》上的‘住真实慧’,就是这个境界。佛菩萨在世所作所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弘法利生,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即使是惠以真实之利,他也一无所求,亦无分别执著。这些地方我们要清楚、要透彻,要认真学习。

 

【求感应】

 

弘法利生的事业,不能不求感应。对于求,若能体会到真俗圆融,就有正知正见正解,就不会偏向一边。而世间人执著在俗谛上,真的是念念希求,念念希求就落在意识里。诸佛菩萨的求,是如理如法去做,有求之愿,没有求之心,这才圆融,这才有感应。

 

儒家讲‘立志’,佛家讲‘发愿’,这两者有何不同?‘志’里有希求,有求就落在情识里;‘愿’里没有希求。换句话说,‘立志’带有感情,‘发愿’纯粹是智慧,没有情识。其实我们只要如理如法去做,诸佛如来自然护念,这就是求,这种求有感应。我们无求之求,诸佛菩萨无应之应,就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不但佛菩萨护念,龙天善神也拥护。若是有求之心,决定没有感应,因为这种心是情识,使我们与佛菩萨的感应受到阻碍。所以有愿,而没有希求之心,只是如理如法、认真努力去做,自然有感应。

 

自己修学要断烦恼习气,要开智慧,帮助别人也是这个目的,可是手段方法要随机应变,因为机缘不同,方式就不同,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而自己诚心诚意去做,自己障碍没有了,但众生有障碍,就是缘不成熟。缘不成熟,自己就要养道,也就是进修,将自己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等待众生机缘成熟,这丝毫不能勉强。

 

若想把度众生的缘提前,就要自己认真努力修忏悔法,改过自新,一切向自性里求。所以佛法称为‘内学’,跟世间法完全不同。世间人向心外求,而佛法是向自性里求,不向外求。求诸佛菩萨加持,也是从自性中求。我们果然与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就是求,这个求没有向外,一切如来怎么会不加持?这好比接通电路,毫无障碍,决定感应道交。若有一念私心,电路就断了,就没有感应。

 

若是有私心、有情欲的去求,也有感应,这是魔来感应。在现前社会,这种事情很多。妖魔鬼怪也能使你有神通,使你发狂,给你一些特殊的能力,你也能迷惑众生,但这是造业。《楞严经》中的‘五十种阴魔’,就讲得很清楚。这种神通、道力是魔附身,魔加持的;魔离开之后,就全部丧失了,最后自己也会遭难。所以佛家讲‘求’的道理,我们一定要懂;世出世间法都向心性中求,这就对了。

 

【弘法与护法】

 

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显示在哪里?我们周边会有许多善友帮助、护持,这是护法。护法有内护与外护,内护就是出家人来护持,外护是在家二众来护持,这样正法才能建立,常住世间。虽然得内外护持,我们的心地还是要清净,依旧一尘不染。

 

像新加坡居士林与净宗学会,确实有大力护持的善友,但我们对他们并没有特别接待。在居士林吃饭时,他们自己拿盘子夹菜,自己找坐位,没有受到丝毫特别的礼遇,这才是真正的善友。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这些人都是佛菩萨,所以这个道场能建立,是大家有福。我们很幸运遇到这个因缘,也很欢喜的全心全力协助、拥护,贡献一点绵薄之力。因为助他就是助一切众生,助他就是助诸佛如来。

 

所以,出家人最好不管事务,这是世尊示现给我们看的。出家人管事务是不得已,这是变相的。若出家人管事务,就是护法,不是弘法,就要全心全力培养后学,照顾弘法的法师。管事务就好比在学校里作校长,要管理教务、总务,这是执事,属于服务的性质。弘法是教员,不担任执事。里面的执事是内护,外面的执事是外护。

 

若我们能将这个观念搞清楚,人人尽自己本分的职责,佛法一定兴旺,众生才真正有福。决不是去争取执事的地位,然后作威作福来享受,障碍弘法的法师,不培养、提携初学,这是造无量无边的罪业,这个罪业是在阿鼻地狱。我们要清楚明白,要在佛门中修福,不要造业。

 

我们将内护、外护做好,自然有佛菩萨来弘法利生;内护、外护做得不如法,决定没有佛菩萨来讲经说法,因为缘不成熟。护法工作做得圆满,就是缘成熟了,自然感得诸佛菩萨示现来教化众生。

 

做弥陀弟子       (981209早餐)

 

【遇缘重要】

 

民国初年,太虚大师提倡‘菩萨学处’,此构想很好。现代我们提倡做‘弥陀弟子’,弥陀弟子当然也是菩萨。要如何才能做到?这是教育问题。世出世间圣人教我们,人皆可以作圣贤,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就在教学。以佛法来讲,教学是助缘、增上缘,若遇到好的增上缘,中人之才也可作圣作贤,这个例子佛门有,中国历代也有。尤其在佛法中,下下根人也能作阿罗汉、作菩萨,这是佛家教学高明之处。世尊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个很好的例子。连下下根人都能证阿罗汉果,能成为大菩萨,何况是中上根性之人?

 

一般人一生不能成就,世出世法一事无成,或者小有成就而终归失败,都是遇缘不善。佛法说:‘一切法因缘所生’,很有道理。而一个好的缘分,真是可遇而不可求。那我们这一生中能否遇到好缘分?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佛氏门中,不舍一人’,问题在发心。若我们发心纯正,诸佛菩萨一定会来为我们做增上缘,会来帮助我们。

 

【发心】

 

佛家讲‘说法’,机缘成熟,你不为他说法,这是失时,就是时节因缘错过了;机缘不成熟而来为他说法,也是失时。佛明了时节因缘,所以佛说法比喻作‘海潮音’。海潮是指涨潮、落潮有一定的时间,决定不会错过。佛教化众生,亦复如是。

 

这是说明一个事实,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应道交。由此可知,成就与否操纵在自己手中。若自己希望作圣作贤,作佛、作菩萨,这个心就是感,佛菩萨一定有应。若这一念生不起来,就没有感;没有感,佛菩萨当然没有应,所以你就遇不到机缘。倘若你的愿望是真实的,感应就快速;愿望很薄弱,若有若无,感应也就薄弱。所以,自己一生有无成就,端在‘发心’。

 

太虚法师的‘菩萨学处’,未能办成功,原因是真正发心作佛、作菩萨的人太少。真正发心作菩萨,就决定不受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诱惑;若还受诱惑,菩萨就做不成了。这要靠自己,去克服烦恼习气,才能获得感应,得到助缘。

 

现在新加坡的外缘很成熟,这是佛菩萨的感应。我们从佛菩萨之应,就能体会到同修当中有感;若没有感,怎么可能有应?所以,同修当中,必定有真正发心要作菩萨,要做弥陀弟子之人,这个缘才会成熟,而没有丝毫勉强,这是真实不虚。我们遇到如此殊胜的时节因缘,这更增强了我们的信愿,于是我们就跟著成就。这真的像彭际清居士讲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缘分。若在如此殊胜的因缘之下,还是敌不过烦恼习气,敌不过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诱惑,将大好机缘当面错过,真的非常可惜!

 

李木源居士发心真实,没有一点私心,所以弘法事情能做成功,为大家做了增上缘。若他有一点私心,事情决定失败,因为有私心就得不到三宝感应。倘若仍有感应,必定是魔来应,不是佛来应。佛、魔的辨别,不在外境,在内心。一念真诚,佛来感应;一念自私,魔来感应。所以,内心没有一点私欲的念头,才能感得诸佛来应。

 

【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心】

 

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不可以有我是你非、我正你邪。若还有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念头,就是烦恼习气,心就不清净、不平等,这就是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的障碍。好事最后变成魔境,就在这一念之差。佛菩萨的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看一切众生是平等的,对一切众生真诚恭敬。我们要在这个地方学习,才能获得感应,获得助缘。有了助缘,自行化他就方便了。

 

常常看别人的不是,自以为是,这是最大的过失。别人纵然造作五逆十恶的罪业,我们也要学佛菩萨,用慈眼观之,他是一时迷惑铸成大错,他不是真心,真心里没有过失,他用的是妄心,所以被烦恼习气所支配。诸佛菩萨看到这些人,是以怜悯心、清净心、平等心待之,因为他的真心佛性丝毫无损,佛菩萨对他还是圆满的恭敬。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所以对于作恶多端之人,‘礼敬’并没有减少一分。

 

这件事,我们能做到吗?有分别、执著,就做不到。做不到就是众生,就不是菩萨。要学菩萨,就要从此地学起,要真正做到对极恶之人,也欢喜赞叹他善的一面,绝口不提他恶的一面。不但不提,心里痕迹都不落,心才真清净,清净心得大自在。我们看他也是一尊佛,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是这样看待人的,我们学佛也要这样看待人。他现在造恶只不过是一时糊涂,糊涂也有明白的一天;我们有义务帮助他,使他早点明白;他明白了,也会普度一切众生,众生就有福了。

 

心里不要常想是非人我、恩恩怨怨,要常想佛的教诲,常思经义。以《无量寿经》为主,就要常想《无量寿经》的义理,将之变成自己的正思惟,应用在生活中,以佛眼观世间,我们才真正成为弥陀弟子,真正是作菩萨,转凡成圣。从心理转,从行为转,这是真实功德,希望大家共同勉励。

 

拓开心量,包容别人       (981214早餐)

 

《华严经》第二卷的开端,展现了‘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境界。老子所谓‘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也在这段经文中体现。经上讲的‘大忍’,就是真忍,是用真心的忍,真心心量大,无所不容。唯有对于事实真相彻底明白,才有如此大的心量。而此境界是本有的,不是学来的,也不是渐渐得到的,所以佛才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本来是大忍,本来是佛,与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一样,现在会变成这样,是因为迷失了自性、真心。而佛法教学无他,只是帮助众生恢复本来面目而已;除此之外,佛确实无有一法可以教导众生。所以圣凡、生佛,就在一念迷悟而已。佛常叹惜迷惑的众生为‘可怜悯者’,就是因为迷失自性,所以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甚至于两个人相处都有意见,都合不来,真是可怜悯到了极处!

 

《华严经》一开端展现出,尽虚空、遍法界各类的杂神众,有善神、恶神,有十法界的八部鬼神,还有诸天天王等,共一百七十五个不同的族群。真是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此心量多么大!我们也要恢复这样的大心量。若不能容忍,与人结怨,造成冤冤相报,你障碍别人,别人就障碍你;你破坏别人,别人就破坏你,造什么因就受什么果报,果报通三世非常可怕。所以,你包容别人,别人包容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帮助你,是永远不变的真理。这是佛在《华严经》上现身说法,展示给我们看,让我们去体会。

 

佛菩萨伟大之处,在于从不与人为敌,连对极恶的恶鬼也尊重爱护,因为知道是同一根本,同一自性。曹植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是同根生,这个根就是真如自性。

 

一个族群不能包容其他族群,就会有族姓之间的械斗;一个国家不能包容其他国家,就会发生战争。要解决这些问题,心量一定要大,起心动念都要想到一切众生,要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才能消除一切误会、矛盾、隔阂、歧见,世界才真正得到和平安定。若念念只为自己的利益,忽视对方的利益,忽视人类整体的利益,纵然天天喊世界和平,也只是一句口号,不能落实。因此,心胸狭窄之人无法解决问题。世界上各个族群、国家的领导人,一定要拓开心量,念念为全世界一切苦难众生著想,安定和平才能落实。

 

假使人人都想到地球上一切众生的利益,问题依旧不能解决,因为心量还是太小。我们只爱护这个地球,不爱护其他星球,将来还会爆发星际战争。所以心量要扩大,要学习佛菩萨,起心动念关怀尽虚空、遍法界,一个众生都不舍弃。倘若没有这么大的心量,怎么能做到‘众生无边誓愿度’?心量狭小,连一个人都容纳不下,每天发愿,岂不是侮辱自己,欺骗佛菩萨?那是打妄语。说得很好听,做得全是背道而驰,那是造业,所以古德常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学佛还会堕地狱,原因就在此地。

 

不研教之人做错事,还情有可原;我们天天研究佛理,对这些道理没搞清楚,还迷在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中,这连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我们能从此地醒悟过来,就是真正觉悟了。此时读《华严经》才真有受用,思想观念就转变了;这一转变,就是‘入佛知见’。明了十法界依正庄严,本是同根生,就是佛知佛见。

 

《地藏经纶贯》中,青莲法师讲:‘无相无名,绝思绝议’,这就是《金刚经》的义理与精华,这是事实真相。我们若是体会到这句话的真实义,思想观念、言语行为就会转变,转凡成圣。懂得一分,转变一分;懂得二分,转变二分,转变的角度大小,与理解的深度成正比。这也能做为考量自己修学功夫的方法,果真有进步,心地会日益清净,智慧会日益增长,烦恼也会日益减轻。到烦恼轻、智慧长时,世出世间一切经论展现在面前,无量无边的义趣自然涌现。所以,真修行就是在心理观念上做一个大转变。

 

我们是迷惑的众生,转变唯一的依靠就是圣教,依靠圣教指导的方向与目标,认真做转变,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转迷成悟,超凡入圣,我们要做这个工作。对于有缘的众生,也要全心全力去帮助他转变;虽帮助众生,但心地依旧保持清净,绝不著相;著相就会生烦恼,心就被污染了。佛菩萨教导一切众生,能保持清净心,不被污染,众生能转变思想观念,赞叹欢喜;不能转变,心底依然清净,不落痕迹,这正是《般若经》所讲的‘三轮体空’,所以佛菩萨永远自在,永不退转,道理在此。

 

我们修学进得少,退得多,就是念念被污染。教导别人,人家肯接受、有进步,心生欢喜,这被欢喜污染了;反之,人家难以接受,或者不能做到,甚至所作所为与所教的完全相违背,就生烦恼,这被烦恼污染了,污染就会退转。若能做到《金刚经》上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心不受污染,就不会退转了。

 

佛教导我们的,句句都是真实语,要依靠佛的教诲,自求多福。真实的福报就是帮助一切众生,就是认真努力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是懂得自求多福之人。希望大家对大经里的教诲多加留意,则一生受用无穷!

 

义务社会教育工作者       (981215早餐)

 

对于《无量寿经》和《华严经》,若能细心体会,认真奉行,就能契入菩萨道,做一个真正重大的转变。不但为自己这一生带来真实的福报,开拓光明的前途,往后菩提道上必然也是一帆风顺。

 

最近,同学们节录了一篇‘人生甘露’,要是能确实做到,以世法来讲是圣贤君子,以佛法而言是真菩萨。在自行化他、弘法利生上,决定受到一切众生的欢迎与爱戴。即使做到其中几条,这一生也受用不尽。不但自己要做,还要劝导一切众生,尽我们的责任,做好义务社教的一分子。

 

在平常生活上,尽量避免杂心闲话,与人谈话时论道,没人谈话时读经,这就是积功累德。人生最幸福的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天天在一起说经论道,这是无比殊胜的生活。这种生活环境,就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在经上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来自十方、三际,他们放下旧习气,来亲近阿弥陀佛与诸佛如来。每天与同参道友,或在地上、或在空中、或是经行,都在说经论道。在修学环境上,西方极乐世界是第一完美,这是我们真正向往、羡慕的生活。所以,我们要树立一个典型、模范,表演给世间人看,他们要是懂得了,也会发心认真来学习。

 

我们在新加坡访问了伊斯兰教,这是我们第一次的接触,希望彼此能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消除误会、隔阂。将多元文化工作做圆满,对社会是莫大的功德,是真正的好事。我过去曾亲近过中国边疆佛教与伊斯兰教的领袖,他们相处得非常和谐,互助合作,互相尊重礼敬。希望这个理念与精神,能推广到全世界,使全世界的人,和睦相处,互助合作,共创幸福美满的一生。这是做为一位义务社会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之事。换句话说,我们一生就为这桩事,佛法称为‘佛事’,就是觉悟众生之事。

 

这桩事我们要认真推广,发扬光大。特别是与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社团与人物交流,以佛法来讲,这些都是具有善根福德之人。所以,在世间具有影响力,或居领导地位者,都是过去生中修福积善所获得的果报。若我们能以佛法与之交流,必定对他们产生影响,增长他们的善根福德,这就能为世界带来安定和平、繁荣兴旺,消除一切人为、自然的灾害。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不断的拓开心量,佛陀教我们‘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认真努力去实现。心量圆满的拓开,即使做微小的善事,随著心量也遍虚空法界,这就是种大福、行大善,境随心转的道理。寺院中,施食都念‘七粒遍十方’,若你的心量周遍十方法界,布施一粒米,就能遍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都能得受用;若心量很小,念咒也没用处,境不随咒转。咒是增上缘,心是亲因缘,没有亲因缘,增上缘用不上力。果然‘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咒的增上缘就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根本在于心地,心地要善良,心地要真诚。‘心诚’,行为自然端正,真正的功夫在此。

 

我们一定要说到做到,而且逢人就说。但是说法要契机,《华严经》有十种机,细细观察一切众生,无一不在这十种之内。倘若众生现前不得利益,我们可以为他种远因,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从这一点观察,人人都是佛法的当机者。

 

经上讲,人在一生中,最幸运的就是能见佛像,能闻佛菩萨名号。无论他有知、无知,对佛菩萨恭敬或是毁谤,都有大福。即使是毁谤,恶果报尽了,金刚种子遇缘会起作用,还是因此而得度,得度就是了生死、超三界。所以,我们决定不能因为他毁谤就不帮助,这是我们的过失。他毁谤,我们就念一句佛菩萨名号给他听,为他做来生得度的因缘。

 

所以,要懂得广结法缘,对人和蔼亲切,平常身上带点小礼物,可以与人结缘,然后再将佛陀教育的概念传达给他,这非常重要!我们不说结善缘,因为善缘与恶缘是相对的,而法缘是超越善恶,这个缘才真正殊胜。恶缘招来恶报,善缘虽有善报,但也不好。所以,诸佛如来在生活上,示现三衣一钵,就是善恶两边都不沾。诸位细心体会,才知道那是大圆满、大自在的生活方式,值得学习,希望我们共同努力。

 

疾病的根源       (981219早餐)

 

【养生之道】

 

黄大夫为大家做了一次保健诊断,发现你们年轻人的身体,不如我这个老人,我听了很难过。我的身体能维持健康,这是三宝加持的,我完全没有使用现代保健方法。我相信佛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心地清净、慈悲、善良,身体纵然不保养,也没有运动,还是很正常。

 

自古以来,佛门多数的修行人,每天不是坐禅,就是经行、念佛,身心都保持在静态中;少林寺的打拳武术则另当别论。世间人是讲求动态的运动,而静态的养生之道,明了之人不多。我们明白此理,知道心清净、真诚、慈悲,才是真正养生之道。

 

【我执】

 

若将境界向上提升一层,如《金刚经》上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我,谁生病?有我,我才会生病。由此可知,无我不但将病苦连根拔除,连生死的根也拔除。

 

破我执相当困难,但非常必要。有我,就有生死、病苦、轮回这些现象;无我,这些现象完全消除了。大乘法里,佛教导我们破我执的方法,巧妙绝佳。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说:‘大而化之’,此话讲得好,这是从发菩提心来的,所以心量要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我们本来的心量,每个众生原本的心量,与诸佛如来果地上毫无差别。而我们现在落到这种地步,是妄想、分别、执著造成的,这是真正的病根。我们流落在六道,无量劫无法出离,就是没找到病根,不知从根本上去治疗。

 

世法中所有现象都是虚幻不实,无不是‘梦幻泡影’,所以富贵不值得羡慕,贫贱也无需哀伤。明白这些现象的因素是业因果报变现的,自己掌握著业因、业缘,果报的变化就能随意,这是得大自在。得大自在的人懂得掌握‘缘’,知道千变万化的枢纽在‘缘’。善的果报是善因、善缘,恶的果报是恶因、恶缘,‘因’已造成,不能改变,‘缘’可以控制。

 

这还是世间法,并不是第一义,第一义一定要‘观空’。换句话说,要跳出轮回,超越十法界,这才是英雄好汉。我们供佛的处所,称为‘大雄宝殿’,‘大雄’就是大英雄。世间人办不到的事,他能办到,就称为英雄。世间人无法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佛能做到;不但做到,还教导我们如何做到。

 

【自私自利】

 

我们修学的念佛法门是易行道,易行道而不能成就,原因在妄想、分别、执著没放下,念念还是落在自私自利。用这种心态修学,就是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所以只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念佛一定得力,身心轻安。纵然有一点病,那是饮食起居不小心,所引起的风寒感冒,不会有大病。

 

果真看破,放下自私自利,念佛求生净土,《弥陀经》上讲‘若一日至若七日’,就能成功。古今依教修行之人,念佛往生的例子很多,最普遍的是二、三年往生的。为何有人不超过七天,有人却要二、三年?深信切愿之人,真正念到无自私自利的念头,自然感应现前,功夫成就。

 

我们看到《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宋朝的莹珂法师深信切愿,三天就成功。若信心、愿力没有达到恳切的水平,就要念二、三年。所以这些人‘生死自在’,并不是寿命终了,而是还有寿命,但提前走了,道理在此地。

 

我们看到有些人走得那么潇洒自在,没有病苦,非常羡慕。我常提醒大家,我们一定要做到。若做不到,在病重时,身体受人摆布,自己做不了主,往生就没把握,所以现在必须防患于未然。最佳的方法,就是不需要人照顾,能预知时至,想何时走,就何时走。一定要下决心将这桩事办好,这一生就没有白来。其余的事全是假的,只有这一样是真事。我们讲自利,这才是自利。

 

但自利决定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为众生想,不为自己想。为自己想就错了,要为众生想,把我忘掉。自私自利的念头,一定要为众生想,才能断除;只要断除,修学功夫就有把握。

 

我们念念为一切众生想,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包括动物、植物、矿物。譬如桌子不干净,把它擦干净;椅子没摆好,把它摆正,这都是为它想。这种作法,就是普贤十愿的‘礼敬诸佛’,敬人、敬事、敬物。

 

没有私心、欲望,没有占有的念头。占有的念头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是造作一切罪业的渊源,我们要将罪根拔除。为何不能占有?佛说:‘一切法空’,谚语也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何能占有?这是从粗浅现象上来观察。更入微的讲法,佛说:‘一切诸法,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不但身外之物了不可得,连身体也了不可得。对身外之物没有占有心,对身体也没有据为己有的念头,问题就解决了。此时,‘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决定得生净土,这是从六道轮回解脱,从十法界解脱,这多幸运!

 

无始劫来,我们没有遇到殊胜的缘,这一生遇到了。善导大师在《观经》注解里讲,‘九品往生,总在遇缘不同’。换句话说,遇缘殊胜,凡夫也能上上品往生;菩萨若遇缘不殊胜,反而得中下品往生。‘缘’难遭遇,所谓‘可遇不可求’。经上讲,善知识是缘。若有善知识的引导,善友的扶持,好的同参道友,好的修行道场,修学上就没有障碍。现在这个缘我们都得到了,得到而不能成就,这只能怪自己,不能怪别人。一定要晓得,如此殊胜的机缘,‘百千万劫难遭遇’、‘无量劫中,希有难逢’,能否成就,关键就是突破‘自私自利’。

 

突破的方法,就是念念为众生,决不为自己;为自己,应当早一天往生净土。身体还留在世间,天天都要为众生服务,这与诸佛如来的愿行完全相应,你就得大自在。这个道理与事实,我们应当明了,如教修行。

 

修行的方法       (981221早餐)

 

今天达拉斯佛七开始,铠师传真给我,希望我在佛七期间,每天在网路上跟大家讲几句话。

 

这几年我们无论居住在何处,都感触到世界愈来愈不安全,灾难频繁,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人情冷漠,不知道恩义,不但在不知不觉中毁灭自己,也造作毁灭佛法、毁灭世间的罪业。其他人我们不论,单讲学佛的四众弟子,谁不造这个业?过去人造业轻,现在人造业重,造极重的罪业,自己还不知道,这就是愚痴。愚痴之人,天天听经,天天读经,依旧不觉悟,这就是‘障深业重’。如此深重的业障若不消除,三途恶道是决定不能避免。

 

我们要想得到生活的改善,修学功夫得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听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带领大众念一次佛,或参一次禅。要晓得,佛不领导我们修行,是因为修行容易,觉悟难。正因为觉悟太难,所以世尊苦口婆心天天说法,天天劝导。可是众生愚痴,天天听佛说法,依旧麻木不仁。

 

虽然如此,佛大慈大悲,还是天天讲经;众生堕落在六道,佛就示现在六道,依旧追随不舍,所谓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众生造罪业,毁谤佛菩萨,侮辱佛菩萨,甚至于陷害佛菩萨,佛菩萨不在意,依旧爱护众生,为众生讲经说法。这就是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不舍众生,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从此地我们理解到佛的恩德。

 

韩馆长护持我们三十年,将正法的基础奠定下来。有人说她有功也有过失,但在我心目当中,她只有功没有过失。若你们冷静微细的观察,就晓得她的功德无量无边。这是菩萨再来,做种种示现,世间人哪里会懂得?

 

经上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六根的能力几乎与阿弥陀佛差不多。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诸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希求往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要与往生的理论、方法相应,这一点非常重要。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我们念佛还要修上善。心不善、语不善、言不善,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如寒山、拾得两位尊者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这两位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化身。

 

我们既然发心要救自己,要救周边的人,生活、修学一定要如理如法,这就必须要晓得佛经的内容。其内容有四点│‘教、理、行、果’。佛所说的话,后人记录下来成为经典,言语文字是‘教’。教里所蕴含的是‘理’,理是理论,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些事实真相,唯有佛能说得出来,因为这是佛亲证的境界,现量的境界,不是推测、妄想。佛除了将道理与事实真相说清楚、说明白,又教我们方法,使我们也能契入诸佛如来的境界,这就是‘行’。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去做,得到殊胜的利益,这就是‘果’。我们了解佛经的性质,对佛法就会佩服得五体投地。

 

佛教导我们修学,要建立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信、解、行、证’。‘信’是对于佛的教训深信不疑;‘解’是对于经典的理论透彻了解;‘行’是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去做;‘证’是亲自证得如同诸佛如来的境界。我们今天会造业、会打妄想、会信口妄言,都是对理论不够透彻,不知道利害,才造作极重的罪业,甚至毁灭佛法,障碍佛法,令人退心。

 

要晓得,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遭遇逆境都还会退心;不退心的,只有法身大士。我们的障难很多,是内、外两面的。韩馆长与新加坡的李木源居士,他们所作所为,都是大菩萨、法身大士之流。韩馆长护持正法三十年如一日,种种毁谤、谣言、事端,都能如如不动,若无其事,谈何容易!李居士遇到任何障难、毁谤,从不退心,将此地的道场,建立为一个典型的模范道场。这若不是诸佛如来化身、法身大士应现,是做不到的。我们能有这样殊胜的因缘,就是遇到真正护法。所以,毁谤的人尽管毁谤,陷害的人尽管陷害,我们有诸佛菩萨保佑。

 

今日净宗能够弘遍全世界,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依照这个经典理论修学的人,最保守的估计,已超过两亿人。净宗能有如此成就,这个功德是韩馆长的,我们要饮水思源,知恩报恩。果真看透了,才晓得这是菩萨示现,顺逆都是增上缘,都是成就佛法,成就众生。

 

往年,李老师告诉我,真正成就,一定要长住在一个地方,弘法利生。我们现在安心在新加坡,人力、财力、物力全部集中在此地,才能成就一个模范的道场,精神力量决定不能分散。所以我们遇到许多菩萨在此地,真正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为了佛陀教育的拓展,我们是以打杂、做小工的身分,替阿弥陀佛、诸佛如来办事。我们绝不以为自己做了些什么事情,这一切都是佛菩萨安排的、佛菩萨做的,我们不过是执行而已。所以,李老师教我要‘信佛’,信佛太难了。要真信!

 

在这灾难频繁的时代,我们唯一的生路就是念佛求生净土;佛七也是以此为目标。祝福你们这一次佛七圆满成就。

 

如何消灾免难       (981223早餐)

 

天主教会有一份预言,说一九九九年世界会有大灾难,劝导教友们要读经,要认真忏悔,希望能躲避这个劫难。并说灾难会不会实现,‘端在人心’,若人心能向善,灾难可以化解,可以延后。这个说法非常合乎道理。

 

李炳南老居士往生前一天跟同学们说:‘世界乱了,诸佛菩萨、神仙来都救不了,唯一的生路,就是念佛求生净土。’所以,灾难一天天迫近,我们已没有多余的时间,应当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天主教劝人求升天堂,他们说没有极乐世界,只有天堂和地狱。大宇宙复杂的情况,天人也无法看到全貌。而我们明了,确有极乐世界、华藏世界和诸佛国土。如何知道有?‘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明白这个道理,就会相信。

 

其实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没有,佛法讲‘三心不可得’、‘诸法无所有’;讲有,是幻有、假有,经上讲‘妙有’。所以,天堂、地狱都是妙有,此界、他方也是妙有,极乐世界也不例外。用现在科学家的话来讲,这只是不同的时空维次而已,所谓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科学家已经证实有十一度空间的存在,但从理论上讲是无限度空间。

 

稍稍涉猎佛法的人,就能肯定有无限度空间的存在。你不能突破这些时空,就不能了解真实的状况。无限度不同时空维次,就是无量无边的世界,佛说是‘从心想生’。《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就是从心想生。无量无边的众生,有无量无边的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将一真法界变成无量无边不同的空间,变成无量无边不同的境界,道理就在此地。

 

佛说空间是可以突破的,只要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就突破了。六道是从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若将执著舍弃,只有妄想、分别,六道轮回就没有了,就是四圣法界。假如连分别也舍弃,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也没有了,就是没有十法界。没有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由此可知,十法界是从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离开分别、执著,十法界就没有了。这跟作梦一样,梦醒了,梦中境界就没有了。所谓修行证果,证果就是证得一真法界,契入一真法界。西方极乐世界是属于一真法界。由此可知,我们还有分别、执著,决定见不到一真法界。

 

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一真法界还有四十一个等级,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等觉菩萨,都是法身大士。有这些等级,是因为妄想没有清除。妄想是微细的无明,所谓‘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四十一品无明就是四十一品妄想。这四十一品无明都断尽了,妄想都没有了,就证得大圆满,这是圆教佛果,这才到究竟位。

 

这些道理,天主教的人没听过,非常可惜。佛法在世出世间无比的殊胜,可惜宣扬的人太少。佛法的弘扬不容易,因为自己一定要先契入,自己不契入,如何能说得出来?如何能理解?要想理解,必须要修学,通过修学才能契入;然后才能说得出来,才能帮助别人。

 

基督耶稣说,今日世人忘恩负义,不知恩德;基督耶稣、圣母玛莉亚是真正热爱世人,而世人不仅背叛他们,还要侮辱、毁谤他们,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这些事情,在今天社会上太普遍了。儿女受父母养育之恩,不知道报恩,还遗弃父母。我们访问伊斯兰教的安老院,院里的这些老人都是被儿女遗弃,无家可归。所以,现今儿女背叛父母,学生背叛老师,不知恩义,造下无量无边的罪业,这才感受世界毁灭的果报。

 

所以预言里说,这个灾难是我们自己招来的,不是上帝发怒来惩罚我们,上帝很不愿意见到这种事发生,但是不能避免,这是造作罪业必须要接受惩罚。这个话说得合情合理。

 

这些年来,我苦口婆心劝导大家,若三天不劝,大家就忘得干干净净。这正是《地藏经》上讲的‘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可是诸佛菩萨为我们做榜样、做模范,众生再刚强难化,也不能舍弃,所谓‘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

 

《华严经》告诉我们,自己真修就能影响别人,让别人看到我们修行的样子受感动,生起惭愧心,自然会向你学习,这样就能带给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佛说自行化他是要靠自己真正修行,自己不真修没有用处。纵然会说,说得再好,灾难降临还是逃不过,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依旧出不了轮回,也不能往生。

 

我们一定要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觉悟心、慈悲心,老实念这句佛号。这句佛号一定要与‘清净平等觉’相应,就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若不相应,这个佛号就没有功德。如何才相应?在生活上一定要做到‘看破、放下、自在、随缘’。看破是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放下是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只知道修自己,自己努力断恶修善。《无量寿经》讲修善三个纲领:‘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要做到才行。佛家一大藏教经典,世尊四十九年所说,就是这三句话。我们必须确实做到,才能救自己,救众生。

 

我们真修,心就平了。现在科学家讲思想波,世间人的思想很复杂,尤其邪恶的思想是大波大浪,起伏很大;我们念佛人是‘清净平等觉’,这种思想波是平稳的。新加坡居士林的念佛堂,得诸佛如来加持,有佛菩萨跟我们一起念佛,所以这个念佛堂无比殊胜。念佛堂磁场非常好,磁场是安定的、平静的,从这里发射出去的思想波,可以平衡世间人邪恶的思想。以我们平静的思想波,去冲击世间大波大浪的邪思,这个波浪就会减弱,这就是化解邪恶、化解灾难的原理。

 

我们自己在家里念佛,对社会、对世间也有贡献。因为我们念佛发出去的是清净平等觉的思想波,可以缓和世间人邪恶的思想波。果真懂得这个道理,就会相信我们心平气和念佛,对世界和平、社会安定真有帮助。

 

真正发心念佛就是自度度他,真正发心念佛就是救世间的劫难,不要以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诸位同修能真正觉悟,真正放下是非人我、贪嗔痴慢,奉行世尊教导的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就有能力安定社会,维护世界和平。

 

只要我们真心诚意,佛菩萨处处应现,感应道交。特别是在世间有大灾难时,我们要帮助一切苦难的众生。念佛不仅是为自己,更要为一切苦难众生。我们一定要做,不做就没有慈悲心。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自度度他。

 

念佛成佛之理       (981224早餐)

 

【虚空法界是自己】

 

佛法的修学,我们在《华严经》上得到很大的启示。华严这一会,是世尊在菩提场定中所说,参与法会的大众皆是法身大士。他们有许多的族群,不同的社团,遍布在虚空法界,数目无量无边。由此可知,华严法会实际上是以尽虚空、遍法界为一会。华严如是,哪一会不如是?从此地深思,这暗示著我们,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到成佛时,才意识‘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彻底明了‘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总体来说,虚空法界是自己一体,这才生起真正的慈悲。

 

佛家常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诸佛如来觉悟了,悟的就是这桩事;凡夫迷了,迷的也是这桩事。而事实真相里没有迷悟,迷悟在人。觉悟的人,称作佛菩萨;迷惑的人,称作凡夫。但觉与迷受用不同,迷人不知道虚空法界是自己,不知道芸芸众生是自己,所以在当中生起妄想、分别、执著,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

 

【一切法从心想生】

 

所谓罪业,就是所作所为与事实真相相违背。所造的业,它会现相。相是怎么现的?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我们千万不能疏忽。宇宙之间千变万化,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佛归纳后为我们解说,实际上法界是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法界都是从心想生,心里想什么就现什么,所以想佛就现佛。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就是想佛成佛。

 

想佛就现佛,想菩萨就现菩萨,想什么就现什么,这确实是真的。譬如我们想一桩称心如意的事,就生起欢喜心,欢喜就表现在脸上;想一桩不如意的事,就愁眉苦脸,悲哀的情绪也表现在脸上,立刻就产生变化。从这很小的事实来观察,就能体会到佛讲的是千真万确。

 

所以,诸佛如来劝我们想佛、忆佛、念佛,把其他的思想全部放下。净宗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就建立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古往今来,依照这个方法修行证果的人很多,这些人都为我们做了榜样。若用一般宗教人士的说法,这些人是为我们做见证。在佛法的‘三转法轮’里,所谓是‘作证转’,他们现身说法为我们做证明,说明这是事实。

 

【往生实例】

 

往年,香港何东爵士的老太太往生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也为香港佛教奠定了真实的基础。何东爵士一家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只有老太太信佛念佛,但这家人非常开明,确实是信仰自由,彼此和睦相处,互相尊重,这很难得。所以不妨碍别人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妨碍别人、侵犯别人,这是不懂自由;这是感情,不是智慧。

 

同理,我们现今生活在地球上,有许多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宗教信仰,彼此不能相容,互相攻击毁谤,甚至引发宗教战争,这些都是不懂自由的真义。不懂的原因,归根结柢还是教育问题,尤其是伦理道德教育。

 

而何东爵士的家庭是我们的好榜样,从家庭展开就是世界的好榜样。我们无论信仰哪一种宗教,对于不同的宗教一定要尊重。佛门里无论修学哪一个宗派,对于不同的宗派也必须要尊重,这是真正懂得自由,真正有智慧。

 

何东老太太往生时,对儿子、媳妇说,‘我一生当中对你们没有任何要求,我往生时,要求你们念几声佛号送我往生。’她的往生实在是开往生大会,亲朋好友全到了,老太太交待清楚后,在念佛声中安详走了。何东爵士一家人,亲眼看到老太太念佛往生,以后全家都念佛了。所以老太太度众生真有一手,用讲的讲不通,就表演给你们看,最后一招把全家都度了。

 

老太太的往生,这是高度的智慧,最佳的示范。世间什么事都可以作弊、作假,唯这件事不能作假。我在台中求学时,李炳南老居士常以这桩事勉励我们,教导我们,西方极乐世界真有,念佛人真能往生。

 

【如何自在往生】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虽没能亲见往生的事实,但是听到的却不少。人家何以能自在往生?这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尤其生活在多灾多难的时代,自在往生对我们非常重要,真正是一生中第一桩大事。其实只要依照经论如法修学,就可以得到。特别是《无量寿经》,古德讲《无量寿经》是净宗第一经,因为《无量寿经》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概况,介绍的最完整,修学的方法说得最详细,往生之后的果报也讲得最圆满。若我们真正希望自在往生,修学三个月到六个月就能成功,所以这个法门殊胜,为一切诸佛赞叹颂扬。

 

善导大师说,佛教导我们做的要完全做到,佛教我们不可做的,决定不能做;果然能将《无量寿经》上的教诲,彻底依教奉行,天天做,一天都不违犯,三个月这种功德的累积,你就是诸上善人,就取得往生的自在。若能做六个月,那就更踏实。一直做下去,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站著走,坐著走,自在随意。这是人生第一大事!

 

有些人往生不自在,临终时还有病苦,原因就是佛教他做的,没能完全做到;佛教他不可做的,还违犯了不少,这是业障。但毕竟过去今生还有一些善根,临终遇到善友的提醒、助念,还能往生。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光阴,空手而来,还是空手而去。古德讲‘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带得走,带走的只是在这里所造的一些业,这多可怕!我读起来都寒毛直竖,有些人念起来无所谓,这是麻木不仁。真正有知觉的,念到真害怕,又岂敢造业?

 

诸佛菩萨慈悲,有真诚的爱心,我们不懂得亲近,还将他舍弃,去结交世间恶友,这是大错特错!恶友就是造作五逆十恶,不接受圣教,不依教奉行。这对我们生活修学是一大损失,必定要认识清楚。

 

一定要认真努力修学,把握这一生短暂宝贵的生命,完成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因缘。念佛成佛,这是一桩大事,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有志气,真正是佛家讲的大英雄、大丈夫。希望我们共同勉励,在这一生中把这桩大事办圆满,真正不辜负此生。

 

看破、放下       (981225早餐)

 

【看破、放下】

 

在一般情况下,佛七的前两天,心还定不下来,功夫不甚得力。到第七天,因为佛七快结束,心理上又放逸了,也不能得力。所以七天念佛,真正得力在第五天跟第六天,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现代人修学、念佛比不上古人的原因,还是在于不能真正‘看破、放下’。所谓看破,是对于现实生活状况了解的程度;若我们不甚了解,迷恋世间,当然放不下。所以,念佛往生的人,多半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因为他们看多了,知道世间一切法是虚幻不实,无论生活在顺境、逆境,时间久就腻了,生活过得厌倦,不想再住下去,这时放下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若觉得这个世间还很美好,还想再多活几年,甚至于多活几十年、几百年,他放不下,功夫如何能得力!佛法讲觉悟,就是觉悟这桩事情。

 

【因缘果报】

 

大家知道世事无常,世事无一不是因缘果报,但知道得不踏实。早年有一位邬余庆老居士,讲了一个真实故事。抗战初期,他在上海认识一位商人,这位商人生意做得很好,有个小孩是独子,非常顽皮。有一天,小孩带了十块钱上学,钱掉在路上,有个人跟他父亲相识,看见了捡起来,就跟这个小孩开玩笑讲:‘你叫我一声伯伯,钱就还给你。’这个小孩反说:‘你叫我一声伯伯,我再给你十块钱。’顽皮到这种程度!

 

有一天,这位商人过生日,请了很多亲朋好友到家里。他突然看到这个小孩面貌,非常惊讶,当时就向大众宣布,所有的财产全部交给这个小孩。后来他向朋友说明,他的财产是一位德国人的。战前他替这位德国人做事,德国人回国后,叫他代理经营。后来这位德国人死在德国,就没有再回来。那天他突然看到小孩的面貌,就是那位德国人,他明白了,这个小孩就是那位德国人投胎的,所以财产立刻全部归还。这样,父子关系才能维系住。

 

佛讲,一家人父子、夫妻、兄弟,都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的关系。所以,这个小孩是来讨债的,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联想到若我们得罪人、欺负人、陷害人,这个人要是投胎到自己家里来,将来必定造成家破人亡。所以任何人在世间,决定没有吃亏的事,也不可能有占便宜的事。

 

施恩予人,帮助人,会有回报;欺负人、糟蹋人、侮辱人、陷害人,也有回报。若回报得恰如其分,那还好;但报复往往都过了头,就变成生生世世互不相让,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亦如是。两国的百姓没有什么冤仇,有冤仇的是少数人,但是若他有权力,就会连累许多人遭受灾难,伤害许多人生命财产,遗患无穷,哪有不堕地狱的道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就晓得这桩事不能做。

 

所以,六道轮回就是恩恩怨怨互相酬偿而已,我们明白了就会放下,知道世间不好玩。诸佛菩萨看得清楚,为我们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就是大乘佛法,十方诸佛刹土。在大乘法里,又告诉我们一个特别的法门,诸佛刹土中,最殊胜的报土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不仅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有六方佛赞叹;玄奘大师译的《弥陀经》,有十方佛赞叹;《无量寿经》也是十方佛赞叹。一切诸佛如来,都劝我们求生弥陀净土。佛菩萨不会骗人,对佛菩萨的话决不能怀疑。经典自古代代相传,确实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有翻译的人,有翻译的处所,证实经文可以相信。

 

在古代、近代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往生的人很多。我们仔细观察他们具备的条件,大致上跟我们差不多,并不比我们强多少。但最重要的,他们有坚定的信心,恳切的愿望,放下一切,老实念佛。这点他们做到了,我们在这方面还差一点,这是我们要努力,要向他们学习的。

 

【断恶修善】

 

尤其在现前时代,天主教预言,一九九九年是世界末日,这些文字让人看了胆颤心惊。预言说,人若继续不断造恶,这个灾难就可能实现;若能断恶修善,回心转意,这个灾难就可能化解。这个话是灵活不呆板的,说明关键还在人。化解的情形,是灾难减缓、减弱,时间延迟。这个说法合情、合理、合法,可见他们也有相当高度的智慧。断恶修善是应该的,不是为了躲避灾难才做;没有灾难,也应当断恶修善。

 

断恶修善要从心地上做起。佛菩萨的心是纯善利益众生的心,决定没有想到利益自己。依我的观察,新加坡至少有十个菩萨,真正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他们有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念念为正法久住,为利益一切众生,做出伟大的贡献。他们的生活与六波罗蜜相应,这就是菩萨住世、菩萨化身。虽然他们身分不一样,正是经典里所说,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方法来利益众生,他们就用什么方法。他们所作所为,存的是菩萨心,行的是菩萨道。

 

希望达拉斯也能组团到此地来参学,将此地的精神、作法带回去,并希望达拉斯这个道场,能够成为美洲的净宗中心。我们把净宗带动到全世界有缘的地区,这是佛家常讲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我们也要有诸佛菩萨的弘愿,全心全力帮助各地区念佛的同修。祝福诸位,在佛七中道业增长,信愿成就,这次佛七就收到很好的效果了。

 

功夫如何保持       (981226早餐)

 

学佛人在修学过程中,多数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念佛堂里念佛,心地可以保持清净,但是回到工作场所,功夫就无法保持。这也是我们期望能在此生修学有成就,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功夫不能保持,有两个因素:第一、无始劫来烦恼习气太重,没有能力克服;第二、生死心不切。何以生死心不切?对这个世间认识不清楚,不知道世间是虚幻的。《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经上讲的事实真相,我们在网路上双向见面,更容易体会。我们在画面上面对面谈话,这也是梦幻泡影,也是一种虚妄,能从这个地方体会到就觉悟了,然后才知道,即使我们面对面,还是虚妄不实在的。

 

实在的有没有?有,但是我们见不到。何时能见到?把妄想分别执著全部放下、舍弃了,到了‘一心不乱’,这时就见到实在。只要我们得到‘一心不乱’,真实的境界自然现前,这是佛法所谓的‘一真法界’。

 

但是我们修学的功夫再好,定功再深,只要心里还有个一真法界,就见不到一真法界。所以,到了四禅八定的功夫,还是见不到一真法界,因为烦恼虽伏住了,妄想、分别没伏住。到了九次第定,超越六道轮回,超越三界,生到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的佛,是天台家所谓的藏教佛、通教佛),也没见到真实,原因是他的妄想、分别没断。必须再努力,用定慧将分别断掉(分别是尘沙烦恼),再破一分无明(无明是妄想),这样才超越十法界,见到真实了,真正与诸佛如来果地上境界相应。这是何等的功夫!我们今天丝毫定力都没有。

 

譬如,居士林餐厅的菜色将近有二十道,这么多菜色摆在面前是诱惑,每道菜都尝一点,就超过分量。念佛人愈吃愈胖不是好事情,我们要能克制自己,在这么多菜色里,只取三、四样就好。在饮食方面要懂得克制,才能保持身心健康;不懂得克制,就破坏身心健康。吃得又肥又胖,造成身体不健康;看到这些饮食,容易引起贪心,又造成心理不健康。修行就在这些地方修。

 

所以,要懂得在一切环境里,克制自己的妄念,克制自己的分别、执著,这些都是佛法。能克制自己,功夫就能保持;不能克服自己,功夫就不能保持。古大德知道凡夫习性很重,很难克服自己,这才提倡‘依众靠众’,大家在一起共修,互相警策,互相勉励,用意在此。

 

共修的道场也要因缘具足,当中最重要的缘分,是要以出家人来带领,出家人愈多,共修的人信心就增长。所以出家人一定要发慈悲心,不辞辛劳,在念佛堂领众。道场出家人愈多愈好,这是道场真正的殊胜庄严。

 

所以,在念佛堂长期薰习,希望功夫能保持,不论在任何场所,在家庭、工作当中,都能保持清净心,念佛的目的才达到。

 

现在居士林的念佛堂,人数愈来愈多,这是把此地念佛的风气带起来了。远从各地来念佛的人也络绎不绝,人数天天在增加。我们希望建一个‘解行相应’的道场,每天讲经不中断,念佛不中断,给其他地区的道场做示范。这最适合退休的同修,他们把工作都放下了,在此地长期参加念佛。有家庭、有工作的同修,也都利用空档时间到念佛堂来念佛。所以现在念佛堂的气氛非常好,无比的殊胜。也正因为这么好的气氛,所以许多同修非常欢喜进去,进去之后都不想出来。这样的道场,若能住上半年、一年、三年,没有不成就的。

 

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看到许多往生不退的菩萨,念佛的期间多数是三年。由此可知,三年就能成就。但并不是说他们念佛三年,寿命就到了,而是因为功夫成熟,可以自在往生。凡是功夫成熟的人,若不往生还留在世间,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度众生。还有一些众生与他有缘,他能帮上忙,所以在世间多住几天。若与此地众生没有缘分,为何不早一天去?我们天天向往西方极乐世界,天天念著阿弥陀佛,能早一天见面多好,何必机缘到了还要多拖几天?我们是想去去不成,若有能力,早就去了。

 

我们冷静思惟、观察,这个世间人人皆苦。我们觉得自己生活工作很苦,其实那些做大事业的人比我们更苦。最近我看了‘冷战始末’的影片,主要是讲近半个世纪每个国家的领导人,天天要预防灾难的发生,特别是人为的灾难,如何想尽方法来消除。他们操心太多,忧虑太多,生活太苦了。我看了之后想想,要做一个国家、团体的领导人,确实不简单。

 

所以,地位高的领导者,财富多的大企业家,其实他们的日子不好过。你要是看清楚、看明白了,就知道那些人的生活,还不如一个乞丐的生活。乞丐肚子饿了去讨饭,吃饱了就没事,随便找个地方睡觉,没有忧虑牵挂,多自在!人最痛苦的是烦心的事多,忧虑的事多,牵挂的事多,日子确实不好过。他们若能学佛,那是大福报!

 

我过去曾经劝导大家,一年拼命工作赚钱,生活费用有了,就休息两年不要工作,专心念佛,这是有智慧、有大福报的人。两年后钱花光了,再去找工作。你要问:工作不好找,到那时能找得到吗?决定找得到。为什么?佛菩萨保佑你,你要相信佛菩萨。这个世间靠人靠不住,靠佛菩萨决定靠得住。但是你必须对佛菩萨有坚定的信心,如理如教的修学,哪有不成就的!这也是保持清净心的一个方法。

 

总而言之,保持清净心最重要的原则,第一、要有坚定的信心舍离娑婆,求生净土,这是真心;第二、决定不受世间的诱惑,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能放得下。世出世间一切法中,只取自己所需,绝不过分,所谓‘知足常乐’,你的心就是定的、是清净的,清净心才能保持长远而不失,这一点非常重要。过去这些修行人,他们能成就,因素就在此地。能克服自己的欲望,克服自己的妄想,真正做到《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生活上取我们所需的就够了,这才不受诱惑,才能保持清净心。

 

控制与占有       (981230早餐)

 

【养生之道】

 

古人教我们,‘早晨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这是养生之道,也是摄取营养的一个原则。以佛法来讲,真正的养生之道是懂得‘养心’,因为心能生种种法,心是能生,身是所生之法,所以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外面环境就清净,这是一定之理。但是世间懂得的人少,还是刻意向外寻求补充养分。

 

真修行人对于身体的养分,不向外求,完全向内。经上讲,色界天以上的天人以‘禅悦为食’,禅悦是从自性中流露出来,不是从外求得。所以佛说‘财、色、名、食、睡’这五样都能舍弃,这五样称为‘五盖’,将我们的心性、智慧、德能盖覆住,使我们的智慧德能不能现前。这五样是欲望,若对这五样生起贪念,烦恼只有增加,不会减少,那烦恼岂能断得掉?

 

佛陀教弟子,对于饮食决定没有分别、执著。佛陀当年在世是托钵,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而且托钵只许托七家,七家都托不到,就回去修禅定。这种作为,都是帮助我们克服欲望、贪心、烦恼,要懂得这个道理。

 

因为我们有这个色身,所以在饮食上的摄取,不能不维护色身健康。若身体不健康,要麻烦别人来照顾,住在道场也连累常住,这都不好。但要明了,健康之道总在清净心。对自己决定是清净心,清净无为;对人、对事、对物要有大慈悲心,无所不为,我们才真正以行动照顾大众,帮助大众。这都是世出世间圣人教导我们的。

 

【控制与占有】

 

可是爱心是义务的付出,决定不能占有。凡夫的爱心,纵然是对自己的儿女、亲人很爱护,也不算是慈悲。因为他有控制、占有的念头,念念想控制、占有一切人事物,这是错误。错在哪里?佛告诉我们‘能所皆空,了不可得’。六百卷《般若经》里,‘不可得’这三个字重复千遍以上,就是要我们牢牢记住,‘不可得’是事实真相。以为一切有能得、有所得,那是愚痴、无明。

 

若了解一切法不可得,能所俱不可得,你就解脱了。‘解脱’,用现代话说,就是心里没有负担,你的心就得自在,妄想、分别、执著就会全部放下。我们处处放不下,主要是愚痴没有破,还以为有能得、有所得,心里还有负担,所以生活很痛苦,修学功夫也不得力。

 

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所作所为全是‘梦中佛事,水月道场’。道场建立得再大、再辉煌,觉悟的人视为镜花水月,没有丝毫执著、悭贪,这才显示出大自在,这才是高度的享受。生活中对一切人事物有受用,绝对没有控制、占有的念头,这才是过佛菩萨的生活,凡夫与佛菩萨不相同之处就在此地。凡夫是念念当中要控制别人,念念当中要占有一切,所以心里患得患失,忧虑烦恼永远不断,这种日子过得好苦。

 

而佛菩萨的大慈大悲,一定圆满含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这五句中的任何一句,都含摄其他四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慈悲心不清净、不平等,就是佛法讲的四种慈悲的‘爱缘慈悲’。这是凡夫的慈悲,没有舍弃控制、占有,没有舍弃种种要求,这不是大慈大悲。爱缘慈悲往上提升,是‘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再向上是‘无缘慈悲’,大慈大悲就是无缘慈悲。无缘就是无条件,无有要求、无有占有、无有控制,这是诸佛与法身大士的大慈大悲,也是具足真诚、清净、平等、正觉的慈悲心。我们要是用这种心来处事待人接物,在处事待人接物里就证果了;像《华严经》说的‘入大解脱门’,就成佛了。这个大也是大乘的意思;小的解脱门是阿罗汉,小乘圣者。

 

【读经闻法重要】

 

我们是凡夫,业障、习气、烦恼非常深重,很不容易断除,唯有用觉悟的方法才能断除。所以读经闻法非常重要,一天都不能间断。我们不是上根利智的人,不可能短时间的听闻、学习就能开悟。中下根性的人,想在一生中得利益,唯一的方法就是读经闻法,长时间的薰修,才能契入《华严经》所讲‘入佛法’的境界。入佛法就是觉悟,这是真正得大利益。

 

【管事操心】

 

我是个凡夫,是个中下根性的人,今天能有这点成就,能有这点小智慧,是四十多年天天读经、天天讲经得来的。也有一些大德们也是讲经,但他们除了讲经外,还要管事;管事要操心,对自己多少有妨碍。我这一生的缘分殊胜,一生中‘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所以世俗间的事务,对我没有障碍,才能有这点成就,这也是我现身说法为大家做个榜样。

 

什么人能管事?真正得清净心的人。所以古代寺院丛林里的管事,都是诸佛菩萨应化再来的。我们不是圣人应化,我们是道道地地的凡夫。道道地地的凡夫若也办事,就是舍己为人,也值得敬仰。虽牺牲自己的定慧来服务大众,但是戒一定要清净,这才是修真正的福报。戒清净是如理如法的照顾大众,没有私心,以真诚、爱护、关怀,帮助一切大众好好修学。

 

韩馆长就是这种人,她不是佛菩萨化身来的,她创建道场,成就大家,对我们的恩德很大。我们对她的报答,是表现在临终那一刻,我们送她往生,这是大报恩。可是这种缘很不容易得到,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好的缘分,这么好的机会。她若不能往生,来生得大福报,作国王大臣、大富长者。但世间的福报,做到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还是搞六道轮回,出不了三界,所以那个福报不是究竟圆满的。我们现在清楚明白,唯有往生不退成佛,才是真实的。

 

【学过日子】

 

修学就是学过日子,知道如何对自己、对别人。对自己决定是清净、慈悲,专修专弘;对别人,一定要真诚、清净、慈悲,做到无缘,没有条件。决定不可对一切人事物,有丝毫控制、占有的念头;只要有这个意念在,就是造业。所以放下一切控制、占有,放下一切要求,这是智慧,这是功德,比福德还要殊胜。希望大家共同勉励,依教奉行。

 

二、论死生事大

 

死生事大       (981220早餐)

 

前次我们参访伊斯兰教会,有很好的回响。由此可见,社会大众不分种族、不分国界、不分宗教信仰,每个人都渴望社会安定繁荣,世界和平。这印证我们的想法、作法是正确的,所以应当更加精进努力,将多元文化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共存共荣的事业,努力去推广。

 

这件事就是佛事,佛事是觉悟众生的事业,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我们所做的正是帮助一切众生拓开心量,爱自己,更爱别人;爱自己的家庭,更爱护社会,消除一切异己的误会、矛盾、冲突,以达到和平共存的目标。我们推动这桩事,一定要基于‘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才是佛事,才是菩萨事业。

 

对于我们本身来说,必须要有更高的警惕。韩馆长从生病到往生,神志清楚,这很难得。她现身说法告诉我们,人在临命终时,连翻身的能力都没有,需要别人帮助。这使我想到,世间福报再大、权势再大的人,在临终时,依旧受别人摆布,没有办法脱离这个险境。佛告诉我们,此时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关键时刻,关系来生投生到哪一道。

 

韩馆长的缘殊胜,有三十多位出家人,以真诚清净心念佛帮助她、守护她,所以从她生病一直到往生,我们看到许多瑞相。第一、《地藏经》讲,人在临命终时,会看到已过世的家亲眷属,这些家亲眷属不是真的,都是自己的冤家债主,变现家亲眷属的模样来诱导我们,向我们报复,这种事很多。而韩馆长从生病到往生,没有这种现象,这是我们的守护起了作用。第二、她两次见到阿弥陀佛,一次见到莲池海会,所以她肯定往生净土。她的示现就是给我们的警惕,她有福报,临终时有这么多正信、如理如法的照顾,这是她三十年护持正法的回报。以后,我每堂讲经都为她回向,我念念不忘,她往昔照顾、成就我的这份恩德。

 

我们回头想想自己,这一天总会来临,到时若自己没有这种福报、缘分,怎么办?这是我们一生中唯一的大事,不能不预先筹办。古往今来有不少念佛人,为我们做了示范,为我们做了启示,就是临命终时没有病苦,不需要人照顾,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我们必定要走这条路才靠得住,才保险。

 

《影尘回忆录》记载,谛闲法师有位念佛往生的徒弟,出家之前作锅漏匠。此人一生生活非常困苦,中年出家,不识字,也没听过经,什么都不会。谛闲法师只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告诉他:‘你就这样一直念下去,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将来准有好处。’他是乡下老实人,没有妄想杂念,很听话就一直念下去。这样念了三、四年,他成功了。没有病苦,预知时至,往生后还站三天,等待谛闲法师替他办后事。谛老赞叹他说:‘你总算没有白出家,你这个样子连许多大和尚、方丈住持、讲经说法的大法师,都比不上。’这是事实。

 

在台湾,‘台北莲友念佛团’李济华居士的往生,也是我们最佳的榜样。李居士也是预知时至,往生前在法会里为大家恳切的开示,讲完后跟大家辞行,‘我要回家去了’。听众以为他累了,要回家休息,哪晓得他在‘莲友念佛团’的客厅沙发上,坐著往生了。

 

以上两则实例,一位是出家人,一位是在家人,他们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我们要学习。唯有用这种方式,才真正安全,不受人摆布。受人摆布时,若缘不殊胜,决定要遭难。

 

所以,明白道理与事实真相之后,先要想想障碍我们的是什么,把这个障碍除去,我们也能生死自在。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佛法中说的‘所作已办’,自己应该做的事,已经办妥了,然后放心去做利益众生的事。自己的事若没办妥,能够舍己为人,固然是好事,但是所做的全是福报,依旧出不了六道。若自己‘所作已办’,就是往生有决定的把握,再帮助一切众生做种种事业,那是真正的功德,不会在三界里受报。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无论何时何处,任何状况之下,自己要有把握往生,避免一切病苦、一切人为的折磨。要想做到这一点,一定要‘看破、放下’。

 

《地藏经科注》纶贯讲,‘一念自性,体元湛寂’。果真念念与湛寂的性体相应,一切作用能与心性相应,往生就有把握。六祖惠能大师讲得更明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二句是讲清净心与平等心。清净心不染,心地清净,毫无牵挂,心里‘本来无一物’。以清净心一心念佛,这桩事就可办妥。

 

一定要明了,世出世间一切法全是假的,我们的身体也是假的。所谓‘借假修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真的,除此之外都是假的,我们要认识清楚。

 

现今灾难频繁,我们要赶快修,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以清净心念佛。放下万缘是断一切恶,清净心念佛是修一切善。自己往生有把握,再全心全力劝导别人,示现给别人做好榜样,那是善中至善,没有比这个善更大的。不仅学佛的人看到,启动他出离之心;在多元文化里,没有接触佛法的人,看到也会动心,也会回头,也会认真来学习,这就是佛家常讲的普度众生。希望我们共同勉励,认真努力去做到。

 

往生实例       (981222早餐)

 

大家在此地结七念佛,必须明了结七念佛的意义。我们在这七天中,希望得到什么结果,这七天才没有空过。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若有智慧,必然有高度的警觉。人活在世间不过短短几十年,弹指就过去了,冷静观察无不是一场空,这是事实真相。人在一生中,最幸福可贵的,是这一生中不造恶业。人能不造恶业,将来的去处必定殊胜。

 

古人提醒我们,修行人要有‘前后眼’。所谓‘前后眼’就是知道过去、看到未来,不汲汲于现前,这一点非常重要。

 

韩馆长往生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提醒我们‘死生事大’。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临命终时,自己要做得了主,前途才是一片光明。若临终自己不能作主,受人摆布,纵有许多人照顾,但是自己所感触的未必满意。来生往哪里去,决定于最后一念,最后一念是贪嗔痴,就到恶道去。这件事多么可怕!

 

韩馆长有福报,从生病到往生,三十多位心地清净的出家人,日夜在病床旁边念佛照顾;往生后佛号四十九天日夜不断,这是近代出家的大法师都做不到。连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也比不上,李老居士生病是几个学生照顾,没有那么多出家人穿袍搭衣,威仪具足。这个福报是希有因缘!这是她三十年护持正法的果报,所以她能很顺利的往生净土,助缘太殊胜了。

 

反过来想,我们将来临走时,有没有这样殊胜的缘分?这是我们要警觉到的,这是一生中真正第一桩大事。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决定要修学成就,不依靠别人,往生时没有病苦,预知时至,站著走、坐著走、躺著走,随自己意思,这就是生死自在,我们才不会错过此生。大家结七念佛,要把握这个宗旨,我们到此地是来培训、学习将来自在往生。

 

《净土圣贤录》与《往生传》里,记载自在往生的人很多,没有记录下来的更多。近代在倓虚老法师《念佛论》里,倓老讲他一生亲眼看到自在往生有二十多人;听说的,那就更多了。《念佛论》里,倓老举出四个例子:出家的法师有哈尔滨极乐寺的修无法师;在家居士有郑锡宾居士与他的弟弟;另外一位是湛山寺的张居士。

 

修无法师是个苦命人,也不识字。在哈尔滨极乐寺传戒法会时,发心帮忙照顾病患。传戒法会还没圆满,修无法师即预知时至,念佛往生。往生前告诫大众,‘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郑锡宾居士是个生意人,听倓老讲经说法,欢喜赞叹,以后生意不做了,学会讲《弥陀经》,到处为人讲经、劝人念佛。他是坐著往生的,不生病。讲完经后,告诉大家‘我要走了’,多潇洒!多自在!他的弟弟之前以为他学佛著迷了,后来看到哥哥自在往生,终于明白了。所以他也真心念佛,三年后也往生了,只是稍有病苦。

 

湛山寺的张居士,是位女居士,家境非常清寒,丈夫是拉黄包车的。她在湛山寺念佛会打杂做义工,一天到晚佛号不间断。往生那一天,还一再叮咛、嘱咐丈夫要照顾两个小孩。她也是预知时至,毫无病苦,坐在床上走的。这是我们学佛的榜样、模范,不需要靠人帮助,自己真有把握。

 

另外倓老又说谛闲法师的一个学生,是个锅漏匠,也不识字。谛老将他送到温州乡下的破庙里,找几个护法照顾他的生活。谛老只教他一句‘阿弥陀佛’,叫他老实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他念了三、四年成功了,他是站著走的,还站了三天,这多自在!谛老赞叹他:‘你比这些讲经说法的大法师,道场里的方丈住持,超过太多了!’

 

这些人往生,品位不是在中品、下品,而是《无量寿经》上讲的‘上辈往生’。他们能做到,是因为他们放得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我们今天学不到,就是依旧放不下这些诱惑,难在这里。要知道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是假的,害得我们生生世世搞六道轮回,堕落在恶道受种种折磨苦难。

 

所以现代人‘愚痴’,不但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对于真假、邪正、善恶、利害,都没有能力辨别。不晓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是极大的祸害,只有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是极大之善。这就是经上讲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我们要了解它真正的意思。

 

每位同修可不可能在这一生当中,有最殊胜的成就?可能。善导大师说:‘九品往生,总在遇缘不同。’我们遇缘殊胜,遇到佛法,遇到大乘,遇到净宗,遇到《无量寿经》的会集本,遇到好的同参道友,这一生中要是不能成就,要怪自己的烦恼习气太重,依旧天天造业。

 

起心动念为自己是造业。言语损害别人,是非人我都是口业。《无量寿经》上讲三业,把口业放在第一句,‘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就是告诫我们口业是最严重的、最容易犯的。看到众生有过失,都不可以说;没有过失还要造谣,还要怀疑人家有过失,这个罪业就更严重了。

 

一个人修学,受到无量劫来烦恼习气的影响,容易退转,很难精进。所以祖师大德提倡共修,佛七在一起共修,依众靠众,就是这个道理。

 

新加坡念佛堂,一天比一天殊胜,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每天念佛二十四小时不中断,这是常年佛七。讲堂每天讲经两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不中断,真正是解行并重,定慧等持。中国五台山寂度老和尚、九华山仁德老和尚、焦山定慧寺茗山老和尚,皆赞叹此道场是‘世界第一道场’。

 

居士林从上到下一片和睦,人人笑容满面,经上讲的‘常生欢喜心’,我们在此地见到了。希望大家有机会到新加坡来参学,将这边修学的方法带到世界各地,在各个地区也能建立如是道场。我们认真努力修学,不但自己这一生决定往生,我们给社会带来安定,给世界带来和平,这就是佛家讲的自行化他,真实功德。希望大家好好念佛。

 

三、劝深信因果

 

佛菩萨如何帮助苦难众生       (981114早餐)

 

近几年来,灾难愈来愈多,众生生活愈来愈苦,往后还会继续严重。有人问我,‘佛菩萨大慈大悲,如何来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这些话说得没错,但正确的意思往往被曲解。诸佛菩萨慈悲救度,不是说众生缺少食物、衣服,佛就送粮食、送衣服。佛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让众生明了灾难的起因,然后将其原因消除,灾难的果报就没有了,这才是真正的救度一切众生。要想得到幸福美满、自在快乐,这些是果报,果必有因,佛菩萨教我们修因,修善因一定得善果,这才是正确之理、真实救度。

 

世尊的慈悲,表现在他一生的生活之中。佛是福慧二足尊,也就是智慧、福报都圆满,既然福报圆满,为何不示现享福?《无量寿经》讲,这个世间福报最大的是大梵天王,但大梵天王的福报,还比不上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之人。我们这才明了,佛的福报确实是世出世间无人能相比。释迦牟尼佛示现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这就是大慈大悲的落实。毕竟世间富贵人少,贫贱人多,若佛示现富贵的身分,贫贱人看到佛只有仰慕,而不敢亲近。佛示现贫贱到极处,贫贱之人看到佛跟自己一样,会感到非常亲切,所以心就平了。这是佛的大慈大悲,我们要能体会。

 

学佛人若是高高在上,住处像皇宫一般,出门坐名牌轿车,这些苦难人看到做何感想?尤其出家人的财富、享受是十方供养的,释迦牟尼佛成佛,也没有这样享受。佛一生不求人,每天托钵也只托七家,七家都托不到,今天就饿一天;托了第一家能吃得饱,就不托第二家。这种示现是教导我们要知足常乐,世间人的病根就是不知足,所以才招致无量无边的祸害。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无论是何种身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要学习佛的精神、佛的理念、佛的慈悲,而且要落实在生活当中。自己生活要朴实、要知足,有多余的要与一切众生共享,这是佛菩萨与世间人理念不同之处;佛菩萨是有福大家享,凡夫是有福自己享,不愿与人分享。佛不仅以言语教导众生,他自己是说到做到。他真看破,看破就是世出世间一切理事因果都通达明了;他真放下,于世出世法丝毫不牵挂,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连边都不沾。现在有许多同修觉得自己业障深重,灾难很多,问如何消业障、化解灾难,实在讲释迦牟尼佛一生示现的就是。我们要是学会了,利益无量无边,不但眼前灾难可以消除,无始劫来的业习也能断除。

 

由此可知,我们学佛实在是粗心大意。佛法没有秘密,非常明显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看不出来,也觉察不到,这是我们业障深重。我们虽然读经、听经,还是不懂经义,不能将这些教诲落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所以得不到真正利益。我们不能怪佛菩萨不慈悲,不能怪佛菩萨没有帮助我们,佛菩萨是真帮助,而是我们没有理会,反而让因缘当面错过,这个过失在自己。所以,自己要反省、要忏悔,要从反省忏悔中去学习。

 

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就是消业障。克服的方法很多,佛家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克服烦恼的门径,消除业障的门径,无量无边。在无量法门中,世尊告诉我们,念佛法门是最方便、最简单、最容易、最有效果的。而念佛的理论一定要懂得,对于念佛就不会怀疑,佛号就能产生效果、力量;力量就是能消业障,能断烦恼。念佛能否消业障,断烦恼,关键就在如不如法,会不会念。会念的人如理如法,效果就非常殊胜。

 

所以,不但要懂得经义,还要‘深解义趣’,因为对于经教解得愈深、愈彻底,信心就愈坚定,信心能转境界。《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心真的清净,就能转十法界成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实相。能将十法界转变成一真法界,就是‘境随心转’。所以,佛救度一切众生,就是教导他自己转境界,因为境界是自己造成的,只有自己能解决,任何人都帮不上忙,诸佛菩萨也帮不上忙。《楞严经》上,阿难尊者遭了难,佛也不能帮助他,佛只能将遭难的前因后果讲明,然后告诉他如何化解灾难,化解还是在自己。自己通达明了,把心行转变过来,灾难就消除,境界就转变。

 

起一念恶心,善境界就变成恶境界;起一念善心,恶境界就变成善境界,最明显的是十法界。一念平等心,佛法界现前;一念六度心,菩萨法界现前;一念贪嗔、十恶心,生活的环境就是五浊恶世;一念清净心,就是清泰安稳,就是极乐世界。佛常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因为相是虚妄的,所以念头才能转境界,而且这种虚妄如‘梦幻泡影’。所以,佛说:‘种种心生,种种法生;种种法生,种种心生’,这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真正能透彻理解这个道理,就知道我们的心怎么想,世界环境就怎么变;大环境会变,小环境也会变;我们的容貌会变,体质会变,生活环境统统会变,这就是‘境随心转’。所以,境界没有不能转变的,不能转变是对理论不透彻,方法不清楚,再加上没有耐心,这就收不到效果。若如理如法,岂有转变不了之理?

 

佛法之殊胜、微妙,是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法相比的。我们这一生有幸得人身,闻佛法,对于甚深的义理、义趣稍微明白,真正是希有难逢,所以一定要认真努力来修学。修学就是实践,做出样子给一切众生看,这是真正帮助一切众生觉悟。样子是招牌,招牌好,令人看了生欢喜心。佛的相好无人能比,所以佛说法众生肯相信。只要依佛的教诲修学,都能得如佛一样的自在、圆满,这就是现身说法。

 

谈因果与转境界       (981116早餐)

 

【谈因果】

 

东北的崔居士事业做得很成功,在经济衰退之时,财源还继续不断增长,这个因素很多人不理解。若稍稍涉入经藏都能明了,世出世间一切法不离因果定律。佛家讲‘缘生之法’,不仅十法界是因缘生法,佛法也是因缘生法。所以,《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连佛法也不可以执著。凡是因缘生法都没有自性,正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是事实真相。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何以因果不空?譬如一粒桃子,桃核是因,桃核种在地上会长成桃树,桃核就没有了;长成桃树之后,又结成桃子,这是因果循环。所以,因果不空是讲因果的相续不空、转变不空。佛菩萨教导一切众生,就是要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掌握事实真相,就能得大自在。经上常讲‘境随心转’,《楞严经》云:‘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佛菩萨懂得因果转变不空、相续不空,而且运用得很巧妙,所以他能转变境界,而不被境界所转,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现代人一味追求财富,你争我夺,搞得天下大乱。抢夺能否真的得到财富?不能!只会更痛苦,佛法讲这是造业。杀人是犯杀戒,夺取别人的财物是犯盗戒,造‘杀盗淫妄’的恶业,如何会带来善果?世间人愚痴,所以造极重的罪业。佛告诉我们,财富是从财布施得来的,崔居士的财富也是财布施得来的。过去生中修财布施,这一生就得财富,得财富又肯修财布施,财源就滚滚而来。即使在经济衰退时,财富仍继续不断增长,这就证明佛的话没错。

 

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我可以为大家做证明。我年轻时并不是很聪明的人,而现在对于佛法、世法,只要一接触就能明了,这是学佛四十多年中,天天修法布施得来的果报。

 

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何谓无畏布施?素食就是无畏布施,这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与爱心。我二十六岁开始学佛,半年以后开始吃长素至今。早年算命看相的人说我短命,我深深相信,想想自己没有长命的理由。我年轻时的思想行为,与袁了凡先生差不多,他有的缺点我都有,他的优点我没有,我不如他,没有他福报大。所以一定要懂得,布施是因,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是果报。

 

实在讲,健康长寿不需要医疗、进补。世间人以为医疗保健可以使一个人健康长寿,这是迷惑颠倒,要是真有效果,因果定律岂不是被推翻了?该长寿的,不注重营养,还是长寿;该短命的,纵使天天进补,还是短命,这才是真理。

 

以团体来说,新加坡居士林与净宗学会,发起建弥陀村、建佛学院,需要很大的资金,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之下,筹募基金非常困难。为何这个团体在短时间内,能聚集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就是布施,不为自己,为一切众生,为社会安定和平,为佛法久住世间,心正行正,发真诚心,建立道场,就有感应。正如《楞严经》云:‘发意圆成’,真心一发,就是圆满功德,感应就现前。

 

【转境界】

 

学佛人虽听此说法,但仍不相信,还是依照自己的妄想执著,因此境界始终转不过来;若能相信佛的教诲,依教奉行,自然能转境界。转得最殊胜的,是转凡成圣,这是大道;转贫穷为富贵,在佛法里属于小道,这太容易了。转五浊恶世为清泰国土,十分不容易;转娑婆为极乐,更是困难!倘若难的都能做到,容易的就不必说了。所以,学佛的目的就是离苦得乐,若我们的境界转不过来,就要永远受苦受难。

 

有不少同修修学得很苦,比没有学佛之前还要苦,原因是他不了解修学的理论,修得不如理、不如法。佛法的修学,就是转变境界,如何转贫穷为富贵、转混乱为安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与方法,所以转不过来。若能明白道理,懂得方法,如理如法修学,自然能转变境界。佛法常讲‘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为涅槃’,我们将之应用在生活上的各个层面,无一境界不能转。其总原则、大道理,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佛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心要想善,不要想恶。何谓善?何谓恶?利益众生、利益社会是善;利益自己、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小团体是恶。何以故?念念为自己与自己的小圈圈,那是分别执著。由于妄想、分别、执著,使原本的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轮回,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要想突破这个困境,只有从心量上解决。不想自己,不想自己的家庭,也不想自己的小团体,执著就破了。念念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分别就破了。执著破了,六道就没有了;分别破了,十法界就没有了,就恢复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现在所讲的宇宙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是最美好的。有妄想、分别、执著,就把宇宙自然生态破坏了。当分别、执著到最严重时,我们居住的地球生态环境就被破坏了,所以全世界气候反常,众生都没有安全感。而妄想、分别、执著,就是破坏自然生态的根源。这桩事情,唯有大乘佛法讲得清楚、透彻。

 

澳洲政府各阶层的领袖人物,在寻求安定社会、和睦人群的方法。如何将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融合成一体,使居住在澳洲的人民,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助合作,创造繁荣的社会,幸福的人生。这个目标、想法,就是寻求多元文化的统合,希望达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人互相尊重。

 

人都有优缺点,若我们能看每个人的优点,这个世间人人都是好人;要是看缺点,连佛菩萨都不是好人,可见好丑就在一念之间。蕅益大师讲:‘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懂得这个原理原则,就能转境界。诸佛菩萨、诸天善神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的境界愈转愈好。凡夫不了解这个道理,专看别人的缺点,专说别人的坏话,所以境界愈转愈劣,生活愈来愈苦。我们读佛经知道这些事实真相,仔细观察我们的环境,才知道佛所讲的句句是真理,句句是实话。只要我们认真努力修学,必定能够创造美好的前途。

 

四、明佛陀教育

 

佛陀教育的目的       (981117早餐)

 

佛陀教育的目的是教导一切众生作佛。在十法界里,佛法界是真实、究竟、圆满;而诸佛如来起用,就称为菩萨。《无量寿经》上,菩萨为一切众生‘作不请之友’,只要他见到、听到,一定伸出援手,主动去帮助一切苦难众生。

 

新加坡的李木源居士,发大心要办佛陀教育学院。首先要明了佛教教育培养的是什么人,其目标为何。这是一个特殊教育,与世间教育完全不同,世间教育是人道教育,属于十法界的人法界教育,而佛陀教育是十法界的佛菩萨法界教育,这是我们必须要认清楚的。由此可知,佛菩萨法界包括十法界,而人法界不包括十法界。

 

人生非常短促,一定要好好掌握,要从人法界提升到佛菩萨法界,修学功德才算圆满。我们教学也是本著这个理念,帮助人提升境界,这是佛陀教育。佛陀教育与世间教育不同,世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在获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佛陀教育的目的是完成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圆满的智慧,然后义务的服务社会、服务众生。世间人所追求的,佛菩萨完全舍弃、放下,因为觉悟之人明了,追求名闻利养,享受五欲六尘,必然会引起竞争,竞争到最后就是斗争。诸佛菩萨希望一切众生,都能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合作,欲达到此理想,一定要舍弃斗争,舍弃斗争一定先要舍弃竞争。现代哪个人心里没有竞争、没有斗争?这样的心是属于三恶道的法界。

 

修行人若还受环境的动摇,还会被鬼神戏弄,道心何在?经上告诉我们,真正皈依三宝,要从‘迷、邪、染’中回头,依‘觉、正、净’,不论有没有经过皈依形式,护法神都保护。世间许多善书皆云,一个人心地厚道,心善行善,就有很多天神鬼神卫护;纵然没有学佛,没有受过三皈,也有护法神保护。护法神之所以保护,是尊敬他的德行,是自然感动来护持。戒经上说,受了五戒,就有二十五位护戒神日夜守护,怎么可能还会被鬼神、妖魔鬼怪所戏弄?由此可知,形式上的三皈、受戒是假的,还自以为了不起,而鬼神瞧不起。

 

印光大师是我们的好榜样,他示现给我们看,他也是经年累月长时间的修学。传记上记载,他七十岁之后,居住的处所,蚊虫、蚂蚁、跳蚤都自动迁单,不敢干扰他。为何不干扰他?对他尊敬。我们想想,为何他能感动六道众生,我们却做不到?因为我们妄想分别执著没放下,依旧是轮回心造轮回业,谁会尊重?念念希求往生净土,只是一个愿望而已,能否达到还是未知数。有愿必定要有行,以行践愿,愿望才能圆满。

 

有不少同修会被境界所转,所以我特别提醒大家,我们一定要有能力转境界。场所气氛不好,我们要有能力把不好的气氛转变成好气氛,不好的磁场转变成好磁场,这是修行功夫稍微得力。自己若在境界里转不过来,则无能力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只是空话。故首先要学习看破、放下,要看破‘万法皆空’。《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何必在虚妄相里去分别计较?所有一切现象,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顺心与不顺心的全是妄想。你能看清楚、看明白了,无论顺逆境界,心都是平静的,确实以‘清净、平等、觉’来与大众相处,丝毫不沾染,妖魔鬼怪就不能贴身。有我执就有身,没有我执就没有身,这是鬼神贴不上身的道理。若念念仍落在‘我、人、众生、寿者’,你不善,鬼神就会欺负你、捉弄你。

 

自古以来,学佛人大多数都依《金刚经》修学,宗门称此为顿教,不无道理。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若依照《金刚经》的原理原则去修学,必定上上品往生,生实报庄严土。我们发心出家,出家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金刚经》所讲的这些道理方法,我们要认真学习。因为我们不老实,《金刚经》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老实念佛、老实做人、老实办事。《金刚经》参透了,人就老实了,老实就是佛菩萨。老实就不再有妄想分别执著,若还有妄想分别执著,就不老实。

 

净宗祖师大德教我们‘老实念佛’,‘老实’二字不容易做到,做到的人这一生决定上辈往生。有的人善根福德深厚,不要修就老实,他一听佛的话,就真的万缘放下,对世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不再放在心上,是非人我统统舍弃。有的人是要去修才会老实,而我们是学了还不老实,这是业障习气深重。一定要在生活环境里面转境界,念念提醒自己,认真努力修学,真正放下万缘,才能消除业障。

 

这里的弘法进程很顺利,这是三宝威神的加持。诸佛菩萨对我们如此照顾,我们若不认真、不努力,怎能对得起佛菩萨?天天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两句话若不能兑现,就是对不起佛菩萨,对不起护法的天龙善神。我们自己修学,以及将来成就佛学院,一定要依照经训,从自己本身做起。学程是七年,‘七’是个圆满的数字,希望七年当中,我们至少要像‘无量寿佛’。我们不能达到分证位,至少要做到相似位,能够证到天台六即佛中的相似即佛,才对得起佛菩萨。能达到分证位是最好,分证位是法身大士,在圆教是初住菩萨,别教是初地菩萨;相似位是别教的三贤菩萨,圆教的十信位菩萨。所以,大家要好好努力,向此目标迈进,就能超凡入圣。

 

三皈依       (981123早餐)

 

‘皈依佛,二足尊’,二是指智慧与福德。佛对众生说法,尤其著重福德,这也是应机说法,因为一切众生没有不希求福报的。福报在未见性之前,一定要靠修德;见性之后,就是性修不二。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修福非常重要。此地区修福的人多,必定是国泰民安,生活富裕。经中修福的教诲很多,要细心体会,彻底明了,就知道如何修学才能获得满意的果报。佛门讲‘有求必应’,此话真实不虚。但求有求的理论与方法,如理如法的求,一定能获得报偿;若与求的理论方法不相应,希求就不能满愿。

 

福报与人共享是真正的福报,福报自己独享很容易变成祸害。古德明了此道理与事实真相,所以在造‘祸’、‘福’二字时,将文字的形体表现得非常接近,就是希望我们能有所警惕,不要把福变成祸害。古圣先贤虽然提出警告,但在中国历史上,将福变成祸害的记载依旧很多;现今世界上的这些事实,更是不胜枚举。真正有警觉心的人仍然不多,正是经上讲的众生愚昧无知,不但经论看不懂,讲解听不懂,事实真相摆在面前还是不懂。佛讲‘三转法轮’│示转、劝转、证转,作证转就是把事实真相展现在众生面前,若还是不懂,佛也没有办法。这样的人,就是经上讲的‘一阐提’,即没有善根之人。

 

现在没有善根之人很多,而且往往都是有福报之人,有福报而没有善根,福就变成祸害。祸害不仅他一个人受难,许多人要连带受灾难,而他造的业障就愈严重,果报也愈可怕。学佛人、深信因果之人虽对此看得很清楚,但也无能为力,因为连佛都没有办法,我们当然更没办法。此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度,自己帮助自己脱离苦难的境界,这是聪明人。这也是佛菩萨教导我们的。

 

最近有几位同修往生了,多数都有瑞相,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这些人为我们作了证明,使我们信心增长。他们能够自在安详的往生,这是大福报,原因是他们能放得下。所以‘万缘放下’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课题,样样放得下,心开意解,就能消灾免难。唯有放下,才能真正做到一心向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我们眼前最重要的功课。我们要预先做好准备,把念佛功夫不得力的因素消除,功夫就能得力,就能达到功夫成片,甚至于一心不乱,这才是真正的福报,真实的智慧。

 

‘皈依法,离欲尊’。欲是五欲六尘。尘缘不能从内心拔除,就是大障碍。尘缘所带来的种种不如意,这是一切灾祸之根源,所以佛教导我们要远离尘缘。远离不是不要,大乘经上讲,诸佛菩萨讲经说法,有天人供养,载歌载舞,与世间人的享受一样。于是我们明了,佛教导我们远离,是远离妄想分别执著。把妄想分别执著断除,五欲六尘的享受,那是随缘;妄想分别执著没断,享受就是攀缘。诸佛菩萨随缘,天人来供养很好,菩萨变化来供养也好,绝无丝毫留恋,这是真正的享受,这种享受决定没有灾难。

 

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是在境界现前时六根清净,不是远离尘缘时六根清净,那是小乘修学的方法。接触境界时,心又乱了,又动妄念了,那就没有功夫。面对境界,养成清净不染,这要高度智慧。《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要常常提起,这就是观照功夫。面对境界才起心动念,就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就平了。顺境不起贪恋之心,逆境也不起嗔恚之心,知道全都是假的。所以,要学佛菩萨在世间游戏神通,目的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自他不二。修福就要从这些地方下手。

 

‘皈依僧,众中尊’。众是团体,僧团是世出世间最值得尊敬的团体。因为这是修学‘佛法’的团体;佛是大觉,法是离欲,离欲是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没有一个团体能比得上。我们要懂得,要学习,要真做到!‘六和敬’的戒条│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这是佛为没有彻底明了、没有真做的人制定的。能彻底了解,真正用功修学,自然符合‘六和敬’,就不需要这些戒条。如果我们达不到彻底了解的程度,‘六和敬’对我们就太重要了,能为我们做增上缘,帮助我们走上正路,这是佛的慈悲与善巧方便,我们一定要依教奉行。

 

教、理、行、果       (981128早餐)

 

《华严经》中,世尊详细的叙说了世主护持正法。何谓正法?如来所说的‘教、理、行、果’,称之为正法。佛灭度之后,弟子们将佛所说的音声,整理成文字,称为经典。这些音声和文字,就是‘教法’。教法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理,此理就是如来说教之依凭,即《般若经》所说的‘诸法实相’,所以教里有正确、圆满的理论,这就是‘理法’。一切众生的生活,若与此理论、事实真相相应,就称为正行,也就是佛菩萨的生活。反之,与事实真相相违背,就是错误的思想、行为。将错误的思想行为修正过来,与诸法实相相应,就称为修行,这是‘行法’。我们的思想、言行与诸法实相相应,生活就能得到真实究竟圆满的快乐,就是‘证果’。

 

这是如来出现在世间,为众生所做的贡献。这是一切众生所迫切需要的,无论是正行众生(即菩萨、缘觉、声闻),还是邪行众生(即六道众生),都迫切需要。诸佛如来将自己修学的经验、方法,修证后所得到的好处、利益,毫无保留的教导一切众生,这就是佛陀教育,就是佛的教学,故称之为‘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而佛陀的示现与教学,对一切众生毫无所取。但现今有些讲经说法还卖门票,这是‘裨贩如来’,破坏佛教的形象。《华严经》中说,这是末法时期的怪现象。佛是一位义务社会教育工作者,‘义务’是只有付出,绝无希求,这是佛菩萨令人敬爱之处。佛陀住世,过最低水平的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这是为众生做榜样、做示范,我们应当要效法、学习。

 

发心出家做为佛弟子,要肩负起佛陀教化众生的愿望。首先要明了,这个身体形相是假的,不是定相,若执著这个相是一定的,这个相就是我,就永远不能脱离轮回。而且这个执著,也决定不能如你的愿望;死了之后,若堕畜生道就现畜生身,堕饿鬼道就现饿鬼身,跟现在这个身体不一样;纵然投生到人道现人身,也是改头换面,这是事实。所以决定不能执著,一定要把分别、执著舍弃。诸佛如来没有身相,所以才能随类现身,众生有感,佛就示现应化。‘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千变万化,相有用没有体,所以决定不能执著。

 

相是假的,佛说法也是假的,佛无定法可说,佛无有法可说。佛说法全是根据众生的毛病,对症下药;而众生的毛病千差万别,所以,佛是应机说法。我们学说法,以为法是定法,一定要用哪种讲法,这就错了。法有一定的原理原则,但是没有一定的方法,故佛说经是循著一定的原理原则。结集经藏之人,虽说是佛的学生,其实是诸佛如来应化而来,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因此经藏的结集能掌握其原理原则。所以,真正领悟的人展开经卷,字字句句都是活活泼泼,横说、竖说都不违背原理原则,这就是正法。

 

正法就是‘教、理、行、果’,正教、正理、正行、正果,只要不违背,无论怎么说法,都称作正法。但经中教导我们,‘正法’一定要建立在‘正行’的基础上,没有正行,就没有正解。所以要做到‘信解行证’,将正法的‘教理行果’完全落实,就是‘信解行证’。

 

在这当中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所以与一切众生相处,要念念利益众生。凡夫修学之所以不能契入,就是念念利益自己,没有想到别人。诸佛菩萨念念为众生,没有为自己,因为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自己,一切众生就是自己,上从诸佛如来,下至阿鼻地狱众生,就是自己。譬如,我们的身体是无数细胞所组成的,好的细胞、健康的细胞比作佛菩萨;坏的细胞、有毛病的细胞比作三恶道,都在自己一身,并没有离开自体。所以,为众生才是真正为自己,为自己而舍弃众生,那是大错特错。

 

于是我们才恍然大悟,佛为一切众生就是真正为自己;佛家讲三身,这是法身。报身是智慧,彻底觉悟明白,这是报身。然后,全心全力为一切众生服务,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一切众生回头,就好比帮助自己的身体,哪里有病痛就赶紧治疗。能认知虚空法界是一体,我们对一切人事物的观念就完全不同了。

 

念念为一切众生,念念为整体的幸福,就是真正为自己。对人、对事、对物,才逐渐与‘清净平等觉’相应;相应就是菩萨,圆满的相应就是成佛。这一念相应,就像这个细胞健全了,永远不会生病了。所以,我们应当爱护团体、爱护世界、爱护一切众生,这样心量自然就拓开。心量拓开,真心本性就显露,无量的智慧德自然现前。所以借重佛陀的教诲,认真努力修学,就能恢复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

 

佛陀教育二十一世纪的使命       (981213早餐)

(《佛陀教育季刊》创刊词)

 

当今世界已经走进民主、自由、开放的时代,资讯发达,交通便捷,地球仿佛变成了一个村庄——‘地球村’,这说明了居住在地球上的人民,往来越来越密切了。这样密切的关系,随之而来的是与各各族群,以往不同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的冲突与矛盾,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要以合理的方式消除,才能达到不同的族群,多元文化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共同来创造全人类多元文明的社会福祉,这是全世界各阶层领导人,以及志士仁人共同向往的目标。

 

佛法的教学,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建立的。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有西方极乐世界,那是阿弥陀佛建立的新兴社区,也是提倡民主、自由、开放,欢迎来自四面八方不同族类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移民到这个地区共同生活,他们也是异中有同,同不碍异,同异不二,多釆多姿,美不胜收,互赞互敬,互助合作,共同开发极乐世界,所以那个地区所集聚的族群,比地球要复杂得多。他们是通过高等智慧的教育,而达此目的。《华严经》里,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也是这个情形!天堂又何尝不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共同体呢!我们细心去观察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毗卢遮那如来、上帝,如何面对现实,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能从中得到启示,智慧开了,就知道应该怎样解决我们现前所面对的问题。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真觉悟者众生即是自己,故佛菩萨皆以法界为家园,故其教化能现乐土。

 

佛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佛所行处’,就是佛陀教育推行的地区,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呢?‘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国家、地区、城市、村庄,所居住的一切不同族类众生接受佛陀的教导,就能改变他们狭窄的胸襟,拓开心量,包容一切,销镕一切,又能不坏一切,进而得到‘天下和顺’的效果,也就是一切族类大众皆能和睦相处,互相随顺,就是现在讲的‘随顺多元自然生态的生活’。

 

佛家常讲‘环境是随众生心转的’。如果人人都能知足,只取自己所需,绝不过分,绝不侵害别人,天下就和顺了。地球上居住的不同族群人类皆能够和平共存,随顺大自然的法则,人心变得善良,人与人相处,真诚、坦率,绝没有欺诈,人人心地清净、平等、慈悲,充满了智慧、爱心,我们居住的环境,自然就变成‘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纵然不能将一切灾害断绝,也必定能缓和、减少。

 

中国人讲究风水,风水就是我们居住的环境,确实是随人心思想而转变的,所谓境随心转。古人讲‘福地福人居’,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懂得修福、积福,然后国泰民安,人为的灾害可以永远消除。我们遵从道德,提倡仁义,希望能达到人人明理,都能互相礼让,避免竞争。

 

竞争不是好事情,最后必定产生利害的冲突,互不相让,人为的灾难就不能避免了。我们从媒体资讯中得知,现在世界各地灾难频繁,而且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严重,并且没有缓和的迹象,这是让人类忧虑的一件大事。大家要想消除天灾人祸,就要知道礼让、忍让的重要。佛告诉我们,这不仅是利益自己,也是利益社会、利益世间一切众生。如果只知道为利益自己,必定伤害别人,伤害别人就会与众生结冤仇。生命不是一世的,是永恒的,这种冤仇不能化解,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纵然这一生中没有形成大灾难,往后因缘会遇时,还是有空前的劫难现前,这是自作自受,所以我们要明识其理、了解事实真相。

 

我希望这份刊物能本著佛法现代化、本土化的宗旨,劝导世人和睦相处,宣扬大乘教义,达到多元文化的共存共荣。正如经中所说:‘强不凌弱,各得其所’,我们能切实实践这个理念,并且把它发扬光大,这个刊物就成功了。我相信它能对这个时代做出真实的贡献,希望我们大家以此共勉!

 

访伊斯兰教后感       (981216早餐)

 

我们去访问伊斯兰教的老人院及孤儿院,他们的管理方法,办事精神,态度诚恳,令人敬佩。在高科技方面,利用电脑教学,最小的学生仅四岁。由此可知,他们对于教义的传播,比我们做得更完善,许多地方值得学习。尤其是团结精神,力量之凝固,是其他团体所不能相比的。三皈依第三句‘皈依僧,众中尊’。众是团体,僧团是世出世间所有团体中,最值得人尊敬的,因为它做到‘六和敬’。我们看到伊斯兰教,他们虽然没有六和敬的条文,但是他们的团结、作法符合六和敬,这值得我们深省。

 

对于一切事理、业因果报,看得最清楚、最透彻的是诸佛菩萨。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诸佛菩萨是旁观者,非当局者,所以他们能看得清楚。当局者有分别、执著,旁观者没有分别、执著,一切与他都不相干。由此可知,要想获得如佛菩萨一样的智慧,就一定要作旁观者,也就是要放下分别、执著;对于一切理事境缘、业因果报方能清楚透彻,就晓得如何处理事情。

 

究竟的事实真相就是‘万法皆空’,天人告诉洪老居士‘来也空空,去也空空’,这是究竟的事实真相。‘来’、‘去’二字的意思,是指念头的生、灭,念头生是‘来’,灭就是‘去’,来去在刹那之间。明白这个意思,当下就是‘空空’。佛法讲三空│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最后连这个‘空’也空了,就是连空的念头都不能分别、执著。分别空,执著空,还是不空,因为还有空的这个念头,所以才说‘空’也要空。把妄想、分别、执著断干净,清净心、平等心现前了,就能获得如佛菩萨一样的智慧。

 

大乘教说,相有,可以受用。但是要明了,‘有’是幻有,‘用’也不是真实的,因为体性是空。体是寂静,寂静就是真空。森罗万象、依正庄严是依他而起,唯识三性讲‘依他起性’,真空、寂静是‘圆成实性’。必须要懂得圆成实,才晓得依他起。然后才知道妄想、分别、执著是‘遍计执’,遍是普遍,计是分别,执是执著。舍弃遍计执,依他起就不碍事,故‘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我们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落在分别、执著,而不知道放下,这就是迷,障碍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使之不能现前,所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无不劝我们放下。放下是福;看破是慧。佛的福慧圆满,所以称为‘二足尊’。彻底放下,慧才圆满。

 

西方有一本书说,人从生下来,就观察父母及周边的人,不知不觉养成喜欢控制别人与控制环境的习惯,因而产生了掠夺的欲望。这个欲望将自己的灵性盖覆住,使自己一生中,生活非常痛苦,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这本书的作者没有学佛,也没读过佛经,可是这几句话讲得很有道理。这是南美洲几千年前留下的短篇。

 

所以,喜欢控制别人、夺取别人,利益自己,这是妄想、分别、执著。迷得愈深,烦恼习气愈重,造作的罪业愈广,岂有不受果报之理?业因果报,是十法界转变的枢纽。佛说:‘佛法也是因缘所生。’凡夫要想成佛需要转变,往至善的方面转,使自性圆圆满满恢复,称为成佛。佛度众生,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众生何时觉悟,何时遇到缘分,每个人都不相同。诸佛菩萨有智慧观机,观机是用根本智,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教化众生,善巧方便是属于后得智;知道时节因缘是否成熟,知道应如何接触、如何说法。

 

我们不仅对其他宗教以礼相待,对学佛的同修也要有礼貌。大家修学的法门不同,一定要互相尊重,不可以互相破坏。若互相破坏,修学功夫再好,还是要堕三途受果报。所谓‘宁断千江水,不动道人心’,破坏别人的道心,不知不觉造作‘破和合僧’的罪,果报在阿鼻地狱。譬如到禅宗道场,劝他们念阿弥陀佛,自以为有功,其实犯了很大的错误。人家参禅几十年快成就了,你去破坏,这是造罪业,这个道理知道的人不多。所以,一般道场不敢随便请法师、大德去讲经说法,就是怕他不懂规矩,反而造罪业。无论哪个宗派,只要是真正懂规矩的法师,请他来讲经说法,对大众决定有利益。真正懂得规矩的法师,晓得赞叹别人的道场,赞叹别人所修的法门,赞叹指导他们的善知识。

 

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讲经,大屿山的圣一法师天天来听经,听得很欢喜,于是邀请我到宝莲寺去参访。这是禅宗道场,每天有四十多人坐香,还有几位外国出家人,非常难得!我在禅堂里讲开示,自始至终没提到一句‘阿弥陀佛’。我赞叹道场清净庄严,赞叹圣一法师是真善知识,赞叹大众是和合僧团。所以,圣一法师敢请我去讲,他知道我懂规矩,不会破坏道场,会增进信众对法门与老师的信心。

 

一九八七年,我初到新加坡讲经,演培法师请我到他的道场为信众讲开示。演培法师是修弥勒净土,所以我赞叹弥勒净土,赞叹他们的道场,赞叹法师。我没有提到一句阿弥陀佛,也没有说弥勒净土不如弥陀净土。

 

倘若信众没有一定修行的方法与目标,我们可以劝他念佛。若已经有修学的法门,就不要去转变他,转变他只能在私下,在道场里就是破坏人家修学,这是很大的罪过。所以,学讲经的法师,一定要懂得礼节。

 

我们到伊斯兰教的道场,一定要赞叹他们的上帝‘阿拉’,不能赞叹阿弥陀佛。如同到人家家里,要懂得尊重主人,这是作客之道,也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一定要懂得尊重别人、爱护别人、帮助别人,决定不能破坏,因为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世尊对待其他宗教,绝对不劝他们舍弃原先信奉的宗教,来跟他修学佛法。那种行为等于是叫他不要父母,来跟我学,这是错误的。佛法是建立在孝亲的基础上,学佛之后,更要孝敬父母,更爱你的上帝,更爱护你的兄弟姊妹,这才是佛法。所以,佛法受到一切人天的尊重,佛被称为‘世尊’,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作为世尊的弟子,不可到处去破坏别人。这些处事待人接物的基本常识,一定要懂,要认真学习。

 

五、谕在家善信

 

如何接引眷属学佛       (981115早餐)

 

学佛的同修,用念佛法门接引眷属学佛,遇到家人反对不能接受时,自己要有耐心,认真念佛,使念佛的殊胜功德利益,让家人亲眼见到,亲身体会到,假以时日必定受感化。劝家人念佛,他不能接受,想必是自己表现得不够圆满,不能令人心服口服,所以自己要回头认真努力修学。

 

修学的方法、途径虽然很多,所谓‘法门无量,殊途同归’,其目标、方向是一致的,终极的目标是成就无上道、是成佛。‘无上道’是指究竟圆满的智慧。‘成佛’就是成就圆满的智慧、福德;智慧与福德达到究竟圆满之人,就称之为‘佛’。无量无边的法门,都是为了达到此目的。佛说这么多方法,是因为一切众生的根性、嗜好、欲望有所不同,而佛的教学非常活泼,真的是古人所谓的顺水推舟,所以很容易修学,也很容易成就,这就是‘应机说法’。在所有法门里,诸佛如来特别赞叹念佛法门,因为唯独念佛法门是所有根性的众生都可以接受,不限定某一类众生,所以摄受的范围特别大,效果也特别殊胜。

 

其殊胜之理何在?经上告诉我们,宇宙、万物、生命的起源。这是自古至今,具有聪明智慧的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想要明白而从未明白的。释迦牟尼佛也正是为了这桩事情,才出现在世间,为我们解答宇宙人生的真相。佛说,生命是一个大生命体。但凡夫错将这个生命当作生命,殊不知生命不是生命,生命是某种形态的表现。生命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而生命的表现是有生有灭的。譬如在舞台上表演,将人比作生命,表演比作生灭。在舞台上,你没有生;下了舞台,你也没有灭。但是在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上舞台就生了,下舞台就灭了。所以生命是永恒不灭的,但生命的表现却是千变万化。而我们的舞台,就是十法界。此事实真相,若不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明,我们怎会明了!

 

一切现象怎么来的?佛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自己的本性,就是不生不灭的生命;‘识’是生命的作用,生命起作用就变现无量无边的境界。法相唯识家解释‘识’的定义,就是了别、分别。由此可知,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从分别心变现出来。经云:‘一切法从心想生’,世间谚语说:‘心想事成’,此句话的意思很深。这是说明,十法界是我们心想变现出来的,想什么境界就变现什么境界,这就是生命。若我们懂得此句话的意思,并深信不疑,就能体会到十方诸佛如来劝我们修念佛法门的深义。

 

在所现的境界里,十法界的‘佛法界’是最圆满、最殊胜。佛法界也是由念佛而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菩萨要成佛,还是要念佛。我们现在念佛,是直捷作佛,不走迂回之路。佛法界也有种种不同,这种种不同还是从心念变现的。传记里记载,隋唐时代的天台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所以他的话就等于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他告诉我们,佛有四种,就是天台四教:藏、通、别、圆,这四种佛的差别很大。藏教佛与通教佛还未见性,是十法界里地位最高、福报最大,但还没有突破十法界。别教佛破十二品无明,相当于圆教二行位菩萨,但与圆教佛还相差很远。因为二行位菩萨还有八个位次,才能修到十行圆满;而十行上面还有十回向、十地、等觉,才能证到圆教佛果。而我们念阿弥陀佛,则是直捷证圆教的佛果,非常殊胜;所以一切诸佛菩萨无不赞叹念佛法门,这也是一切诸佛所修的。

 

《无量寿经》上,有很多菩萨想求此法门而不能得,因为他没有机会听闻,也不知道有这个法门。他们为何希求这个法门?就是希望早一天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而我们在这一生遇到这个法门,是多么庆幸、难得!倘若遇到了而不能相信,不能理解,不能认真依教奉行,实在太可惜了。有机会遇到,而当面错过,真是无比的损失、遗憾。《弥陀经》中,世尊苦口婆心劝勉我们求生净土,我们要能体会如来的大慈大悲。

 

念佛,念是想,天天想佛,就是心上真有阿弥陀佛,念念有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就是有阿弥陀佛的心、愿、行。换句话说,将《无量寿经》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那是真念佛。念佛不是挂在口头上;口头上念佛是宣传,是念给别人听的,这是度众生,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念佛是‘心愿行’要与佛一样。‘佛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佛愿’是帮助法界一切众生早成佛道;‘佛行’是真做,愿不是假的、空的,要在日常生活中随分随力,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就是一切诸佛菩萨所行的事业,佛门讲的‘如来家业’,也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在娑婆世界第一方便法就是劝导,以讲经说法劝勉大家,帮助大家开悟,这是言教;其次是身教,做样子给众生看。言教、身教若能做得圆满,你的家人当然受感动,就能相信。

 

所以,念佛非常重要,其功德无量无边,无比殊胜;不但这一生的业障能消除,无量劫的业障也都能消除。而消除就在一念之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就是与佛心相应;念念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就是与佛愿相应;念念帮助一切众生,就与佛行相应。妄念是从业障变现出来的,妄念就是业障。所以,我们念念都是佛,妄念就没有了,业障也就消除了;不念佛时,有妄念就是业障起现行。所以要常念佛,不可间断,业障才能消除。‘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功夫一定得力,这是念佛的秘诀。

 

对美国净宗学会讲话       (981205早餐)

 

美国净宗学会杨会长,要我透过网路直播,为大家讲几句话。利用网路科技,我在新加坡讲话,全世界同时都能收看,这个方法仿佛经中所说的‘不动道场,周遍十方’。现在交通便捷,资讯发达,特别是网路科技,即使在旅行中,任何时间、处所,都能与全世界联络,所以世界变小了。

 

以佛法来说,本来就没有大小,因为无有一法不称性,性德不是相对的,所以经上常讲‘不可思议’,这确实是不思议的境界。这个境界就在我们眼前,是自己愚昧而未能发现。诸佛菩萨发现了,而且清楚、明白,所以他们住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与十法界是圆融的,并不是离开十法界另有一真法界,也不是一真法界之外有十法界,这个道理与事实,经上说得很清楚。

 

现前科技进步,已不再是封闭的社会。由此,我们联想到,《法华经》上说:‘末法时期,大乘法契机’,这确实是世尊真实无量的智慧。所以现今任何人思考问题,眼光都要朝向整个世界的众生,决不能想个人、团体,我们要顾到整个世界一切众生的整体利益,这种考量是正确的。若每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必定破坏团体的利益。

 

‘美国净宗学会’,近几年来做得很有成就。特别是利用电视台播送讲经的节目,收视范围遍及北美洲,这是无量的功德。你们将会务扩展到北美洲,所以每位同修的心量也要扩大,包含北美洲还不够,希望能扩大到至少包含整个地球,念念当中要想到整个地球的安定、繁荣。

 

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宗教信仰,能彼此尊重、彼此敬爱,互助合作,共同来维系社会安定,创造全人类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个理念与愿望,是任何宗教家及学派领导人共同的目标。澳洲政府对于多元文化非常重视,在昆士兰有一个‘少数民族宗教局’,局长尤里先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月都举办一次‘多元文化论坛’,请这些宗教领袖及社会名流一起研究讨论。而且在格丽菲斯大学,计画兴建一个‘多元文化活动中心’,每个宗教都能分配到一个修道的场所;而活动中心的大厅,是公共集会的场所。我建议学校当局,能设立一个‘多元文化研习所’,研是研究,习是实习,实习就是要去做。佛家讲‘解行相应’,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就是不但要知,还要做到。‘多元文化研习所’是培养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将来的使命,就是化解族群中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误会与隔阂,使一切众生都能互助合作,和睦相处,这是一桩非常有意义的好事。

 

佛教导我们要普度众生,四弘誓愿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我们对一切众生不能有分别、执著、成见、偏心。佛法讲‘善利’,利是福利,福利如何达到善的标准?能与多元文化的理念、事实相应,这个福利就是善的,不仅能消除人为灾害,也能免除自然灾害。

 

经上讲:‘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是人心,人心平和,居住的环境也会随著转变。这些年来,地球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带来许多自然灾害。其原因是人心变了,变得自私自利,贪嗔痴慢天天增长。人心与人性都不正常,所以居住的环境也随之不正常。真正明白此理,就要恢复正常的心,正常的心就是‘寂静’,《无量寿经》经题讲的‘清净平等觉’;与这五个字相违背,我们的心就不正常,心就病了。

 

《无量寿经》讲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华严经》也讲到华藏世界完美至极。为何他们的生活环境那么好?因为华藏世界住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我们要想地球也变成极乐世界,也变成华藏世界,只要居住在地球上的人肯转变,人人能修上善,就能做到。这桩事情,不是靠一个人、二个人,而是要大家一起来做。所以就要有人真正发心,将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向全世界广泛的介绍宣扬。只要大家都明白,都肯做,世界上所有的灾难就能避免、消除。

 

今天我利用早会的时间,贡献给诸位这些话,希望我们共同发心,认真努力学习、弘扬,希望达到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众生幸福的目标。

 

六、标应读典籍

 

谈‘华严简史’和‘净宗典籍’       (981202早餐)

 

【华严简史】

 

《华严经》的原本只有一种,但分量很大。印度人计算篇幅的大小,是以偈颂为单位,说一偈或一颂是同样的意思,都以四句为一单位。不论是偈颂、长行或密咒,也以四句为一单位;一单位里,字数并不相等。《华严经》总共有十万颂,也就是四十万句,可见其分量之大。

 

尤其在古代,纸张尚未发明,经典是写在贝多罗树叶上。将树叶裁成一片一片,通常一面可以写四行至六行,两面都写。再将两边打洞,用线穿订成册,这就是经典最初的制作方式。所以四十万句就需要很多贝多罗树叶来书写,而且树叶有一定的厚度,可见其分装的册数相当之多。分量多就容易散失,所以《华严经》传入中国时,就是一个残缺本。首次传入是在晋朝,只有三万六千颂,是十万颂的三分之一,其中三分之二都遗失了。将三万六千颂翻译成华文,总共有六十卷,称为《晋经》,也称为《六十华严》。现在还有流通,但是读的人较少。

 

第二次是在唐朝证圣年间,即武则天执政时,由实叉难陀大师从西域带来,比上次增加九千颂,总共有四万五千颂,共翻译出八十卷,称为《八十华严》。经文虽只有四万五千颂,但《华严经》大致的意思,已能看得出。所以我们现在读《华严经》,有时读到某一段,意思未尽,经文就没有了,就是因为有残缺。而《华严经》的梵文原本已经失传,现代保存最完整的还是华文译本。

 

第三次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印度有个小国,对中国进贡。礼品里有一部《普贤菩萨行愿品》,经文完整无缺,非常珍贵。由印度高僧般若法师译成华文,总共四十卷,称为《四十华严》。所以《四十华严》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行愿品》在《八十华严》里占了二十一卷,只有四十卷的一半。这很明显得知,在唐朝时,《普贤菩萨行愿品》是缺少一半,到贞元年间才补齐全。所以现在《华严经》每一品都有缺文,唯独《普贤菩萨行愿品》是完整的。弘一大师教导我们学习的方法,《八十华严》读到第五十九卷,接著读《四十华严》,合起来总共九十九卷。

 

《八十华严》翻成之后,朝廷请澄观法师(即清凉国师)为此经做注解,称作《疏》。《疏》做成之后,当时有些人觉得还是太深奥,唯恐后学依旧不解其义,所以清凉国师非常慈悲又做了《随疏演义钞》。‘疏’是注解‘经’,‘钞’是注解‘疏’,也就是注解的注解,这对后人学习《华严》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四十华严》,清凉国师只有做《疏》,没有《钞》。但若从《八十华严》下手,有前五十九卷的基础,再读《四十华严疏》就不会感到困难。

 

唐朝的李通玄居士,后人称他为李长者,他是皇族,虽没有出家,一生过著清心寡欲的修行生活,境界非常高,神通感应也不可思议。他发心为《华严经》作注解,称为《华严经合论》。

 

现在这两家的注解,成为研究《华严》必备的参考资料。而这两家注解的方式不一样,清凉国师是依照经文逐句注解,这是‘疏钞’的方式;李长者是一大段落的注解,论是讨论,发挥一大科、一大段的重点,这是‘论’的方法。《疏钞》对学教之人帮助很大,但修行人喜欢重点提示,不喜欢逐句讲解,所以就比较偏好《合论》。因此,宗门参禅的人,非常喜欢《合论》;研教和讲经者,就喜欢《疏钞》。而论有论的优点,疏钞有疏钞的好处。

 

清初,福州鼓山涌泉寺方丈道霈禅师,将《疏》、《论》合起来,做成《疏论纂要》。《疏》与《论》的旨趣不同,能将之融合,确实非常不容易。《疏论纂要》对初学华严者很有用处,此书可说是将《疏钞》与《合论》的精要部分,会集在一起,这是便利初学。但若要真正深入,还是要读全部的《疏钞》与《合论》。

 

【净宗典籍】

 

修学净土法门,一定要熟悉净宗典籍,即‘五经一论’。‘五经’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普贤菩萨行愿品》;‘一论’是《往生论》,总共六种。对这每一种的性质都要清楚明白,修学才有下手之处。

 

净宗经论是以《无量寿经》为主,《观无量寿佛经》是《无量寿经》的补充;《阿弥陀经》主要是劝信、劝愿。佛在《阿弥陀经》里,有三次劝愿,劝我们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六方佛劝我们要‘当信是经’,就是六次劝信;加上世尊也有两次劝我们要相信。总共八次劝信、三次劝愿,佛真的是苦口婆心。所以,许多人以《弥陀经》做为早晚课诵,有其一番道理。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可说是净土宗的‘心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也是《无量寿经》的补充。因《无量寿经》一展开,是‘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末后的‘普贤十大愿王’,这是补充普贤大士之德,这样净宗典籍就圆满了。《往生论》是天亲菩萨修学的心得报告,可做为我们的示范。明了这些性质后,修学才有下手之处,能使人坚定信心,真正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决定有成就。

 

七、答学佛疑问

 

如何解决当前社会问题       (981212早餐)

 

洛杉矶净宗学会办的《慕西杂志》,下期讨论的主题内容,提到了现代社会功利主义发展到极处,电视、电影、国际网路自由开放,色情、暴力充斥其中,并送到每个家庭,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美国小学生已开始使用电脑,若电脑接上网路,就会接受到这些资讯。他们现在尚无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就接受这种薰陶,大量吸收黑暗面的资讯,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所以,他们提出‘若阿弥陀佛作新闻局长’这个主题,或许能改变社会风气。这是一个醒悟,是一个相当高度的警觉。

 

在三十年前,有一次我去拜访方东美先生,正好有两位教育部的高级官员,向方先生请教,如何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方先生说要想达到‘文化复兴运动’理想的效果,第一、台湾所有的报章、杂志一律停刊;第二、电视台、无线电台也关闭。方先生说:‘这些东西天天在破坏中华文化,文化怎么可能复兴起来?’接著第二个问题:现在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即使是罗马也会灭亡,将来美国亡国的第一因素为何?方先生非常严肃的答覆:‘电视’。那时网路还没有发展,若在今日,方先生一定会答:‘网路’。

 

这跟你们所忧虑的问题,不谋而合。我们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应当如何解决?方先生所提的办法固然有效,但是不可能做到,因为这些传播媒体,在目前是无法废止的。换句话说,我们一定要认清,现今世界是走向毁灭,前途一片黑暗。李炳南老居士在往生前一天,告诉身边的学生:‘世间已经大乱了,即使诸佛菩萨、神仙下凡,也挽救不了。而唯一的生路,就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是他最后的遗言。

 

东、西方古老的预言家,都预测二十世纪末,世界会有大灾难,而且会绵延二十多年;等灾难过后,世界会有一千年和平的日子。而造成这个灾难的因素,就是你们今日所见到的。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阿弥陀佛来作新闻局长,阿弥陀佛来不来?谁有权任命阿弥陀佛来担任新闻局长?这是做不到的。所以,希望诸位同修人人都做弥陀弟子,在现今要直下承当,做阿弥陀佛的发言人,不仅要宣扬弥陀教义,还要认真努力做个好榜样给世间人看。

 

我讲经弘法至今,已有四十年。这四十年中,我天天读诵,从未离开经本,长期薰修,依教奉行。但单靠自己的力量是决定做不到的,还要祈求诸佛菩萨威神加持。这种祈求,不是一句空话能求到,一定要以真诚心去实践教义,才能感应道交。我们全心全力去做,只要世间多一个人明白佛理,多一个人一心念佛,灾难就能减一分;纵然不能将之完全消除,也能延后。大家认真努力来做,一定会有效果。

 

近十年来,我在全世界宣扬《无量寿经》,用的是李老居士传给我的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民国三十九年,李老居士在台中法华寺宣讲此经,经本上有详细的注解。我们将此经本印出来,供养大众。并遵从他的嘱咐,全心全力来推广介绍。

 

以后有缘遇到黄念祖老居士,他付托我提倡‘净宗学会’。以前从未听过‘净宗学会’的名称,后来知道‘净宗学会’是夏莲居老居士提出的,但并没有组织。我接受黄老居士的付托,在加拿大成立第一所‘净宗学会’,在美国成立第二所,现在全世界的‘净宗学会’将近有五十所。过去净宗道场称为‘莲社’,现在我们就是将‘莲社’改名为‘净宗学会’。而每一个会各自独立,我们对各会协助支持,但没有管辖权;我们只尽义务,没有权利。希望各会都弘扬《无量寿经》及净土五经,认真努力,老实念佛,自行化他,一同度过这个灾难,这是目前我们能做到的。

 

这几年来,我们也开辟网路教学,将佛法送到网路上。现代是民主、自由、开放的社会,言论不能禁止,出版物自由流通,我们只有将如来正法,和古圣先贤的教诲,介绍给世人,让大家仔细去比较,自由去选择。现今只能用这种作法,决定不能用命令式的、强迫式的,这在古代能做到,现代做不到。即使是父亲对待儿子,老师对待学生,都要彼此看作朋友,坐下来协商,这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实际的关系。在过去,长辈有权威,晚辈只有服从、接受教导。这种作法,中下根性的人确实都能得到利益。在民主、自由、开放的社会,权威消失了,人人处于平等地位,只有互相交换意见,彼此协商。在这种环境下,教学比从前困难多了。

 

而一切众生确实是恶多善少,《百法明门论》说,善心所十一个,恶心所二十六个;外面的环境也是恶多善少。在这种环境下,知道回头,知道断恶修善的太少了。我们唯有祈求诸佛菩萨,常示现在这个世间,为一切苦难众生做个好样子。诸位同修觉悟明白了,肯发心舍己为人,为社会大众做个好样子,你们就是佛菩萨的化身,来救度这些苦难众生的。所以,一定要‘反诸己’,从自己心地做起。若自己明白,却不肯认真学习,依教奉行,反而希求佛菩萨来应化,这是不可能的。唯以真诚心、慈悲心,才能与诸佛菩萨、古往圣贤起感应作用,丝毫不能作假。

 

希望洛杉矶净宗学会的干部们,能组团到新加坡来参学观摩,相信对你们的会务、修学,以及你们的忧虑,能有一些贡献。你们的善心、善愿,必得诸佛菩萨赞叹。希望我们拿出行动,针对这个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

 

【精要十念法】

 

谨提议以  净空法师宣说之简要必生十念法,为净宗学人今后之一般自修与共修之常规。兹说明于后:

 

自修者,即是日中九次之念十声佛号法。是晨起与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后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计九次。每次称念十声四字或六字弥陀名号,原有日常定课可照常行之。

 

共修者,凡讲经、开会、聚餐等无特定仪轨之集会,在共同行事之始,而行此十念法。亦即是约同大众合掌同声称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而后始进行讲经、开会、用餐等活动事宜。

 

按此自修与共修之十念法,有其特殊之法益。试举如下:

 

此法简单易行,用时少而收效宏,确实而切要,可久且可广。

 

为‘佛法家庭’之具体有效方法。例如:于家庭中三餐时行之,则举家之成员或信或不信皆蒙摄持不遗。且有佛化亲朋邻里,普及社会之大利益在。

 

⑶以简单易行,一日九次,从早到晚,佛号不断。一日生活之中,佛念相继,日复一日。久能如斯,则行人之气质心性将呈逐渐清净,信心与法乐生焉,福大莫能穷。

 

如能随顺亲和,称念十声佛号,便有袪除杂染,澄净心念,凝聚心神,专心务道,以及所办易成,所遇吉祥,蒙佛加佑,不可思议等等之功德。

 

自修与共修,相资相融,资粮集聚,个人之往生在握,而共同之菩提大业,亦共成焉。

 

此法可以二法名之。试姑名之。

 

一为‘净业加行十念法’,是对已有行修定课者言,因此法是在原有之课业上加行之故。

 

一为‘简要必生十念法’,是指适于目前以及今后净业学人中大部份无定课者言。因现今社会递变,匆忙无暇,局碍多难故。而此法易集资粮,信愿行之,平易圆具。而‘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标准,亦甚符合无缺。

 

因每次念佛时间短,易摄心及不懈怠故。又以九次念佛之功行,均衡分布贯穿于全日,全日之身心,不得不佛。亦即全日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

 

总而言之,此法简要而轻松,毫无滞难之苦,如此法大行,则净业学人幸甚!未来众生幸甚!诸佛欢喜。

 

南无阿弥陀佛

 

一九九四年诸佛欢喜日美国净宗学会四众同伦 敬劝

 

莲池大师曰: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犹胜持往生咒;

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

胜持往生咒者:

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

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

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

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胜持其他诸咒:

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

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不测,大神咒也。

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

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无上咒也。

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

念佛胜余功德者:

六度万行,法门无量;

专持名号,摄无不尽;以不出一心故。

愿净业弟子,专其信愿,不二其心。

古德多有原修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

况原修念佛人,岂敢变其所守,而复他尚乎!

 

南无阿弥陀佛

 

返回[广州华严寺网-般若文海]首页 | [繁体版]



 
广州华严寺网 Copyrights reserved